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351-360集)

太平洋底来的人 《太平洋底来的人》(351-360集)

作者:知寒之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1:53:05

第351集:“会当老师的”小宇与沙滩画课堂

沙滩画节结束后,渔村小学的孩子们天天缠着林小满,想跟着生物们学画沙滩画。小宇听说后,主动当起了“小老师”——每周六下午,在彩虹礁的沙滩上开“沙滩画课堂”,教孩子们画生物、画海洋,螃蟹们当“助教”,小壳、小粉当“模特”,嘎嘎则负责“维持纪律”,场面热闹又搞笑。

“大家先画小壳,它的壳是椭圆形的,上面有花纹,像小盾牌!”小宇拿着小石子,在沙滩上画了个简单的小海龟轮廓,孩子们跟着画,有的画得歪歪扭扭,有的把壳画成了圆形,引得小壳用爪子碰了碰画得最圆的那个,像是在“纠正”。螃蟹首领则用钳子夹着彩色石子,帮孩子们补画小壳的花纹,耐心得像个真正的助教。

可孩子们的调皮劲不输生物们——有的偷偷用颜料涂螃蟹的钳子,把小螃蟹染成了“彩色小战士”;有的画到一半,跑去追嘎嘎,把画笔扔在沙滩上;最调皮的小男孩明明,居然把小粉的玻璃弹珠拿起来,放在画里当“太阳”,气得小粉用触手拍打着礁石,荧光花环暗了半截。

“明明,不能拿小粉的弹珠,那是它最喜欢的礼物!”小宇赶紧把弹珠还给小粉,还教明明用黄色颜料画太阳,“你看,画的太阳比弹珠更亮,小粉也不会生气。”明明乖乖照做,画了个大大的黄色太阳,还在旁边画了个小海葵,送给小粉当“道歉礼”,小粉的花环终于亮了起来。

为了让课堂更有趣,小宇设计了“互动画画游戏”——孩子们画生物,生物们“打分”:画得像,小壳就用爪子拍三下沙滩;画得好看,小粉就晃一晃荧光花环;画得有创意,螃蟹们就用石子摆个“棒”字。孩子们积极性高涨,有的画“小浪花顶球”,有的画“章鱼师傅画画”,还有的画“守护队巡逻”,沙滩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画。

小宇的“沙滩画课堂”越来越火,连城里的孩子都跟着家长来上课——小宇教得认真,生物们配合得默契,孩子们学得开心,每次下课都舍不得走,还会把自己的画拓下来,送给生物们当礼物。小粉的礁石旁堆了一堆画着海葵的拓印画,小壳的玩具车旁边放着画着小海龟的石子画,成了彩虹礁最温暖的“礼物墙”。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小老师’,用画笔连接了孩子与海洋——小宇教的不是画画,是对生命的尊重;生物们配合的不是表演,是对人类的信任。这份双向的奔赴,让沙滩画课堂变成了友谊的课堂,也变成了守护的课堂。”

第352集:“会吃醋的”嘎嘎与课堂纪律

嘎嘎作为沙滩画课堂的“纪律委员”,每天都站在桅杆上,看见孩子们调皮就喊“安静!画画!”,可最近却有点吃醋了——小宇每天都忙着教孩子们画画,没时间陪它吃彩色生菜;孩子们都围着小壳、小粉当模特,没人理它,连它喊“安静”都没人听,气得嘎嘎叼着孩子们的画笔,扔到海里。

“嘎嘎!你别捣乱!孩子们上课呢,你是纪律委员,要以身作则!”林小满把画笔捞回来,嘎嘎却歪着脑袋,用翅膀拍了拍小宇的肩膀,耳麦里传来它委屈的声音:“你不陪我吃生菜,他们也不看我,我这个纪律委员没用了……”

苏青给嘎嘎做了个“纪律委员徽章”——用彩色塑料板做的小喇叭形状,挂在它的脖子上,“戴上这个徽章,你就是最威风的纪律委员,孩子们肯定会听你的!”小宇也特意留出“嘎嘎时间”——每次课堂中间休息,陪嘎嘎吃彩色生菜,还教孩子们画嘎嘎,“大家画嘎嘎,它是最棒的纪律委员,要把它的徽章画出来哦!”

