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风暴眼中的寂静
从“寂心”茶室归来,林晓月感觉自己像是打了一场没有硝烟却耗尽心神的高强度战役。司徒兰那句“你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如同恶毒的诅咒,在她耳边反复回响,试图在她本就摇摇欲坠的认知壁垒上,凿开更深的裂缝。
她没有回公司,也没有回那个冷清的公寓,而是再次驱车,回到了沈家老宅。这一次,她没有去惊动爷爷,只是独自一人,来到了老宅后园那片小小的、由沈瀚山亲自打理的盆景园。
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晚霞如同稀释的胭脂,涂抹在天际。园中寂静无声,只有晚风穿过竹叶的簌簌轻响,以及不知名小虫的微弱鸣叫。她站在那盆曾被爷爷点拨过的“青蛟探海”前,目光却没有聚焦在那精心修剪的枝叶上,而是死死地盯着盆土中那些盘根错节、扭曲挣扎的裸露根系。
混乱。无序。丑陋。
却也是生命最原始、最坚韧的力量源泉。
她自己的处境,何尝不是如此?
脑海中,无数线索、画面、声音如同破碎的镜片,疯狂旋转、碰撞:
——那份冰冷的实验报告,白纸黑字定义了她的“来源”:【意识投射源】:平行世界β-742,林晓月】。
——母亲苏澜在实验室里,哼唱着《彼岸回声》的清晰侧影,那眼神专注而复杂。
——顾云深在咖啡馆里,看似随意却字字千钧的试探:“有些过于娴熟的技能,可能并非后天习得?”
——赵小暖在火锅蒸腾的热气中,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神纯粹而坚定:“我只认我看到的,我感受到的这个你!”
——司徒兰在茶香氤氲中,那冰冷而笃定的判决:“你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
——网络上,那个神秘出现又瞬间消失的ID和回复:“‘启明’锚点已激活?你是谁?”
这一切,不再是模糊的猜测和不安的预感。它们像一块块冰冷的、坚硬的拼图,在她眼前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心惊胆战、却又无法回避的轮廓。
她,林晓月,或者说这具身体里的意识集合体,极有可能是一场名为“启明”的、涉及平行世界意识投射和记忆覆盖的禁忌实验的产物。她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被“设计”的。她的那些“异常”能力,那些不属于社畜林晓月的知识,都源于此。
这个认知,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将她过去所有的自我认知、所有的成就、甚至所有的挣扎,都置于一种荒谬而可怜的境地。
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疲惫和虚无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几乎想要顺势沉沦,接受司徒兰的“判决”,承认自己是个“错误”,然后彻底放弃,将这混乱的一切交给命运,或者交给那些似乎在暗中操控一切的人。或许那样,反而能获得解脱,获得她梦寐以求的、真正的“躺平”。
“就这样吧……太累了……”一个声音在她心底诱惑地低语,“反正你努力的一切,可能都是建立在虚假之上的沙堡。何必呢?”
中节:十字路口的微光
她缓缓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盆景中冰冷、粗糙的树根。爷爷的话再次在脑海中响起:
“它们每一道扭曲,每一次转向,都是为了在看不见的地下,更努力地抓住泥土,汲取水分和养料。没有这地下的‘乱’,哪来这地上的‘序’?”
地上的“序”……
她想起了星耀传媒。
想起了《山海》项目从无到有,团队们熬夜加班时亮着的灯。
想起了赵小暖被她从潜规则的泥潭中拉出来时,那双重新焕发光彩的眼睛。
想起了苏瑾抱着吉他,为她哼唱《彼岸回声》小样时,那份纯粹的创作热情。
想起了老周和技术团队,在听到她“本能”迸发出的技术方案时,那激动到近乎狂热的目光。
想起了顾云深……那个骄傲的男人,在信任危机时沉默的支持,在绝境中递来的援手,还有那句——“无论你发现自己是谁,你做出的成绩,都是真实的。”
这些,难道都是假的吗?因为这些成就和能力可能源于一个实验,它们带来的改变、凝聚的人心、创造的价值,就可以被全盘否定吗?
如果她此刻选择放弃,选择承认自己是“错误”并就此消失,那么星耀会怎样?那些信赖她、跟随她的人会怎样?爷爷……又会怎样?
她真的能心安理得地,用“躺平”来逃避这一切,眼睁睁看着父母可能付出巨大代价才留下的“火种”(无论那火种是什么),被司徒兰之流轻易扑灭或夺走吗?
一股强烈的不甘,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猛地冲破了那层冰冷的绝望和疲惫!
不!
她不能!
就算她的起源是一场实验,就算她的记忆混杂不清,就算她的能力来源可疑——但!从她在这个世界睁开眼睛,决定用“林晓月”的方式活下去的那一刻起,她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走过的每一步路,影响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不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