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以史为名的探寻
“寻根计划”如同一颗被悄然埋入土壤的种子,在林晓月心底生根发芽。它带来的并非立刻的行动,而是一种内在的、缓慢而坚定的转向。她不再将那些异常的梦境和知识碎片视为需要压抑和恐惧的异物,而是开始尝试着去观察、去理解,甚至……在确保不被当成怪物的前提下,极其谨慎地引导和运用。
星耀的日常运营依旧是她最好的掩护。她依旧是那个偶尔会在会议上神游天外、对繁琐流程深恶痛绝、心心念念想着如何高效“摸鱼”的林总。但在无人察觉的层面,一股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她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选择了一个最不会引人注目的借口。在一次星耀内部关于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承的战略研讨会上,她看似随意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各位,星耀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实体,更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期待和文化符号意义。”林晓月坐在主位,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语气带着她惯有的、仿佛对什么都提不起太大劲头的慵懒,但眼神却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管,“我觉得,是时候系统地梳理一下我们的‘根’了。不仅仅是星耀的创业史,或许可以更往前追溯,比如……沈家在一些历史关键节点,尤其是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的尝试与贡献。”
她顿了顿,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枸杞茶,才慢悠悠地补充道:“当然啊,我不是让你们去写什么枯燥的家族编年史。重点是挖掘那些有故事的、能体现创新精神和……嗯,某种‘叛逆’基因的闪光点。这既能丰富我们的品牌内涵,说不定还能为未来的内容创作提供点灵感,总比我们关起门来硬想要强吧?”
她将动机巧妙地包装成了商业品牌建设和内容挖潜的需要,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大佬这个想法好啊!”赵小暖第一个举手赞成,眼睛亮晶晶的,“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酷炫故事!比如老爷子当年是怎么白手起家的?肯定特别传奇!”
运营总监老周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深厚的底蕴是品牌价值的基石。梳理清楚脉络,对我们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很有益处。”
项目顺利通过。以“梳理沈家商业历史与文化贡献”为名的非公开项目小组低调成立,由林晓月直接领导,权限极高,可以调用沈氏家族内部的部分非核心历史档案,并拥有专项调查资金。
“寻根”的航船,就此借着“梳理家族史”的东风,悄无声息地扬起了风帆。林晓月坐在船长室里,看着眼前看似平静的海面,内心OS:“所以搞历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搞钱……啊不是,是为了更好地搞钱和……顺便搞清楚我是谁?这因果关系真是越来越复杂了。”
中节:名单与无声的同行
然而,真正的“寻根”之路,远比撰写一份光鲜亮丽的家族品牌故事要艰难和晦暗得多。
项目启动初期,林晓月便遭遇了意料之中的阻力。她试图寻访几位在父母实验室关闭前后,与父母关系较为密切的旧日同事、助手甚至是学生。但这些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有的早已移居海外,杳无音信;有的虽然仍在国内,但对当年的往事讳莫如深,接到以星耀或沈家名义打去的询问电话,要么直接挂断,要么就以“年代久远,记不清了”、“只是普通同事,不了解具体情况”等借口搪塞过去。
几次碰壁之后,林晓月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寥寥无几且毫无进展的调查记录,感觉像是有一张无形而致密的大网,在她触及真相之前,就已经将所有的线索牢牢罩住,让她无处下手。
“啧,这清扫工作做得可真够彻底的。”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比我家大扫除还干净!这是生怕我知道点什么啊……难道真要逼我动用非法手段?比如找个黑客什么的?不行不行,我可是守法公民,而且技术门槛太高,搞不定……”
就在她对着空白文档唉声叹气,几乎要放弃这种“正规渠道”的调查,转而考虑一些更“野路子”的方法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顾云深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着一身深灰色的休闲西装,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多了几分沉稳。他似乎只是顺路过来,讨论一下关于海外渠道落地的几个细节问题。
公事谈完,顾云深并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状似无意地开口,声音平静:“你最近在找人?关于……你父母当年实验室的人?”
林晓月心中猛地一凛,警觉瞬间提升到最高点。她打着“梳理家族史”的旗号,行动已经足够低调,他竟然还是知道了?他在监视她?还是他的情报网已经敏锐到了这种地步?
她面上不动声色,甚至故意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是啊,不是说了要搞品牌故事嘛,总得找点当事人了解下情况。可惜啊,好像大家都不太愿意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大概是年纪大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