孩子们果然围了过来,有的画嘎嘎站在桅杆上喊“安静”,有的画嘎嘎叼着画笔,还有的画嘎嘎戴着徽章的样子,嘎嘎开心极了,站在沙滩中间,配合着摆出各种姿势,再也不捣乱了。休息时,孩子们还把自己的彩色蜡笔分给嘎嘎,让它在沙滩上画“小圆圈”,嘎嘎用嘴叼着蜡笔,画得歪歪扭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现在,沙滩画课堂上,总能看见嘎嘎威风的身影——戴着纪律委员徽章,站在桅杆上喊“安静”;休息时,围着孩子们的画转,用翅膀碰一碰画得好的,像是在“表扬”;下课了,还会叼着孩子们的拓印画,送给章鱼师傅当“参考”,成了课堂上最受欢迎的“小委员”。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吃醋’,是渴望被需要的小情绪——当嘎嘎发现,自己的‘纪律委员’身份很重要,孩子们也喜欢它,就会放下委屈,认真做好自己的事。这份被需要的快乐,比任何生菜都更能让它开心。”

第353集:“会忘事的”章鱼师傅与课堂教具

章鱼师傅听说沙滩画课堂缺教具,主动提出要做“画画教具”——用触手捏橡皮泥,捏成小海龟、小海葵、小海豚的形状,方便孩子们参考。可它又开始忘事——捏好的小海龟,转身就忘了放在哪里,最后在自己的洞穴里找到了,上面还沾着墨汁;刚捏好的小海葵,忘了要捏荧光花环,还是小粉用触手碰了碰橡皮泥,才提醒它;最离谱的是,它居然忘了要给课堂送教具,直到小宇来催,才慌慌张张地用触手抱着一堆橡皮泥模型,墨汁洒了一路。

“章鱼师傅,你别慌,我们帮你整理教具!”林小满拿出湿巾,帮章鱼师傅擦干净沾着墨汁的模型,苏青则在每个模型上贴了小标签:“小壳(小海龟)”“小粉(小海葵)”“小浪花(小海豚)”,方便章鱼师傅记住。嘎嘎也来帮忙,叼着标签,递给章鱼师傅,还喊“贴标签!别忘啦!”。

可章鱼师傅还是会忘——下次做教具时,忘了要捏螃蟹模型,螃蟹首领用钳子夹着橡皮泥,放在它面前,像是在“提醒”;忘了模型要做小一点,捏的小海豚比孩子们的画还大,只好重新捏,气得它用触手拍了拍桌子,墨汁又洒了。

为了让章鱼师傅不忘事,小宇给它做了“教具清单”——画着要捏的生物模型,旁边写着数量和注意事项,比如“小海葵要加荧光花环”“螃蟹要捏钳子”。章鱼师傅把清单贴在黑板旁边,每次做教具前都看一眼,终于不再忘事了,捏的模型又小又精致,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每次上课都要先摸一摸模型,再开始画。

现在,章鱼师傅的洞穴里堆了一堆画画教具,每个模型都贴着小标签,干净又整齐;每次沙滩画课堂,它都会准时送教具,还会用触手捏个小模型送给当天表现最好的孩子,成了课堂上最受欢迎的“教具大师”。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忘事’,挡不住想要帮忙的心意——章鱼师傅的教具,捏的不是橡皮泥,是对孩子们的喜欢,是对沙滩画课堂的支持。这份心意,比任何精致的模型都更珍贵。”

