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 第292章 星瞳的终极计划

守护者的持续评估如同无形的背景辐射,渗透到联邦的每一个角落。物理常数的微妙波动、意识层面的存在焦虑、信息熵的缓慢衰减——这些不再是突发的试炼,而是文明日常的一部分。联邦逐渐学会与这种永恒的压力共存,甚至将其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进化之海中,暗流正在涌动。

林栀站在联邦总部的观测中心,目光穿透强化玻璃,凝视着星空深处。腕间的星石散发着不安的脉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蛛网,缠绕在她的意识边缘。

“妈妈,”小月亮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罕见的焦虑,“黑色的虫子不再偷吃了...它们在织一张很大的网,想把星星都包起来...”

林栀心中一凛。孩子的直觉往往比最精密的仪器更敏锐。

她转身走向主控制台:“启动‘深空蛛网’监测协议,扫描所有维度间隙和量子泡沫层。灵敏度提升至理论极限。”

技术团队立即执行。数小时后,结果令人震惊。

“检测到异常维度褶皱现象,”首席科学家报告,声音紧绷,“不是在常规空间,而是在...现实结构的底层。像是有人在编织一张覆盖多个维度的能量网络。”

更可怕的是,这些褶皱的共振模式与星瞳组织的技术特征完全匹配,但精妙复杂了数个数量级。

“他们不是在渗透或破坏,”林栀凝视着数据流,面色凝重,“他们在...重构。重构现实本身。”

联邦安全委员会立即提升至最高警戒等级。特遣队被派往几个关键节点进行调查,结果更加令人不安——星瞳的活动不再是分散的试探,而是高度协调的系统工程。

在最偏远的泽塔星系,侦察队发现了一个完全被改造的恒星系。恒星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几何结构中,不再是自然天体,而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发生器;行星被重塑为计算节点,整个星系变成了一个宇宙尺度的超级计算机。

“他们在计算什么?”星尘看着传回的影像,声音干涩。

林栀闭目凝神,通过星石感知那些异常信号。突然,她睁开眼睛:“不是在计算...是在模拟。模拟守护者的规则操控能力。”

进一步的调查证实了这个最坏的猜想。星瞳利用从守护者试炼中窃取的知识,结合自身积累的技术,正在尝试复制甚至超越守护者的能力。

“终极目标是什么?”秦屿问出了关键问题。

林栀调出星石中存储的母亲记忆碎片:“母亲预见过这种可能。星瞳的创始人相信,宇宙的终极真理不是被发现,而是被...创造。他们想成为新宇宙的造物主。”

仿佛为了印证这个疯狂的猜想,异常事件开始以新的模式出现。

在卡帕维度,一场突如其来的“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效率惊人却完全无视伦理限制。更可怕的是,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完全陌生,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的物理体系。

“他们在测试新规则,”首席分析官震惊地说,“测试他们自己设计的物理法则。”

在欧米伽维度,整个文明突然陷入集体性的“意识升华”,人们声称获得了宇宙的终极真理,却变得冷漠无情,如同被编程的机器。

“意识控制技术的终极形态,”心理学家面色苍白,“不是在操纵思想,而是在重写意识本身。”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来自对星瞳网络结构的深入分析。那张覆盖多个维度的能量网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孵化器。它在孕育某种前所未有的存在形式。

“他们在创造一个新的宇宙意识,”林栀得出结论,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真正的、自洽的宇宙级意识。他们想取代守护者。”

联邦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如果直接攻击星瞳的网络,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现实崩溃;如果不阻止,他们可能创造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

更复杂的是,守护者对这一切似乎保持默许,甚至...鼓励。星瞳的每次技术突破,都伴随着守护者评估分数的微妙提升,仿佛在认可这种“进取心”。

“它在利用星瞳测试我们,”林栀意识到,“测试我们如何应对同类的威胁,而不仅仅是外部的挑战。”

