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 第50章 归鸿映雪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第50章 归鸿映雪

作者:诚蹊大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7:28:57

腊月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敲打着琰堡的窗棂。岁末的忙碌气息弥漫在堡内,但与往年不同,今年更多了一份隐秘而焦灼的期盼。

来自吴地的最后一封家书犹如暗夜中的星火,言明父亲蔡邕已决意趁江河未封冻之际,启程北归,预计岁末年初可抵陈留。

这一日午后,天际阴沉,雪势渐密。望楼上的士卒忽然望见远处汴水方向,一列车队冲破雪幕,缓缓驶来。

那车队规模不大,但护卫精悍,车马仪仗虽经风尘仆仆,仍透着一股掩不住的清贵之气。

为首的马车辕上,插着一面小小的、却足以让整个琰堡屏息凝神的旗帜——那是蔡氏的标记。

“来了!是老爷!老爷回来了!”消息像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堡内上下。

蔡琰正在书房与毛玠商议开春后的屯田细则,闻讯手中笔管一顿,墨点滴落竹简,氤开一小团乌痕。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内翻涌的、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孺慕,有委屈,有经年独撑大局的辛酸,更有一种近乎“近乡情怯”的忐忑。

她整理了一下衣冠,对毛玠道:“先生,随我出迎。”

堡门大开,蔡琰率领毛玠、蔡谷等一众核心人物,肃立风雪之中。车队缓缓停稳,护卫左右分开。

车帘掀动,一位身着深衣、面容清癯、虽旅途劳顿却目光湛然的中年文士,在家仆搀扶下步下车辇。正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蔡邕蔡伯喈。

四年光阴,流放生涯,并未磨去他全部的儒雅风华,只是眉宇间添了些许风霜刻痕,眼神深处藏着一丝对时局的忧思。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第一时间便落在了站在最前方、那个身形纤细却站得笔直的女儿身上。

四目相对。蔡琰快步上前,依礼深深下拜:“不孝女琰,恭迎父亲大人归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蔡邕抢步上前,一把扶起女儿,仔细端详着这张既熟悉又染上了坚毅与风霜的稚嫩面庞,喉头哽咽,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吾儿……苦了你了!”这一声叹,包含了太多复杂情感,有对女儿年幼掌家的怜惜,有对琰堡规模的惊异,更有对乱世乖离的无奈。

他离乡时,女儿尚是承欢膝下的垂髫稚女,归来时,却已是统御一方、名动郡县的“蔡校尉”。这其中的艰辛,他虽未亲见,却可想象。

“父亲一路劳顿,快请入堡歇息。风雪大了。”蔡琰稳住心神,搀扶着父亲的手臂。

那一刻,她不再是运筹帷幄的堡主,只是一个接父亲回家的女儿。

迎接仪式简单而隆重。堡民们自发聚集在道路两旁,恭敬地注视着这位传说中的老爷归来。

他们眼神中的敬畏,不仅仅是对蔡邕本人名望的尊崇,更是对带领他们在这乱世建立家园的堡主之父的感激。

是夜,堡主府邸灯火通明,举行了小范围的家宴为蔡邕接风洗尘。

席间,蔡琰简要汇报了四年来琰堡的发展历程,从最初抵御小股流寇,到挫败黑山军袭扰,再到获得郡守认可,经营农桑,建立水军,布局荆襄……她语气平静,条理清晰,仿佛在讲述他人的故事。

蔡邕静听不语,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他虽从书信中知其梗概,但亲耳听闻细节,尤其是看到女儿谈及军政事务时那沉稳自信、洞察世情的模样,更是震撼不已。

这绝非一个寻常十三岁少女所能为!

他目光扫过陪席的毛玠、蔡谷,乃至那位气度不凡的客卿单福,见他们对自己女儿皆是发自内心的信服与恭敬,心中更是了然:

琰儿能有今日,绝非侥幸,其才具、魄力,恐怕远超自己想象。

宴后,父女二人终于有了独处的时光。书房内,炭火盆噼啪作响,温暖如春。

蔡邕抚摸着书架上整齐的竹简,感叹道:

“为父离京时,只望你能平安长大,觅得良缘,安稳度日。未曾想……你竟在这中原腹地,为我蔡家撑起了如此一片基业。琰儿,你……做得很好,比为父强。”

蔡琰为父亲斟上一杯热茶,轻声道:“时势使然,女儿不过是尽力而为。若无父亲昔年教诲,无毛先生、蔡谷叔等人辅佐,无堡内上下同心,女儿纵有想法,亦难实现。”

她将功劳归于众人,更显谦逊。

蔡邕接过茶杯,暖意从掌心传至心底。他沉吟片刻,神色转为凝重:

“琰儿,为父此次归来,一路所见,触目惊心。民生凋敝,盗匪蜂起,官道冷落,颇有末世之象。洛阳消息,灵帝沉疴难起,恐……就在今冬明春了。京师,已成火山口,一旦爆发,天下顷刻瓦解。你在此处,虽有基业,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究竟……作何打算?”

这是父亲归来后,第一次正式问及她对未来的规划。蔡琰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

“父亲,乱世已至,避无可避。女儿所求,非仅自保。琰堡乃我等立足之本,当继续深耕,积攒实力。然一堡之地,终有极限。女儿以为,当顺势而为。朝廷若真分崩,州牧若立,兖州刘岱非明主,我等需早谋出路。荆襄之地,富庶而主弱,或可为我等日后发展之机。眼下,需继续隐忍,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静观时变。”

蔡邕静静听着,心中波澜起伏。女儿的眼光、格局,已远超寻常诸侯。她不仅看到了危险,更看到了危险中蕴藏的机遇,并且已经有了清晰的长远战略。

他缓缓点头:“你能如此想,为父便放心了。为父虽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尚有几分虚名,一些故旧门生,或可在将来,为你联络士林,争取人心,略尽绵薄之力。”

父亲的表态,意味着蔡氏家族的全部资源,将正式与琰堡的命运绑定在一起。

蔡琰心中一定,有了父亲这面文化旗帜的加持,琰堡在未来争夺人才和道义制高点上,将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归鸿映雪,不仅带来了亲情的温暖,更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政治遗产和战略共识。

琰堡的未来,因蔡邕的归来,掀开了新的一页。

窗外的风雪依旧,但书房内的灯光,却显得格外明亮和坚定。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