第354集:“会调皮的”橡皮泥模型与小螃蟹

章鱼师傅的橡皮泥模型成了小螃蟹们的“新玩具”——每天课堂结束后,它们都会围着模型转,用钳子夹着模型玩,把小海龟模型翻过来,把小海葵模型的触手捏变形,甚至把小海豚模型的背鳍捏掉,气得章鱼师傅用触手拍打着沙滩,墨汁洒了小螃蟹一身。

“你们别碰我的模型!这是给孩子们上课用的!”章鱼师傅的触手缠着一个被捏坏的小海葵模型,耳麦里传来它生气的声音,小螃蟹首领用钳子夹着一块橡皮泥,放在章鱼师傅面前,像是在“道歉”:“我们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模型好玩,想捏捏看……”

苏青给小螃蟹们准备了“专属橡皮泥”——用安全无毒的材料做的,颜色鲜艳,让它们自己捏模型,不用抢章鱼师傅的。林小满则教它们捏简单的形状:捏个小圆球当脑袋,捏个长条形当身体,就是小螃蟹;捏个椭圆形当壳,捏四个小短条当爪子,就是小海龟。小螃蟹们学得认真,没过多久就捏出了一堆“迷你小模型”,虽然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趣。

可小螃蟹们的调皮劲藏不住——它们捏完模型,居然用颜料涂在上面,把小螃蟹模型染成了“彩虹螃蟹”;有的把模型藏在沙滩上,让小宇和孩子们找,像是在玩“寻宝游戏”;最搞笑的是,它们居然捏了个“章鱼师傅模型”,触手画得特别长,还沾了点墨汁,章鱼师傅一看,笑着用触手碰了碰模型,像是在说“这个我喜欢”。

现在,沙滩画课堂结束后,总能看见小螃蟹们在沙滩上捏橡皮泥——有的捏模型送给孩子们,有的捏模型送给其他生物,小壳的玩具车旁边放着小海龟模型,小粉的礁石旁放着小海葵模型,成了彩虹礁的“迷你景观”。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调皮’,是对创造的渴望——当小螃蟹们学会用橡皮泥表达自己,调皮就变成了可爱的创意。这份创意,让每个小模型都充满了快乐。”

第355集:“会挑食的”孩子们与沙滩画颜料

沙滩画课堂上,孩子们开始“挑食”——只喜欢用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其他颜色碰都不碰,绿色颜料罐里的颜料几乎没动过,紫色颜料更是被扔在一边,苏青买的十二色颜料,最后只用了三种,浪费了不少。

“你们为什么不用其他颜色?绿色可以画海藻,紫色可以画珊瑚,多好看呀!”林小满拿着绿色颜料,给孩子们画了一片海藻,孩子们却摇着头,说:“绿色不好看,红色才好看,像小螃蟹的钳子!”原来孩子们觉得鲜艳的颜色才好看,暗淡的颜色不好看,才会“挑食”不用。

小宇给孩子们讲“海洋的颜色”——“你们看,海藻是绿色的,珊瑚有紫色的,小粉的花环是粉蓝色的,这些颜色放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蓝海呀!”他还用绿色颜料画了片海藻,用紫色颜料画了株珊瑚,用粉蓝色颜料画了小粉的花环,组合在一起,成了一幅漂亮的“海葵湾风景”,孩子们看得眼睛一亮,纷纷拿起自己不喜欢的颜色,开始尝试。

苏青也来帮忙,把颜料混合在一起,调出更多颜色——蓝色加黄色调成绿色,红色加蓝色调成紫色,红色加白色调成粉色,孩子们觉得神奇极了,围着苏青,让她调各种颜色,再也不“挑食”了。有的用混合色画海藻,有的用混合色画珊瑚,还有的用混合色画小粉的花环,沙滩上的画变得五颜六色,比以前好看多了。

现在,沙滩画课堂上,孩子们再也不挑颜料了——每次上课前,都会主动要求调颜色,有的调“海藻绿”,有的调“珊瑚紫”,有的调“浪花蓝”,还会互相分享自己调的颜色,画出来的画也越来越丰富。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挑食’,是对新鲜事物的小抗拒——当孩子们学会尝试不同的颜色,就像学会了欣赏不同的美,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精彩。这份成长,藏在每一次调色里,也藏在每一幅多彩的画里。”

