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二年,冬。
成都的冬天湿冷刺骨,但一股炽热的战意却在北郊校场熊熊燃烧。经过近两年近乎苛刻的准备,北伐的利剑已然磨砺至最锋锐的状态。
点将台下,八万精锐肃立如林!寒风卷动着猎猎旌旗,甲胄与兵刃反射着冬日惨淡的阳光,却透出一股冲霄的杀气。前排是无当飞军等百战老卒,眼神凶悍;后面则是以系统青壮为骨干的新编军团,虽然面孔稍显稚嫩,但队列严整,士气高昂得惊人。
诸葛亮身着丞相冠服,手持象征节钺,立于台前,清癯的面容上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穆与决然。他的身旁,是一身戎装,英气逼人的军师中郎将诸葛光。老将赵云、魏延、吴懿等一众将领按剑而立,目光灼灼。
而在点将台的正中央,则是我们身穿特制加厚版龙袍、努力挺直腰板的躺平老板——刘禅。
如此重要的誓师大会,他这个皇帝无论如何都必须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虽然他内心是拒绝的)。
看着台下那一片钢铁森林,感受着那几乎凝成实质的肃杀之气,刘禅的小腿肚子有点不争气地想转筋。这阵仗,比南征那次可吓人多了!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悸动。
稳住!我是老板!我是来给大家加油打气的!
司礼官高唱流程后,轮到他训话了。
刘禅上前一步,台下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压力山大。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在寒风中传得更远,更稳:
“将士们!”
声音开头还是有点飘,他赶紧定了定神。
“曹魏篡汉,窃据神器,荼毒天下,已历数载!中原百姓,陷于水火,日夜盼望王师!此等国仇家恨,不共戴天!”
开场先占据道德制高点,把调子定下来。
“朕,知道!此一去,山高路远,关隘重重!那司马懿老奸巨猾,魏军兵多将广!此一去,必是血战连连,艰险异常!”
实话实说,不回避困难,反而能激发斗志。
“但是!”刘禅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他自己都没察觉的、被这宏大场面激出的豪情,“你们的身后,是益州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是朕,与相父,对你们的殷切期望!更是我大汉四百年江山社稷,是煌煌天道,是昭昭大义!”
“北伐,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天下苍生,为还于旧都,为光复我汉家山河!”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坚毅、或激动、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庞,继续吼道:
“朕,在此,对天立誓!凡北伐立功者,无论出身,朕必不吝封侯之赏!凡为国捐躯者,朕必使其家小无忧,子女成才,香火永续!你们的功绩,将刻于石碑,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画饼要又大又圆,福利要实在具体!
这话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点燃了全军的情绪!
“北伐!北伐!北伐!”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诛灭国贼!还于旧都!”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四野,连天上的浮云似乎都被震散!
刘禅看着这沸腾的场面,心里也涌起一股热流。别说,当众打鸡血的感觉…还挺爽!
他抬起手,示意安静,然后转身,从内侍捧着的托盘上,拿起那柄象征最高军事指挥权的节钺,郑重地交到诸葛亮手中。
“相父!北伐大业,江山社稷,朕…便托付给您了!”刘禅看着诸葛亮,语气无比诚恳。这是真心话,活儿都得指望这位呢。
诸葛亮双手接过节钺,虎目含泪,声音哽咽却坚定无比:“老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不成功,宁死不见陛下!”
刘禅心里一哆嗦:“别啊相父!您可不能死!您死了我找谁干活去!”
嘴上赶紧说:“相父务必保重!朕在成都,等您凯旋!”
接着,他又拿起一柄装饰华丽的宝剑,走到诸葛光面前。
“孔亮!”
“臣在!”诸葛光单膝跪地。
刘禅将宝剑递给他:“此剑,赐你临阵决断,先斩后奏之权!战场瞬息万变,朕与相父远在后方,无法事事兼顾。前线军事,由你全权决断,但有不服军令者,无论官职,皆可持此剑斩之!”
这是极大的信任和授权!意味着诸葛光在北伐军中,拥有了仅次于诸葛亮的生杀予夺之大权!
诸葛光深吸一口气,双手接过宝剑,朗声道:“臣,诸葛光!必竭尽驽钝,辅佐丞相,荡平魏虏,克复中原!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好!”刘禅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信你!”
他又依次勉励了赵云、魏延等将领,说了些“老将军保重”、“文长奋勇”之类的场面话。
最后,他面向全军,用尽力气吼道:
“大军——出征!”
“咚!咚!咚!”
雄浑的战鼓声擂响,如同巨人的心跳,震撼天地!
“呜——”
苍凉的号角声划破长空,带着无尽的肃杀与决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