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232章 鄱阳太守献瓷

“哦,有喜事,那是好事,快快说来。”波彦听到喜事要跟他说,高兴道。

传令之人领命,而后恭敬声音洪亮而清晰地禀报着:

“启禀大王,鄱阳县制陶工坊近日烧制出新器皿,曰瓷,其色彩鲜艳夺目,宛如漆器般流光溢彩,器壁较陶器更为轻薄,质地却坚硬胜过陶器,表面光滑细腻,触手温润如玉。

太守认为此物既可取代粗制滥造的陶器,又能替代做工繁复、耗时费力的漆器,必能走进千家万户,实为一条极好的财路。特命卑职将样品献于大王。”

说完应声打开两个锦盒,露出里面用丝绸仔细包裹的碗盘。

波彦目光扫过,心中已然明了。这正是鄱阳县烧制出的新瓷器。他伸手取出一只碗,托在掌心细细端详。

这只碗胎体轻薄,釉色青翠欲滴,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釉面晶莹透亮,比起当年在会稽所见瓷碗品质更胜。

他用指节轻叩碗壁,顿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如磬如钟,余音袅袅,在凉亭回荡。

“好!甚好!”波彦连连称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此物确实大有可为。回去转告尔等府君,务必好生经营此事。要潜心钻研,摸索出更高效、更快捷、成本更低的烧制工艺,更多色彩、更多器型。待到此物能够量产,便可销往各地,充盈国库。届时,孤定不吝重赏,高官爵位候着。”

“谨遵大王旨意!”传令之人领命,正欲告退。

波彦却唤住二人:“尔等不辞辛劳为孤送来此物,岂能白跑一趟。周庆,取两金来,赏予二位辛苦之人,回去也好添置家当,买头耕牛。”

“多谢大王恩典!大王仁德!”两位传令之人激动不已,连连叩首。

特别是那位从阳翟来的传令兵,原本只是奉命为鄱阳信使引路,万万没想到竟能沾光得此厚赏。这一金足以购置一头健壮的耕牛,还能余下不少钱财贴补家用。

他心中感慨万分,人人都说大王赏罚分明、出手阔绰,今日亲身体验,方知传言不虚。

望着两位传令兵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离去,波彦也下令启程。

数百骑兵簇拥着波彦,在官道上扬起阵阵烟尘,直奔平舆而去。

沿途麦浪翻滚,正值夏忙时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农人。

波彦不时勒马缓行,观察庄稼长势,询问田主今年收成如何。得知各地丰收在望,他满意地点点头。

心中也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新烧制的瓷器,为政务府闯出一条新财路。

抵达平舆后,在袁术昔日修建的皇宫中,波彦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人。他快步上前,向着双亲深深一揖:“见过父亲、母亲。”

波才虽已鬓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来就好,这一路可还顺利?”陈兰则拉着波彦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慈爱:“瘦了些,但更精神了。”

孩子们确实都长高了不少,最小的波昫对他已全无印象,见他走近,吓得赶紧抱住祖母的腿。陈兰慈爱地将小孙子抱起,柔声细语地安抚道:“昫儿莫怕,这是你的父王。你不是常问父王去哪里了?这就是啊。”说着将波昫递到波彦怀中。

波昫怯生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又亲切的人,终于轻轻唤了声“父王”。

波彦听到这声呼唤,心头一暖,高兴地将小儿子高高举起,连续几次抛接,逗得波昫咯咯直笑,清脆的笑声在殿中回荡。

陈兰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终究还是需要父亲陪伴。已经很久没见昫儿笑得这么开心了。”

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还有彦儿,尔出征这一年多来,王府上下全赖贞儿打理。她不仅要协助昶儿处理国政,作为波氏主母,还要操持族中事务,就连波氏族中之人婚事都是她一手张罗。这一年多来,她着实劳累。今日夫妻团聚,往后更要好生对待她。”

“母亲放心,儿子都记下了。”波彦郑重应道,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陶贞,柔声说道:“贞儿,这一年多辛苦你了。”

陶贞温婉一笑,眼中闪着晶莹:“夫君说哪里话,夫妻本应同心。夫君远征雍凉,为天下百姓平定战乱,做妻子的自然要以身作则,稳定后方,不让远征大军有后顾之忧。倒是夫君在外奔波,才是真的辛苦。”

“好一个夫妻同心!”波彦闻言开怀大笑,心中满是感动。他的目光又落在监国一年多的长子波昶身上。这一年多来,波昶既要读书求学,又要学习理政,明显成熟稳重了许多。

波彦赞许地看着长子,说道:“昶儿做得很好。不仅亲自深入乡里,体察民情,还颁行政令推广石炭使用,解决百姓日常炊爨之困。引导百姓植树造林,保护水土,更难得的是,还能平定吴巨之乱。这些功绩,为父都看在眼里。”

波昶恭敬地回答:“父王教诲,为政者当以民为本。儿臣只是谨遵父王教导,做了分内之事。推广石炭一事,实是因见百姓砍伐林木过度,致使水土流失。石炭虽烟尘稍大,有中炭毒之险,但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可解百姓燃眉之急。儿臣已命人设立石炭司,专司此事。”

波彦满意地点头,转身对侍从官道:“给孤拟令,孤之长子昶监国有功,封吴侯。”

“谨遵王命!”侍从官恭敬记录。

“多谢父王!”波昶得到父亲的肯定,难掩喜悦之情。

波才、陈兰、陶贞三人更是欣慰不已。加封波昶为吴侯,无疑进一步确立了他作为王太子的地位。避免以后兄弟相残,为王位或是以后的帝位大打出手。

波才捋着胡须,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陈兰则悄悄拭去眼角的泪花,陶贞看着长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波彦又将目光转向手牵着手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波安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如画,气质娴雅,俨然一位绝代佳人。

波彦心想,待她到了出嫁的年纪,定要好好考验未来女婿,可不能让他轻易得手。小女儿波慧虽年纪尚小,但已显露出聪慧灵秀的气质,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父亲。

“安安,慧慧,”波彦慈爱地唤着两个女儿的名字,“父王听说尔姊妹帮尔母后做了不少事。前些日子能协助母亲整理族谱,核对账目,很是尽心。来,父王有礼物奖励。”说着便将鄱阳太守进献的一碗一盘分别赠予两个女儿。

波安小心翼翼地捧着瓷碗,仔细端详着上面精美的纹饰,赞叹道:“这器物真美,比平日用的器皿都要精致得多。”波慧也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自己的瓷盘,抬头问道:“父王,这真的是用泥土烧制出来的?怎么会如此光滑?”

波彦正要回答,这时与波慧是龙凤胎、年近七岁的波昀着急了。他扯着波彦的衣角,眼巴巴地问道:“父王,还有昀儿呢?昀儿也想要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