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71一80集)

太平洋底来的人 《太平洋底来的人》(71一80集)

作者:知寒之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1:53:05

第71集:“鱿鱼味向日葵”的种子风波与“对称播种”的搞笑对决

联盟周年庆典后,陆时衍种的“鱿鱼味向日葵”成了小镇的“网红植物”——花盘又大又圆,花瓣淡蓝发光,花籽炒出来带着鱿鱼清香,不仅小镇居民来讨要种子,连市里的植物园都派人来要“科研样本”。陆时衍本来不想给,可经不住大家软磨硬泡,只好答应“限量发放”,还制定了一套“对称播种手册”,要求每个领种子的人,必须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穴1粒种子”的对称标准播种,不然不给种子。

“种子的发芽率和播种对称度成正比,”陆时衍拿着手册,对着围过来的居民强调,“必须对称播种,才能保证向日葵长得整齐,花籽的鱿鱼味更浓郁,不然会长得歪歪扭扭,影响口感和美观。” 苏晓晓翻着白眼,偷偷把一把种子塞进兜里:“播个种还要讲对称,陆哥你这强迫症又犯了!” 赵铁蛋也点头:“我觉得随便种就行,只要能长出来,好吃就行。”

可没几天,“种子风波”就来了——李大叔领了种子后,没按手册播种,而是按自己种玉米的习惯,随手撒在地里,结果长出来的向日葵歪歪扭扭,有的高有的矮,花盘有的圆有的扁,炒出来的花籽鱿鱼味也淡了很多。李大叔急了,跑来找陆时衍:“陆教授,我的向日葵怎么长歪了?花籽也不好吃,是不是种子有问题?” 陆时衍一看地里的向日葵,气得直跺脚:“不是种子有问题,是你没按对称标准播种!行距不对,株距不对,连种子的朝向都不对,怎么能长好?”

苏晓晓趁机拆台:“陆哥,你看,随便种也能长,就是不好看而已,好吃就行!” 陆时衍不服气,非要和苏晓晓“打赌”——两人各划一块地,陆时衍按对称标准播种,苏晓晓随便撒种,看谁的向日葵长得好、花籽好吃。 赵铁蛋当裁判,林知寒当“公正观众”,连鱼朋友们都来凑热闹,灯笼鱼们趴在田埂上,等着看谁赢。

播种当天,陆时衍拿着尺子、绳子,在地里画满了对称的格子,每一粒种子都按“朝向正南、深度2厘米”的标准种下,连撒种的动作都要左右对称;苏晓晓则蹲在地里,抓着种子随便撒,有的种子埋深了,有的露在外面,还边撒边唱《烤鱿鱼之歌》,气得陆时衍直喊“破坏实验数据”。

半个月后,向日葵发芽了——陆时衍的地里,小苗长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苏晓晓的地里,小苗东倒西歪,有的刚冒芽,有的已经长到半尺高。陆时衍得意地说:“你看,对称播种就是好,小苗长得多整齐!” 苏晓晓不服气:“现在长得整齐,不一定以后好吃,等着瞧!”

又过了一个月,向日葵开花了——陆时衍的向日葵花盘又大又圆,花瓣淡蓝发光,按对称阵型排列,像一片蓝色的小太阳;苏晓晓的向日葵虽然歪歪扭扭,但花盘也不小,花瓣还带着点淡粉色(据说是她偷偷撒了鱿鱼油)。 赵铁蛋摘下两盘花籽,炒好后让大家品尝——陆时衍的花籽鱿鱼味浓郁,颗粒饱满;苏晓晓的花籽虽然鱿鱼味淡一点,但带着点甜味,也很好吃。

“平手!”赵铁蛋宣布结果,“陆哥的向日葵好看又好吃,苏姐的向日葵虽然歪,但也好吃,算平手!” 陆时衍虽然不服气,但尝了苏晓晓的花籽后,也承认“味道还不错”。 林知寒笑着说:“其实不一定非要对称,只要用心种,不管怎么播,都能长出好吃的向日葵。” 陆时衍没说话,但后来给居民的“对称播种手册”上,偷偷加了一行小字:“若实在无法对称,可适当调整,开心就好。”

第72集:苏晓晓的“全球鱿鱼串计划”与“山寨配方”的跨国乌龙

苏晓晓吃着鱿鱼味向日葵籽,突然有了个“伟大计划”——把她的“蓝光鱿鱼串”卖到全世界,搞“全球鱿鱼串连锁店”,在每个国家都开一家店,让全世界的人都吃到她的烤鱿鱼,还要让联盟的“海陆共生”理念,跟着鱿鱼串一起传遍全球。

“第一步,先在隔壁国家开分店!”苏晓晓拿着世界地图,在上面画满了鱿鱼图案,“我要去考察市场,找加盟商,还要带点蓝光鱿鱼串当样品,让外国人尝尝我的手艺!” 陆时衍皱着眉:“你连外语都不会,怎么考察市场?而且跨国开店要办很多手续,很麻烦。” 林知寒笑着说:“我陪你去,我能用鱼语和当地的鱼朋友沟通,说不定能帮上忙;陆时衍可以帮你做‘鱿鱼串配方标准化手册’,保证每个分店的味道都一样;铁蛋可以当你的保镖,保护你和配方。” 赵铁蛋立刻点头:“对!我保护你,谁要是敢欺负你,我用安保棍打他!”

