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5章 师父必定是有本事的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5章 师父必定是有本事的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萧掌柜把那罐黑盐往灶角一推,满脸嫌弃,像是碰了什么烫手的东西,又回头瞅了两眼盘子里的苋菜——方才炒苋菜的苦涩味还萦绕在舌尖。

“小师傅,您说这没有好盐,这炒菜该怎么弄呢?”他搓着手,语气里带着三分期待七分忐忑,“我去长安采买,见过官宦人家用的贡盐,虽说白净,可细品也带着点涩味。您师父的盐……”

陈小九正用布巾擦拭铁锅内壁,闻言动作一顿。他想起那沉甸甸的陶罐,才忽然明白——或许师父云游半生,早就藏着些不为人知的本事,这也对,这个时代,道士那可是最有见识的群体之一。

“吱呀”一声,后厨门被推开,刘伯裹着一身冷气闯进来,怀里鼓鼓囊囊的。“张家的精盐只剩了几斤,”他右手拎着的布包拿出来往灶台上一放,“张老爷说这是长安的亲戚给的,听说小师傅在酒肆做新菜肴,就匀了小半斤给咱,没要钱。”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又从怀里捧出个巴掌大的黑陶罐,外面裹着两层布,用麻绳捆着。“这是师父那罐,揣怀里一路跑回来的。”老人解开麻绳,小心翼翼的仿佛那不是盐罐,而是稀世珍宝。

陈小九先拆开布包,里面的精盐比灶角那罐黑盐白净得多,却仍带着淡淡的灰青色,颗粒大小不均,最大的有米粒般,最小的却成了粉末。他捏起一小撮凑到鼻尖闻了闻,怪味倒是没有,放进嘴里一尝。

“果然还是有点杂味,但比粗盐好多了。”他目光又落在师父的黑陶罐上。

不同于粗盐的腥气,这盐倒像是雨后晒过的海盐,干净又纯粹。罐里的盐是白色的,跟张老爷的精盐比起来,这盐要精细得多。

“咦!”萧掌柜手里的锅铲“当啷”掉在地上,“这……这是盐?竟然这么白!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

陈小九捏起一点放进嘴里,舌尖瞬间被纯粹的咸味包裹,没有丝毫杂味,清爽利落,咽下去后,喉咙里竟还留着点淡淡的回甘。“是师父处理过的。”他心里豁然开朗,师父总说“万物皆可炼”,想来是在哪学过提纯盐的法子,“就用这个炒。”

萧掌柜连忙让伙计重新洗了把苋菜,洗得干干净净,菜根上的根须都仔细摘掉。陈小九往铁锅里倒上菜籽油,油珠在锅底滚成金豆豆,他没有急着下料,而是等油烧得冒起青烟,确认油温够高,才抓起几片姜片、几瓣拍碎的蒜粒丢进去。

“滋啦——”金黄的油星子猛地溅起来,姜蒜的辛香混着菜籽油的醇厚,瞬间在灶间弥漫开来。陈小九握着锅铲快速翻动,直到姜蒜炒得微微焦黄,散出焦香,才抓起一把苋菜,手腕一扬,“哗啦”一声全倒进锅。

翠绿的菜叶刚碰到热油,立刻蜷成小团,边缘泛起诱人的亮色。他手腕发力,锅铲在铁锅里划出利落的弧线,把苋菜翻搅得团团转,每片叶子都裹上了油光。眼看菜叶变软,渗出清亮的汁水,他从黑陶罐里抓出一小撮盐,手腕轻轻一抖,雪白的盐粒像碎雪般落在菜上,均匀得没有一点结块。

“炒菜得快,盐一撒就得翻匀,不然菜容易老。”他语速飞快,锅铲“当当”敲着锅沿,把盐和菜搅得匀匀实实。不过片刻功夫,苋菜的清香彻底释放出来,混着油香直往人鼻子里钻,连灶门口添柴的伙计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行了。”陈小九把菜盛进个白瓷盘里。翠绿的菜叶上挂着晶莹的油珠,根部还带着点脆生生的红,热气腾腾地冒着香,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他先夹了一筷子,温热的苋菜滑进嘴里,油香裹着菜的清甜,咸味恰到好处地托着鲜味,没有一丝杂味。嚼起来脆嫩爽口,咽下后,唇齿间还留着股淡淡的清香,像是把整个春天都含在了嘴里。“大功告成!”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冲萧掌柜扬了扬下巴。

萧掌柜早就馋得直咽口水,赶紧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刚嚼两下,他就愣住了,眼睛瞪得溜圆,嘴里的菜差点没咽下去。“这……这就是炒苋菜?”他咂咂嘴,又夹了一筷子,“!一点苦味都没有,吃在口里爽利留香!”

他连吃了两口,最后一抹嘴,指着黑陶罐道:“小师傅,您这盐是啥宝贝做的?咋这么神?我敢说,长安城里的大官都未必吃过这么好的盐!”