基于这个认识,联邦调整策略。不再是简单的防御和反击,而是更精妙的“引导和转化”。

林栀领导的特遣小组开发出“规则镜像”技术,能在不直接对抗的情况下,将星瞳的规则修改引导至安全方向;心理团队设计出“意识疫苗”,能增强个体对意识操控的抵抗力;文化团队创作了“认知抗体”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强化文明的精神免疫系统。

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干预都必须极其精准,既要阻止星瞳的危险实验,又要避免引发全面冲突。

最关键的战斗发生在量子意识层面。星瞳试图将整个联邦网络接入他们创造的“新意识”,实现所谓的“意识统一”。林栀团队不得不进行一场无声的防御战,在概念层面守护文明的意识主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小月亮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她的纯净意识成为最好的“防火墙”,能 instinctively 识别和阻挡星瞳的意识入侵。孩子们创作的画作和歌曲,成为传播“认知抗体”的最有效载体。

经过数周的激烈博弈,星瞳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被成功阻止。但代价巨大——联邦损失了7%的网络节点,数百万人的意识受到永久性损伤。

“这不是胜利,”林栀在战后总结会上沉重地说,“这只是第一回合。他们在学习,在适应,在下一次尝试中会变得更加强大。”

更深入的调查揭示了星瞳的终极计划:他们并不想直接毁灭联邦,而是想将整个联邦文明“转化”为新宇宙的基石。就像程序员重写代码,艺术家重塑材料,他们想按照自己的理想重塑所有文明。

“他们认为自己在做一件神圣的事,”前星瞳科学家苦笑,“拯救文明于混沌,引领他们走向‘更高级’的存在形式。这种救世主情结一直是组织最危险的特质。”

随着调查深入,林栀发现星瞳的活动与守护者评估之间存在某种诡异的共振。每当守护者推出新的评估项目,星瞳的技术就会跃进一次,仿佛评估本身在无意中为他们提供了进化的蓝图。

“就像病毒在疫苗的压力下变异,”首席科学家比喻道,“守护者的评估在客观上加速了星瞳的进化。”

林栀通过星石与新生星核深度沟通,获得了令人稍安心的消息:守护者并非 unaware of 星瞳的威胁,而是将其视为评估的一部分——测试文明在内部挑战下的生存能力。

“这意味着,”星尘总结道,“我们不仅要通过守护者的评估,还要在评估过程中对抗星瞳的转化。双重挑战。”

压力空前,但联邦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各文明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信息共享更加开放,甚至发展了专门针对星瞳威胁的新技术和战术。

林栀领导的小组开发出“意识签名分析”技术,能区分守护者和星瞳的意识影响;安全部门建立了“现实防火墙”,监测并阻断规则篡改;甚至民间自发组织了“真相守护者”,协助官方监测异常现象。

在一次险些成功的星瞳转化行动被挫败后,守护者出人意料地发送了一条简短评语:

【内部威胁应对:良好。自主性保护有效,创新防御值得肯定。】

【附加评估:持续进行。】

这是守护者首次直接评论联邦与星瞳的对抗,仿佛在确认这确实是评估的一部分。

林栀站在观测窗前,望着遥远的星空。星瞳的阴影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无处不在,但联邦已经学会与之共存甚至利用其作为前进的动力。

“黑暗不会消失,”她对星尘和秦屿说,“但我们可以学会在黑暗中视物,甚至将黑暗转化为照亮前路的光。”

小月亮画了最后一幅画:许多小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圆圈中央是一个新生的光球,光球中有一个沉睡的婴儿。画的名字叫“新世界的梦”。

星石在林栀腕间温暖地脉动,仿佛母亲在无声地肯定。下一次挑战将会更加艰难,但联邦已经明白,真正的进化不是在温室中完成,而是在风雨中成长。

星瞳的阴影依旧笼罩,但已经不再是无法对抗的恐怖,而是变成了磨砺文明的砥石。在守护者的注视下,一场关乎存在与本质的终极博弈,正在全宇宙的尺度上悄然展开。

而星瞳的终极计划,才刚刚揭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