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61一70集)

太平洋底来的人 《太平洋底来的人》(61一70集)

作者:知寒之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1:53:05

第61集:“海洋守护联盟”的首次例会与“对称章程”的搞笑争议

“海洋守护联盟”成立后,四人组决定在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全员例会——邀请了人鱼族大长老、小悠、阿泽,珊瑚城的千年珊瑚精、大星首领,迷雾海沟的迷雾守护者,小镇的李大叔,还有王主任的上级(被王主任硬拉来的),连研究所的鱼朋友们都占了池塘边的“专属座位”。

为了这次例会,陆时衍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联盟章程”——足足写了十页纸,从联盟宗旨、成员职责到会议制度,全是“对称格式”,连标点符号都要左右对齐,还特意打印了十几份,用订书机订得整整齐齐,边角都裁成了直角。“章程必须对称,”陆时衍对着四人组强调,“这样才能体现联盟的严谨性,每个成员的职责要明确,不能有模糊的地方。”

例会当天,研究所的会议室被布置得“对称又正式”——椅子按“2 1 2”的对称阵型摆放,桌子上的水杯按“蓝-白-蓝”的顺序排列,陆时衍的章程放在桌子正中央,连投影仪投射的画面都要和屏幕边缘对齐。成员们陆续到场:人鱼族的族人们坐在左边,珊瑚城和迷雾海沟的代表坐在右边,小镇居民和上级坐在中间,鱼朋友们则在池塘里排着队,灯笼鱼的光刚好照亮会议室的角落。

会议开始,陆时衍清了清嗓子,拿起章程:“现在,宣读《海洋守护联盟章程》第一条:联盟宗旨——对称、严谨、高效地保护海洋,促进海陆生物和平共处,所有成员需遵守对称原则,会议发言时间每人不超过5分钟,且发言次数需对称……”

“等等!”苏晓晓突然打断他,嘴里还叼着半串烤鱿鱼,“什么对称原则?发言还要算次数?我要是想说烤鱿鱼的补给计划,超过5分钟怎么办?” 千年珊瑚精也跟着说:“我们珊瑚城的居民说话比较慢,5分钟不够讲完珊瑚的生长周期。” 迷雾守护者的红眼睛闪了闪:“我的发言可能会带点迷雾,不一定能对称。”

陆时衍皱着眉,刚想反驳,赵铁蛋举起手:“陆哥,我觉得章程不用这么对称,大家开心就好,只要能一起保护海洋,发言时间长点没关系。” 林知寒也点头:“对,联盟是因为信任才成立的,不用太死板,章程可以改改,比如‘成员职责’里,苏晓晓的‘后勤补给’可以写成‘提供烤鱿鱼及各类鱿鱼味食品’,铁蛋的‘安保职责’可以加上‘保护鱼朋友和小动物’。”

上级也笑着说:“小陆啊,章程不用这么严肃,联盟的核心是团结,不是对称,你看大家都觉得太死板了,改改吧。” 陆时衍看着满屋子反对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对称工整的章程,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改就改,但至少……标题要对称。”

于是,在众人的“修改建议”下,章程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联盟宗旨改成了“开开心心保护海洋,热热闹闹团结互助”;苏晓晓的职责是“首席美食官,负责提供烤鱿鱼及鱿鱼味补给,保证成员饿不着”;赵铁蛋的职责是“安保队长,保护联盟成员、鱼朋友及所有小动物,允许耍安保棍但不能砸坏东西”;林知寒的职责是“海陆联络官,用鱼语沟通,关键时刻用控水异能救场”;陆时衍的职责是“科研顾问,负责提供仪器和数据,允许适当追求对称但不能强迫他人”;王主任的职责是“宣传官,负责写科研报告和拍照片,禁止乱发成员的搞笑照片”。

章程修改完,全员投票通过,大家都笑得很开心。苏晓晓当场烤了一串“联盟成立纪念鱿鱼”,分给每个人,连池塘里的鱼朋友都得到了一小块鱿鱼干。大长老笑着说:“这样的章程才好,有烟火气,像一家人。” 大星首领用触角碰了碰章程,发出“滋滋”的声音——林知寒翻译:“它说章程很好,以后开会可以带海星卫士来听,还能顺便吃鱿鱼。”

例会结束后,陆时衍把修改后的章程重新打印,虽然不再是严格的对称格式,但他还是偷偷把标题的字间距调得一样宽。林知寒看着他,笑着说:“其实不用勉强自己,大家都知道你喜欢对称,偶尔不对称,我们也不会笑你的。” 陆时衍的耳朵有点红,小声说:“就一点点……对称,不影响。”

第62集: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开业与“海星服务员”的乌龙

苏晓晓的“联盟专属鱿鱼补给站”终于在研究所门口开业了——补给站是陆时衍帮忙设计的,虽然没做到完全对称,但烤鱿鱼架是圆形的(陆时衍说“圆形也是对称的一种”),柜台是弧形的,上面摆着各种鱿鱼制品:烤鱿鱼、鱿鱼干、鱿鱼味玉米、鱿鱼味馒头,还有林知寒帮忙做的“鱼鳞发光鱿鱼串”,晚上会亮,像个小灯笼。

开业当天,联盟成员们都来捧场——人鱼族的族人们第一次吃鱿鱼味馒头,吃得津津有味,小悠还把馒头掰成小块,喂给池塘里的鱼朋友;千年珊瑚精派来的旋律水母们,飘在补给站周围,用身体的光照亮柜台,像是“发光招牌”;大星首领带着几只海星卫士,主动要来当“服务员”,用六只脚帮苏晓晓递鱿鱼串、收零钱,虽然经常把鱿鱼串掉在地上,把零钱弄混,但积极性很高。

