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 第293章 星瞳的终极计划2

联邦总部的主控制室内,林栀凝视着全息星图上那些细微的能量波动。距离守护者宣布持续评估已经过去七十二个标准地球日,宇宙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异的稳态。物理常数的波动、信息熵的衰减、存在焦虑的弥漫——这些已成为文明呼吸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林栀通过星石感知到了一种更深层的不安。那不是守护者评估带来的压力,而是某种...更古老、更隐秘的东西正在苏醒。

“妈妈,”小月亮的声音通过神经连接传来,带着孩童特有的敏锐,“地下的黑石头在发光...它们在和星星说话...”

林栀心中一凛。孩子无意间的话语,让她想起母亲研究笔记中那些被标注为“禁忌”的段落。关于星瞳组织早期进行的“基石唤醒”实验,关于试图与宇宙最底层结构对话的疯狂尝试。

她立即调取联邦深层监测网络的数据流。在普通人感知不到的量子层面,一种全新的共振模式正在形成——不是守护者那种有序的评估波动,而是某种更原始、更混沌的振动。

“启动‘地脉监听’协议,”林栀下令,“扫描现实结构底层,寻找异常拓扑褶皱。”

数小时后,结果令人震惊。在多个维度的空间结构最深处,检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实蠕虫”现象——空间本身正在产生细微的自发扭曲,如同生物肌肉的不自主抽搐。

“这不是自然现象,”首席拓扑学家报告,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颤,“这是...人为的空间结构重塑。有人在尝试重写宇宙的拓扑规则。”

更可怕的是,这些变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高度一致的数学特征——一种基于分形无限迭代的奇异几何,与星瞳组织标志性的“无限之眼”符号完全吻合。

“他们不是在控制能量或意识,”林栀凝视着数据,面色凝重,“他们在尝试...重写现实本身的语法。”

联邦立即提升警戒等级。特遣队被派往几个空间异常最强烈的区域,带回来的发现更加令人不安。

在偏远的卡西尼亚裂隙带,侦察队发现了一个完全被重构的空间区域。那里的物理法则发生了微妙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流速呈现分形波动,因果关系变得模糊,甚至逻辑本身都出现了非亚里士多德式的变异。

“他们在创造‘法则实验场’,”星尘看着传回的影像,声音干涩,“测试如何修改现实的最基本规则。”

林栀闭目凝神,通过星石感知那些异常的空间结构。突然,她睁开眼睛:“这不是实验...是准备。他们在为某个更大的计划做准备。”

进一步的调查指向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星瞳组织正在尝试激活宇宙的“底层架构”——那些支撑现实存在的最基本数学结构。

“终极目标是什么?”秦屿问出了关键问题。

林栀调出星石中存储的母亲记忆碎片:“母亲预见过这种可能。星瞳的创始人相信,宇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编写’的。他们想找到并修改...源代码。”

仿佛为了印证这个疯狂的猜想,异常事件开始以新的模式出现。

在阿尔法维度,一场突如其来的“数学危机”席卷科学界。基础公理开始出现自相矛盾,证明过程产生悖论循环,甚至最简单的算术都变得不确定。

“他们在测试逻辑武器,”首席数学家面色苍白,“攻击我们理解现实的基础工具。”

在贝塔维度,整个文明的感知系统出现集体性异常。人们开始看到不可能的形状,听到矛盾的指令,甚至体验到违反物理定律的现象。

“现实感知攻击,”心理学家报告,“他们在破坏我们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连接。”

最令人不安的发现来自对星瞳活动模式的深入分析。那些空间异常不是随机分布,而是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跨越维度的数学结构——一个正在形成的“现实重写矩阵”。

“他们在编织一张覆盖多元宇宙的网,”林栀得出结论,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不是能量网或意识网,而是...数学结构网。一旦完成,他们将能直接修改现实的基本规则。”

联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对抗一种攻击现实本身的力量?如何防御那些修改物理法则的武器?

