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309章 汝州,开局就干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309章 汝州,开局就干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杨昭的马车队,在京城清晨的薄雾中悄然启程。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渐行渐远。车队里,除了杨昭、苏墨、李沐风,还有杨氏府邸精挑细选出的数十名护卫,以及一些精通账务、农事和工匠技艺的管事。他们此行,没有张扬,却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马车内,杨昭没有闭目养神,而是摊开皇帝赐予的汝州奏报,以及苏墨整理的汝州资料。他指尖轻叩桌面,脑海中【数据沙盘】飞速运转,将所有信息数字化、立体化。汝州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山川走势,甚至连每年的降雨量、土壤类型,都以精准的数据呈现在他面前。

“汝州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本应是鱼米之乡。”杨昭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惋惜,“可惜水利失修,旱涝频发,才致民不聊生。”

苏墨就坐在他身旁,闻言点头:“家主所言极是。据奏报记载,汝州近年来,大旱与大涝交替出现,百姓颗粒无收,流民四起。地方官府疲于奔命,却始终无法根治。”

“根治,谈何容易。”杨昭轻笑一声,手指在沙盘上几条蜿蜒的河流上划过,“要治水,需从源头抓起,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更要兴建水库,蓄水防旱。这其中牵扯到的工程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李沐风骑马跟在马车旁,听到对话,隔着车窗扬声问:“家主,那汝州的匪患呢?据情报,汝州境内,大小匪帮不下十数股,大的数千人,小的也有数百人,多是饥民裹挟,啸聚山林。”

“匪患,是果,不是因。”杨昭答,“百姓有饭吃,有活路,谁愿为匪?先治水,再兴农,让百姓有地可种,有粮可收,匪患自然迎刃而解。当然,对于那些作恶多端、死不悔改者,李将军自可雷霆手段。”

李沐风应了声“是”,声音中透出几分兴奋。他跟随杨昭以来,所见的皆是智谋与远见,如今终于有机会施展武力,心中多少有些期待。

车队在官道上行进,越往南,路边的景象越发萧条。房屋破败,田地荒芜,偶见村落,也多是人烟稀少,炊烟寥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与贫瘠的气息,与京城的繁华截然不同。

几日后,车队抵达汝州城外。

汝州城,城墙斑驳,城门老旧,城门口的守军衣衫褴褛,站姿松散。城内,街道狭窄,两旁的店铺大多关闭,偶尔开着几家,也少有人问津。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孩童们穿着单薄的衣物,在街边追逐嬉闹,却听不到多少欢声笑语。整个城池,弥漫着一股暮气沉沉的氛围。

杨昭掀开车帘,将城中的景象尽收眼底。他没有皱眉,反倒眼中闪过一抹光亮。越是贫瘠,越是绝境,才越能彰显新政的威力。

车队径直驶向汝州府衙。

府衙门前,知府大人王宏,带着几名主簿、县令等地方官员,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皆是面带忐忑,神色复杂。皇帝派下钦差,还是个如此年轻的“家主”,来执掌汝州新政,这让他们既感到压力,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杨昭下了马车,王宏等人立刻上前行礼。

“下官汝州知府王宏,恭迎杨家主!”王宏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隐隐带着一丝试探。

杨昭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他打量着王宏,此人面相清瘦,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却不失精明。系统【人才洞察】随即启动,王宏的忠诚度、能力、弱点等数据在他眼前浮现。忠诚度不高不低,能力平庸,但胜在对地方事务熟悉。

“王知府客气了。”杨昭声音温和,“杨某奉陛下之命,前来汝州推行新政,有劳诸位了。此番前来,不为问责,只为解民生之困。还望诸位能与杨某齐心协力,共谋汝州发展。”

杨昭的话,让王宏等人心头一松。他们最怕的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来就拿他们开刀。

“家主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为汝州百姓谋福,乃下官等分内之事。”王宏连忙应道,又做了个请的手势,“府衙已为家主备好住处,请家主入内歇息。”

“不必了。”杨昭径直走向府衙大堂,边走边说,“时间紧迫,杨某想即刻开始。王知府,召集汝州所有县令、主簿、乡绅以及各界代表,一个时辰内,在大堂议事。杨某要听听汝州目前最真实的情况。”

杨昭的雷厉风行,让王宏等人一愣。他们本以为杨昭会先安顿下来,休息几日,再慢慢熟悉情况。没想到他刚到,就要立刻议事。

“这……家主,时间恐怕有些仓促……”一名主簿小声提醒。

“仓促?”杨昭停下脚步,回头看了那主簿一眼,目光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汝州百姓还饿着肚子,流民还在颠沛流离,匪患还在滋生蔓延。每多耽搁一刻,便是多一分罪孽。诸位都是汝州的父母官,难道不觉得仓促吗?”