出发前,陆时衍真的做了“配方标准化手册”——从鱿鱼的选择(必须是净化后的深海鱿鱼)、腌制时间(精确到分钟)、烤架温度(200c±5c)、结晶粉末的用量(每串0.5克),到撒粉的角度(45度对称),写了足足20页,还画了对称的示意图。 苏晓晓翻了两页就扔在一边:“太麻烦了!我烤鱿鱼全凭感觉,不用这么死板!” 可没等她出发,就出了“跨国山寨乌龙”——

王主任的一个外国朋友,在网上看到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竟然在国外开了家“山寨晓晓鱿鱼店”,用普通鱿鱼撒荧光粉,冒充蓝光鱿鱼串,还偷了苏晓晓的“生命鱿鱼”配方(其实是之前山寨店主泄露的),改成“外国版鱿鱼串”,卖得死贵,还说“这是正宗的中国鱿鱼串”。 有游客吃过山寨鱿鱼串,回国后找到苏晓晓的补给站,说“你的鱿鱼串没有国外的好吃,还贵”,苏晓晓一听就急了:“什么?国外有山寨我的鱿鱼串?我要去打假!”

四人组立刻动身,坐着飞机去了国外——刚到山寨店门口,就看见店门口排着长队,店主是个高鼻梁的外国人,正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喊:“正宗中国蓝光鱿鱼串,好吃不贵!” 苏晓晓冲过去,举起手里的蓝光鱿鱼串:“你这是假的!我的鱿鱼串会发光,是用净化后的深海鱿鱼做的,你的鱿鱼是普通的,还撒荧光粉,对身体有害!” 外国人听不懂,以为她是来砸场子的,挥手就要赶她走。

林知寒赶紧对着店门口的鱼缸,用鱼语喊了一声——鱼缸里的鱼立刻躁动起来,对着山寨鱿鱼串吐泡泡,把鱿鱼串上的荧光粉冲掉,还对着顾客摇尾巴,像是在告诉他们这是假的。 顾客们一看鱼的反应,都明白了,纷纷离开山寨店,围过来看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 苏晓晓当场烤了一串,鱿鱼串在灯光下泛着淡蓝光,香气飘满整条街,外国人尝了一口,当场就愣住了:“这才是真正的蓝光鱿鱼串!太好吃了!”

苏晓晓笑着说:“只要你愿意关掉山寨店,我可以教你做正宗的蓝光鱿鱼串,还能让你当国外分店的加盟商。” 外国人立刻答应,当场关掉山寨店,跟着苏晓晓学烤鱿鱼。 陆时衍则在旁边,给外国人讲解“配方标准化手册”,虽然对方听不懂,但看着对称的示意图,也点头说好。

晚上,苏晓晓的“国外首家正版分店”试营业,排队的人比山寨店还多。 苏晓晓烤着鱿鱼,笑着说:“没想到我的鱿鱼串还能跨国打假,以后我的全球鱿鱼串计划,肯定能成功!” 林知寒点点头:“以后我们可以让鱼朋友帮忙,每个分店都请当地的鱼朋友当‘打假员’,再也不怕山寨了!”

第73集:赵铁蛋的“跨国安保培训”与“海星卫士的海外奇遇”

赵铁蛋跟着苏晓晓到了国外,看着国外的街道和人群,突然觉得“安保工作很重要”——不仅要保护苏晓晓和鱿鱼串配方,还要给国外的“潜在盟友”做安保培训,让他们也加入联盟,一起保护海洋。 他找了当地的一家水族馆,想给里面的海洋生物做“安保培训”,水族馆的馆长觉得很有趣,竟然真的同意了。

培训当天,水族馆里挤满了人——有工作人员,有游客,还有当地的海洋保护组织成员。 赵铁蛋穿着印着联盟标志的t恤,手里攥着安保棍,站在水族箱前,对着里面的海星、海龟、鱼群喊:“大家好!我是海洋守护联盟的安保队长赵铁蛋,今天教大家‘海洋安保技巧’——遇到危险要及时报警,看到垃圾要帮忙清理,还要保护弱小的同伴!” 水族箱里的海星们似乎听懂了,用触角对着他晃了晃;海龟则慢悠悠地游过来,趴在玻璃前,像是在认真听讲。

他先教“危险识别”——用彩纸做了个黑色纸团,代表“黑暗能量”,扔进水族箱里。 海星们立刻围过来,用触角碰了碰纸团,然后对着游客晃了晃,像是在说“这是危险物”;海龟则用壳撞了撞纸团,把纸团推到一边。 赵铁蛋兴奋地说:“做得好!以后遇到这样的危险物,就要这样做!”

接着教“垃圾清理”——他扔进水族箱一个塑料瓶,海星们立刻用触角夹住塑料瓶,往岸边拖;小鱼们则围着塑料瓶,用身体撞,帮忙推动。 游客们都看呆了,纷纷鼓掌,当地的海洋保护组织成员还拿出相机,对着海星们拍照,说“要把这个‘海星安保队’的故事传遍全世界”。

可培训到一半,海星们突然“集体出逃”——一只小海星顺着水族箱的管道爬了出去,其他海星也跟着爬,赵铁蛋赶紧追,游客们也跟着看热闹。 小海星爬进了水族馆的另一个大水箱,里面有一群外国小朋友在喂鱼,小海星竟然爬到一个小朋友的手上,用触角碰了碰小朋友手里的鱼食,像是在要吃的。 小朋友笑着说:“小海星好可爱,给你鱼食!”

