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308章 临危受命,京城布局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308章 临危受命,京城布局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皇帝缓缓抬手,示意殿中安静下来。他目光深沉,再次落在杨昭身上。“杨家主,你此言当真?”皇帝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昭毫不犹豫:“臣所言,字字属实,天日可鉴!”皇帝沉默了片刻,殿内气氛凝固。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

终于,皇帝深吸一口气,他没有立刻回应杨昭那惊人的提议,而是缓缓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杨家主所提之国债与生产力提升之议,朕决意,先行于一地试行。若果真如杨家主所言,能为大乾带来勃勃生机,朕必将举国推行!”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杨昭身上,带着一丝审视和期待:“杨家主,你可敢接下此重任,亲自督办此事?”

杨昭闻言,心中波澜微起。皇帝并未直接采纳他上缴家产的提议,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一地试行”,这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一种更为严苛的考验。若不能在局部展现成效,那宏大的蓝图便只是空中楼阁。

他抬首,直视龙椅上的皇帝,躬身应道:“陛下圣明!臣杨昭,愿为陛下分忧,为大乾社稷尽绵薄之力!”他的声音平静,却传达出一种坚不可摧的决心。

皇帝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满意。他沉声宣布:“好!既然杨家主有此雄心,朕便将汝州交于你,作为新政试行之地。汝州地处中原,民风淳朴,然近年旱涝不均,民生多有困顿。朕予你便宜行事之权,调动当地官府,军民协同,以汝州为基,为大乾开辟新路!”

此言一出,殿中再次掀起一阵低语。汝州!那可是个出了名的穷困之地,近年灾害频发,地方官吏束手无策。将此地交给杨昭,既是赋予重权,也是将其置于烈火烹油之上。若能成功,自然功盖天下;若失败,杨昭的一切豪言壮语都将成为笑柄。

户部尚书张大人和吏部尚书王大人对视一眼,各自心头暗松。皇帝虽未直接否定杨昭,但将他发配到汝州这等苦寒之地,无疑是变相削弱了他的影响力。即便杨昭真有通天之能,想在汝州这烂泥塘里开出花来,也绝非易事。他们甚至能预见到杨昭焦头烂额的窘态。

那名先前攻击杨昭的御史,此刻也露出一抹冷笑。在他看来,杨昭不过是侥幸言中,如今被发配边远,再无机会在京城兴风作浪。

杨昭却神色不变。汝州,正是他心中所想的试行之地。此地民生艰难,意味着改革阻力相对较小,且一旦成功,效果将更为显着,更具说服力。他要的,不是在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让所有人都看到新政的巨大潜力。

“谢陛下隆恩!”杨昭再次躬身,声音洪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散朝。百官鱼贯而出,许多人经过杨昭身旁时,都多看了他几眼,目光复杂。有幸灾乐祸的,有好奇观望的,也有隐约带着敬佩的。

杨昭走出金銮殿,苏墨已在殿外等候。他走上前,低声问道:“家主,汝州之地,并非善茬。此去,恐步步维艰。”

杨昭微微颔首,脸上不见丝毫忧虑。他抬头望向宫城深处的天空,那里似乎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压力。

“正是因为艰险,才更能彰显新政的价值。”杨昭轻声应道,“京城的那些豪门世家,正等着看杨氏的笑话。我们要在汝州,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明白,何为真正的国本,何为真正的富强。”

回到府邸,杨昭立刻召集苏墨、李沐风以及几位核心管事议事。他将今日朝堂上的情形简要告知,并宣布了皇帝将汝州交予他试行新政的决定。

“汝州,地处中原腹地,扼守南北交通要冲。其地理位置重要,但近年来,因连年灾害,百姓流离失所,匪患丛生,官府治理不力。”苏墨展开一张大乾疆域图,指着汝州的位置,沉声分析,“当地豪强盘根错节,与京城一些势力也有勾连。家主此去,不仅要面对天灾,更要面对**。”

“这些,都在预料之内。”杨昭端坐主位,神态从容,“系统,开启【数据沙盘】,以汝州为核心,模拟其各项数据。包括人口、土地、气候、物产、交通、匪患分布、以及当地官绅势力图。”

【数据沙盘】迅速运转,汝州的各项数据在眼前清晰呈现。杨昭一边观察,一边与苏墨、李沐风讨论。

“汝州最大的问题,是水利失修,导致旱涝频发。”杨昭指着沙盘上几处河流走向,“【知识库】中,有多种水利工程方案。我们需要选择最适合汝州地势且能快速见效的方案。同时,推广高产作物和新型农具,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组织。”

李沐风则从军事角度分析:“汝州匪患严重,多为饥民啸聚。若要推行新政,必须先安定地方。臣愿率部前往汝州,肃清匪患,为家主开辟道路。”

杨昭点头:“李将军之请,正合我意。不过,剿匪并非一味强攻。我们需要分化瓦解,收编部分有用的青壮。毕竟,他们也是我大乾子民。”

“【人才洞察】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那些被裹挟的百姓,以及有潜力被招揽的匪首。”杨昭补充道,“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活路,更要给他们希望。当他们看到新政带来的好处,自然会弃暗投明。”