“大星,你把这串鱿鱼递给那位阿姨,”苏晓晓指着一位小镇居民,“记得说‘请慢用’。” 大星点点头,用两只脚夹着鱿鱼串,慢慢走到阿姨面前,刚想递过去,另外四只脚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鱿鱼干罐,鱿鱼干撒了一地。阿姨笑着说:“没关系,海星服务员真可爱。” 大星不好意思地晃了晃触角,用脚把鱿鱼干捡起来,递给阿姨一串鱿鱼,自己则蹲在地上,把鱿鱼干一颗一颗往罐子里捡。

赵铁蛋也来帮忙,他负责“维持秩序”,不让顾客插队,还帮小朋友拿鱿鱼串。有个小朋友想买发光鱿鱼串,却够不到柜台,赵铁蛋赶紧抱起来,小朋友咬了一口鱿鱼,笑着说:“谢谢叔叔,这个鱿鱼会发光,太好看了!” 赵铁蛋笑得合不拢嘴,又多送了小朋友一颗鱿鱼干。

陆时衍则在补给站旁边摆了个“科研小角落”,展示鱿鱼味庄稼的生长数据,还放了一台“鱼鳞检测仪”,帮顾客检测鱿鱼串是不是真的“生命鱿鱼”。有个顾客怀疑鱿鱼串是山寨的,陆时衍用检测仪一测,屏幕上立刻显示“正品,含生命净化因子”,顾客这才放心地买了两串。

可没过多久,“海星服务员”就出了乌龙——一只小海星卫士看见柜台里的鱿鱼干,忍不住用脚夹了一颗,塞进嘴里,结果鱿鱼干太硬,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急得它在地上直打滚。苏晓晓赶紧跑过去,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鱿鱼干夹出来,笑着说:“小海星,不能偷吃哦,想吃要跟我说,我给你拿软的鱿鱼干。” 小海星不好意思地晃了晃脚,用触角碰了碰苏晓晓的手,像是在道歉。

晚上,补给站打烊了,苏晓晓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赚了好多钱!以后可以给联盟买更多的科研仪器和小鱼干了!” 林知寒帮她收拾柜台,笑着说:“海星服务员虽然笨,但很可爱,下次可以让它们负责递纸巾、摆盘子,别让它们碰吃的了。” 陆时衍也点头:“我可以给海星卫士做个‘服务员培训手册’,教它们怎么递东西、怎么收零钱,保证对称又高效。” 赵铁蛋则蹲在池塘边,给小海星喂软鱿鱼干:“以后想吃鱿鱼干就找我,别偷吃了,卡到喉咙多危险。”

第63集:赵铁蛋的“联盟安保培训”与“刺猬学员”的搞笑考核

赵铁蛋作为联盟的安保队长,觉得自己的“安保技能”还不够,决定给联盟成员们做“安保培训”——包括人鱼族的族人、珊瑚城的海星卫士、小镇的年轻小伙,甚至连迷雾海沟的迷雾鱼群,都被他拉来当“学员”,培训内容有“巡逻技巧”“危险识别”“应急反应”,还有他最擅长的“安保棍耍花枪”。

培训第一天,学员们都来了——人鱼族的族人们穿着白色长裙,手里拿着用珊瑚做的“模拟安保棍”;海星卫士们用六只脚夹着小木棍,站成一排;小镇的小伙们穿着运动服,手里拿着真正的安保棍;迷雾鱼群则在池塘里排着队,等着赵铁蛋的“水下安保培训”。

“首先,我们学巡逻技巧,”赵铁蛋站在队伍前面,手里拿着安保棍,“巡逻时要走直线,眼睛要亮,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遇到可疑人员,要先问‘你是谁?来干什么?’,不能随便动手。”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走得笔直,安保棍在手里转了个圈,差点掉在地上,引得学员们都笑了。

人鱼族的阿泽学着他的样子,走了两步就歪了,手里的珊瑚棍也掉了:“铁蛋队长,走直线太难了,我们在深海里都是随便游的,不习惯走直线。” 赵铁蛋耐心地说:“没关系,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了,巡逻走直线,才能全面观察,不遗漏任何角落。”

接下来学“危险识别”——赵铁蛋用彩纸做了几个“模拟危险物”:黑色的纸团代表“黑暗能量”,紫色的纸团代表“深渊族余党”,他把纸团扔在地上,让学员们识别。海星卫士们用脚夹起黑色纸团,准确地说“黑暗能量”;小镇的小伙们捡起紫色纸团,说“深渊族余党”;人鱼族的小悠则捡起一个白色纸团(赵铁蛋不小心掉的),说“这个是……鱿鱼干?” 赵铁蛋笑着说:“这个不是危险物,是我掉的纸巾团,不过你观察得很仔细,值得表扬。”

最搞笑的是“应急反应”考核——赵铁蛋让苏晓晓假扮“小偷”,去偷池塘里的小鱼干,看学员们能不能及时阻止。苏晓晓偷偷摸摸地走到池塘边,刚想拿起小鱼干,海星卫士们就用脚夹着木棍,围了过来,大喊“不许偷小鱼干!”;人鱼族的族人们则用控水异能,在苏晓晓周围凝成一道水墙,挡住了她的路;小镇的小伙们也举着安保棍,跑了过来。苏晓晓笑着说:“你们反应真快!考核通过!”