赵铁蛋追过来,刚想把海星抱回去,馆长却笑着说:“别担心,它们不是出逃,是在和小朋友互动呢!你的培训很成功,海星们不仅学会了安保技巧,还变得更亲近人类了!” 赵铁蛋这才松了口气,看着小海星和小朋友们玩得开心,突然觉得:“原来安保培训不只是教技巧,还能让海洋生物和人类更亲近,这比什么都重要。”

培训结束后,馆长给赵铁蛋颁发了“国际海洋安保教练”的证书,还邀请他以后常来培训。 赵铁蛋拿着证书,笑得一脸灿烂:“以后我要在全世界做安保培训,让每个国家的海洋生物都加入联盟的安保队!” 苏晓晓笑着说:“好啊!以后你的安保队就是‘国际安保队’,我给你烤‘国际版蓝光鱿鱼串’当补给!”

第74集:林知寒的“跨国鱼语交流”与“深海鱼友的神秘礼物”

林知寒陪着苏晓晓在国外考察时,没闲着——她用鱼语和当地的海洋生物沟通,不仅帮苏晓晓找到了合适的鱿鱼供应商(是当地净化后的深海鱿鱼),还认识了一群“外国鱼朋友”——有会发光的“外国灯笼鱼”,有体型巨大的“外国海龟”,还有能发出音乐的“外国水母”。

一天,林知寒在海边吹海螺哨子,想召唤当地的鱼朋友,结果来了一群“深海安康鱼”——它们的头顶有个发光的小灯笼,身体漆黑,是深海的“老住户”,说它们在深海发现了“神秘礼物”,想送给联盟。 林知寒赶紧召集四人组,跟着安康鱼潜入深海——

深海里黑漆漆的,只有安康鱼的小灯笼和林知寒的鱼鳞亮着光,走了约莫半小时,眼前出现一片“发光珊瑚林”——珊瑚是黑色的,却能发出淡紫色的光,林知寒的守护石突然发烫,她能感应到,珊瑚林里藏着一股熟悉的气息,和人鱼族的传承有关。

“神秘礼物就在珊瑚林中心!”领头的安康鱼用头顶的灯笼,指了指珊瑚林深处。 四人组走过去,发现珊瑚林中心有一块黑色的“深海石碑”,石碑上刻着人鱼族的古老文字,和珊瑚遗迹群的文字一模一样,石碑下藏着一个珊瑚盒子,里面装着一颗“黑色珍珠”——珍珠里裹着淡紫色的光,是深海的“净化能量珠”,能增强生命晶石的净化力。

“这是深海鱼朋友送给联盟的礼物!”林知寒激动地说,“有了这个能量珠,我们的净化节点能量会更强,能净化更深海的污染!” 陆时衍赶紧拿出仪器,检测珍珠——屏幕上显示“含超高浓度深海净化因子,能与生命晶石完美融合,增强净化范围10倍”。 苏晓晓举着珍珠,对着光看:“这珍珠真好看,能串成项链戴吗?” 林知寒笑着说:“可以,但它更重要的是净化能量,等我们回去,把它和生命晶石放在一起,激活所有净化节点。”

可就在这时,深海突然震动起来——一群“深海垃圾鱼”(被污染的深海鱼)冲了过来,它们的身体裹着塑料垃圾,眼睛是红色的,对着四人组就撞。 林知寒立刻举起守护石,蓝光与能量珠的紫光融合,凝成一道光盾;赵铁蛋举着安保棍,对着垃圾鱼喊:“不许过来!不然我不客气了!” 安康鱼们也用头顶的灯笼,发出强光,晃得垃圾鱼睁不开眼;苏晓晓则把带来的蓝光鱿鱼串扔过去——鱿鱼串的净化能量,一碰到垃圾鱼身上的塑料,塑料就慢慢分解,垃圾鱼恢复成普通的深海鱼,掉头就跑。

“太好了!”苏晓晓欢呼着,“我的鱿鱼串不仅好吃,还能净化垃圾鱼!” 林知寒笑着说:“这是因为能量珠的能量,和鱿鱼串的结晶粉末融合了,以后我们的鱿鱼串,也是‘净化武器’了!”

回到岸上,林知寒把能量珠交给陆时衍,让他研究如何与生命晶石融合。 陆时衍拿着能量珠,眼睛亮了:“这是重大的科研发现!有了它,我们的净化技术能提升一个档次!” 林知寒看着海边的鱼朋友,心里暖暖的——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海域,鱼朋友都是联盟的好朋友,有它们的帮助,“海陆共生”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第75集:“全球鱿鱼串连锁店”的开业盛典与“对称剪彩”的乌龙

苏晓晓的“全球鱿鱼串连锁店”首家国外分店,选在当地最热闹的市中心开业——店面是陆时衍按“海洋对称美学”设计的:门头是弧形的,像海浪;烤鱿鱼架做成了发光的圆形,对应深海的月亮;墙面贴满淡蓝色的瓷砖,上面用白色线条画着对称的鱿鱼图案;连收银台的抽屉,都按“左-中-右”的顺序排列,标签字间距精确到毫米。用陆时衍的话说:“对称的店面能让顾客心情愉悦,吃鱿鱼都更香。”