第356集:“会忘事的”小壳与课堂模特

小壳作为沙滩画课堂的“固定模特”,每天都要趴在沙滩上,让孩子们画它,可最近却总忘事——忘了上课时间,孩子们都到了,它还在沙滩上晒太阳;忘了自己要摆的姿势,趴在沙滩上一动不动,孩子们画完都说“小壳像块石头”;最离谱的是,它居然忘了要带自己的“模特道具”——小宇送的玩具车,害得孩子们画小壳时,只能画光秃秃的小海龟,没有一点特色。

“小壳,你不是要当模特吗?怎么又忘了带玩具车?”小宇蹲在沙滩上,看着光秃秃的小壳,小壳用爪子碰了碰自己的肚子,耳麦里传来它懊恼的声音:“我……我早上晒太阳,把玩具车忘在礁石旁了,现在找不到了……”

林小满赶紧帮小壳找玩具车,最后在老绿的背甲下面找到了,原来小壳早上晒太阳时,把玩具车放在老绿旁边,后来忘了拿。老绿用鳍爪轻轻碰了碰小壳的头,像是在说“下次别忘啦”。小宇给小壳做了个“模特提醒绳”——用海草编了根绳子,把玩具车绑在小壳的爪子上,这样就不会忘了带。

可小壳还是会忘——下次上课,记得带了玩具车,却忘了要摆“推车”的姿势,趴在沙滩上,玩具车放在旁边,孩子们画完说“小壳和玩具车没关系”;小宇提醒它后,它才推着玩具车,摆出巡逻的姿势,孩子们立刻开心起来,画的小壳也生动多了。

现在,每天上课前,老绿都会提醒小壳:“带玩具车,摆姿势,别忘啦。”小壳也会用爪子碰一碰玩具车,确保没忘带,然后推着玩具车,在沙滩上慢慢走,当最合格的“模特”。孩子们画的小壳,有的推着玩具车巡逻,有的和玩具车一起晒太阳,还有的和玩具车一起玩,每一幅都充满了活力。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忘事’,是需要被提醒的小迷糊——小壳的模特工作,虽然总忘事,却充满了认真;老绿的提醒,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关爱。这份互相的照顾,让沙滩画课堂变得更温暖。”

第357集:“会争宠的”小粉与课堂模特

小壳当模特时,小粉有点争宠了——每次孩子们画小壳,都围在小壳旁边,没人画它,小粉只好躲在礁石缝里,用触手碰着玻璃弹珠,荧光花环也暗了下来。“他们都画小壳,不画我,我的花环不好看吗?”耳麦里传来小粉委屈的声音,小宇赶紧跑过去,把小粉抱到沙滩中间,“今天我们画小粉,它的花环最亮,还有小宇送的弹珠,肯定好看!”

孩子们围了过来,有的画小粉的荧光花环,有的画小粉的触手,有的画小粉旁边的玻璃弹珠,小粉开心极了,展开粉蓝相间的触手,把弹珠推到前面,配合着摆出姿势。螃蟹们也来帮忙,用钳子夹着彩色石子,帮孩子们补画花环的光芒,小粉的荧光花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孩子们画得更认真了。

可小粉还是有点“小心眼”——看见孩子们画完小粉,又去画小壳,就会故意收缩触手,把花环晃得更亮,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小宇只好和孩子们约定:“先画小粉,再画小壳,最后画它们一起玩的样子,谁都不偏心。”

现在,沙滩画课堂上,小粉和小壳成了“双人模特”——有时候小粉趴在礁石上,小壳推着玩具车在旁边巡逻;有时候小壳趴在小粉旁边,小粉用触手卷着小壳的爪子;孩子们画的画,既有小粉的亮花环,又有小壳的玩具车,还有它们一起玩的场景,每一幅都充满了友谊。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争宠’,是渴望被关注的小期待——当小粉发现,自己和小壳一起当模特,能被更多人喜欢,就会放下委屈,和小壳一起配合。这份友谊,让沙滩画课堂变得更快乐。”

