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2章 诸子群像

司马老贼 第2章 诸子群像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丞相府的岁月,如同一架精密而冰冷的磨盘,缓缓碾过。司马懿已习惯了每日卯时起身,辰时点卯,埋首于那似乎永远也校勘不完的典籍注疏之中。他完美地扮演着那个大病初愈、精力不济、谨小慎微的文学掾角色,如同水滴融入深潭,未起半分波澜。表面的沉寂之下,他那双过于深邃的眼睛,却从未停止扫描与记录。最初的恐惧与谨慎,已逐渐沉淀为一种冷冽的观察本能。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核心,真正决定未来的,不仅是当下发号施令的雄主,更是潜流之下,那关乎传承的暗涌。他的目光,于是悄然越过了那些忙碌的诸曹掾属、威严的带甲将领,开始有意无意地,落向那些时常出入府邸的年轻身影——曹操的子嗣们。

首先闯入他视野的,是那位几乎能让整个丞相府文苑都为之焕发光彩的公子——曹植,曹子建。

那日似是一场小型的文会之后,或是才思敏捷的曹植又刚在父亲面前得了嘉许,一行人正从正堂说笑着走出。曹植被几位清谈名士与年轻文官簇拥在中间,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一袭锦袍更衬得他风姿飘逸。他正朗声谈论着什么,眼眸明亮如星,顾盼间神采飞扬,引得周围人频频颔首,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司马懿正抱着一摞简牍从廊下经过,立刻垂首避让到一边,做出恭谨姿态。

“子建公子此论,真是发前人所未发!” “方才那即兴之赋,倚马可待,真天纵之才也!” “丞相常言‘儿中最可定大事者’,诚不虚也!”

赞誉之词毫不吝啬地涌向那年轻的中心。司马懿注意到,曹操最倚重的谋士之一,主簿杨修,正紧随在曹植身侧,嘴角含着一丝与有荣焉的笑意,偶尔低声补充几句,更引得曹植抚掌而笑,神情间尽是酣畅淋漓的自信与不羁。那是一种被才华和宠爱共同浇灌出的、近乎炫目的光芒,仿佛天生就该站在人群中央。

司马懿低垂着眼睑,心中却冷然。他承认那才华的真实与夺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但多年的隐忍与观察,让他更能看清光芒之下投射出的阴影。几次偶然,他听闻曹植因醉心诗酒而延误了交办的事务;也曾远远见他在某些场合,言谈过于直率,甚至略带讥讽,全然不顾及听者的脸色;那份受宠带来的任性,以及周围如杨修等人无休止的赞美,似乎正让他离政治所需的审慎、隐忍与权衡之道越来越远。司马懿暗忖:此子确如利剑,锋芒毕露,然过刚易折,在这权力场中,最快的刀,往往最先崩口。他的才华是最大的资本,却也可能是最致命的陷阱。

紧接着,另一位公子的出现,则提供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样本。

那是一个午后,司马懿奉命将一批文书送至西曹属。刚至院门,便听得一阵洪亮爽朗的笑声,声震屋瓦。只见一名身材魁梧、虬髯微黄、目射精光的年轻将军,正与几名武将模样的官员站在庭中交谈。他身着戎装,风尘仆仆,似是刚从外地军营归来述职。此人正是曹操次子,曹彰,曹子文。

“……区区乌桓散骑,何足道哉!若非父亲急令召回,吾必率轻骑直捣其巢穴!”曹彰声若洪钟,挥动的手臂充满力量感。他与身旁的将领们拍肩搭背,谈论的皆是兵马、阵型、弓马技艺,气氛热烈。

然而,当一名西曹属的文吏上前,恭敬地请他签署几份例行公文时,曹彰那豪迈的神色顿时收敛,显出几分不易察觉的局促与不耐。他匆匆浏览,便提笔签字,仿佛多看一眼都觉烦闷。与方才谈论军事时的神采飞扬相比,此刻的他,显得格格不入。

司马懿安静地交办完事务,退立一旁。他清晰地听到曹彰对同伴低语:“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驱十万众驰骋天下,何事俯首案牍间作博士耶?” 此言一出,身旁武将皆会心大笑。