开业盛典当天,场面比预想中还热闹——当地市长亲自来剪彩,手里捏着陆时衍提前准备的“对称剪彩流程表”;海洋保护组织的成员举着“支持海陆共生”的牌子;媒体记者的相机镜头对准了店门口的“发光鱿鱼模型”;连水族馆的海星卫士们,都被赵铁蛋用小推车运来,六只脚夹着迷你鱿鱼干,当成“开业吉祥物”。

苏晓晓穿着红色的连衣裙,胸前别着用鱼鳞粉做的“鱿鱼徽章”,手里攥着陆时衍特制的“对称剪刀”——剪刀柄是对称的,刀刃角度精确到45度。可就在剪彩前五分钟,陆时衍突然喊停:“等等!彩带不对!” 他冲过去,指着横跨门头的彩带,“左边比右边长0.8厘米,剪出来的切口会不对称,必须调整!”

现场顿时忙乱起来——赵铁蛋搬来梯子,陆时衍站在上面,用尺子量了又量,把彩带左边剪短0.8厘米,又调整了剪刀的角度,确保剪彩时刀刃能“垂直对称落下”。苏晓晓站在旁边,叼着半串烤鱿鱼,无奈地说:“陆哥,剪个彩而已,差一厘米没人会在意的!” 陆时衍却严肃地说:“不行,开业是大事,必须对称完美,这是对顾客的尊重,也是对鱿鱼串的尊重。”

好不容易调整好,剪彩仪式开始——市长握着苏晓晓的手,按陆时衍说的“90度对称角度”,对着彩带剪下去。可刚剪到一半,赵铁蛋带来的海星卫士们突然躁动起来——一只小海星用六只脚夹着鱿鱼干,爬上门头,不小心碰掉了陆时衍固定彩带的夹子,彩带“哗啦”一声掉下来,刚好砸在苏晓晓手里的烤鱿鱼上,鱿鱼串的蓝光蹭了市长一西装。

现场顿时哄堂大笑,市长却笑着说:“这是‘鱿鱼彩头’!好兆头!” 苏晓晓趁机举起沾了彩带的鱿鱼串,对着镜头喊:“大家看!我们的蓝光鱿鱼串连彩带都爱吃!开业期间,买一串送一颗鱿鱼味向日葵籽,先到先得!” 记者们的相机“咔嚓”响个不停,原本的乌龙,反而成了开业的“名场面”。

开业后,分店的生意爆火到需要限流——顾客们排着长队,只为尝一口会发光的蓝光鱿鱼串;当地的小朋友们围着海星卫士,用小鱼干喂它们;外国水母们飘在店门口的小池塘里,喷出带电的水花,像在表演“开业烟花”。苏晓晓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合不拢嘴:“早知道剪彩乌龙能火,我早就让陆哥多弄点‘对称意外’了!”

晚上打烊后,四人组坐在店门口,吃着剩下的蓝光鱿鱼串。陆时衍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嘴角难得露出放松的笑:“今天的营业额是预期的三倍,对于店面果然有用。” 林知寒笑着说:“不是对我有用,是你的用心和大家的喜欢有用。” 赵铁蛋举着鱿鱼签子,对着月亮喊:“下次开分店,我还要带海星卫士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鱿鱼串!” 苏晓晓则趴在桌子上,画着下一步的计划:“下一站,去欧洲!我要让那里的人,都爱上我的蓝光鱿鱼串!”

第76集:陆时衍的“全球净化监测系统”与“数据对称危机”

陆时衍从国外回来后,就一头扎进实验室,研发“全球海洋净化监测系统”——这个系统能实时接收12个净化节点的能量数据,监控全球海洋的水质、污染指数、生物活跃度,还能通过卫星,把数据传输到联盟的每个成员手里。陆时衍给系统定了个目标:“数据必须实时更新,误差不超过0.1%,界面必须对称,每个模块的大小、位置都要精确对齐。”

系统研发到最后阶段,陆时衍遇到了“数据对称危机”——太平洋的净化节点数据总是比大西洋的快0.3秒,导致系统界面上的“太平洋数据模块”比“大西洋模块”亮得早,打破了他的“对称显示原则”。“不行!必须让两个模块同时亮!”陆时衍对着电脑屏幕,急得直跺脚,“数据传输速度要对称,显示时间要一致,不然看着难受!”

他调整了三天三夜,一会儿修改卫星接收频率,一会儿优化数据算法,甚至把实验室的网络都换成了“对称带宽”,可太平洋的数据还是快0.3秒。苏晓晓烤了串蓝光鱿鱼串,递到他嘴边:“陆哥,别折腾了,0.3秒没人会注意的,你再熬下去,眼睛都要瞎了!” 陆时衍却摇摇头,咬了口鱿鱼:“不行,科研要严谨,对称是严谨的基础,差0.3秒也不行。”

林知寒看着他熬红的眼睛,突然想起珊瑚遗迹里的古老壁画——壁画上画着,人鱼族的祖先监测海洋时,用的是“自然共振”,而不是“机械对称”。她凑到电脑前,指着屏幕说:“陆时衍,你试试把两个模块的显示顺序,改成‘海浪波动式’,太平洋的数据亮的时候,大西洋的模块跟着闪一下,像海浪一样,既不破坏对称感,还符合海洋的规律。”