可就在这时,之前偷玉米的小刺猬带着几只刺猬宝宝,也跑来凑热闹,非要参加“安保培训”,赵铁蛋心软,就让它们当了“旁听学员”。考核结束后,小刺猬突然用刺扎起地上的黑色纸团,跑过来递给赵铁蛋,像是在说“我也识别出危险物了”。赵铁蛋笑着说:“你也很厉害,以后就是我们安保队的‘刺猬学员’了,负责用刺扎危险物。”

培训结束后,赵铁蛋给每个学员都发了一个“安保徽章”——用彩纸做的,上面画着安保棍和鱼的图案。学员们都很开心,人鱼族的族人们把徽章别在长裙上,海星卫士们把徽章粘在脚上,小镇的小伙们把徽章别在衣服上,小刺猬则把徽章扎在背上,得意地在池塘边转圈圈。

晚上,赵铁蛋坐在池塘边,看着学员们的背影,笑着说:“以后我们联盟的安保队,肯定是最厉害的!有鱼朋友,有海星卫士,还有刺猬学员,什么危险都不怕!” 林知寒递过一杯净化水:“铁蛋,你真是个好队长,耐心又负责。” 赵铁蛋接过水,喝了一口:“我还要继续努力,下次给大家做‘水下安保培训’,教迷雾鱼群怎么在水里识别危险!”

第64集:林知寒的“海陆沟通课”与“鱼语翻译器”的翻车现场

林知寒发现,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还有点困难——人鱼族的族人们虽然学了点陆地常识,但还是不太懂人类的习俗;珊瑚城和迷雾海沟的代表们,只能通过林知寒翻译才能和人类沟通;小镇的居民们,也不知道怎么和鱼朋友、海星卫士交流。于是,她决定开一门“海陆沟通课”,教大家鱼语、人鱼族的语言,还有彼此的习俗,还让陆时衍帮忙做了个“鱼语翻译器”,方便大家沟通。

“鱼语翻译器”是陆时衍用科研零件拼的,通体蓝色,上面有个小屏幕,能把鱼的叫声翻译成人类的语言,也能把人类的话翻译成鱼语,陆时衍还特意做了“对称设计”,按钮按“左-中-右”的顺序排列,屏幕边缘的弧度都精确到毫米。“这个翻译器很精准,”陆时衍对着林知寒说,“我测试过,能翻译90%以上的语语,误差不超过5%。”

沟通课的第一天,学员们都来了——人鱼族的族人们、珊瑚城的旋律水母、迷雾海沟的迷雾鱼首领、小镇的居民们,还有王主任,他说要“研究海陆沟通的语言逻辑”,写一篇《鱼语翻译科研报告》。林知寒站在前面,手里拿着翻译器:“今天我们先学最基础的鱼语——‘咕咕’代表开心,‘滋滋’代表危险,‘哗啦啦’代表需要帮助,大家可以用翻译器试试。”

她先让池塘里的锦鲤叫了一声“咕咕”,翻译器的屏幕上立刻显示“开心,想吃小鱼干”;又让灯笼鱼叫了一声“滋滋”,屏幕显示“危险,有陌生人靠近”;再让刀鱼叫了一声“哗啦啦”,屏幕显示“需要帮助,我的朋友被困住了”。学员们都很兴奋,纷纷拿起翻译器,对着鱼朋友说话。

王主任拿着翻译器,对着池塘里的四脚鱼说:“你好,我是王主任,是联盟的宣传官。” 翻译器把话翻译成鱼语,四脚鱼“哼哼”叫了两声,翻译器显示“你好,我是四脚鱼,我的宝宝们很喜欢你拍的照片,能不能再给我们拍几张?” 王主任激动地说:“当然可以!我现在就拍!” 说着就举着相机,对着四脚鱼和宝宝们拍了起来。

小镇的李大叔拿着翻译器,对着锦鲤说:“你们喜欢吃鱿鱼味玉米吗?下次我给你们带。” 锦鲤“咕咕”叫了两声,翻译器显示“喜欢!鱿鱼味玉米比普通玉米好吃,我们要吃很多!” 李大叔笑着说:“没问题,下次给你们带一大筐!”

可没过多久,翻译器就翻车了——苏晓晓拿着翻译器,对着池塘里的小海星说:“小海星,你今天偷吃鱿鱼干了吗?” 小海星“滋滋”叫了两声,翻译器的屏幕上却显示“我没有偷吃,我只是帮苏姐姐捡掉在地上的鱿鱼干,苏姐姐的烤鱿鱼最好吃了,我还想吃一串”。苏晓晓愣了愣,笑着说:“你这翻译器,还会帮小海星说好话!” 陆时衍赶紧拿过翻译器,检查了一下,发现是苏晓晓说话的时候,嘴里还叼着鱿鱼干,声音含糊,翻译器识别错了。

更搞笑的是,赵铁蛋拿着翻译器,对着小刺猬说:“小刺猬,你今天的安保培训表现很好,奖励你一串鱿鱼干。” 翻译器对着小刺猬,却没反应——陆时衍无奈地说:“铁蛋,翻译器是翻译鱼语的,刺猬不是鱼,它听不懂,也翻译不了。” 赵铁蛋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忘了,下次我直接给它鱿鱼干,不用翻译器。”

沟通课结束后,林知寒笑着说:“翻译器虽然好用,但最重要的还是用心沟通,就像我们和鱼朋友,不用翻译器,也能知道它们的意思。” 陆时衍点点头:“我会改进翻译器,让它能识别更多生物的语言,包括刺猬的叫声。” 苏晓晓则举着烤鱿鱼:“不管能不能翻译,只要有烤鱿鱼,大家就能开心沟通!”

