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 第302章 银票入京,震惊朝野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第302章 银票入京,震惊朝野

作者:小悬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00:00:10

杨昭的马车停在皇宫巍峨的朱红宫门前。高大的门楼,汉白玉的石阶,一切都透出庄严气势。门前守卫的禁军身披甲胄,手握长枪,一动不动,如雕塑般。

他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衣袍。李沐风和三十名精锐护卫,身着杨家特制的劲装,分列两旁,气势不凡。护卫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身形挺拔,神情沉稳,与京城那些散漫的卫兵形成鲜明对比,引得不少路过官员侧目。

一名内侍官早已等候多时。他见到杨昭,脸上挂着职业的笑容,躬身施礼:“杨家主,陛下召见,请随奴才入宫。”

杨昭微微颔首,示意李沐风留在宫门外等候。他随内侍官步入宫门。宫道宽阔,青石铺就,两旁红墙高耸,殿宇连绵,远远看去,金瓦琉璃,气象万千。

内侍官在前引路,他步履轻快,却又带着宫中特有的谨慎。杨昭一路走来,将所见所闻尽收心底。宫中建筑的布局、侍卫的巡逻路线、甚至空气中弥漫的檀香气息,都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立体的图景。

最终,他们来到一座宏伟的大殿前。殿门敞开,隐约可见殿内金碧辉煌的装饰。内侍官止步,轻声禀报:“陛下,杨家主已到。”

“宣!”殿内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

杨昭深吸一口气,迈步入殿。殿内宽敞明亮,高悬的殿顶雕龙画凤,金柱林立。正前方,龙椅之上,一位身着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端坐其上,正是大乾王朝的皇帝。他面容威严,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又蕴含着不怒自威的气度。

殿内,除了皇帝,还有数位朝中重臣分列两旁。他们身着朝服,神情各异,有的目光探究,有的带着几分不屑,显然对这位平抑泉州粮价的年轻皇商充满了好奇与审视。

杨昭上前几步,在殿中央躬身行礼:“草民杨昭,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探究,“杨昭,你泉州平抑粮价之事,朕已尽知。你以一商贾之身,能做出如此壮举,实属不易。朕心甚慰。”

“陛下过誉了。草民不过是尽皇商本分,为百姓略尽绵薄之力罢了。”杨昭语气谦逊,不卑不亢。

皇帝微微扬眉,似乎没想到杨昭如此平淡。他挥了挥手,示意内侍赐座。杨昭谢恩后,在殿中一张雕花圆凳上落座。

“泉州粮价崩盘,王陈两家元气大伤,你可有何话说?”皇帝直入主题,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压。

杨昭抬眼,平静地回应:“回禀陛下,泉州粮价之变,乃是王陈两家囤积居奇,意图操控市场所致。大乾钱庄只是顺势而为,将手中储备的粮食放出,平抑物价,以安民心。此举并非针对王陈两家,而是为维护泉州百姓的生计。”

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臣走出队列,他面容清瘦,蓄着长须,是朝中着名的保守派御史大夫。他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责难:“杨家主此言差矣!商贾逐利,乃是天性。大乾钱庄平抑粮价,固然有功,但其所用手段,却过于激烈。王陈两家虽有过失,然其族中产业,数百年积累,根深蒂固,如今却几近覆灭,这岂非商贾干预朝政,操控地方之举?”

杨昭转过头,看向御史大夫,脸上仍是那份淡然:“敢问御史大人,何为‘操控地方’?若百姓无粮可食,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难道朝廷便坐视不理?王陈两家囤积居奇,视百姓生死如草芥,此等行径,难道不该受到惩戒?大乾钱庄所为,不过是让市场恢复正常,让百姓有粮可买。这若是‘操控’,那微臣愿以身犯险,多行此等‘操控’之举,只求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不仅驳斥了御史大夫的指责,更将大乾钱庄的行为拔高到“为民请命”的高度。殿内不少官员闻言,神色微动,显然被这番言论触动。

