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司马老贼 > 第35章 幕僚印

司马老贼 第35章 幕僚印

作者:土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0:36

太和二年夏,洛阳的蝉鸣声嘶力竭,搅得人心浮躁。大将军曹真立于悬挂在书房墙壁的雍凉舆图前,指尖重重按在陈仓的位置上,那里仿佛还残留着去岁冬日的寒意与不甘。

“诸葛亮……”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像在品味一枚苦涩的坚果。狄道之败的耻辱尚未洗刷,陈仓之围虽解,却全赖司马懿的计策,自己只落得个“守土有功”。寸土未进,何谈功勋?他渴望一场真正的大胜,一场能让他曹子丹之名威震天下、彻底压倒诸葛亮的胜利。然而,理智告诉他,独自面对那个神鬼莫测的对手,他并无把握。

一个念头,如同阴暗角落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他的心头。为何不让那蛰伏的“冢虎”,为自己所用呢?

他踱步至案前,铺开绢帛,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其一,借司马懿之智谋对抗诸葛亮,胜算大增;其二,将其置于自己麾下,则其所有筹谋之功,自然归于主帅曹真;其三,启用一个赋闲的罪臣,给他一个“大将军军师”的高位,既是施恩,亦是束缚,朝野还会赞他曹真顾全大局,举贤不避“嫌”。想到这里,曹真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提笔蘸墨,开始书写奏表,言辞恳切,极力渲染蜀汉威胁,并“谦逊”地表示,非借重司马仲达之才不可制衡诸葛,愿以大将军之位担保,将其置于麾下,严加督导,为国效力。

洛阳皇宫,嘉福殿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气,却驱不散年轻皇帝曹睿眉宇间的阴郁。

他将曹真的奏表看了又看,目光又扫过案头另一份来自汉中的密报——诸葛亮已在整军,恐不日再犯。巨大的阴影再次笼罩下来。

“司马懿……”曹睿喃喃自语。他需要这把锋利的剑去斩断西陲的荆棘,可祖父武帝“三马食槽”的梦魇和那双“鹰视狼顾”的眼睛,又让他如芒在背。曹真的提议,像一道精准的光,瞬间照亮了他心中的迷障。是了,将司马懿交给曹真,用曹真的宗室身份和主帅权威牢牢看住他,既用其能,又夺其权,岂非两全其美?

心头那块关于司马懿的巨石仿佛瞬间松动,曹睿长长舒了一口气,朱笔一挥——“准!”

翌日朝会,曹睿端坐龙椅,威严宣布:“蜀寇屡犯边疆,诸葛亮狼子野心,朕决意不能坐守。擢升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总领伐蜀事宜。另,起复司马懿为大司马军师,随军参赞,即日赴任!”

旨意一下,朝堂之上顿时泛起波澜。

司空陈群微微蹙眉,出列道:“陛下,仲达之才,足可独当一面。今任军师,虽是用人之举,然其位……恐有屈才之嫌。然,念在国家用人之际,总好过使其空老林泉。”他言语含蓄,却点出了其中的不公。

光禄大夫杨阜立刻高声反对:“陛下!主动伐蜀,劳师远征,转运艰难,蜀道天险,易守难攻。臣以为,当以固守为上,积蓄国力,不可轻启战端啊!”

太尉华歆也附议:“杨大夫所言甚是。去岁夏侯驸马之败,元气未复,今又大举用兵,臣恐国库难以支撑。”

一时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曹睿面色沉静,心中早有定计。他力排众议,声音斩钉截铁:“夏侯楙之败,乃国之大耻,岂能不雪?诸葛亮视我大魏如无物,岂能纵容?曹真老成持重,司马懿善能用兵,二人相辅相成,正可一试锋芒!朕意已决,诸卿勿复多言!”

皇帝的意志如同磐石,所有的争议声浪只能无奈退去。

河内郡,温县孝敬里。

夏日的午后,司马府内一片宁静,只闻得树梢蝉鸣。司马懿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色葛袍,正在书房内握着幼子司马干的手,一笔一画地教导他临摹《急就章》。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切都显得安逸而疏离于朝堂纷争。

突然,府门外传来一阵喧哗,马蹄声与仪仗的喝道声打破了乡间的静谧。

“圣旨到——!”