第65集:陆时衍的“黑暗能量结晶研究”与“对称实验”的意外收获

陆时衍把从黑暗海沟带回的“净化后能量结晶”当宝贝一样供着——这颗结晶通体雪白,比冰糖还透亮,放在阳光下能折射出七道淡蓝光纹,是黑暗能量被生命晶石彻底净化后的“纯能结晶”。他断言这是“研究黑暗净化机制的关键样本”,立刻把实验室的核心区域改造成“结晶研究区”,连苏晓晓想借块地方烤鱿鱼都被严词拒绝。

研究区被布置得“对称到苛刻”——结晶放在正中央的石英支架上,支架必须与实验室的对角线重合;周围的光谱仪、硬度计、能量检测仪按“圆形对称”摆放,仪器的数据线都要顺着地面的对称刻度线铺;装结晶粉末的样本瓶按“1克、2克、3克”的重量对称排列,标签上的字间距精确到0.5毫米;陆时衍的笔记本更是夸张,每页都画着对称的实验图表,连记录数据的钢笔字都要上下对齐。

“结晶的硬度是普通石英的3倍,”陆时衍对着显微镜,一边记录一边念叨,“光谱分析显示,它含有80%的生命净化因子,20%的黑暗能量残留,但残留能量已经完全无害,像是……被‘驯化’了。” 他用特制的钻石刀刮下一点结晶粉末,放在能量检测仪里——屏幕上立刻跳出“能量活性稳定,可与水、植物、甚至生物组织融合”的结论。

苏晓晓趴在实验室门口,叼着烤鱿鱼探头探脑:“陆哥,这结晶能吃吗?看起来像冰糖,撒在鱿鱼上会不会变成‘发光鱿鱼干’?” 陆时衍头也不抬:“不能吃!这是科研样本,不是零食!而且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一旦加热可能会分解,破坏实验数据。” 赵铁蛋也凑过来,手里攥着安保棍:“那它能当安保武器吗?砸冰虾肯定很疼!” 陆时衍皱着眉:“也不能当武器!它的价值在于科研,不是打架!”

可没过多久,“对称实验”就出了意外——陆时衍在测试结晶与净化水的融合度时,按“1:10、1:20、1:30”的对称比例调配溶液,刚把1克结晶粉末倒进30毫升净化水里,苏晓晓突然闯进来喊“鱿鱼串烤焦了”,不小心撞了一下实验台。试管架猛地倾斜,30毫升的溶液洒了一半,刚好泼在旁边苏晓晓忘拿的烤鱿鱼串上。

“我的实验数据!”陆时衍急得跳脚,赶紧拿纸巾擦实验台,却看见被溶液泼过的烤鱿鱼串突然发出淡蓝色的光——鱿鱼的焦痕慢慢消退,肉质变得鲜嫩,还散发出一股混合着海洋气息的清香,比之前的“生命鱿鱼”更香更亮。

苏晓晓眼睛一亮,一把抢过鱿鱼串咬了一口,瞬间瞪大了眼睛:“陆哥!这鱿鱼变好吃了!焦痕没了,还会发光!比生命鱿鱼还香!” 赵铁蛋也凑过来尝了一口,连连点头:“真的!比普通鱿鱼嫩,还有点甜,像加了蜂蜜!” 陆时衍半信半疑,用镊子夹起一点鱿鱼,放在显微镜下——鱿鱼的细胞里,竟然嵌着无数细小的蓝光颗粒,是结晶与净化水融合后形成的“微型能量体”,正在修复鱿鱼的焦糊组织。

“原来如此!”陆时衍突然激动地拍桌子,吓得苏晓晓手里的鱿鱼串都掉了,“结晶的净化因子能与生物组织融合,不仅能修复损伤,还能提升食材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这是‘生物修复与优化’的新方向!” 他赶紧调整实验计划,把“结晶与食物融合”列为重点,虽然不再是严格的对称比例,但实验记录册上的图表,还是被他偷偷画成了对称的波浪线。

晚上,陆时衍看着苏晓晓用“结晶净化水”烤出的“蓝光鱿鱼串”,又看了看实验数据,嘴角难得露出放松的笑。林知寒递给他一串发光鱿鱼:“你看,偶尔打破对称,也能有意外收获,这结晶不仅能搞科研,还能让大家吃到更好吃的鱿鱼,不是很好吗?” 陆时衍咬了一口鱿鱼,点点头:“确实……味道不错。下次实验,可以试试‘不对称比例’,说不定还有新发现。” 苏晓晓立刻欢呼:“太好了!以后我的鱿鱼串要加双倍结晶粉,卖‘蓝光鱿鱼串’,肯定比之前更火!”

第66集: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爆红与“结晶粉末失窃案”

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一经推出,比之前的“生命鱿鱼”还火——鱿鱼串在灯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像一串会发光的糖葫芦,咬一口鲜嫩多汁,还带着淡淡的海洋清香,不仅小镇居民天天排队,连市里的网红、美食博主都专程开车来打卡,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从早到晚都被围得水泄不通,烤鱿鱼架都用坏了五个,结晶粉末也消耗得飞快。

“每天能卖两百串!”苏晓晓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比之前的生命鱿鱼多卖一倍!陆哥,你快再多研究点结晶粉末,我的存货快没了!” 陆时衍每次只给她5克结晶粉末,还再三叮嘱:“省着点用!这是科研样本,不是烧烤调料,每次只能撒一点点,不能影响后续实验。” 苏晓晓表面答应,背地里却偷偷多撒半勺,还美其名曰“提升顾客体验”。

可没高兴多久,就出了“结晶粉末失窃案”——陆时衍放在实验室的一小瓶5克结晶粉末,早上来的时候突然不见了!那瓶粉末是他准备用来测试“结晶与植物融合”的关键样本,瓶身还贴着“对称实验专用”的标签,现在连瓶带粉都没了踪影。

“肯定是小偷!”陆时衍急得直跺脚,翻遍了实验室的每个角落,连苏晓晓藏鱿鱼干的柜子都没放过,“这瓶粉末里有我标记的荧光追踪剂,要是被拿去乱用,会影响实验数据的!” 林知寒赶紧安慰他:“别慌,我们找鱼朋友帮忙,它们的鼻子比人类灵,肯定能闻到结晶的味道。”

林知寒对着池塘吹了声海螺哨子,一群锦鲤、灯笼鱼立刻游了过来。她指着空了的样本瓶:“你们能帮我们找找这个瓶子装的粉末吗?它是白色的,有淡蓝光,味道有点甜。” 锦鲤们点点头,顺着实验室的门缝、窗户缝嗅了嗅,突然朝着研究所后门的方向摆尾巴。