“就是把粗盐里的杂质去掉了。”陈小九笑着拿起黑陶罐,掂量了一下,“粗盐里有土、有沙,还有些发苦的东西,炒菜时火大,这些杂味藏不住,自然难吃。把它们滤干净,就剩纯粹的咸味了。”

萧掌柜看着盘子里的苋菜,又看看那罐雪白的盐,突然一拍大腿:“果然!是咱这盐配不上炒菜的技艺!小师傅,您快再炒几个菜,让我开开眼!今天我请客,让客栈里的老主顾都尝尝鲜!”

陈小九也来了兴致。他让伙计把芜菁丝沥干水,又切了些葱段备用。铁锅里重新倒油,油热后先下葱段爆香,葱段“滋滋”地在油里翻滚,很快变得金黄,散出甜丝丝的香。随即倒进芜菁丝,锅铲一翻,雪白的丝立刻裹上了油光。

“芜菁得炒软才好吃,但不炒烂。”他边说边用锅铲把丝摊开,让每根都贴着热锅,等边缘微微透着点透亮,才从黑陶罐里舀出小半勺盐,又滴了几滴醋。“加醋能去土腥味,还能让菜更脆。”

锅铲翻动间,芜菁丝渐渐变得透亮,酸香混着咸香飘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盛盘时,雪白的丝上点缀着翠绿的葱段,看着清爽极了,像盘刚剥壳的银笋。

接着是山药木耳。山药切得薄片,泡在清水里防氧化,捞出来时还带着水珠,晶莹剔透的;野生的木耳泡发后又肥又嫩,黑得发亮。热油爆香姜片,先下木耳翻炒,木耳在锅里“啪啪”作响,像是在唱歌,炒出脆响后再倒入山药片。

“山药容易糊,得勤翻。”陈小九手腕翻飞,锅铲在铁锅里划出残影,看着山药片边缘微微透明,赶紧撒盐出锅。黑白相间的一盘菜,看着素净,却透着股温润的香,像幅水墨画。

最后是莲藕片。藕,切成薄片泡在水里,捞出来时还带着水珠,透着粉白的光。热油里丢进几粒花椒,炸出麻香后捞掉花椒,再下藕片大火快炒。“藕要脆,不能炒久,炒软了就少了脆爽的口感。”

他炒了没几下,立刻撒盐翻匀。盛盘时,藕片还带着点水润的光泽,看着就脆生生的,像块块碎玉。

四个菜端上桌,摆在悦来客栈最干净的塌桌上——一盘翠绿的炒苋菜,油亮得像块翡翠;一盘雪白的芜菁丝,点缀着金黄的葱段,看着就清爽;一盘黑白相间的山药木耳,素净雅致;一盘粉白的莲藕片,透着水润的光泽。一绿三白,素净清爽,热气腾腾地冒着香,把冬日的寒气都驱散了大半。

萧掌柜特意请了客栈里相熟的几个老主顾。几人刚坐下,就被桌上的菜香勾住了,鼻子抽个不停,眼睛直勾勾盯着那盘苋菜。

“萧老哥,你这是弄了啥好东西?”李掌柜搓着手,语气里带着好奇,“闻着比你上回炖的羊肉还香。”

“尝尝就知道了。”萧掌柜笑着给三人各递了双筷子。

布庄李掌柜是出了名的嘴刁,平日里只爱吃肉,见桌上全是素菜,本有些不情愿,可夹了一筷子苋菜塞进嘴里后,眼睛倏地亮了:“这是啥?咋这么鲜!”他自己拿起筷子,夹了口芜菁丝,又尝了山药木耳,最后夹了片莲藕,吃得停不下来,“这菜咋做的?比肉还香!尤其是这味道,清清爽爽的,一点不腻!我家婆娘做的菜跟这比,简直是喂猪的!”

镇上管事的里正崔老,却对那盘山药木耳情有独钟,嚼着软糯的山药,连连点头:“这山药炒得真滑嫩,一点不噎人,还带着股甜味,比煮着吃强多了!”

书生模样的周先生是个斯文人,夹了片莲藕慢慢嚼着,半晌才赞叹道:“这藕片脆生生的,咸淡正好,还有点花椒的麻香,层次丰富,妙哉,妙哉!”

众人一听,都笑了起来。萧掌柜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拍着陈小九的肩膀:“小师傅,您这手艺,加上这好盐,炒菜看来是成功了!就是……”他看着黑陶罐,语气里带着点为难,“您师父这盐,够不够用啊?我瞅着这罐子不大,估摸着也就够炒几十道菜。”

陈九拿起陶罐晃了晃,里面的盐确实不多了,罐底都快看到粗糙的陶壁。“萧掌柜您先别急。”他说得轻描淡写,心里却已有了计较——提纯粗盐的法子不难,无非是溶解、过滤、结晶,凭着他学过的化学知识,总能琢磨出来。

萧掌柜摸着下巴,在想怎么开口。

陈小九拿起黑陶罐,指尖摩挲着粗糙的陶壁,仿佛能摸到师父留下的温度。或许,师父当年留下这罐盐,不只是为了吃,更是想告诉他——日子再苦,也总能琢磨出点甜来。就像这粗盐,熬过提炼的功夫,也能变得如雪般纯净,点亮一桌子的滋味。

这时,萧掌柜往小九靠过来:“小师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