陆时衍愣了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修改了界面——太平洋的数据模块亮起时,大西洋的模块跟着泛起淡蓝光纹,两个模块一明一暗,像海浪起伏,反而比之前的“死板对称”更生动。“竟然……很好看。”陆时衍看着屏幕,嘴角露出一丝笑,“原来对称不一定是完全一样,有规律的动态对称,也很好。”

系统正式上线那天,联盟的所有成员都收到了数据终端——人鱼族的族人们用珊瑚做的终端,能在深海接收数据;珊瑚城的千年珊瑚精,把数据显示在珊瑚礁上;小镇的李大叔,用手机就能查看庄稼地附近的海水质量;苏晓晓的鱿鱼连锁店,终端直接连在烤鱿鱼架上,水质好的时候,鱿鱼串的蓝光会更亮。

可没过多久,系统又出了个小乌龙——赵铁蛋的终端不小心掉进池塘里,被鱼宝宝们当成了“发光玩具”,啃咬了半天,导致他那边的数据显示成了“鱿鱼味向日葵的生长数据”,而不是海洋监测数据。赵铁蛋拿着终端,跑来找陆时衍:“陆哥,我的终端坏了,显示的全是向日葵,是不是被鱼宝宝咬坏了?” 陆时衍接过终端,检查了半天,笑着说:“没坏,是数据模块被鱼宝宝的口水糊住了,我帮你清理一下,再把向日葵数据设成‘彩蛋模块’,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切换。”

晚上,陆时衍坐在实验室里,看着屏幕上动态对称的数据模块,又看了看窗外池塘里的鱼群,突然觉得:科研不是追求绝对的对称,而是在严谨中找到与自然的平衡,就像他和朋友们的关系,虽然每个人都不一样,却能组成最和谐的“联盟”。

第77集:赵铁蛋的“联盟安保扩容计划”与“刺猬保安队”的出道

赵铁蛋看着联盟的成员越来越多,觉得原来的安保队不够用了,于是制定了“安保扩容计划”——要吸收更多“海陆安保队员”,包括小镇的流浪猫流浪狗、池塘里的锦鲤、水族馆的海龟,甚至连之前偷玉米的刺猬们,都要组成“刺猬保安队”,负责“地面巡逻和危险识别”。

扩容计划的第一步,是“招募队员”——赵铁蛋在研究所门口贴了张“招募启事”,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安保棍和鱼的图案,写着“招募要求:热爱海洋、喜欢小鱼干、愿意保护朋友,不管你是猫是狗是鱼是刺猬,都可以来报名!” 启事贴出去没半天,就来了一群“应聘者”:三只流浪猫、两只流浪狗、一群锦鲤、五只刺猬,连水族馆的老海龟都慢悠悠爬来了。

赵铁蛋给每个“应聘者”都做了“面试”——对流浪猫,考核“夜间巡逻能力”,看它们能不能在黑暗中找到隐藏的小鱼干;对流浪狗,考核“危险预警能力”,看它们能不能分辨出朋友和陌生人;对锦鲤,考核“水下通讯能力”,看它们能不能把消息传递给其他鱼;对刺猬,考核“防御能力”,看它们卷成球后,能不能挡住模拟的“黑暗攻击”(其实是苏晓晓扔的鱿鱼干)。

面试最搞笑的是刺猬们——赵铁蛋让它们卷成球,挡住扔过来的鱿鱼干,结果一只小刺猬太饿,卷成球的时候,不小心把鱿鱼干扎在了背上,还偷偷啃了一口,引得大家都笑了。赵铁蛋笑着说:“没事,饿了就吃,以后巡逻的时候,我给你们带够鱿鱼干!” 最后,所有“应聘者”都通过了面试,赵铁蛋给它们发了“安保队徽章”——用彩纸做的,猫和狗的徽章是骨头形状,鱼的徽章是水滴形状,刺猬的徽章是圆形,上面都画着安保棍的图案。

“刺猬保安队”出道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实战任务”——有个游客偷偷溜进研究所的池塘,想捞鱼宝宝卖钱。刺猬们立刻卷成球,对着游客的脚边滚过去,吓得游客跳起来;流浪狗对着游客汪汪叫,挡住他的路;流浪猫则跳上池塘边的桌子,把游客的渔网弄翻;锦鲤们围着鱼宝宝,用身体护住它们。赵铁蛋举着安保棍跑过来,对着游客喊:“不许伤害鱼宝宝!不然我们的保安队对你不客气!” 游客吓得赶紧跑了,连渔网都忘了拿。

“太好了!”赵铁蛋激动地抱起小刺猬,“你们真棒!第一次任务就成功了!” 苏晓晓笑着说:“以后我的鱿鱼店,就请刺猬保安队当‘门口保安’,谁要是敢偷鱿鱼,就让它们扎他的脚!” 陆时衍也点头:“我可以给刺猬保安队做个‘对称巡逻路线图’,让它们按路线巡逻,效率更高。” 林知寒则对着刺猬们说:“以后你们就是联盟的正式成员了,有小鱼干和鱿鱼干吃,还有我们保护你们。”

晚上,赵铁蛋在池塘边搭了个“保安队宿舍”——给猫和狗做了小房子,给锦鲤们在池塘里围了个“安全区”,给刺猬们铺了干草堆。他坐在宿舍旁边,给每个队员喂小鱼干,嘴里念叨着:“以后我们就是最厉害的安保队,保护联盟,保护海洋,保护所有朋友!” 月光洒在他身上,刺猬们卷成球,靠在他脚边,像一群小小的守护者。

