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2章 风箱做成了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2章 风箱做成了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柳师傅的手攥着陈小九的胳膊,他嘴唇微张,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才艰难地挤出话来:“小师父,您这风箱的法子,实实在在能拯救不少手艺人的生计啊。我柳某人打了一辈子的木匠活,向来最敬重有真本事的人。您这手艺,我一心想着学习,更想将它传承下去……”

话到嘴边,却又戛然而止。他的眼神先是飘向杨师傅,而后落回到陈小九身上时,多了几分尴尬与局促。杨师傅在一旁瞧着,瞬间明白了柳师傅的心思 —— 这柳木匠,竟是想拜师学艺!可柳师傅已然三十好几,下巴上的胡茬都隐隐泛白,而陈小九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年,脸上还透着未脱的青涩,这拜师的场景,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别扭劲儿。

柳师傅深吸一口气,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往后退了半步,双手自然垂于身侧,竟当真摆出了要行拜师礼的架势。“小师父,我心里清楚,自己年纪比您大上许多,按常理不该拜您这么年轻的人为师。但手艺这东西,无关年纪,只看谁真正有本事。您能想出如此精巧的风箱设计,那便是有大本事之人,我拜您为师,绝不吃亏!”

陈小九见状,赶忙上前一步,用力扶住柳师傅的胳膊,阻拦道:“柳师傅,您这可万万使不得!我不过是提了个法子,根本算不上什么真本事,更担当不起您的拜师大礼。况且,我只是会画图,于木匠一道,我是一窍不通,说不得很多事我还得请教你呢。” 此刻,陈小九心中暗自犯嘀咕,柳师傅的年纪都能当自己的父亲了,若是真收下个徒弟,传扬出去难免遭人非议。可若是直接拒绝,又怕伤了柳师傅的一片真心,毕竟柳师傅对这风箱是真的上心。

刘伯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轻咳一声,走上前来打圆场:“柳师傅,小九说得在理,这拜师礼确实不合适。不过您的心意,我们都能理解。如今这世道,好手艺愈发难寻,您想学好这风箱的工艺并传承下去,这是大好事。只是这拜师的规矩,得灵活变通,不能拘泥于老一套。”

柳师傅眼中一亮,看向刘伯急切地问道:“刘伯,您有主意?快说说,只要能学到手艺,怎么安排都行!”

刘伯伸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微微一笑道:“依我看呐,不妨不叫拜师,改叫‘认个手艺引路人’。小九年纪尚小,担不起‘师父’这个称呼,柳师傅您也无需行那拜师礼。就当作是小九帮您琢磨透这风箱手艺,日后您要是在其他木匠活上遇到难题,也能与小九交流探讨,相互学习,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师傅在一旁赶忙点头附和:“没错啊柳老哥!刘伯这主意妙极了!您和小师父相互学习,既不违背规矩,又能将这好手艺传承下去,再好不过啦!”

柳师傅思索片刻,觉得刘伯所言甚是在理。他看向陈小九,眼神中满是诚恳:“小师父,那我就听刘伯的,往后您便是我这风箱手艺的引路人。倘若您在木匠活方面有任何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开口,我柳某人要是有一丝犹豫,那我就不姓柳!”

陈小九笑着点头回应:“柳师傅,您太客气了。咱们相互学习,若这风箱能做得精良,帮助到更多手艺人,那才是真正的幸事。”

柳师傅这才如释重负,脸上绽放出笑容。他转身走到铺子角落,拖出一个小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静静躺着一辆小独轮车。“小师父,这是我年轻时亲手制作的一个独轮车模型,虽说并非什么贵重之物,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务必收下,权当是咱们相互学习的一个念想。”

陈小九接过盒子拿出独轮车,这小车只有巴掌大小,从这精致的做工便能看出柳师傅制作时倾注了诸多心血。“柳师傅,感谢您的小车,我定会好好珍藏。”

柳师傅又与陈小九详细探讨了风箱的一些细节,诸如风囊的牛皮该选用何种质地,连杆的角度该如何精准调整,这才将陈小九和刘伯送至铺子门口。“小师父,刘伯,老杨,三日后你们再来,我保证将风箱的木架打造完成,届时咱们再一同研究风囊安装的相关事宜!”

