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峰会插曲与精心设计的“独处”
阳台上的情感确认,如同在冰冷险峻的雪山环境中点燃了一簇温暖的篝火,短暂地驱散了周遭的寒意与潜伏的危机感。然而,现实的博弈并未因此停歇。次日,正式的闭门峰会拉开帷幕,来自全球各领域的青年领袖们就前沿科技、全球经济格局与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议题展开激烈讨论。林晓月作为星耀传媒的代表,以及她身上那份若隐若现的“神秘光环”,自然也成为了会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她谨记着顾云深的提醒,发言时措辞谨慎,既展现了星耀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的思考,又巧妙地避开了任何可能触及“实验室”、“意识”等敏感领域的话题。大多数时候,她更像一个安静的观察者,敏锐地捕捉着与会者们的言外之意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她注意到,那个昨天被顾云深点出的、“普罗维登斯”的高级顾问,以及那位硅谷风投女合伙人,都曾数次将目光投向她,带着审视与探究。
“感觉像是被放在了显微镜下面,”午餐休息时,她低声对顾云深抱怨,“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像是在评估一件待价而沽的古董,或者……寻找破绽的猎手。这感觉真不舒服,比我当年被老板盯着改PPT还难受。”
顾云深为她取了一杯果汁,神色平静:“保持住你的节奏。他们越是想看透你,你越要让他们捉摸不定。下午有一场关于‘极端环境下的领导力’的户外拓展体验,是自愿参加的团队协作项目,在酒店附近的一处封闭滑雪区域进行。这是一个机会。”
林晓月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团队活动,环境相对复杂,人员流动大,正是制造“意外”和观察反应的绝佳场合。他们需要创造一个看似合理的、让林晓月短暂“落单”或处于“可控风险”中的情境,进一步引诱“夜鸮”行动。
“所以,我又要去挑战我的运动神经极限了是吗?”林晓月看着窗外被阳光照得刺眼的雪坡,感觉小腿肚子已经开始提前抽筋,“我觉得我的领导力在办公室里发挥得就挺好,真的不需要去雪地里证明……”
中节:雪林陷阱与突如其来的袭击
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情愿,下午时分,林晓月还是全副武装地出现在了户外拓展的集合点。活动内容是模拟雪山救援,参与者被分成几个小组,需要依靠有限的地图和装备,在指定区域内寻找“伤员”并协同将其运送回基地。
顾云深作为另一组的领队,自然无法与她同组。临行前,他借着帮她整理滑雪镜的机会,低声快速交代:“按照计划,你的小组路线会经过一片林木线附近的区域,那里信号会暂时减弱,地形也相对复杂。我会安排我们的人在外围策应,但你需要独自穿过那片区域大约五分钟。令牌,准备好了吗?”
林晓月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点了点头,隔着厚厚的滑雪服,轻轻碰了碰贴身存放的令牌。“准备好了。但愿‘夜鸮’的耐心够好,别让我白摔那么多跤……”
活动开始后,各小组分散出发。林晓月所在的小组成员包括一位健谈的德国工业家、一位沉默的日本机器人专家,以及那位昨天注意到令牌的、穿着蓝色滑雪服(今天换了件黑色)的男子——他自我介绍叫“亚历克斯”,是一位“独立咨询顾问”。
林晓月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不动声色,甚至主动与亚历克斯交谈了几句,内容仅限于对雪景和活动的泛泛之谈。亚历克斯表现得十分正常,甚至有些过分健谈,但林晓月能感觉到,他那看似随意的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过自己颈项的位置。
一切按计划进行。小组很快抵达了那片信号微弱的林区。按照预设剧情,林晓月假装在越过一个小雪坡时,“意外”地与小组其他成员走散了方向,并且她的通讯器也“恰好”因为低温出现了故障。
“你们先往前走!我好像扭了一下脚,需要休息一会儿,马上跟上!”她对着隐约还能听到声音的队友方向喊了一声,然后顺势坐在一棵被积雪覆盖的云杉树下,揉着脚踝,暗自祈祷这拙劣的演技不要被看穿。
四周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树梢、卷起雪沫的簌簌声。阳光被茂密的树冠切割成斑驳的光斑,投在洁白的雪地上,明明很美,却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寂静。林晓月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每一根神经都绷紧了。
突然,侧后方传来极其轻微的、积雪被踩压的声音!不是队友那种大大咧咧的步伐,而是某种刻意放轻的、带着明确指向性的移动!
来了!
林晓月猛地回头,只见那个化名“亚历克斯”的男子,不知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逼近到她身后不到五米的地方!他脸上那副温和咨询顾问的伪装已经彻底撕下,眼神冰冷锐利,如同锁定猎物的隼,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造型奇特、闪烁着幽蓝寒光的匕首——那绝非普通的登山工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