管家侯吉急匆匆来报,声音带着惊疑。司马懿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小团污迹。他平静地放下笔,整理了一下衣袍,神色如常地吩咐:“开中门,设香案。”

片刻后,司马府正厅,香案高设。全家老小及仆役跪伏于地。宣旨太监展开明黄绢帛,尖细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制曰:……咨尔司马懿,昔随武、文,颇立勋劳……今蜀寇猖獗,特念尔才,起复为大司马军师,佐大司马曹真征西……即日赴任,钦此——”

“大司马军师”五个字,如同冰锥,猝然刺入司马懿的耳中。他叩拜的身形有极其短暂的凝滞,内心早已是惊涛骇浪!他预想过被启用,或独镇一方,或官复原职,却万万没想到,会是以这样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被安置在昔日同僚曹真的帐下,做一个仰人鼻息的幕僚!

然而,这滔天的巨浪在他抬起头时,已化作脸上恰到好处的、混合着感激与惶恐的“狂喜”。他甚至努力让眼角微微湿润,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以头触地:

“臣……臣司马懿,领旨谢恩!陛下天恩浩荡,大司马信重,懿……懿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他恭敬地接过圣旨,随即示意侯吉奉上一个沉甸甸的锦盒,对宣旨太监极尽殷勤:“天使一路辛苦,些许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天使回禀陛下与大司马,懿感念天恩,定当竭尽驽钝,以报君父!”

送走心满意足的太监,司马府沉重的大门缓缓关上。方才那副感恩戴德的面具瞬间从司马懿脸上褪去,只剩下深潭般的平静。

“父亲!”年轻的司马昭第一个按捺不住,脸上因愤怒而涨红,“曹真欺人太甚!他与您同为托孤之臣,竟让您去做他的幕僚?还有陛下,此举与羞辱何异!这官,不做也罢!”

司马师相对沉稳,但眉宇间也凝聚着愤懑:“昭弟所言虽直,却非无理。陛下与曹真,分明是要用父亲之智,却夺父亲之权。父亲若受此职,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司马家?只怕以为我司马氏可随意轻侮!”

司马懿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个义愤填膺的儿子,非但没有动怒,嘴角反而泛起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尔等目光,何其短浅。”他声音低沉,“羞辱?昔日韩信受胯下之辱,方有日后登坛拜将;淮阴侯称雄于楚汉。今日之屈,比起手握兵权、再临疆场,算得了什么?”

他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被烈日炙烤的草木,缓缓道:“关键在于,出了这温县牢笼!只要回到军中,靠近权力中枢,便有无限可能。曹真欲以我为刀,我便先做他的利刃。待斩断蜀军锋芒,这持刀之手,又岂能永远稳固?”

他回身,目光锐利地盯住两个儿子:“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抗旨不遵,是取死之道。隐忍待时,方是图存进取之基。曹真……岂是能长久驾驭我之人?”

他不再多言,断然下令:“收拾行装,明日启程。牛金点齐一千部曲家兵,你二人随我同行。此去,非为屈就,乃为……东山再起之始!”

次日黎明,温县城门外。

车马齐备,一千司马氏私兵肃立无声,这些百战余生的家兵虽无官方旗号,但那股肃杀之气,远非寻常郡兵可比。司马懿与夫人张春华简短话别,神色平静。

“家中,便托付与你了。”他低声道。

张春华目光坚定:“夫君放心,一切有我。”

司马懿点头,转身登车。车辙转动,队伍向着西方,向着长安的方向,迤逦而行。

官道尘土飞扬,车厢内的司马懿闭目养神,面色如古井无波。骑在马上的司马昭看着父亲平静的侧脸,忍不住低声对身旁的司马师道:“兄长,父亲心中,真无半点怨愤么?”

司马师回顾父亲昨夜之言,目光望向远方隐约的山峦轮廓,若有所悟:“父亲之心,深如渊海。我等只需谨记教诲,多看,多学,少言。此番随父出征,便是最好的历练。”

车轮滚滚,碾过盛夏的官道。蛰伏的冢虎已然出柙,奔向那片属于他的猎场。一场新的博弈,就在前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