第358集:“会调皮的”孩子们与生物模特(完)

“画老绿时,只用眼睛看,不用手摸,更不能涂颜料——老绿爷爷的背甲很脆弱,涂了颜料会不舒服的。”小宇站在沙滩中间,像个小老师一样,把“课堂规矩”念得清清楚楚,孩子们都乖乖点头,连最调皮的明明都小声说:“我再也不涂老绿爷爷的背甲了,还会帮它捡青苔。”

为了让孩子们更懂“尊重模特”,林小满设计了“生物朋友小课堂”——每次画画前,用十分钟讲一个生物的故事:讲小粉的玻璃弹珠是小宇送的礼物,碰了它会伤心;讲小壳的玩具车是巡逻工具,丢了会影响巡逻;讲老绿的背甲上的青苔是它的“小外套”,涂了颜料会生病。孩子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下来,说“要像保护自己的玩具一样保护生物朋友”。

转变发生在一周后——明明画小粉时,发现小粉的荧光花环有点暗,主动跑去问苏青:“苏青姐姐,小粉的花环不亮了,是不是饿了?我能给它喂点浮游生物吗?”苏青笑着点头,明明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子舀起浮游生物,放在小粉的触手旁,小粉展开触手接住,花环瞬间亮了起来,明明开心得跳着喊:“它亮了!小粉喜欢我喂的浮游生物!”

还有一次,孩子们画小壳时,突然刮起大风,把小壳的玩具车吹到了海里,几个孩子立刻跑过去,手拉手围成小圈,挡住海浪,让小浪花帮忙把玩具车顶回来;小壳的爪子不小心被石子硌了一下,孩子们赶紧找来软海草,轻轻铺在小壳的爪子下面,说“这样就不疼了”。

现在的沙滩画课堂,再也没有调皮的孩子——画小粉时,孩子们会主动帮它把玻璃弹珠摆到阳光下,让花环更亮;画小壳时,会帮它看着玩具车,不让风吹走;画老绿时,会帮它捡掉在沙滩上的青苔,轻轻放回背甲上。生物模特们也越来越配合:小粉会主动展开触手,把花环晃得闪闪的;小壳会推着玩具车,慢慢走成巡逻的路线;老绿则会偶尔抬抬鳍爪,给孩子们当“动态模特”,画面温馨又和谐。

课程结束时,孩子们还会给生物模特“送感谢礼”——用彩纸折小海星送给小粉,用石子拼小海龟送给小壳,用贝壳串小项链送给老绿。小粉把小海星放在玻璃弹珠旁边,小壳把小海龟模型摆在玩具车旁,老绿则把贝壳项链挂在背甲上,像是在炫耀“我的礼物最好看”。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调皮’,是孩子对世界的好奇试探——当他们学会‘温柔对待’,调皮就变成了最纯粹的善意。沙滩画课堂教给孩子的,不仅是画画,更是‘尊重’与‘爱’,这份成长,比任何画作都更有意义。”

第359集:“会忘事的”沙滩画课堂与结业典礼

沙滩画课堂办了两个月,终于要迎来“结业典礼”——小宇和妙探组准备给孩子们发“结业证书”,给生物模特发“最佳模特奖”,还要把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做成“蓝海小画家画册”,作为纪念。可越忙越乱,大家都开始忘事:

小宇忘了要给孩子们写结业证书的内容,直到林小满提醒,才慌慌张张地趴在沙滩上写,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把“小画家”写成了“小画夹”,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苏青忘了准备“最佳模特奖”的奖品,只好临时用荧光藻做了小奖牌,上面画着每个生物的头像;林小满忘了通知渔民来参加典礼,还好张爷爷路过,帮忙喊了村里的人,才凑齐了观众。

