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97章 校园中医手册与传承微光

太极医道传承 第97章 校园中医手册与传承微光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一清晨的雨下得绵密,教学楼走廊的瓷砖泛着湿冷的光。林辰背着帆布包走在里面,包里装着张教授借的《千金方》注本和刚烘干的防己、桂枝,苏晓冉撑着伞跟在旁边,布包里的秦艽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 昨天帮保洁陈阿姨调理风湿腿痛后,两人特意早起准备后续的药材。

刚走到三楼,就看到陈阿姨正扶着拖把杆慢慢起身,左腿不敢落地,每挪一步都得先往右边靠,裤脚还沾着点雨水。“陈阿姨,您的腿还疼吗?” 林辰赶紧加快脚步,伞往她那边倾斜了些。

陈阿姨看到两人,脸上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笑:“昨天敷了药好多了,今天想着把走廊拖干净,刚拖了半层,腿又开始发沉,膝盖里像裹了层湿棉花,又酸又胀。” 她揉着膝盖叹气,“这雨天最熬人,年轻时在老家种地淋过雨,落下这风湿的毛病,一到阴雨天就犯。”

苏晓冉赶紧从布包里掏出个保温袋:“陈阿姨,我们给您带了煮好的桂枝水,温着喝能祛湿,还有昨天剩下的防己和秦艽,今天再敷一次,腿就能更利索些。”

胖子拎着个塑料袋跑过来,里面装着刚买的红糖馒头,裤脚也湿了:“陈阿姨,先吃个馒头垫垫!我妈说风湿腿怕饿,饿了气血更虚,疼得更厉害 —— 我还带了个暖水袋,您敷药时可以捂着膝盖,更暖和。”

陈阿姨接过馒头,咬了一小口,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谢谢你们,孩子们。昨天敷了药,晚上睡觉腿都不抽筋了,今天本来想多干点活,没想到还是没扛住这雨天。”

林辰蹲下来,轻轻按了按陈阿姨的膝盖外侧,她疼得轻轻 “嘶” 了一声。“陈阿姨,您这是寒湿困在经络里,” 他收回手,语气很稳,“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风湿腿痛者,当以桂枝温通,防己祛湿,秦艽通络’,咱们今天除了热敷,再按按阳池和足三里穴,把寒气逼出来,腿就不沉了。”

苏晓冉打开保温袋,倒出桂枝水递过去:“先喝口水暖暖身子,这桂枝水加了点生姜,不辣,正好能驱寒。”

陈阿姨接过杯子,喝了两口,眼睛亮了:“喝完身上真暖,膝盖里的寒气好像散了点,没那么胀了。”

这时赵天宇背着书包走过来,伞柄上还挂着个布袋,里面装着晒干的艾叶和桂枝。“陈阿姨,我给您带了点艾叶,” 他把布袋递过去,语气比之前温和多了,“我奶奶用艾叶煮水泡脚,风湿腿好多了,您晚上也试试,加两勺桂枝,效果更好。”

林辰有点意外,笑着点头:“艾叶能温经,配桂枝正好,陈阿姨您晚上泡十五分钟,泡完赶紧擦干腿,别再受凉。”

赵天宇掏出小本子,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满了药材用法:“我周末整理了之前你说的方子,比如治肩痛的羌活葛根、治失眠的酸枣仁远志,都记下来了,想着以后要是有人问,也能帮忙说说。”

胖子凑过去看,笑着说:“你这笔记比我的课堂笔记还认真!要不咱们一起弄个‘校园中医手册’,把常见的小毛病和调理方法都记下来,贴在食堂、图书馆,方便大家看。”

苏晓冉眼睛一下子亮了:“这个主意好!上次图书馆李姐还说,想把安神的方子告诉同事,要是有手册,大家就能自己照着调理,多方便。”

陈阿姨听得连连点头:“要是有这手册,我也能照着给老家的邻居说说,他们也有风湿腿,总说去医院不方便。”

林辰心里一动,掏出笔记本:“那咱们今天就开始整理!先从常见的肩颈痛、失眠、腿痛开始,把药材用法、穴位位置都写清楚,再配上简单的图,大家一看就懂。”

赵天宇立刻掏出笔:“我负责画穴位图!上次上解剖课,我画的穴位图还被老师表扬过,保证清楚。”