陈小九和刘伯应下后,转身朝着张家走去。路上,刘伯笑着对陈小九说道:“小九,你今日这事处理得极为妥当。既没有驳了柳师傅的面子,又成功将手艺传承下去,日后学过用过这风箱的手艺人,都会对您心怀感激。”

陈小九挠了挠头,笑道:“我本意只是想帮杨师傅弄风箱加大火力,没想到还能有这一出。其实这风箱的法子,也是我从前在书中读到的,恰好能派上用场,实在是幸运。”

二人边说边行,很快便回到了张家后院。此时,张威和张福正专注地练习着黄泥淋水法淘洗黄泥。瞧见陈小九归来,张威赶忙站起身来:“师父,您回来啦!依照您的吩咐,我们今日又多淋了几遍水,还反复淘洗了黄泥,您快看看这黄泥是否合格?”

陈小九走上前去,只见陶缸中的黄泥经过多次淋水淘洗,已然变得细腻均匀,缸中的水清澈见底,几乎不见丝毫杂质。他伸手轻轻搅拌,感受着黄泥的细腻质感,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合格了。张福,你那边呢?”

张福也赶忙将自己淘洗的黄泥端过来,那黄泥同样细腻,不见丝毫粗粝。“师父,我这边也合格啦!”

陈小九微笑着说道:“很好,你们今日学得十分认真。明日咱们便要开始学习用这黄泥制作白糖,这可比淘洗黄泥复杂许多,你们可得做好充分准备。”

张威和张福齐声应诺,眼中满是期待。他们心里明白,跟着陈小九学手艺,虽过程辛苦,但定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本事,日后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凭借这手艺安身立命。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透,张威和张福便早早来到后院,等候陈小九传授用黄泥制作白糖的手艺。陈小九将制作白糖的关键步骤详细地讲解给他们听:“咱们今日用黄泥制作白糖,主要是利用黄泥吸附杂质的特性。以往用甘蔗汁熬糖,如今咱们改用黑糖块。先把黑糖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慢熬煮,直至黑糖完全融化,变成浓稠的糖液。接着,把咱们精心淘洗好的黄泥均匀地铺在一个大缸的滤网上,再将糖液缓缓倒入,让糖液透过黄泥层慢慢过滤,如此便能得到更为纯净的糖液。最后,再把这过滤后的糖液倒入锅中,继续熬煮,直至水分蒸发,白糖结晶成型。你们先仔细看着我操作一遍,而后再自行练习。”

言罢,陈小九熟练地将黑糖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点燃炉灶,开始小火慢熬。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黑糖块渐渐融化,糖液在锅中翻滚,泛起层层细密的泡沫。陈小九全神贯注地盯着糖液,仔细观察其颜色与浓稠度的变化,适时调整火候。待糖液达到合适的状态,他将早已准备好的的大缸搬到锅旁,小心翼翼地将糖液缓缓倒入。糖液缓缓流下。

张威和张福看得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待陈小九完成操作,张威率先依照步骤,将黑糖块放入锅中加水熬煮。然而,在倒糖液的时候,由于他动作过于急切,险些将缸打翻。陈小九赶忙在一旁耐心指导:“别急,动作要稳,让糖液缓缓流下,这样才能确保过滤效果。”

随后,又铺上黄泥,开始淋水,边淋边讲解要点。

张威听从陈小九的指导,逐渐调整动作,终于顺利完成了糖液的过滤。张福也紧随其后动手操作,他头脑灵活,很快便掌握了要领,虽说动作还略显生疏,但也成功得到了清澈的糖液。

就这样,从黄泥淘洗到利用黄泥制作白糖,陈小九一步步将这门手艺悉心传授给张威和张福。张威为人踏实肯干,学习手艺虽速度不快,但记忆扎实;张福则脑子灵活,学东西上手迅速,只是偶尔会有些急躁。每当这时,陈小九总会耐心提醒,让他沉下心来专注学习手艺。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陈小九和刘伯依照约定来到柳师傅的铁匠铺。还未走进铺子,便听到里面传来 “叮叮当当” 的敲打声,夹杂着柳师傅爽朗的笑声。

走进铺子,陈小九便看到柳师傅正手持一把凿子,在一个木架上仔细雕琢。那木架的形状与陈小九所画的风箱木架丝毫不差,做工精细至极,拉杆的孔洞都已精准打好。“小师父,刘伯,你们可算来啦!快瞧瞧,这风箱的木架我已然完工,就等您来查验是否合适!”