四人组跟着鱼群跑到后门,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开山寨鱿鱼店的油腻男人,他手里攥着那个贴着“对称实验专用”的瓶子,正往自己的小推车上装,推车上还摆着几串用普通鱿鱼做的“假蓝光鱿鱼串”,撒着不知从哪弄来的荧光粉。

“又是你!”苏晓晓冲过去,一把抢过样本瓶,“你偷结晶粉末就是为了做假蓝光鱿鱼串?我的鱿鱼串能火,是因为真材实料,不是靠偷来的粉末!” 男人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想赚点钱,你的蓝光鱿鱼太火了,我也想试试……”

陆时衍拿着能量检测仪,对着男人的假鱿鱼串一测——屏幕上显示“含廉价荧光粉,无任何净化因子,有害健康”。“你这是害人!”陆时衍气得发抖,“结晶粉末是科研样本,不是你赚钱的工具,而且你的假鱿鱼串对身体有害,必须销毁!” 林知寒也对着男人说:“如果你真的想做鱿鱼生意,我们可以教你烤真的蓝光鱿鱼,陆哥也能给你提供少量结晶粉末,但你不能再做假的了。”

男人羞愧地低下头,当场把假鱿鱼串扔进垃圾桶:“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做假的了,求你们教教我怎么做真的蓝光鱿鱼。” 苏晓晓心软了,笑着说:“行!我教你!但你得答应我,以后不能偷东西,要诚信做生意。” 陆时衍也点头:“我可以给你提供合规的结晶粉末,但每次只能给1克,而且要记录用途。”

晚上,苏晓晓的补给站里,男人跟着学烤蓝光鱿鱼,陆时衍在旁边指导结晶粉末的用量,赵铁蛋帮忙维持秩序,林知寒则对着鱼群笑——虽然实验样本被偷了,但却意外帮一个人走上了正途,这或许比冰冷的实验数据,更有意义。

第67集:赵铁蛋的“联盟安保巡逻日”与“刺猬救援队”的高光时刻

赵铁蛋把每周三定为“联盟安保巡逻日”——按他的话说,“定期巡逻才能及时发现危险,保护联盟成员和鱼朋友的安全”。他提前画了“巡逻路线图”,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标注得很详细:从研究所出发,经过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李大叔的鱿鱼喂庄稼地、小镇的池塘,最后到海边,全程要“走直线、多看、多听、多问”,还要给沿途的鱼朋友、小动物们喂小鱼干。

巡逻当天,赵铁蛋穿上了苏晓晓给他做的“安保队服”——一件印着鲸鱼和安保棍图案的蓝色t恤,腰间别着小喇叭,手里攥着顶端嵌着结晶碎片的安保棍,身后跟着一群“巡逻队员”:海星卫士们用六只脚在地上爬,灯笼鱼们在低空飞(苏晓晓用绳子拴着,怕它们飞丢),还有之前的小刺猬带着一群刺猬宝宝,凑在队伍最后面,活像一支“海陆空混合巡逻队”。

“出发!”赵铁蛋举起小喇叭喊,声音有点发抖却很认真,“第一站,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检查有没有可疑人员,有没有山寨鱿鱼串!” 到了补给站,苏晓晓正忙着烤鱿鱼,看见他们就笑着递过一串:“铁蛋队长,巡逻辛苦了,吃串鱿鱼再走!” 赵铁蛋摆摆手:“不行!巡逻的时候不能吃零食,要保持警惕!” 可他的肚子却“咕咕”叫了,小刺猬们也围着苏晓晓的鱿鱼摊转,对着鱿鱼串流口水。苏晓晓无奈地笑了:“吃一串没关系,不算违反规定,给刺猬宝宝们也留几串软鱿鱼干。”

第二站是李大叔的庄稼地——刚到田埂,就看见几只野兔子在偷啃鱿鱼味玉米,李大叔正追着兔子跑,气得直跺脚。“不许偷玉米!”赵铁蛋立刻冲过去,举起安保棍对着兔子喊,可兔子不怕他,反而对着他龇牙。海星卫士们赶紧围上来,用六只脚挡住兔子的路;灯笼鱼们亮起灯,晃得兔子睁不开眼;最绝的是小刺猬们,它们卷成球,对着兔子就滚过去——兔子吓得掉头就跑,钻进了草丛里。

“太好了!”李大叔笑着说,“铁蛋,你这巡逻队真管用,比我自己看着强多了!” 赵铁蛋得意地挺起胸:“这是我们安保队的职责!以后每周三我们都来巡逻,保证你的玉米不被偷!” 他还在庄稼地周围摆了几个“刺猬窝”,让小刺猬们负责“看守”,给它们留了一堆鱿鱼味玉米和小鱼干。

第三站是海边——刚到沙滩,就听见“呜呜”的哭声,是个小男孩在哭,说他的玩具鲸鱼掉进海里了,不敢下去捡。赵铁蛋赶紧跑过去,脱下鞋子就往海里走:“别怕,我帮你捡!” 海水刚没过脚踝,他就看见玩具鲸鱼飘在不远处,可旁边突然游过来一条小鲨鱼(其实是条小海豚,被阳光照得像鲨鱼),小男孩吓得哭得更厉害了。

赵铁蛋也有点慌,但想起自己是安保队长,深吸一口气,举起安保棍对着小海豚喊:“不许欺负人!不然我不客气了!” 小海豚却对着他摇尾巴,还用嘴叼起玩具鲸鱼,递到他手里。赵铁蛋愣了愣,笑着说:“原来你是好海豚!谢谢你!” 他把玩具鲸鱼还给小男孩,小男孩破涕为笑,还送给赵铁蛋一颗贝壳:“谢谢叔叔,这个给你。”