最离谱的是章鱼师傅——它答应要在结业典礼上画一幅“课堂全家福”,却忘了要画孩子们,直到小宇跑过来,指着画板说“章鱼师傅,还要画我们呀!”,才赶紧用触手沾着颜料,添上一群举着画笔的小脑袋,有的孩子还画了小辫子,有的举着沙滩画,细节满满。

“结业典礼现在开始!”随着嘎嘎的“广播声”(它特意学了“典礼开始”的发音),典礼正式拉开序幕。首先是“作品展示”——孩子们的画被一一铺在沙滩上,有“小粉与弹珠”“小壳的巡逻队”“老绿晒太阳”,还有“全班与生物朋友”的合照画,游客和渔民们都围过来,夸孩子们画得好。

然后是“颁奖环节”:

- 小宇给每个孩子发“结业证书”,证书上画着他们最喜欢的生物,旁边写着“蓝海小画家”;

- 苏青给生物模特发“最佳模特奖”:小粉的奖牌上画着荧光花环,小壳的画着玩具车,老绿的画着青苔背甲,章鱼师傅的画着颜料盘,嘎嘎的画着小喇叭;

- 林小满给螃蟹们发“最佳助教奖”,奖品是一大盒彩色橡皮泥,让它们能捏更多小模型。

最感人的是“感谢环节”——孩子们排成队,给生物模特鞠躬:“谢谢小粉当模特,你的花环最好看!”“谢谢小壳陪我们玩,你的玩具车真酷!”“谢谢老绿爷爷,你晒太阳的样子很可爱!”小粉的花环亮得刺眼,小壳用爪子碰了碰每个孩子的手,老绿则用鳍爪轻轻拍了拍孩子们的肩膀,像是在说“你们都是好孩子”。

典礼最后,所有人和生物一起,在沙滩上画了幅“结业全家福”——中间是老绿和张爷爷,周围是小宇、孩子们、小粉、小壳、章鱼师傅、嘎嘎、螃蟹们,孩子们举着结业证书,生物们摆着各自的标志性姿势,浮游生物们晚上用荧光把全家福拼在海面上,和沙滩上的画重叠在一起,像是一场盛大的“光影告别”。

小宇抱着“蓝海小画家画册”,眼泪有点红:“虽然课堂结业了,但我们每周还会来画画,永远当生物朋友的小画家!”孩子们都点头,有的还和小粉、小壳拉钩(用手指碰触手\/爪子),约定“永远不忘记”。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忘事’,挡不住真诚的告别与约定——沙滩画课堂结业了,但友谊没有结业,守护没有结业。那些画里的故事,那些孩子与生物的约定,会像荧光藻的光芒一样,永远亮在彩虹礁的沙滩上。”

第360集:“会延续的”蓝海小画家俱乐部

沙滩画课堂结业后,孩子们总缠着小宇,想继续和生物们画画。沈星提议:“不如成立‘蓝海小画家俱乐部’,每周六下午活动,不用固定上课,大家自由画画、和生物玩,还能邀请城里的孩子一起来,让更多人喜欢海洋、保护海洋。”

这个提议一出来,立刻得到了所有人和生物的支持——小宇当俱乐部“会长”,负责组织活动;林小满当“指导老师”,教大家画海洋生物;苏青当“技术支持”,帮大家拓印画、做画册;生物们则当“永久会员”:小粉、小壳、老绿当“常驻模特”,章鱼师傅当“创意顾问”,螃蟹们当“工具管理员”,嘎嘎当“宣传员”,小浪花当“表演嘉宾”,每次活动都表演特技,活跃气氛。

俱乐部第一次活动,就来了二十多个孩子——有渔村的,有城里的,还有跟着家长来旅游的。小宇带着大家做“破冰游戏”:“找朋友画画”,孩子们随机选一个生物朋友,和它一起画一幅画,画得最好的能得到章鱼师傅捏的橡皮泥模型。明明选了小粉,和小粉一起画“海葵与弹珠”;渔村的小女孩阿雅选了小壳,和小壳一起画“小海龟巡逻队”;城里来的小男孩乐乐选了老绿,和老绿一起画“老绿的回忆”,画面热闹又温馨。