接下来的几天,杨昭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处理杨氏日常事务,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对汝州的规划之中。他利用【数据沙盘】反复推演,将各种方案进行细致的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从水利灌溉系统的设计,到高产作物的选种育苗,再到新型工坊的选址建造,乃至当地官吏的甄别任用,每一项都力求做到极致。

同时,他也开始秘密调集杨氏在各地的财富和物资。汝州之行,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他决定从杨氏的商业利润中拨出一大笔款项,用于初期投入,这笔钱将作为“国债”的先行款,用于汝州的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

京城中的豪门世家,对杨昭的动向保持着密切关注。当他们得知杨昭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汝州的规划时,不少人暗自嘲笑。在他们看来,杨昭是在做无用功。汝州那等烂摊子,就算杨昭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乾坤。他们甚至开始散布谣言,说杨昭是自知无力回天,故而躲在府中,不敢露面。

然而,杨昭对此充耳不闻。他甚至主动放出一些“无用”的消息,迷惑对手。他要的,就是让这些豪门世家放松警惕,以为他已经黔驴技穷。

十日后,杨昭向皇帝请辞,准备启程前往汝州。

临行前,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杨昭。

“杨家主,汝州此行,艰险重重。朕将汝州交予你,并非是想看你出丑,而是对你寄予厚望。”皇帝坐在书案后,语气深长,“大乾积弊已久,朕也想革新图强,却苦于无从下手。你今日之举,让朕看到了希望。”

“陛下厚爱,臣铭记于心。”杨昭恭敬应道。

“朕听闻,你在汝州之地的规划,已然成型?”皇帝问道。

“回禀陛下,大致已定。”杨昭应道,“臣以为,新政推行,当以民生为本。先安民心,再兴产业。水利、农业、教育,三者并行不悖。”

皇帝微微颔首,他沉吟片刻,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卷轴,递给杨昭。“此乃汝州近年来的详细奏报,以及当地官吏的升迁记录。你可仔细研读,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杨昭接过卷轴,心中微动。这份奏报,无疑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支持。里面必定包含了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信息。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杨昭开口。

“但说无妨。”皇帝道。

“臣此去汝州,所为乃大乾社稷。然京城之中,恐仍有宵小,暗中作祟,阻挠新政。”杨昭直言不讳,“臣恳请陛下,能为臣坐镇京城,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他明白杨昭所指何人。那些京城豪门,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

“杨家主尽管放心。”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既然将重任交予你,便不会让你孤军奋战。你放手去做,京城这边,朕自会处置。若有谁敢阳奉阴违,阻挠国策,朕绝不姑息!”

杨昭心中一喜。有了皇帝的这番话,他在汝州行事便能更加放开手脚。

“谢陛下!”杨昭再次躬身。

离开皇宫,杨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知道,汝州之行,将是杨氏家族,乃至整个大乾王朝的转折点。

次日清晨,杨昭率领苏墨、李沐风以及杨氏府中的精锐护卫,悄然离开了京城。没有大张旗鼓的送别,也没有百官相送。他的马车队,如同融入清晨的薄雾,朝着汝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京城,一处隐秘的宅院中。

户部尚书张大人与吏部尚书王大人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一盏盏香茗。

“杨昭那小子,总算是走了。”张大人轻抚胡须,冷哼一声,“去了汝州那种地方,看他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王大人也冷笑:“汝州啊……那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以为凭借几句花言巧语,就能让那些刁民和土匪听命?痴心妄想!”

“不过,陛下对他似乎颇为看重。”张大人话锋一转,眉宇间仍有一抹忧虑,“那小子在朝堂上,竟敢说出上缴家产那等惊世骇俗之言。若非陛下及时制止,恐怕真要让他得逞了。”

“哼,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手段罢了。”王大人不屑一顾,“他杨氏的家产,岂是他一人能做主的?再说,真要他上缴,他敢吗?”

“不管如何,此番将他支离京城,总归是好事。”张大人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眼下,我们的重心,是如何应对陛下可能在京城推行的一些小范围改革。绝不能让杨昭在汝州的那一套,蔓延到京城。”

王大人点头赞同:“正是如此。杨昭不在,京城便是我们的天下。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也该是时候让他们看清形势了。我们得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这大乾真正的支柱!”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算计。他们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在杨昭前往汝州期间,进一步巩固京城豪门的势力,并为将来彻底压制杨昭做好准备。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杨昭在马车中,正翻阅着皇帝赐予的汝州奏报,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汝州……这只是个开始。”杨昭轻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他要做的,远不止是振兴一个汝州。他要让整个大乾,都为之震颤。

而就在杨昭离开京城的同一时间,一道密旨,也从宫中发出,直达各部,以及京城内外所有与豪门世家有牵连的官员府邸。密旨内容,只有寥寥数语,却让收到之人,无不心头一凛。

“凡有阳奉阴违,阻挠国策者,严惩不贷!”

一场无声的博弈,已在京城与汝州之间,正式拉开序幕。杨昭的汝州之行,将是这场博弈的第一个棋局。他会如何落子?京城的豪门又将如何接招?这大乾的未来,似乎正随着杨昭的脚步,走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