巡逻结束后,赵铁蛋坐在海边,看着手里的贝壳,身后的队员们围着他吃鱿鱼干,心里暖暖的。林知寒走过来,递过一杯净化水:“铁蛋,你今天做得很好,保护了庄稼,还帮了小男孩,是最棒的安保队长。” 赵铁蛋接过水,笑得一脸灿烂:“以后我要每周都巡逻,还要带更多队员,保护更多人!” 小刺猬们也对着他卷成球,像是在为他鼓掌——这支“奇怪的巡逻队”,成了小镇上最温暖的风景。

第68集:林知寒的“人鱼族遗迹探索”与“古老壁画的秘密”

大长老在整理人鱼族的古老文献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遗迹地图”——地图上用人鱼族的文字标注着,在太平洋底的“珊瑚遗迹群”里,藏着人鱼族祖先的“传承宝库”,里面有祖先们留下的武器、乐谱,还有关于“海陆共生”的完整记载。大长老把地图交给林知寒,让她带着联盟成员去探索,“找回人鱼族的传承,也让联盟更了解我们的历史”。

林知寒立刻召集联盟核心成员:陆时衍负责科研探测和地图解读,苏晓晓负责带烤鱿鱼和补给,赵铁蛋负责安保,王主任负责拍“遗迹探索纪录片”,人鱼族的小悠和阿泽当向导,连千年珊瑚精都派了几只珊瑚鱼当“遗迹向导”(据说它们的祖先去过珊瑚遗迹群)。

科考船驶向珊瑚遗迹群时,林知寒拿着地图,越看越激动:“地图上写着,传承宝库的入口有‘鱼鳞钥匙’才能打开,我的鱼鳞就是钥匙!而且宝库周围有祖先设的‘水幕屏障’,只有用守护石的蓝光才能穿透。” 陆时衍对着地图拍照,用电脑还原出三维模型:“遗迹群是对称的环形结构,宝库应该在中心位置,周围的珊瑚礁可能有陷阱,要小心。” 苏晓晓则在甲板上烤鱿鱼,嘴里念叨着:“希望宝库里有‘鱿鱼味的古老零食’,不然探索遗迹太无聊了。”

到达珊瑚遗迹群时,大家都惊呆了——海底布满了巨大的珊瑚礁石,礁石上刻着人鱼族的古老纹路,纹路在灯光下泛着淡蓝光,组成了一个个环形图案,和陆时衍还原的模型一模一样。小悠和阿泽带着大家穿过珊瑚礁,来到遗迹群中心——一块巨大的珊瑚石碑挡住了去路,石碑上刻着人鱼族的祖先像,像下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凹槽,刚好能放下林知寒的手。

“是鱼鳞钥匙的凹槽!”林知寒走过去,将手掌覆在凹槽上,脊背的鱼鳞瞬间亮起,与石碑的纹路产生共鸣——石碑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入口,入口处有一层淡蓝色的水幕,是“水幕屏障”。林知寒举起守护石,蓝光穿透水幕,屏障慢慢消散,露出通往宝库的阶梯。

走进宝库,里面摆满了珊瑚做的架子,架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传承物品”:有用深海金属做的“鱼鳞剑”(剑身上刻着鱼鳞纹路,能发出蓝光),有写满古老乐谱的“海藻卷轴”,还有一个水晶球,里面封存着祖先们与人类一起捕鱼、种地的画面——是“海陆共生”的真实场景。

陆时衍对着这些物品拍照、记录,激动地说:“这是重大的历史发现!人鱼族祖先真的和人类和平共处过,这为联盟的‘海陆共生’宗旨提供了历史依据!” 苏晓晓则拿起一把珊瑚做的勺子,对着林知寒说:“这勺子能不能用来烤鱿鱼?看起来很结实!” 赵铁蛋则握紧鱼鳞剑,对着空气耍了两下:“这剑比我的安保棍厉害,以后保护大家更有底气了!”

最惊喜的是,水晶球里还藏着“古老壁画的秘密”——林知寒触摸水晶球时,球里的画面突然变了,显示出珊瑚遗迹群的隐藏壁画:壁画上画着,人鱼族的祖先曾用“生命晶石 鱼鳞能量”,在全球海洋设了“净化节点”,只是后来因为深渊族入侵,节点被破坏了。“只要我们找到这些净化节点,重新激活它们,”林知寒激动地说,“就能让全球海洋的净化速度加快十倍!”

王主任举着相机,拍得停不下来:“这篇《珊瑚遗迹群探索报告》,肯定能震惊考古界和海洋界!我们联盟太厉害了!” 苏晓晓突然指着角落的一个珊瑚盒子:“快看!那里有个盒子,里面是不是鱿鱼味零食?” 大家跑过去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干海草做的“古老饼干”,苏晓晓尝了一口,皱着眉说:“不好吃,还是我的烤鱿鱼好吃!”

探索结束后,大家带着传承物品回到科考船,林知寒看着手里的海藻卷轴,心里充满了力量——人鱼族的传承找到了,联盟的“海陆共生”有了历史依据,未来,他们一定能实现祖先的愿望,让海洋和陆地永远和平共处。

第69集:“联盟净化节点激活计划”与“黑暗余党的最后捣乱”

林知寒从珊瑚遗迹的水晶球里,导出了人鱼族祖先留下的“全球净化节点分布图”——淡蓝色的全息地图悬浮在科考船控制室中央,上面标注着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12个“净化节点”,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座海底山脉或深海沟,是当年祖先用生命晶石和人鱼血脉共同激活的“海洋净化枢纽”。

“只要重新激活这些节点,”林知寒指尖划过地图上的节点,守护石的蓝光与全息图交叠,“生命晶石的净化能量就能通过节点传遍全球海洋,净化速度会比现在快十倍,而且能彻底清除深渊族残留的黑暗能量,让海洋永远保持清澈。” 陆时衍立刻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激活节点需要三个条件——生命晶石的能量、人鱼族的血脉共鸣、还有联盟成员的信任之火,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可以分批次激活,先从太平洋的4个节点开始,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大洋。”