第78集:林知寒的“人鱼族海外寻亲”与“淡蓝鱼鳞的秘密”

林知寒在国外考察时,偶然感应到一股熟悉的人鱼气息——不是她所在的族群,而是另一支失散多年的“淡蓝鱼鳞人鱼族”。根据人鱼族的传说,淡蓝鱼鳞族在几百年前,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漂洋过海去了国外,从此失去了联系。林知寒决定带着联盟成员,开启“海外寻亲之旅”,“找到失散的族人,让人鱼族团聚,也让联盟的‘海陆共生’理念,传到更多地方”。

寻亲第一站,是国外的一个小岛——当地的渔民说,每年月圆之夜,海边会传来奇怪的歌声,像是“有人在海里唱歌”。林知寒带着大家,在月圆之夜来到海边,对着大海吹起了人鱼族的“团聚哨音”——哨音裹着守护石的蓝光,顺着海浪传出去,远处的海面上,突然亮起一片淡蓝色的光,像星星落在海里。

“是淡蓝鱼鳞族!”林知寒激动地喊,脊背的鱼鳞亮了起来,与海面上的蓝光产生共鸣。海面上,一群人鱼慢慢游过来,他们的鱼鳞是淡蓝色的,头发上沾着发光的海草,眼睛里泛着淡蓝光,和林知寒的族群长得很像,却又不一样——他们的鱼鳞更薄,能在月光下折射出七道光纹。

“你们是……人鱼族的族人?”领头的淡蓝鱼鳞族首领,声音带着惊讶,“我们以为,只剩下我们这支族人了。” 林知寒点点头,举起守护石:“我是林知寒,来自太平洋的人鱼族,我们一直在找你们!这是我们的守护石,能证明我们的身份。” 首领看着守护石,眼泪掉了下来:“真的是族人!我们的祖先说过,总有一天,会有带着守护石的族人来找我们,让我们团聚。”

淡蓝鱼鳞族的族人,邀请林知寒他们去海底的“淡蓝珊瑚城”做客——珊瑚城是用淡蓝色的珊瑚建的,比林知寒的族群栖息地更精致,城里的人鱼族,能用鱼鳞折射出的光,演奏“光的音乐”,比旋律水母的歌声更动听。首领告诉林知寒,淡蓝鱼鳞族的秘密——他们的鱼鳞能吸收月光的能量,转化为“治愈之光”,能治愈受伤的海洋生物,也能净化轻微的黑暗能量,“只是几百年前,我们的治愈之光越来越弱,不知道为什么。”

林知寒握着首领的手,守护石的蓝光与首领的淡蓝鱼鳞光融合——她突然明白了,淡蓝鱼鳞族的治愈之光变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与生命晶石的联系。“我有办法帮你们!”林知寒说,“我们联盟激活了全球的净化节点,生命晶石的能量能传遍全球,只要你们的珊瑚城,与最近的净化节点建立联系,治愈之光就能恢复。”

陆时衍立刻拿出仪器,帮淡蓝珊瑚城与最近的“大西洋净化节点”建立联系——当生命晶石的绿光,顺着海水传到珊瑚城时,淡蓝鱼鳞族的鱼鳞突然亮起耀眼的光,比之前亮了十倍,城里的珊瑚也变得更蓝,更有生机。首领激动地说:“治愈之光恢复了!我们又能治愈海洋生物了!”

寻亲之旅的最后,淡蓝鱼鳞族加入了海洋守护联盟,成为“海外分支”,负责大西洋的海洋保护。林知寒看着团聚的族人,心里暖暖的——人鱼族不再是分散的族群,而是团结在一起的大家庭,联盟也不再是局限于太平洋的小组织,而是真正的“全球海洋守护联盟”。

苏晓晓笑着说:“以后我的全球鱿鱼串连锁店,要在淡蓝珊瑚城开一家‘海底分店’,让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也能吃到我的蓝光鱿鱼串!” 陆时衍则说:“我要把全球净化监测系统,接入淡蓝珊瑚城,让他们也能实时监测大西洋的水质。” 赵铁蛋举着安保棍:“我要给淡蓝鱼鳞族的族人,做安保培训,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安保队!”

林知寒看着朋友们,又看了看淡蓝鱼鳞族的族人,握紧了守护石——人鱼族的团聚,联盟的壮大,海陆共生的梦想,都在一点点实现,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79集:“联盟全球峰会”的召开与“鱿鱼味翻译器”的搞笑救场

海洋守护联盟的影响力像潮水般蔓延,短短半年,全球已有23个国家的海洋保护组织、5支人鱼族分支(包括新找到的淡蓝鱼鳞族)、11家水族馆主动申请加入。四人组一拍即合,决定在研究所召开“首届联盟全球峰会”,核心议题是“制定全球海洋保护公约”“共享净化节点技术”“建立跨国应急救援机制”,要让“海陆共生”的理念真正落地全球。

为了这场峰会,陆时衍提前一个月就陷入“对称疯魔”——峰会流程表精确到秒,从“9:00:00 代表签到”到“12:30:00 鱿鱼味午餐”,每个环节的时间误差不能超过10秒;会场布置按“国际对称标准”,代表席位按“五大洲对称分布”,欧洲代表坐左边,美洲代表坐右边,亚洲、非洲、大洋洲代表坐中间,连桌上的矿泉水都要按“瓶身标签统一朝向主席台”排列;他还特意定制了“对称性名牌”,字体大小、颜色深浅完全一致,边缘切割误差不超过0.1毫米。

