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国际会展中心犹如一艘巨大的银色航船,沐浴在初夏明媚的阳光中。场馆内外,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为即将开幕的“国际艾草文化节”做最后的冲刺准备。巨大的海报悬挂在入口处,上面中英文双语写着主题:“艾火传承,照亮未来——探索古老艾灸智慧的现代价值”。海报背景,正是那幅从昆仑古墓中重现天日的冰魂艾经络图的艺术化渲染图,神秘而引人入胜。
在最为核心的“中医艾灸非遗展区”,林墨正凝神站立在一幅几乎占据整面墙的巨幅复刻版冰魂艾经络图前。这幅图采用特殊材质和工艺制作,关键穴位和经络走向甚至用微弱的荧光颜料标注,以便在特定光线环境下能更清晰地展示能量流动的概念。他的指尖轻轻拂过图中督脉的走向,最终停留在顶端“百会穴”的标注上。这里,是九宫回阳阵中他负责的“离宫”之位,也是那场古墓生死战中阳气喷薄的起点。回想起昆仑山中的经历,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冰魂艾被点燃时那炽热而纯净的能量波动。
“林墨,”苏清瑶清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秀眉微蹙,正仔细核对着展品清单,“冰魂艾**标本的恒温展柜已经调试好了,湿度和温度都严格控制在祖父医案记载的范围内。子午艾钟的复制品——就是按原物比例、用传统失蜡法铸造的那批——已经摆放在演示台。还有……祖父那几本最关键的手写医案原稿,安全部门特批,放在防弹玻璃恒温恒湿展柜里,旁边有专人值守。”她顿了顿,抬头看向林墨,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这些原件太珍贵了,我总觉得不太放心。”
林墨理解她的顾虑,安慰道:“放心,安保级别是最高规格。况且,让世界看到这些真实的、带着岁月痕迹的原始记录,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这也是祖父希望看到的——知识的共享与传承。”他环顾四周,工人们正在小心翼翼地将各种艾草标本、古代灸具、文献资料放入展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艾草清香。“国际艾脉联盟学员们发来的艾灸实操视频剪辑好了吗?特别是马克医生那边关于艾灸抗炎机理的微观影像。”
“已经好了,会在互动屏上循环播放。佐藤后人提供的京都千年艾栽培纪录片片段也加进去了,效果很棒。”苏清瑶点头,在平板电脑上勾选着已完成项。
这时,陈小雨像一只欢快的鸟儿般蹦跳着过来,怀里抱着一大叠刚刚印刷出来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宣传册。“林哥!清瑶姐!你们快看!宣传册成品出来啦!太漂亮了!”她兴奋地翻开内页,指着上面精美的图片,“看,这是我们当时在古墓里拍的壁画拓片,还有昆仑冰谷的远景,冰魂艾在雪地里发光的特写!刚才有个路透社的记者路过,看到宣传册,眼睛都亮了,非要预约明天开幕式后对咱们团队做专访呢!”
她翻到“全球艾灸技法研讨会”的日程表部分,手指点着上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马克医生的‘艾灸与神经系统调节’、佐藤老师的‘古法艾绒制作与药效分析’、卡玛姐姐的‘非洲部落艾草应用与社区健康’……哇,咱们的国际艾脉联盟这次真的是要全球扬名了!”
正说着,马明哲推着一个看起来非常精密、带有触摸屏和多个传感器的银色医疗检测箱走了过来。“最新的‘艾灸经络实时动态成像仪’调试好了,”他拍了拍箱子,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自信,“明天开幕式后的体验环节,我们可以现场邀请志愿者,用这个仪器直观展示艾灸前后经络能量的变化。用数据和图像说话,比我们解释一百遍都有用。”他放下箱子,神色变得严肃了些,压低声音对林墨和苏清瑶说:“不过,安全部门的老王刚加密传讯过来,提醒我们,‘暗影阁’近期在几个暗网活跃频道发布了针对冰魂艾标本和经络图的高额悬赏。他们很可能已经派人混入上海,文化节期间,我们必须万分警惕,尤其是对冰魂艾原株和那几页核心医案原稿的安保。”
这个消息让刚刚轻松的气氛为之一凝。苏清瑶立刻接口:“我已经和安保负责人又核对了一遍监控布防和人员安检流程,所有进入核心展区的人员都必须二次核验身份。明哲,你的仪器也能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留意异常能量波动。”
林墨眼神坚定:“意料之中。他们越是想破坏,越证明我们做的是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展厅另一侧的“民间艾灸技艺与验方展区”,赵铁山正拄着他那根从不离手的硬木拐杖,在一个展柜前驻足良久。展柜里,陈列着来自苗疆的、造型奇特的火针艾灸罐,北方民间流传的、纸张已然泛黄的脐疗配方手稿,还有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带有繁复图腾的艾灸按摩棒。老人的眼中充满了追忆与感慨:“这些老物件……好多都快失传了啊。你祖父鹤年兄,当年为了收集验证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宝贝,可是真正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磨破了不知多少双鞋。有些方子,还是他用百草堂的独门秘方跟人家换来的。”他转过头,看着走到他身边的林墨,目光慈祥而深邃,“小墨,明天文化节开幕,我想就在这个展区,现场演示一下‘赵氏推拿’配合雷火灸调理陈旧性筋骨损伤的法子。让现在的年轻人瞧瞧,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比那些进口仪器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