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艾草基地的晨露还沾在火魂艾的叶片上,林墨的手机就收到了一条加密信息 —— 发件人是 “昆仑守脉人”,内容只有简短的一行:“冰谷艾魂异动,血祭阵将启,速携子午艾钟来援”。信息末尾附着一张模糊的照片:雪山深处的峡谷里,几株泛着银光的艾草在寒风中摇曳,周围的岩石上刻着与祖父医案里一致的 “艾脉同源” 符号。
苏清瑶刚做完火魂艾的成分检测,看到信息后立刻调出昆仑山脉的卫星地图:“你看,这处冰谷位于昆仑山脉东段,海拔 4800 米,根据古籍记载,这里是古代‘艾灸本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藏有能增强艾草药效的‘冰脉能量场’。但‘血祭阵’是什么?我在所有中医典籍里都没见过相关记载。”
陈小雨快速检索海外文物数据库,突然指着屏幕上的一张残卷照片:“林哥!清瑶姐!你们看!这是在西域古城遗址发现的《灸法秘录》残卷,里面提到‘血祭阵以活人精血催动,可吸艾魂毁经络,唯子午艾钟与火魂艾能破’—— 这和我们收到的信息完全吻合!而且残卷上的字迹,和祖父医案里‘昆仑访艾’的批注字迹很像!”
马明哲立刻联系安全部门,确认昆仑冰谷附近近期有不明人员活动:“根据卫星监测,有一批携带特殊设备的人在冰谷周边搭建营地,疑似‘焰瞳’组织的残余势力。他们之前窃取艾灸古籍失败,现在很可能想通过血祭阵破坏昆仑的艾脉能量场,让火魂艾失去药效,从而垄断全球艾草市场。”
赵铁山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祖父当年从昆仑带回的艾草标本:“这是三十年前你祖父去昆仑寻艾时带回来的‘冰魂艾’,比火魂艾更稀有,药效也更强。他当年在医案里写过,‘冰魂艾生于冰谷寒泉旁,需子午艾钟引火才能激活,可破一切邪阵’。小墨,你们这次去昆仑,一定要小心,那里气候恶劣,而且‘血祭阵’凶险异常,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林墨握紧手中的冰魂艾标本,想起祖父医案里的 “治疾先治心” 家训,坚定地说:“我们必须去昆仑,不仅为了保护艾脉能量场,更要阻止‘焰瞳’的阴谋,不让他们破坏中医传承。清瑶,你负责整理昆仑艾脉的相关资料,标注冰谷的危险区域;小雨,你联系国际艾脉联盟的学员,让他们密切关注‘焰瞳’的动向,一旦有新线索立刻通知我们;马明哲,麻烦你协调登山队和医疗设备,确保我们能安全进入冰谷。”
接下来的三天,众人紧锣密鼓地准备。苏清瑶将祖父医案里的 “昆仑访艾” 记载与卫星地图结合,绘制出详细的冰谷路线图:“冰谷入口处有一处‘艾魂泉’,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增强艾条的药效;往里走三公里,就是血祭阵的所在地,周围的岩石上刻满了古代灸法图谱,我们可以根据图谱找到破阵的关键穴位。”
陈小雨则通过视频连线,向国际艾脉联盟的学员们通报了情况:“德国的马克医生已经联系了当地的登山协会,为我们提供专业的登山装备;日本的佐藤后人也表示,会派专家携带京都艾园的艾草样本赶来,协助我们激活冰魂艾。”
马明哲协调到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登山队,还准备了便携式心电监测仪、抗寒睡袋等医疗设备:“冰谷海拔高,气温低,我们必须做好防寒和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另外,我还带了军区总医院研发的‘艾绒保暖贴’,里面含有火魂艾成分,既能保暖,又能通过温热刺激缓解高原反应。”
出发前一天,李建国带着小区的退休老人来到百草堂,送来亲手缝制的艾草护膝:“小林大夫,我们听说你们要去昆仑,特意做了这些护膝,里面缝了艾草,能驱寒保暖。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等你们回来,我们还等着听你们讲昆仑寻艾的故事呢!”
林墨接过护膝,心里满是温暖:“谢谢李爷爷,也谢谢大家!我们一定会平安回来,把昆仑的艾魂艾带回来,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艾灸。”
第四天清晨,林墨团队在登山队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昆仑冰谷的旅程。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窗外的景色从草原逐渐变成雪山,空气中的氧气越来越稀薄。陈小雨有些高原反应,脸色苍白,林墨立刻拿出 “艾绒保暖贴”,贴在她的大椎穴上:“这个保暖贴能通过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高原反应。你深呼吸,慢慢适应,我们很快就能到登山基地了。”
抵达登山基地后,众人休整了一天,适应高原环境。第二天清晨,在登山队的带领下,开始向冰谷进发。山路崎岖,布满了冰雪,每走一步都格外艰难。赵铁山虽然年事已高,但凭借着常年推拿练就的好体力,一直走在队伍的前面:“小墨,你看前面那处凸起的岩石,像不像一只展翅的仙鹤?你祖父当年在医案里提到过,这是‘鹤鸣岩’,是进入冰谷的标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