御史大夫脸色涨红,正欲反驳,皇帝却抬手制止了他。皇帝的目光在杨昭脸上停留片刻,似乎要将他看透。

“杨昭,你既有此等济世之心,那朕问你,如今国库空虚,边境军费紧张,赈灾款项也捉襟见肘。你大乾钱庄富甲天下,可有何良策,能为朝廷解忧?”皇帝的话语,带着几分试探,也带着几分期待。这才是他真正召杨昭入京的目的。

杨昭知道,这是真正的考验来了。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殿中央。

“回禀陛下,草民确有一策,或可解朝廷燃眉之急,且能为大乾王朝开万世太平之基。”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殿内。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这个年轻人,竟敢夸下如此海口?

“哦?”皇帝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他身子前倾,示意杨昭继续。

杨昭环顾四周,将殿内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他知道,今日所言,将是搅动京城风云的第一步。

“陛下,国库空虚,非一日之寒。症结在于开源不足,节流乏力。草民以为,可从三方面着手。”杨昭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其一,发行国债,以解燃眉之急;其二,优化税收结构,促进商业繁荣,增加税源;其三,推行生产力提升计划,从根本上壮大国力。”

他话音刚落,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国债?闻所未闻!”

“商贾竟敢妄议朝廷税制!”

“生产力提升?何等荒谬之言!”

御史大夫更是气得胡子乱颤,指着杨昭厉声喝道:“放肆!何为国债?此等妖言惑众之语,岂能出现在朝堂之上?杨昭,你莫不是以为凭着几分商贾小聪明,就能搅乱我大乾朝纲?”

皇帝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国债,这个词汇对他而言,太过陌生,也太过大胆。他看着杨昭,目光中带着审视。

杨昭丝毫不为所动,他直视皇帝,声音平静而坚定:“陛下,国债并非妖言。它是一种向民间借贷的方式,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承诺未来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此一来,既可迅速筹集到巨额资金,又不会加重百姓负担,反而能将民间闲散的财富,汇聚到国家建设之中。这在海外一些国家,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至于优化税收,草民认为,重农抑商固然重要,但若能合理引导商业发展,使其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则可事半功倍。例如,可降低部分商税,刺激流通,同时对暴利行业征收特定税种,实现公平……”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空炸响。这些理念,超越了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皇帝的脸色变幻不定。他虽然对杨昭的提议感到震惊,但内心深处,却隐隐觉得这其中蕴含着某种解决困境的希望。他抬手,制止了殿内官员的喧哗。

“杨昭,你所言国债,可有详细章程?”皇帝的声音,压制住了所有质疑。

杨昭知道,皇帝已经动心了。他从怀中取出一叠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双手呈上。

“回禀陛下,草民已将国债的发行方式、利息计算、偿还机制以及风险控制等,都详细列于其中。若陛下允准,草民愿以大乾钱庄之力,协助朝廷发行首批国债,以证此策之可行。”

皇帝接过文书,翻开仔细阅读。他越看,眉头的褶皱越深,但那份疲惫却渐渐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所取代。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和杨昭身上,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良久,皇帝放下文书,他抬起头,看向杨昭,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思索,更有几分难以置信的赞叹。

“杨昭,你此策……”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杨昭身上,“你此策,若是能成,便是为我大乾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没有当场拍板,而是将文书递给身边的内侍,沉声道:“此文书,交由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几位尚书传阅,三日后,朕要听听你们的看法!”

此言一出,殿内官员们面面相觑。皇帝竟真的要考虑这等“离经叛道”的提议?杨昭,这个年轻的商贾,竟真的一语惊人,震动了整个朝堂!

杨昭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将在接下来的三天内,甚至更久。那些老牌的权贵和保守势力,绝不会轻易接受他的新政。

他平静地站在殿中,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安排。他已经给京城送上了一份“大礼”,接下来,就看他们如何消化这份“惊喜”了。

而他,也已经准备好,迎接京城即将掀起的,更大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