联盟成员们一致同意,很快制定出“净化节点激活计划”:第一阶段,激活太平洋的“黄岩岛节点”“马里亚纳节点”“珊瑚城节点”“迷雾海沟节点”;陆时衍负责改装科研仪器,制作“能量传导器”,将生命晶石的能量放大并传输到节点;林知寒作为人鱼族纯血后裔,负责用血脉和守护石引导能量;苏晓晓带着烤鱿鱼和结晶粉末,负责给大家和鱼群补充能量;赵铁蛋带着安保队,负责警戒,防止黑暗余党捣乱;千年珊瑚精、迷雾守护者等海洋代表,负责联络当地的鱼群,协助激活节点;王主任则全程跟拍,要写一篇《全球净化节点激活科研纪实》。

第一站是“珊瑚城节点”——节点就藏在珊瑚城中央的“珊瑚圣殿”下,千年珊瑚精早已召集了所有珊瑚城居民,旋律水母们围成圈,用身体的光搭建起“能量通道”;海星卫士们六脚朝天,组成“能量反射阵”;林知寒站在圣殿中央,双手按在节点石上,守护石的蓝光与生命碎片的绿光交织,顺着能量通道流进节点——节点石发出耀眼的光,顺着海底山脉蔓延,太平洋的海水开始泛起淡绿色的涟漪,远处的塑料垃圾、石油残留,在涟漪中慢慢分解。

“成功了!”苏晓晓举着烤鱿鱼欢呼,刚想递给林知寒,科考船的警报突然响了——陆时衍的能量检测仪显示,节点周围出现了微弱的黑暗能量波动,不是之前的残留碎片,而是有组织的“黑暗聚集”!

“是深渊族的最后余党!”林知寒猛地睁开眼,脊背的鱼鳞竖了起来,“它们想破坏节点激活!” 话音刚落,珊瑚城外的海水突然变黑,一群“黑暗寄居蟹”爬了过来——它们的壳上裹着最后一点黑暗能量,钳子上冒着紫色的光,是之前黑暗冰章鱼的余党,躲在深海裂缝里苟延残喘,这次想趁节点激活时搞破坏。

“保护节点!”赵铁蛋举着嵌有结晶碎片的安保棍冲出去,海星卫士们立刻围上来,用六只脚夹住黑暗寄居蟹的壳;灯笼鱼们亮起强光,晃得寄居蟹睁不开眼;迷雾鱼群从深海游来,用身体撞击寄居蟹,把它们撞翻;苏晓晓急中生智,把撒了结晶粉末的烤鱿鱼串扔过去——热鱿鱼的热气混合着结晶的净化能量,一碰到黑暗寄居蟹的壳,紫色的黑暗能量就“滋滋”消散,寄居蟹瞬间恢复成普通的寄居蟹,吓得掉头就跑。

最棘手的是躲在暗处的“黑暗海螺”——它的壳比篮球还大,能喷出黑色的“黑暗迷雾”,迷雾一碰到能量通道,旋律水母的光就暗了下去。林知寒立刻操控海水,凝成一道水盾挡住迷雾,对着海螺喊:“黑暗能量已经被净化,你们再也没有机会了,投降吧!” 黑暗海螺却不肯认输,喷出最后一股黑暗迷雾,对着林知寒冲过来。

“看我的!”苏晓晓突然举起一串“蓝光鱿鱼串”,把结晶粉末撒在迷雾里——粉末遇雾即化,变成淡蓝色的净化雾,不仅驱散了黑暗迷雾,还顺着海螺的壳缝钻进去,净化了里面的黑暗能量。黑暗海螺的壳慢慢变透明,露出里面小小的海螺本体,它对着林知寒“咕咕”叫了两声,像是在道歉。

林知寒笑着说:“知错就改就好,以后跟着珊瑚城的居民,一起守护海洋吧。” 海螺点点头,慢慢爬进珊瑚丛里,旋律水母们的光又亮了起来,节点石的能量顺利传输,珊瑚城节点彻底激活,太平洋的海水变得更清澈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联盟成员们依次激活了黄岩岛、马里亚纳、迷雾海沟的节点,每次激活都会遇到一点小麻烦——有黑暗虾兵、黑暗海星,但都被联盟成员和鱼群们轻松解决,黑暗余党越来越少,最后几乎销声匿迹。

激活最后一个“马里亚纳节点”时,林知寒站在节点石前,突然感应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是妈妈的鱼鳞!她伸手摸向节点石的缝隙,竟摸出了一片淡青色的鱼鳞,和她手心的妈妈鱼鳞一模一样,上面刻着一行小字:“知寒,妈妈一直在看着你,你做到了祖先的使命,也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林知寒的眼泪掉在鱼鳞上,鱼鳞瞬间与她手心的鱼鳞融合,守护石的蓝光暴涨,节点石的能量瞬间传遍太平洋,连远在小镇的池塘里,水都泛起了淡绿色的涟漪。

陆时衍看着仪器上“全球海洋污染指数归零”的数据,激动地说:“成功了!太平洋的节点全部激活,其他大洋的节点也开始有能量响应,用不了多久,全球海洋都会被净化!” 苏晓晓咬着蓝光鱿鱼串,笑得眼睛都眯了:“以后海里的鱿鱼都是干净的,我的烤鱿鱼能卖遍全世界了!” 赵铁蛋的安保棍顶端,结晶碎片亮得像小太阳:“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黑暗余党了,我们可以安心保护海洋和鱼朋友了!”

