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城楼之上,陈安最后望了一眼那道在烈火与鲜血中汇聚人望的瘦小身影,便不再停留。
他与金灵二人,悄然自这片已然沸腾的土地抽身。
凡俗人道,既已自行寻得了破局之法,他这观棋者,便也无需再多做驻足。
二人不急不缓,一路向东。
他们并未再乘坐那贯穿南北的蒸汽列车。
建炎二百零二年的大周,早就不复从前的盛世安稳。
自红巾军起,战火遍及内陆数州。
昔日象征着帝国强盛与秩序的钢铁轨道,如今多已在战火中被毁弃,锈迹斑斑,枕木腐朽。
偶有尚在运行的线路,亦被内阁禁军牢牢把持,用以输送蒸汽甲士与镇压军械,凡俗难近。
二人便只如寻常游方道人,缓步穿行于这片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
不再西顾,转而折向东方。
目的地,青州。
那里有大周通行商行最大的港口,亦是通往东海仙山,与清风等人汇合的必经之路。
自淮水至青州,相隔千里。
这条路,在昔年盛世的时候,本是大周钢铁帝国最重要的交通动脉之一。
贯穿南北的铁轨上,蒸汽列车日夜轰鸣,不见停歇。
日复往来,将北地的煤铁源源不断送往江南,又将江南的丝绸呢绒运至四方。
只是如今,陈安二人行于其上,所见又是另一番光景。
铁轨多处断裂、扭曲,被战火与红巾军的刻意破坏所摧毁。
昔日平坦的枕木早已腐朽不堪,亦或被沿途饥民拆去,充作了寒夜里的柴薪。
道旁,随处可见蒸汽马车的残骸。
那些曾代表着帝国力量与速度的钢铁巨兽,此刻只剩下锈迹斑斑的空壳。
半掩于荒草当中,在淅沥的春雨下,一日日腐朽。
沿途城镇,多有新修建的关隘。
时而可见臂膀上系着红巾的义军,手持缴获的新式火铳,往来巡逻。
不断地与大周朝廷派来镇压,身着黑甲的禁军小股交锋。
火铳声零星响起,伴随着高压蒸汽矛撕裂空气的嘶鸣。
盛世繁华,不过短短数年不到的功夫,就已经变得满目疮痍。
金灵望着这片焦土,眸光中那份不忍愈发浓郁。
她不解,为何师父所奠基,林太师、岳郡王穷尽一生所守护的盛世,会这般轻易地毁于一旦。
陈安似也是察觉到几分她的心绪,脚步微顿。
走到一截断裂的铁轨上,目光看向远处城镇里那处已经被战火焚毁,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蒸汽工坊,声音平淡。
“煌煌大厦,营建需百年,数代人的努力。”
“而倾颓,则只需旦夕之间。”
他收回目光,随后略过那些在废墟当中游走,拾荒的难民,落在在废墟中重新抽芽的新绿。
眸光深远,话语悠悠。
“只不过,不破不立。”
“旧的秩序既然已经腐朽不堪,沦为了压榨天下百姓的枷锁,那自然会有新的火焰熊熊燃烧而起,将其焚尽。”
说话间,陈安想到了此世似乎走向歧途的科学路线。
也不管金灵能否理解,轻声言语:
“借用蒸汽之利大兴科学,终究也只是过渡,眼下大周止步于此,不思进取已经是步入歧途。”
“当初它开启了民智,却也同样催生出了贪欲。如今这人道变革的火焰既然已经点燃,便由它去烧。”
“烧出一个...崭新的乾坤。”
“到了那时,自然会有新的秩序、新的科学出现。”
金灵点头,把他说的话记在心里。
往后时日还长,她总有时间去等待着逐一验证。
二人身影渐行渐远,复又汇入这片混乱的红尘当中。
......
与此同时,濠州城内。
攻城的烽烟尚未散尽,但已经有新的乱象在暗地里滋生。
郭子兴虽为定远乡贤,威望素着。
但是其终究是仓促起事,麾下兵马成分极其复杂。
有不堪重税,散尽家财的破产乡贤。
也有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饥民。
同业更不乏趁火打劫,只为一时快活的地痞流氓。
如今一朝攻破坚城,这些被勉强统合起来的力量便分离崩析。
不少所谓的义军,冲入那些往日里高不可攀的富户宅邸,大肆劫掠。
更有甚者,居然公然在街上欺辱妇孺。
其所作所为和先前那些横征暴敛的内阁鹰犬,并无二致,甚至还更甚几分。
“放肆!”
“军帅有令,凡入城者,不得作乱,违令者斩!”
一声暴喝,自长街尽头传来。
朱重八手持新式火铳,一身浴血,面沉如水。
在他身后,则是数十名自皇觉寺便跟随他,又一同奇袭了蒸汽军械库的僧众与饥民。
这支队伍虽衣衫褴褛,此刻却也是显露出几分精悍气势,煞气逼人。
“朱兄弟。”
一名郭子兴麾下的偏将,正自搂着抢来的绸缎。
见状上前,脸上带着几分忌惮,打着哈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