苏晓晓则承包了“全球鱿鱼味补给”——她从12个净化节点海域采购了不同品种的鱿鱼,研发出“全球鱿鱼串套餐”:太平洋的“蓝光经典款”、大西洋的“淡蓝治愈款”、印度洋的“发光限定款”,甚至给不吃辣的代表准备了“北极圈原味款”。最绝的是她的“鱿鱼味翻译器”——其实是陆时衍研发的多语言翻译器,被她缠上鱿鱼图案的胶带,撒了层鱼鳞粉,还在底部粘了块迷你鱿鱼干,美其名曰“开机靠鱿鱼味激活,翻译更精准”。

峰会当天,研究所俨然成了“全球海洋交流中心”——门口飘着联盟的淡蓝旗帜,上面绣着鱼鳞与地球的图案;池塘里,来自全球的鱼朋友聚在一起,太平洋的灯笼鱼、大西洋的淡蓝水母、印度洋的发光鱼,组成“全球鱼友欢迎队”;赵铁蛋带着他的“国际安保队”来回巡逻,队员里有中国的刺猬、国外的流浪猫、淡蓝鱼鳞族的小海星,活像一支“海陆空萌宠军团”。

代表们陆续到场,却很快陷入“语言乱战”——非洲的环保官员只会说法语和当地土语,英语磕磕绊绊,翻译官半天没听懂他说的“珊瑚保护方案”;欧洲的水族馆馆长一口德语,提到“海龟救助”时手舞足蹈,没人能get到重点;淡蓝鱼鳞族的首领用人鱼语发言,林知寒一边翻译一边冒汗,生怕漏了关键信息;最尴尬的是南美洲的代表,说着西班牙语,手里还举着苏晓晓的鱿鱼串,想表达“支持鱿鱼串外交”,结果说成了“要把鱿鱼串种在海底”,引得全场哄笑。

“完了完了,语言不通怎么开会啊!”苏晓晓急得直跺脚,突然想起兜里的“鱿鱼味翻译器”,赶紧掏出来递给非洲代表,“试试这个!按鱿鱼图案的按钮,能翻译!” 非洲代表半信半疑地按了按钮,对着翻译器说了句法语,翻译器的屏幕上立刻跳出中文:“我认为应该在非洲海域建立3个新的净化节点,需要联盟提供技术支持。” 紧接着,翻译器又自动转换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甚至人鱼语,通过内置音箱播放出来,清晰又准确。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代表们纷纷围过来,想要“鱿鱼味翻译器”。苏晓晓得意地叉腰:“这可是我们联盟的‘秘密武器’,翻译精准,还能当零食(指底部的鱿鱼干),开会必备!” 陆时衍凑过来一看,发现翻译器之所以能精准翻译,是因为他之前在里面植入了“鱼语基础算法”,而全球的海洋生物语言本就有共通性,翻译器能通过鱼语逻辑,快速匹配人类语言,苏晓晓的鱿鱼干纯属“画蛇添足”,却意外成了“吉祥物”。

峰会顺利进行,代表们用“鱿鱼味翻译器”顺畅交流——淡蓝鱼鳞族首领提出“用治愈之光协助净化节点”,欧洲代表响应“愿意提供水族馆作为陆地科研基地”,非洲代表承诺“组织当地渔民参与垃圾清理”。最终,大家共同签署了《全球海洋保护公约》,约定每年召开一次峰会,共享科研成果,共同应对海洋危机。

午餐时间,苏晓晓的“全球鱿鱼串套餐”成了全场焦点——代表们一边吃鱿鱼,一边讨论环保,连最严肃的非洲官员都笑着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外交食物’,比国宴还香!” 陆时衍看着乱糟糟却充满欢笑的会场,手里的对称流程表被揉成了团,却第一次觉得:比起绝对的对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才是“全球峰会”最该有的样子。

晚上,峰会结束后,四人组坐在池塘边,看着全球鱼友们一起发光的画面。林知寒笑着说:“今天的峰会,多亏了苏晓晓的鱿鱼味翻译器,不然真要变成‘语言大会’了。” 苏晓晓得意地咬了口鱿鱼:“那当然!我的鱿鱼串不仅能吃,还能搞外交,以后就是联盟的‘官方外交食品’!” 赵铁蛋举着安保棍:“以后我要把安保队也国际化,保护全球的鱼朋友!” 陆时衍则拿出新的笔记本,写下“全球海洋保护对称计划V2.0”,这次的标题,终于不再是绝对对称,而是画了一条波浪线,像极了海面的涟漪。

第80集:“海陆共生”的第一个冬天与“跨年守护夜”的温暖约定

联盟全球峰会结束后,冬天悄然而至——研究所的池塘结了层薄冰,鱼朋友们都躲进了温暖的水箱;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加装了暖灯,烤鱿鱼的香味在冷空气中格外诱人;陆时衍的实验室里,全球净化监测系统的屏幕上,显示着各地海洋的冬季数据,净化节点运行稳定,黑暗能量彻底归零;赵铁蛋的安保队也换上了“冬装”,刺猬们裹着毛线小外套,流浪猫流浪狗穿着苏晓晓做的布衣服,海星卫士们则躲进了保温箱,成了“温室里的安保员”。