陈小九快步走上前去,仔细端详木架。只见木架尺寸分毫不差,榫卯结构更是牢固无比,没有丝毫松动迹象。“柳师傅,您手艺精湛,做得实在太棒了!尺寸精确无误,甚至比我画的图纸还要精细!”

柳师傅听后,笑得合不拢嘴:“这都多亏了您的图纸详尽,我照着做,轻松不少。对了,风囊的牛皮我也已寻到,已经粘好,质地厚实且柔软,绝对不会漏风!”

杨师傅听闻陈小九和刘伯到来,也特意从铁匠铺赶了过来。看到风箱的外观已然完工,兴奋得直拍手:“太好了柳老哥!明日就能试试这风箱,要是好用,我这铁匠铺可就有救啦!”

众人说罢,便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一直忙碌到晌午,风箱终于大功告成。风箱的木架呈现出深棕色的光泽,活门则是黑色的牛皮材质,整体看上去结实耐用。

众人随着柳师傅将风箱搬到铁匠铺的炉膛旁安装妥当,杨师傅迫不及待地拉起风箱的拉杆。

“呼 ——” 风箱中传出一阵强劲有力的风声,炉膛里的火苗瞬间旺盛起来,橘红色的火焰欢快地舔舐着炉膛壁,发出 “呼呼” 的声响,比起以往,火势旺了不止一倍。

杨师傅兴奋得跳了起来:“好用!这风箱太好用了!柳老哥,小师父,你们瞧瞧,这火多旺啊!往后我打铁再也不用担心火候不足了!”

柳师傅也笑着点头:“没错!这风箱制作得堪称完美!小师父,多亏了您的绝妙法子,不然我可做不出如此好用的风箱!”

陈小九望着熊熊燃烧的火苗,心中满是喜悦。说道:“杨师傅,赶紧试试烧一炉铁水。”

杨师傅听闻,立刻来了精神,赶忙从一旁拿来铁块,放入炉膛。随着风箱不断鼓动,火势愈发猛烈,铁块在高温下逐渐变红,开始软化。杨师傅紧紧盯着炉膛,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手中的火钳不时翻动着铁块,使其受热均匀。

不一会儿,铁块开始熔化为铁水,在炉膛中翻滚跳跃,散发着炽热的光芒。杨师傅兴奋地大喊:“成了!这风箱真神了,以前烧这么一炉铁水,可得费不少功夫,火候还不好掌控,今天这没多少功夫,取得的效果简直超乎想象!”

柳师傅在一旁也是满脸自豪:“哈哈,那可不,小师父这风箱的法子就是厉害,以后老杨你这铁匠活肯定更顺手!”

陈小九看着顺利熔化的铁水,心中同样充满成就感。他说道:“杨师傅,这风箱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鼓风的力度和频率,您多摸索摸索,肯定能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

杨师傅一边操控着风箱,一边点头:“好嘞,小师父,我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有了这宝贝,我这打铁的效率能提高不少,以后就能接更多的活儿,多挣些钱啦!”

趁着杨师傅打铁的间隙,柳师傅拉着陈小九又讨论起风箱的改进之处。柳师傅说道:“小师父,我在想,这次这风箱的活门上粘的是布条,要是再改进一下换成您说的鸡毛鸭毛这些,或许能让鼓风更加顺畅,您觉得呢?”

陈小九说道:“柳师傅,您这个想法应该很不错。鸡毛鸭毛柔软,这样既能保证密封性,又能减少开合时的摩擦,鼓风肯定会更顺畅。”

柳师傅眼睛一亮:“对呀,等杨师傅用完这风箱,我就动手改改试试。”

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铁匠铺里的气氛格外热烈。杨师傅用这一炉铁水打了一个刨子,说要送给柳师傅。他感慨道:“小师父,多亏了你这风箱。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陈小九摆摆手:“杨师傅,您太客气了,大家相互帮忙,把各自的手艺改良发展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柳师傅在一旁附和道:“没错没错,咱们这些手艺人就得多交流,这样手艺才能越来越精湛。咱们只顾着忙了,这饭都还没吃呢,我们上东头吃羊肉泡馍去。”

众人一起往镇东头酒肆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