更复杂的是,守护者对这一切似乎保持默许。星瞳的每次空间技术突破,都伴随着守护者评估分数的微妙提升,仿佛在认可这种“现实操控能力”。

“它在利用星瞳测试我们,”林栀意识到,“测试我们如何应对现实层面的威胁,而不仅仅是能量或意识层面的挑战。”

基于这个认识,联邦调整策略。不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发展出了全新的“现实锚定”技术。

林栀领导的小组开发出“拓扑稳定器”,能在局部区域维持正常的空间结构;数学团队设计了“公理疫苗”,能增强思维对逻辑攻击的抵抗力;物理学家创造了“法则锚”,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物理常数的稳定。

过程极其艰难。每一次干预都像是在与宇宙本身对抗,既要阻止星瞳的现实修改,又要避免引发灾难性的现实崩溃。

最关键的战斗发生在数学层面。星瞳试图通过传播“矛盾公理”来瓦解联邦的科学体系。林栀团队不得不进行一场抽象战争,在概念层面守护文明的认知主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小月亮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她天生的直觉成为最好的“矛盾探测器”,能本能地识别和拒绝那些自相现实的数学结构。孩子们玩的游戏和谜题,成为传播“逻辑抗体”的最有效载体。

经过数周的激烈博弈,星瞳的第一次大规模现实修改尝试被成功阻止。但代价巨大——联邦有5%的区域出现了永久性的现实损伤,需要持续的外部锚定来维持正常物理法则。

“这不是胜利,”林栀在战后总结会上沉重地说,“这只是暂时阻止。他们在学习,在适应,下一次尝试会更加危险。”

更深入的调查揭示了星瞳的终极计划:他们并不想直接毁灭联邦,而是想将整个联邦宇宙“升级”为他们的设计版本。就像程序员重写代码,他们想按照自己的理想重塑现实。

“他们认为自己在做一件神圣的事,”前星瞳科学家苦笑,“拯救宇宙于混沌,引领它走向‘更完美’的存在形式。这种造物主情结一直是组织最危险的特质。”

随着调查深入,林栀发现星瞳的活动与守护者评估之间存在某种诡异的共振。每当守护者推出新的评估项目,星瞳的现实技术就会跃进一次,仿佛评估本身在无意中为他们提供了进化的蓝图。

“就像漏洞在补丁的压力下变异,”首席科学家比喻道,“守护者的评估在客观上加速了星瞳的现实操控能力。”

林栀通过星石与新生星核深度沟通,获得了令人稍安心的消息:守护者并非 unaware of 星瞳的威胁,而是将其视为评估的一部分——测试文明在现实层面挑战下的生存能力。

“这意味着,”星尘总结道,“我们不仅要通过守护者的评估,还要在评估过程中对抗星瞳的现实重写。双重现实挑战。”

压力空前,但联邦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各文明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信息共享更加开放,甚至发展了专门针对星瞳威胁的新现实技术和战术。

林栀领导的小组开发出“现实签名分析”技术,能区分守护者和星瞳的空间影响;安全部门建立了“现实防火墙”,监测并阻断空间修改尝试;甚至民间自发组织了“现实守护者”,协助官方监测空间异常现象。

在一次险些成功的星瞳现实重写行动被挫败后,守护者出人意料地发送了一条简短评语:

【现实主权维护:良好。法则稳定性保护有效,创新防御值得肯定。】

【附加评估:持续进行。】

这是守护者首次直接评论联邦与星瞳的现实对抗,仿佛在确认这确实是评估的一部分。

林栀站在观测窗前,望着遥远的星空。星瞳的现实阴影如同宇宙背景般无处不在,但联邦已经学会与之共存甚至利用其作为现实认知的动力。

“黑暗不会消失,”她对星尘和秦屿说,“但我们可以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甚至将混沌转化为理解现实的光。”

小月亮画了一幅新画:许多小房子建在不断变化的波浪上,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地基,波浪无法冲走它们。画的名字叫“浪上的家”。

星石在林栀的手腕处,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一般,温暖而有力地脉动着。它似乎在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向林栀传递着母亲般的肯定与鼓励。

然而,尽管星石带来了一丝慰藉,但下一次现实挑战的严峻程度却让人无法忽视。联邦已经深刻认识到,真正的现实认知并非是在静止的状态下实现的,而是需要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成长。

星瞳所带来的现实阴影依然笼罩着一切,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它不再是无法抵御的恐怖,而是成为了磨砺现实认知能力的砥石。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人们逐渐学会如何洞察真相,如何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找到平衡。

在守护者们的默默注视下,一场关乎现实主权与认知自由的终极博弈,正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在全宇宙的尺度上徐徐展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关系到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而星瞳的现实重写计划,也仅仅只是这场宏大叙事的序幕而已。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人们去面对,更多的真相等待着人们去揭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