那主簿被杨昭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连忙低下头,不敢再言。

王宏见状,知道杨昭不容置喙,忙应道:“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一个时辰后,汝州府衙大堂内,人头攒动。除了王宏等主要官员,各县的县令、乡绅代表,甚至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都被召集而来。他们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好奇的气氛。

杨昭端坐主位,苏墨和李沐风分列两侧。他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有麻木的,有担忧的,有不屑的,也有少数带着几分期待的。

“诸位,杨某奉陛下之命,前来汝州推行新政。”杨昭开门见山,声音洪亮,在大堂内回荡,“今日召集诸位,是想听听大家对汝州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他话音刚落,大堂内便陷入一片沉默。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开口。

“怎么?诸位都是汝州的父母官,难道对汝州的情况一无所知吗?”杨昭语气微微加重,带上了一丝不满。

王宏见状,忙拱手道:“家主,汝州之困,非一日之寒。水患、旱灾、匪患、民生凋敝……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下官等也曾想尽办法,奈何……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将汝州的困境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却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杨昭没有反驳,只静静听着。待王宏说完,他又看向其他人:“还有谁有补充吗?”

一名年迈的乡绅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叹息道:“杨家主,汝州百姓最大的苦,就是没水吃,没地种。年年盼雨,年年又怕雨。一场大旱,饿殍遍野;一场大涝,房屋尽毁。若能解决水患,便是汝州百姓最大的福分了!”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少人纷纷附和。

杨昭听完所有人的发言,心中已有定数。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汝州地图,指尖轻点几处:“诸位所言,杨某都听到了。汝州之困,根在水利。杨某此番前来,首要解决的,便是水患问题。”

他此言一出,大堂内又是一片哗然。治水?多少官员前仆后继,却都无功而返。这个年轻的家主,刚来就要治水?

“家主,治水非同小可啊!”一名县令忍不住出声,“耗费巨大,工程浩大,且变数极多。前任知府也曾想治水,却因银两不足,半途而废……”

“银两,杨某自会解决。”杨昭打断他的话,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至于工程,杨某已有方案。”

他将地图铺开,指着几处河流交汇和地势低洼的地方:“根据杨某的规划,我们将在此处,兴建三座大型水库,可蓄水百万方。同时,疏浚主干河道,开凿支流,引水入田。届时,旱时可灌溉,涝时可泄洪。”

杨昭所指之处,正是【数据沙盘】中推演出的最佳水利枢纽位置。他提出的方案,不仅考虑了水流走向,更结合了汝州地质、气候等因素,是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认知的设计。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兴建水库?百万方蓄水?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家主,这……这可能吗?”王宏颤声问,他做官多年,从未听过如此宏伟的治水方案。

“只要有决心,有方法,便没有什么不可能。”杨昭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杨某带来了一批工匠和图纸。明日,便先从汝水上游开始,动工兴建第一座水库。此水库,杨某将其命名为‘福泽’。待福泽水库建成,汝州百姓便可初步摆脱旱灾之苦。”

他看向李沐风:“李将军,汝水上游地势险峻,且有几股匪帮盘踞。清剿匪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便交给你了。”

李沐风抱拳领命:“请家主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杨昭又看向苏墨:“苏先生,水库兴建,需要大量劳力。募集民夫,协调物资,安抚百姓,这些琐碎事务,还需你多多费心。”

苏墨亦是躬身:“家主放心,墨定当竭尽全力。”

接着,杨昭又详细讲解了水库的建造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当地石料、泥土等资源,甚至提到了简易的滑轮和杠杆原理,以提高工程效率。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在场的官员和乡绅们感到震惊。他们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原理,却能听出其中蕴含的精妙。