苏青还在俱乐部里设了“环保小任务”——每次画画前,孩子们要捡一袋沙滩上的垃圾,才能领取颜料;画的内容必须和“保护海洋”有关,比如“不乱扔垃圾的小螃蟹”“保护珊瑚的小海豚”“清理海水的小海龟”。孩子们积极性高涨,有的画“小浪花赶走偷鱼的渔船”,有的画“小粉帮受伤的小鱼治病”,还有的画“孩子们和生物一起捡垃圾”,每一幅画都充满了对海洋的爱。

俱乐部的“特色活动”越来越多:

- 每月一次“主题画画日”,比如“海洋生物的家”“守护队的一天”“友谊日的快乐”,孩子们围绕主题自由创作;

- 每季度一次“画册发布会”,把优秀作品拓印成册,送给当地的学校、渔村,让更多人看到;

- 每年一次“沙滩画大赛”,邀请所有小画家和生物朋友参赛,冠军作品会被刻在彩虹礁的礁石上,永久保存。

有一次,俱乐部来了个城里的小男孩,因为之前在海边乱扔垃圾,被家长带来“道歉”。小宇带着他捡了一下午垃圾,教他画“不乱扔垃圾的小海鸥”,还让嘎嘎站在他旁边,陪着他画;小男孩画完后,认真地对嘎嘎说:“对不起,我以前不该乱扔垃圾,以后我会像你一样,当海洋的小卫士。”嘎嘎用翅膀拍了拍他的头,像是在“原谅”他。

现在,“蓝海小画家俱乐部”成了彩虹礁的“名片”——每天都有孩子来画画,有的带着自己的朋友,有的带着画板和颜料,生物们也天天等着孩子们来:小粉把玻璃弹珠擦得干干净净,小壳推着玩具车在沙滩上巡逻,老绿坐在礁石上晒太阳,等着孩子们来画它;章鱼师傅的洞穴里堆了一堆橡皮泥模型,都是给优秀小画家的奖品;嘎嘎则每天站在桅杆上,喊着“小画家们,快来画画呀!”,声音传遍整个彩虹礁。

沈星在第360集的日志里写道:“蓝海妙探组的第360集,是‘传承’的开始——从沙滩画课堂到小画家俱乐部,我们用画笔连接了孩子与海洋,用友谊连接了人类与生物,用行动连接了守护与未来。那些在沙滩上画画的小身影,那些亮闪闪的荧光花环,那些歪歪扭扭的画,都是蓝海最珍贵的宝藏。未来的我们会继续在这里,陪着小画家们长大,陪着生物朋友们变老,陪着这片海,永远清澈、永远温暖。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小画家,都是未来的守护者;每一幅沙滩画,都是蓝海的希望;每一次约定,都是永不落幕的友谊。”

当天晚上,俱乐部的孩子们和生物们一起,在沙滩上画了幅“未来的蓝海”——画里的海水清澈见底,珊瑚五颜六色,生物们和孩子们手拉手(触手拉手指、鳍爪拉小手),远处的渔船在干净的海面上航行,天空上飘着彩色的云朵。浮游生物们用荧光把这幅画拼在海面上,像是一片发光的梦想。

小宇躺在老绿旁边,看着发光的画,轻声说:“等我长大,要当像小满姐姐、苏青姐姐一样的海洋守护者,和小壳、小粉、小浪花一起,保护这片海。”耳麦里传来所有生物的声音:“我们等你,永远等你——蓝海的故事,会和你一起长大,永远不会结束。”

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荧光藻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蓝海小画家俱乐部的灯亮了一夜,像是在守护着这片海,守护着这群孩子,守护着永不落幕的友谊与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