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33章 家人相聚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第233章 家人相聚

作者:半路徒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8:34:42

波昀这天真烂漫的模样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波彦俯身摸摸波昀的头,笑道:“是了,还有昀儿。只是父王来得匆忙,未及准备礼物,只剩下一柄随身佩剑了。这可是一把真正的宝剑,昀儿要不要?”

波昀听说父王要送他宝剑,立刻雀跃起来,连连点头:“要!要!昀儿要!”

波彦伸手,侍立一旁的刘开立即奉上波彦此行随身佩戴的宝剑。这是一柄制作精良的宝剑,剑鞘上镶嵌着精美的纹饰,剑柄因常年使用而显得光滑温润。

波彦接过,郑重地递给四子波昀:“这柄剑随为父征战沙场,立下不少功劳。今日赠与你,望昀儿将来也能成为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才。”

波昀双手接过这柄对他而言还显沉重的宝剑,小脸因兴奋而通红,爱不释手地抱在怀中,开心地笑道:“谢谢父王!昀儿一定会好好练习武艺,将来像父王一样英勇!”

与家人温存过后,波彦又一一关心仍在府中的养子养女。他走到他们面前,仔细询问每个人的学业进展。也分别赠予他们一些礼物以示关爱。

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温馨的家宴。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其中不乏波彦征战期间难得品尝到的家乡风味。

这种围着圆桌吃法也是波彦让人做的,感觉与家人同桌吃饭更显示亲情。

侍女们轻手轻脚地布菜斟酒,殿内烛火通明,洋溢着团聚的喜悦。

波彦特意夹了一块炖得烂熟的羊肉放在父亲碗中:“父亲尝尝,这是父亲最爱的方法炖的。”又为母亲盛了一碗鸡汤:“母亲操劳府中之事,该多补补身子。”

波才欣慰地看着儿子:“尔在外征战,家中都还好。倒是你,听说在陇西遇到暴雨,军中可有受影响?”

波彦笑道:“父亲放心,儿臣那时早已命人备足粮草,搭建营帐。虽然雨势大了些,但将士们都能安然度过。”

席间,波彦饶有兴致地讲述着征战期间的见闻,说到在凉州见到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孩子们都听得入神。波昀跑去侍女那里拿回宝剑,抱着父王送的宝剑,迫不及待去波彦身边地问道:“父王用这把剑打败过多少个敌人?”

波彦摸摸他的头:“剑不在于打败多少人,而在于保护该保护的人。等昀儿再大些,父王亲自教你剑法。”

家宴结束后,波彦特意留下波昶,父子二人在庭院中漫步。夜色渐浓,繁星点点,皎洁的月光洒在亭台楼阁之间,为这难得的团聚时刻增添了几分诗意。

“昶儿,监国这一年多,尔成长了很多。”波彦停下脚步,望着已经有七尺的长子,语气中充满欣慰,“为政者当以民为本,能深入乡里体察民情,推广石炭解决百姓炊爨之困,这是实实在在的德政。”

波昶恭敬地回答:“父王教诲,儿臣时刻铭记在心。只是监国理政,深感责任重大,唯恐有负父王重托。在宛陵日平定叛乱,儿臣更是体会到用兵之难,远胜读书万卷。”

波彦颔首:“正是如此。读书可以明理,但理政需要实践。你在处置叛乱时,能够分清主从,严惩首恶,宽恕胁从,这个度把握得很好。”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父王封尔为吴侯,可知其中深意?”

“吴侯为父王称王前爵位,吴侯之位在明国意义非凡,父王将孩儿加封吴侯,是确认孩儿为明国储君之位,不可动摇。避免争储,以后几个弟弟长大受不良之人蛊惑。”

“明白就好,父王希望以后尔等兄弟兄友弟恭。”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波昶深深一揖。

此时,在内室之中,陶贞正细心地为波昫整理寝衣。陈兰坐在一旁,看着儿媳忙碌的身影,感慨道:“今日彦儿封昶儿为吴侯,吾这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尔等夫妻和睦,孩子们也都懂事上进,这是波家最大的福气。”

陶贞温婉一笑:“母亲过誉了。这些都是媳妇应该做的。如今夫君归来,一家团圆,才是真正的圆满。”她细心地为波昫系好衣带,轻声道:“昫儿今日特别开心,一直抱着夫君赐的宝剑不肯放手。”

陈兰笑道:“这孩子从小就崇拜他父亲。前些时日还拿着木剑,说要像父王一样上阵杀敌呢。”她顿了顿,关切地问道:“曦儿在洛阳求学,最近可有来信?”

陶贞放下手中的衣物,从匣中取出一封信:“前日刚收到。信中说他跟随刘晔尚书,把洛阳城里里外外探寻了一遍。大汉皇宫已经修缮完,又扩建不少,懂了不少营建宫殿学识。只是媳妇总觉得,他一个人在异乡,难免孤单。如今夫君征战回来了,也该考虑接他回阳翟了。”

“正是这个道理。”陈兰赞同道,“一家人总归要团聚在一起才好。”

这时,波安、波慧两姐妹捧着父王赏赐的瓷器走了进来。波安小心翼翼地将瓷碗放在桌上,赞叹道:“祖母,母后,看这瓷器多美啊!”

陈兰拿起瓷碗,就着烛光仔细端详,也不禁赞叹:“确实精美绝伦。听说这是鄱阳县新烧制出来的,若是提高产量,定能成为国之重器。”

这时波慧上前依偎在祖母身边,天真地问道:“祖母,父王以后不会再离开这么久了吧?”

陈兰放下瓷碗,慈爱地抚摸着孙女的头发,柔声道:“你父王是为了天下百姓才不得不远征在外。如今战事已定,他自然会多陪在你们身边。等回到阳翟老家,祖母就把你在洛阳求学的二兄也接回来,到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再也不分开了。”

最后,波彦与陶贞回到自己的寝殿。烛光下,波彦握着妻子的手,深情地说道:“这一年多,真是辛苦你了。吾不在的日子里,尔既要操持家务,又要辅佐昶儿理政,还要照顾老小。听母亲说起,连族中一些人的婚事都是你一手操办,吾听了既感激又心疼。”

陶贞依偎在丈夫怀中,轻声道:“夫君为国征战,才是真正的辛苦。妾身能在后方尽绵薄之力,心中甚是欣慰。倒是每次听闻前线战事,总是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如今平安归来,便是对妾身最大的安慰。”

“待回到阳翟,再好好团聚一番。”波彦承诺道,“届时把曦儿也接回来,一家人好好过日子。这些年来,我常年在外征战,亏欠你们母子太多。”

陶贞抬头望着丈夫,眼中泪光闪烁:“夫君何出此言?为天下百姓征战,吾等身为家人,自当支持。只是......”她轻声道,“只是有时夜深人静,总会担心夫君在外是否安好。”

波彦将妻子搂得更紧了些:“如今雍凉已定,各方休养生息。也该有时间多陪陪你们了。”之后二人做起解相思之事。许久夜色安静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