林知寒看着窗外的雪景,突然提议:“我们办个‘跨年守护夜’吧!在元旦那天,邀请联盟的所有成员,一起跨年,一起守护海洋,也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响应——苏晓晓要烤“跨年限定鱿鱼串”,撒上来自12个净化节点的结晶粉末,寓意“全球同心”;陆时衍要在院子里搭“对称雪屋”,里面放全球海洋的监测数据,让大家实时看到海洋的变化;赵铁蛋要组织“跨年巡逻”,带着安保队绕小镇一圈,给鱼朋友和小动物们送“跨年小鱼干”;王主任则要拍“跨年纪录片”,记录下联盟的第一个冬天,和大家的温暖约定。

跨年当天,联盟成员们从各地赶来——人鱼族的族人们穿着加厚的白色长裙,带着深海的暖海草,用来装饰雪屋;淡蓝鱼鳞族的首领带着族人,带来了大西洋的“淡蓝冰晶”,能在雪夜里发光;千年珊瑚精派来的旋律水母,裹着保温膜,在雪屋里演奏“冬季治愈乐谱”;小镇的居民们带着饺子和年糕,要和大家一起吃“跨年团圆饭”;甚至连国外的加盟商,都寄来了当地的特色零食,和一张写着“鱿鱼串外交,全球一家人”的贺卡。

苏晓晓的鱿鱼摊前,排起了长队——跨年限定鱿鱼串在暖灯下发着淡蓝光,撒着五颜六色的结晶粉末,像一串会发光的糖葫芦。她一边烤鱿鱼,一边唱着改编版的《新年烤鱿鱼之歌》:“新年到,烤鱿鱼,全球朋友聚一起;净化水,生命石,守护海洋不分离!” 陆时衍则在雪屋里,给大家讲解全球海洋的冬季数据:“太平洋的水温稳定在10c,大西洋的浮游生物数量增加了20%,印度洋的珊瑚礁长势良好,这是我们共同守护的成果。”

赵铁蛋的“跨年巡逻”成了小镇的一道风景——他带着穿冬装的安保队,举着小灯笼,绕着小镇巡逻,给池塘里的鱼朋友喂加热的小鱼干,给流浪的小动物送饺子,还给值班的警察叔叔送了串跨年鱿鱼。一个小朋友追着他们跑,笑着说:“刺猬保安队好可爱!新年快乐!” 赵铁蛋停下来,送给小朋友一颗鱿鱼味向日葵籽:“新年快乐!明年要和我们一起保护鱼朋友哦!”

跨年倒计时前,林知寒带着大家来到海边——冬天的海面格外平静,月光洒在冰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银。她举起守护石,淡蓝色的光与淡蓝鱼鳞族的冰晶光、旋律水母的治愈光交织在一起,对着大海喊:“亲爱的海洋,亲爱的联盟成员,亲爱的鱼朋友,感谢你们这一年的陪伴与守护。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带着信任与爱,守护这片蓝色的家园,让‘海陆共生’的故事,传遍每一片海域,每一个角落!”

“10!9!8!……3!2!1!新年快乐!” 随着倒计时结束,天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花(是小镇居民特意放的,形状像鱿鱼和鱼),海面的冰下,全球的鱼朋友们一起亮起灯,组成“新年快乐”的字样;雪屋里,陆时衍的监测系统屏幕上,全球12个净化节点同时亮起,像12颗蓝色的星星;苏晓晓的烤鱿鱼串,在烟花的映衬下,亮得像一个个小小的太阳。

大家围在一起,吃着鱿鱼串,笑着聊着,手里的热饮冒着热气,心里暖暖的。林知寒看着身边的朋友们——苏晓晓笑得眼睛眯成了缝,陆时衍手里的笔记本上画着跨年的画面,赵铁蛋抱着小刺猬,王主任举着相机拍个不停,人鱼族和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们一起唱着新年的歌。她突然觉得,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因为有这么多爱与信任,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海洋,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林知寒悄悄对着守护石许下心愿:新的一年,愿海洋永远清澈,愿鱼朋友永远快乐,愿联盟的成员们永远团结,愿“海陆共生”的梦想,在全球落地生根。而她身边的朋友们,也在心里许下了同样的心愿——苏晓晓希望鱿鱼串能卖到南极,陆时衍希望全球净化系统能更“动态对称”,赵铁蛋希望安保队能加入企鹅队员,王主任希望他的纪录片能拿奖。

太平洋底的风,带着新年的祝福,吹过小镇,吹过研究所,吹过全球的每一片海域。林知寒知道,这只是“海陆共生”的第一个冬天,未来还有无数个春夏秋冬在等着他们——可能会有新的海洋秘密,可能会有新的朋友,可能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在一起,有烤鱿鱼的香味,有鱼朋友的陪伴,有彼此的信任,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守护海洋的脚步。

《太平洋底来的人》的故事,在跨年的烟花中继续;海洋守护联盟的传奇,在温暖的约定中延续。新的一年,新的冒险,新的欢笑,都在不远处,等着他们——等着林知寒的鱼鳞照亮新的海域,等着苏晓晓的鱿鱼串香遍全球,等着陆时衍的科研计划更懂自然,等着赵铁蛋的安保队守护更多朋友,等着所有“海陆家人”,一起书写更精彩的“共生”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