几人找了间空教室,把桌椅拼在一起。林辰负责写药材用法,苏晓冉整理注意事项,赵天宇趴在桌上画穴位图,胖子则负责读之前记的病例,怕漏了重要的细节。

“治肩颈痛的羌活葛根,要写‘小火煮二十分钟,热敷肩颈,配合按肩井穴’,” 林辰一边写一边说,“还要加上注意事项,比如‘热敷时温度别太高,避免烫伤皮肤’。”

苏晓冉在旁边补充:“失眠的酸枣仁远志水,要写‘睡前一小时喝,配合按神门穴五分钟,平时少喝浓茶咖啡’,上次李姐说喝了咖啡,效果差点,这个得提醒大家。”

赵天宇画完肩井穴的图,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我标了‘肩膀正中,抬手时凹陷处’,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在哪儿,比光写文字清楚。”

胖子读着病例,突然抬头:“还有李叔的腰痛,续断狗脊当归水,要写‘适合长期弯腰劳损的人,敷完腰别受凉’,李叔上次说敷完没穿马甲,又有点疼,这个得加上。”

正忙得热闹,张教授撑着伞走进教室,看到桌上的手册初稿,眼里闪过惊喜:“你们这想法很好啊!校园里很多人有小毛病,不想跑医院,有这手册,就能自己简单调理,既方便又实用。”

他凑过去看林辰写的药材用法,指着 “风湿腿痛” 那部分:“这里可以加上‘雨天少穿短裤,膝盖处戴护膝’,陈阿姨这情况,保暖很重要,比吃药还关键 ——《千金方》里也说‘风湿者,避寒湿为首要’,你们把这点加上,就更周全了。”

林辰赶紧加上:“谢谢张教授,这点我们没想到,加上之后,大家就能更全面地调理了。”

张教授又看了看赵天宇画的穴位图:“穴位标得很准,要是再加上‘按穴位时有点酸胀是正常的’,大家就不会担心按错了。”

赵天宇立刻在图旁边加了行小字,笔速比之前快了些:“谢谢教授,我这就加上,免得大家按的时候害怕。”

张教授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本线装书:“这是《千金方》的民间抄本,里面有很多适合日常调理的小方子,比如‘生姜红枣水治风寒感冒’‘陈皮泡水助消化’,你们可以加到手册里,丰富内容。”

林辰接过书,指尖碰到泛黄的书页,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张教授,我们一定好好看,把有用的方子都加进去。”

中午雨停了,手册初稿也整理得差不多。几人把稿子复印了几份,分别贴在食堂、图书馆、宿舍楼下的公告栏里。路过的学生看到,都围过来看,有人还掏出手机拍照。

“这个好!我最近总失眠,正好试试酸枣仁远志水,” 一个女生指着手册说,“之前想去看中医,一直没时间,现在照着这个来,太方便了。”

“我爸有肩颈痛,我把这个拍下来发给他,让他试试羌活葛根水,” 另一个男生说,“比给他买按摩仪实用多了。”

陈阿姨看着公告栏前的人,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咱们弄的手册这么受欢迎,以后肯定能帮到更多人。”

赵天宇看着大家的反应,心里有点激动:“以前总觉得中医没用,现在才知道,它不是落后,是很贴近生活,能帮大家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林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咱们继续完善手册,再加上季节调理的方子,比如夏天的解暑茶、冬天的暖身汤,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用。”

张教授走过来,看着公告栏前的场景,笑着说:“你们做了件好事啊!中医的传承,不只是在课堂上、医书里,更在这些贴近生活的小事里 —— 让大家觉得中医有用、好用,愿意去了解、去用,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林辰点点头,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校园中医手册,记的是方子,传的是医道;让中医走进日常,帮人解决小毛病,才是传承的微光,虽小却暖,能照亮更多人的健康路。”

写完,他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带着淡淡的暖意。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公告栏的手册上,字里行间都透着温暖。林辰突然明白,张教授说的 “传承”,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像这样,和身边的人一起,把中医的智慧融进烟火气里,让每一个需要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温度 —— 这才是医道最本真的样子,也是它能一直传承下去的力量。

下午的时候,林辰收到赵天宇发来的消息,附了张照片 —— 他奶奶正在用艾叶桂枝水泡脚,旁边放着打印的手册,照片下面写着:“奶奶说这手册比药店的说明书清楚,让我谢谢你,也谢谢大家。”

林辰笑着回复:“以后咱们一起完善手册,让更多人受益。”

窗外的雨彻底停了,天边挂着淡淡的彩虹。林辰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满是暖意 —— 他知道,这本小小的校园中医手册,只是个开始,往后的日子里,还有更多温暖的故事,等着和身边的人一起书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