王主任举着相机,对着节点石拍下最后一张照片,镜头里,林知寒的鱼鳞、守护石的光、鱼群的灯,组成了一片温暖的光海——他知道,这篇科研纪实,会成为人类与海洋和平共处的最好见证。

第70集:“海洋守护联盟”的周年庆典与“海陆共生”的新开始

“联盟净化节点激活计划”圆满成功的那天,刚好是“海洋守护联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四人组和联盟成员们决定,在研究所举办一场“海陆共生周年庆典”,邀请所有帮助过联盟的朋友——人鱼族的全族成员、珊瑚城的居民、迷雾海沟的守护者、小镇的居民、上级领导,甚至连之前改过自新的山寨鱿鱼店主、偷玉米的黄鼠狼、偷结晶粉末的男人,都被邀请来了,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我们的家”。

庆典前一周,研究所就变成了“欢乐海洋”——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扩大了三倍,推出了“全球节点纪念鱿鱼串”,撒上了来自12个节点海域的海水蒸发结晶,烤出来的鱿鱼带着不同海域的清香;陆时衍用净化节点的能量,在研究所的院子里种满了“鱿鱼味向日葵”,花盘是圆形的(符合他的对称审美),花瓣是淡蓝色的,还会跟着阳光转动,花籽炒出来有鱿鱼味;赵铁蛋在池塘边搭了个“小动物乐园”,给刺猬、黄鼠狼、小兔子们准备了鱿鱼味饼干和小鱼干;林知寒则用控水异能,在研究所的上空搭建了“水幕投影”,循环播放联盟激活节点、保护海洋的画面,水幕的光映得整个研究所像海底宫殿。

庆典当天,联盟成员和朋友们陆续到场:人鱼族的族人们穿着新做的淡蓝色长裙,裙摆上绣着12个净化节点的图案;珊瑚城的千年珊瑚精带着旋律水母,飘在半空中,用身体的光演奏“净化乐谱”;迷雾守护者的身体变成了淡绿色,不再有黑暗气息;小镇的居民们举着“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的牌子;上级领导穿着印有联盟标志的t恤,手里拿着鱿鱼味向日葵花籽,笑得合不拢嘴。

开幕式上,林知寒站在水幕前,手里握着守护石和妈妈的鱼鳞,声音温柔却坚定:“一年前,我们因为保护海洋走到一起,成立了海洋守护联盟;一年后,我们激活了祖先留下的净化节点,让海洋恢复了清澈。这不是结束,而是‘海陆共生’的新开始——从今以后,人类和海洋生物不再是陌生人,而是家人;海洋不再是遥远的秘境,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水幕上,闪过联盟成员们一起战斗、一起欢笑的画面:苏晓晓烤鱿鱼的身影、陆时衍记录数据的侧脸、赵铁蛋保护鱼朋友的背影、鱼群们帮忙的场景,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接下来是“海陆狂欢”环节:苏晓晓的鱿鱼摊前排起了长队,山寨鱿鱼店主主动过来帮忙,烤得有模有样;陆时衍的鱿鱼味向日葵园里,小朋友们在摘花籽,陆时衍则在旁边教他们辨认植物,偶尔还会纠正小朋友“花籽要对称摆放”;赵铁蛋的小动物乐园里,刺猬们卷着鱿鱼味饼干滚来滚去,黄鼠狼带着宝宝们吃小鱼干,小兔子们啃着鱿鱼味玉米,一派和谐;林知寒则带着人鱼族的族人们,在池塘边跳人鱼舞,水幕投影映着她们的身影,像一群从深海来的精灵。

王主任举着相机,拍下这温暖的一幕,突然感慨地说:“以前我总想着写科研报告、拿奖,现在才明白,最好的科研成果,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人类与海洋的和平共处,是大家脸上的笑容。” 上级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王,你说得对,这个联盟做得好,以后上级会全力支持你们,让‘海陆共生’的理念传遍全世界。”

庆典接近尾声时,林知寒、陆时衍、苏晓晓、赵铁蛋站在水幕前,身后是联盟所有成员和鱼朋友——林知寒举起守护石,陆时衍举起能量传导器,苏晓晓举起烤鱿鱼串,赵铁蛋举起安保棍,四人齐声喊:“海洋守护联盟,永远与海洋同在!海陆共生,永不分离!” 水幕上的净化节点分布图亮起,12个节点的光连成一片,映得夜空都变成了淡蓝色;鱼群们跳出海面,组成“联盟万岁”的字样;旋律水母们唱起了净化乐谱,歌声传遍了整个小镇。

晚上,庆典结束后,四人组坐在研究所的池塘边,吃着鱿鱼味向日葵籽,看着水里的鱼群。苏晓晓笑着说:“明年的周年庆典,我要烤12串‘全球节点大鱿鱼’,每串对应一个节点,还要邀请全世界的人来吃!” 陆时衍点点头:“我要研发‘海洋净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全球海洋的水质,保证净化节点正常运行,系统界面一定要对称。” 赵铁蛋握紧安保棍:“我要把安保队扩大,吸收更多小动物和鱼朋友,保护全世界的海洋节点!” 林知寒看着三人,手里的守护石微微发烫:“我要带着人鱼族的族人,去更多的海域,寻找祖先留下的其他遗迹,把‘海陆共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池塘里的灯笼鱼亮起灯,像一片小小的星海;四脚鱼带着宝宝们,对着他们吐泡泡;老海龟慢悠悠地爬过来,趴在他们脚边,像是在守护着这份温暖。太平洋底的风,吹过研究所的院子,带着烤鱿鱼的香味、向日葵的清香,还有海水的气息——林知寒知道,他们的故事,联盟的传奇,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冒险等着他们:可能是未被发现的进化节点,可能是人鱼族的远古秘密,可能是新的海洋朋友,也可能只是研究所里搞笑的日常,但只要他们在一起,有彼此的信任,有鱼朋友的陪伴,有烤鱿鱼的香味,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守护海洋、守护彼此的脚步。

《太平洋底来的人》的故事,永远不会落幕;“海洋守护联盟”的传说,会在海陆之间,一直流传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