司马懿心中立刻有了判断:此乃纯粹之将才,勇猛有余,然志趣显然不在政事。他对权力核心的角逐缺乏兴趣,甚至有些排斥。其威胁远不及曹植,且因其思路直接,性情外露,反而更容易揣度。只需敬而远之,不必深交,亦无须过分担忧。

至于其他公子,如早夭的神童曹冲、体弱多病的曹熊,以及更年幼的几位,司马懿仅从旁人口中听得零星信息,知晓他们或已逝去,或暂不足论。长子曹昂的早逝,仍是丞相心中隐痛,也一度让继承人之位悬念陡生。如今,舞台的焦点,似乎清晰地汇聚在了曹植与……那位几乎被他忽略的身影之上。

是的,几乎忽略。

正是在曹植的光芒万丈与曹彰的鲜明夺目之下,司马懿才在一次次的对比中,逐渐注意到了那个总是沉默地存在于边缘的身影——曹操的次子(实则此时为最长),曹丕,曹子桓。

他常常在那里。在曹植慷慨陈词、吸引所有目光时,曹丕通常静坐于厅堂一侧,或垂首翻阅着手中的文书,或凝神倾听,面容沉稳得像一潭深水,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在曹彰与武将们豪言壮语时,曹丕或许就在不远处与某位循例问话的官员低声交谈,语气平和,措辞谨慎,绝无半句逾矩之言。

他仿佛永远处在光影交际的灰暗地带,不引人注目,也似乎未得到父亲特别的关注或明显的宠爱。他的衣着不如曹植华美,身边更没有杨修那样耀眼聪慧的谋士伙伴簇拥。他呈现给外界的,是一种近乎刻板的恭孝与勤勉:按时点卯,妥善处理分派的公务(多是繁琐细致的文牍工作),对父亲恭敬,对僚属客气,对兄弟……保持着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

起初,司马懿的印象与大多数人无异:这位五官中郎将,似乎只是一位才能平平、性格内向、因年长而占着名分,但实则被弟弟耀眼才华完全掩盖的普通公子。他的沉默,像是源于一种无奈的自知之明。

然而,司马懿终究是司马懿。多年的伪装与隐忍,让他对另一种形式的“隐藏”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一次偶然,曹操考较诸子学问。曹植依旧对答如流,引经据典,赢得满堂彩。轮到曹丕时,他的回答中规中矩,完全符合经义规范,却毫无惊人之语,仿佛只是将书本知识原样复述。曹操听罢,未露嘉许之色,只淡淡颔首,便转向他事。众人目光也随之移开。

但就在那一刹那,司马懿捕捉到了曹丕垂眸瞬间,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绝非木然或失落的神色——那是一种极致的隐忍与控制,仿佛汹涌的暗流被强行压入冰封之下。他袖袍下的手指,似乎极其细微地收紧了一下,旋即松开。

另一次,曹植因某事再次得到曹操公开称赞,左右皆附和。司马懿注意到,曹丕亦在人群中,随着众人微微躬身,表情恭顺。然而,他站立的角度,他身体微妙的紧绷感,以及那低垂眼帘下几乎无法察觉的、快速扫过曹植和其身边杨修的视线,都被司马懿无声地收入眼中。

那不是一个庸碌之人该有的反应。那是一种高度清醒的、冷静的、甚至带有一丝审视意味的观察。

司马懿的心头陡然生出一丝寒意,随即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警觉。

他开始重新审视曹丕的“普通”。这份普通,在这种虎狼环伺、兄弟争衡的丞相府中,本身就显得极不普通。他那份沉默、沉稳、恪尽职守、毫无破绽的恭顺,需要何等的耐心与自制力?这究竟是天性如此,还是一件精心织就、用以麻痹所有人的保护色?

若为后者,那这份隐忍背后所隐藏的心性与野心,恐怕比曹植的才华横溢,要可怕得多。

司马懿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个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里的身影。此刻,在他眼中,曹丕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忽视的公子。他变成了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表面平静无波,其下却幽暗森然,引人欲一探究竟。

他收敛心神,更加深了自己低调病弱的人设,却暗自决定,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这个看似最无趣,却可能最危险的——五官中郎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