“至于资金,杨某会从杨氏商会调拨一批。同时,杨某会向百姓发行一种‘新政券’,百姓可凭钱粮购买,待水库建成,汝州兴盛后,再凭券兑换等额的银两和额外的红利。这既能解决资金问题,也能让百姓参与到新政之中,共享成果。”

这“新政券”的概念,更是让众人如坠梦中。用一张纸就能换钱粮,还能有红利?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家主,这……这恐怕不妥吧?”一名乡绅迟疑着说,“百姓如何会相信一张纸?”

“他们不信,是因为没有看到希望。”杨昭微微一笑,“当他们看到福泽水库拔地而起,看到良田得到灌溉,看到粮食丰收,他们自然会信。杨某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希望,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王知府,各县县令,杨某命你们立刻配合李将军清剿匪患,并组织民夫,协助苏先生统筹物资。谁若阳奉阴违,或有贪墨之举,杨某绝不姑息!陛下已下密旨,京城那边,自有陛下坐镇。谁敢阻挠国策,便是与陛下作对!”

杨昭的话,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让在场的官员们心头一颤。他们这才想起,杨昭可是皇帝亲口点名的钦差,背后有皇权的支持。京城那些豪门世家,此刻也鞭长莫及。

王宏等人连忙起身,齐声应道:“下官等定当遵从家主吩咐,全力配合新政!”

杨昭见状,脸上才露出一丝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震慑效果。

散会后,天色已晚。杨昭没有休息,而是带着苏墨和李沐风,连夜前往汝水上游,实地勘察水库选址。月光下,汝水潺潺流淌,两岸荒草丛生,远处隐约传来几声野兽的嘶鸣。

“家主,此地地势险要,确是修建水库的绝佳位置。”李沐风指着一处山谷,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不过,这里也是几股匪帮常年盘踞之地。明日一早,末将便率人前去清剿。”

“不急。”杨昭摆了摆手,“剿匪,要讲究策略。明天,先派人散布消息,就说杨氏要在此地修水库,征用民夫,每日管吃管住,还有工钱可拿。对于那些被裹挟的饥民,给他们一条生路。至于那些顽固不化、作恶多端的匪首,再行雷霆手段不迟。”

李沐风闻言,拱手称是。他知道杨昭这是要釜底抽薪,分化瓦解。

杨昭站在汝水岸边,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袍。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星光点点。汝州,这只是他宏大计划的第一步。他要从这里开始,一点点改变大乾的命运。

就在杨昭在汝州连夜部署之时,京城,户部尚书张大人和吏部尚书王大人,也在一处雅致的茶楼中,品茗论道。

“杨昭那小子,去了汝州,想必现在正焦头烂额吧?”张大人端起茶盏,脸上挂着一丝幸灾乐祸。

王大人轻笑一声:“汝州那地方,便是神仙去了,也得脱层皮。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又能掀起什么风浪?陛下将他发配到那等苦寒之地,不过是想让他知难而退罢了。”

“不过,陛下那道密旨,倒是让人有些不安。”张大人话锋一转,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虑,“‘凡有阳奉阴违,阻挠国策者,严惩不贷’……陛下这次,似乎动了真格。”

“哼,陛下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姿态罢了。”王大人不以为意,“他杨昭纵有通天之能,在汝州那等地方,也掀不起多大风浪。只要我们京城这边,稳住阵脚,不让他的那一套蔓延开来,便无碍。”

“王兄所言有理。”张大人点头,脸上又恢复了轻松的神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巩固我们京城豪门的势力。杨昭不在,正是我们施展拳脚的好机会……”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们以为杨昭被发配到了绝境,却不知,那正是杨昭为自己选择的,破局的起点。

汝州的夜,漆黑深邃。杨昭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他心中有数,明日的汝水,将因他的到来,而掀起滔天巨浪。他要让汝州,成为这大乾王朝,凤凰涅盘的第一块试验田。他已经预见到,那些在京城等着看他笑话的人,未来将会有何等震惊的表情。而此刻,他手中的【家族传承系统】正发出微弱的光芒,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好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