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50章 陈爷爷的寒咳喘与苏叶水的温

太极医道传承 第50章 陈爷爷的寒咳喘与苏叶水的温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六的风裹着点冬意,吹在脸上凉丝丝的。林辰背着帆布包站在宿舍楼下时,苏晓冉已经抱着浅青色砂锅在等了。砂锅侧袋里塞着个布包,里面是叠得整齐的紫苏叶 —— 叶片鲜绿,还带着点清晨的露水气息,旁边放着剥好的杏仁,还有泡软的陈皮。

“辰儿,你来得正好!” 苏晓冉把砂锅往怀里拢了拢,“昨天翻孙思邈的手记,里面说‘紫苏叶能散肺寒、止咳嗽’,我特意挑了带梗的,药店师傅说梗能通经络,比光用叶子效果好。还加了点杏仁,《本草纲目》里说杏仁‘润肺下气,止咳平喘’,配着紫苏叶正好。”

“来了来了!” 胖子的声音从楼道里炸开,手里拎着个印着梨花纹的保温桶,跑得满头汗,“我妈凌晨五点就起来蒸的川贝雪梨糕,说治咳嗽最灵!还放了点蜂蜜,甜而不腻,陈爷爷肯定爱吃。”

三人往公交站走,路边的梧桐树叶子落得差不多了,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苏晓冉跟林辰说社区阿姨的微信:“阿姨说陈爷爷咳嗽快半个月了,上次冬天受凉后就没好透。白天坐着都咳,夜里躺下更厉害,咳得睡不着,枕头得垫两个,不然痰堵得慌。吃了好几盒止咳药,咳得轻了点,可痰总咳不出来,堵在嗓子里难受。”

林辰摸了摸布包里的紫苏叶,指尖能触到叶片的纹路,想起昨夜翻的医书,语气很稳:“《黄帝内经》里说‘肺主气,司呼吸’,陈爷爷这是肺寒痰湿。冬天受凉后,寒气裹着湿气堵在肺里,气顺不了就咳。紫苏叶散肺寒,杏仁降气止咳,陈皮化痰,再按肺俞、膻中穴通经络,配合祝由术,能把肺里的寒气赶出去。”

胖子在旁边挠了挠头,把保温桶抱得更紧:“要不要带点热水?上次刘爷爷关节痛,先喝了点温水暖身子,说舒服。对了,这雪梨糕我能先尝一块不?闻着太香了。”

苏晓冉笑着拍了下他的手背:“别嘴馋,先给陈爷爷留着。温水带了,在保温杯里,加了点生姜片,能驱寒。”

公交站台上没几个人,就一个卖烤红薯的大爷在吆喝。胖子凑过去闻了闻,又缩回来:“下次再买,今天先帮陈爷爷看完病。”

公交来的时候,车厢里很暖。苏晓冉把砂锅放在靠窗的座位上,林辰把装药材的布包揣在腿上。车开起来,苏晓冉翻开小本子,上面画着陈爷爷家的路线,还标了个小药罐的符号:“阿姨说陈爷爷家在社区东边,门口有棵老石榴树,树干上缠着圈彩灯,虽然没亮,一眼就能认出来。”

林辰凑过去看,本子上还记着苏叶水的煮法:“水开后放紫苏叶、杏仁、陈皮,煮十五分钟,最后放两颗红枣煮三分钟,别煮太久,不然紫苏叶的香味就散了。” 他忍不住笑:“你连红枣煮多久都记着,我都快忘了要加红枣。”

苏晓冉的耳尖红了,赶紧把本子合上:“就是怕弄错了,陈爷爷咳得难受,别再让他喝着不舒服。”

到社区门口时,社区阿姨已经在站牌下等了,手里拎着个布袋子:“你们可来了!陈爷爷一早就坐在石榴树下的小马扎上等,刚才还咳了好几阵。我给带了碗小米粥,熬得稀稀的,他咳得没胃口,能喝小半碗。”

跟着阿姨往社区里走,路上看见李奶奶在院子里晒萝卜干,竹筛子摆了一院子。她老远就挥着手喊:“小伙子,姑娘!一会儿来我家拿蜂蜜啊!刚从老家带来的,治咳嗽好!”

陈爷爷家果然在社区东边,门口的老石榴树上缠着彩灯,线都有点旧了。陈爷爷坐在小马扎上,穿件深蓝色的棉袄,手里攥着个旧手帕,咳得肩膀都抖。看见他们来,他想站起来,刚直起腰就又咳起来,咳完喘着气说:“让你们…… 见笑了,这咳嗽折腾得我没力气。”

“爷爷您别站,坐着就行!” 林辰赶紧跑过去,扶住他的胳膊,“我们是来帮您看咳嗽的。”

陈爷爷点点头,咳了两声:“麻烦你们了,这么冷的天还来。我这咳嗽,夜里最厉害,咳得嗓子都哑了,痰卡在嗓子里,咳不出来咽不下去,遭罪得很。”

屋里比外面暖和,靠墙放着个旧木柜,柜上摆着个空药瓶 —— 上次医生开的止咳糖浆,旁边放着个搪瓷杯,杯里剩了点凉白开。陈爷爷把他们让到沙发上,自己坐在对面的小凳子上,刚坐稳又咳了起来,手帕上沾了点淡白的痰。

“爷爷,您咳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胸口发闷’,像压了块小石子?” 苏晓冉把保温杯递过去,声音放得很柔。

陈爷爷接过杯子,喝了口温水,喘着气说:“可不是嘛!上次想跟老伙计下棋,咳得连棋子都拿不住,最后只能回家躺着。医生说我是‘支气管炎’,开了药,吃了也不管用。”

林辰让陈爷爷坐直身子,伸手按在他的后背 —— 肺俞穴的位置。刚按下去,陈爷爷就咳了起来:“有点疼…… 咳完倒觉得松快了点。”

“这是肺俞穴,通肺气的,” 林辰慢慢加重力道,“您这是肺里有寒,得先把寒气散了。孙思邈以前在终南山,遇到冬天咳嗽的村民,就用紫苏叶煮水,还教他们按这个穴位,很快就好。”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坐在终南山的茅屋里,给一位咳嗽的老农递过一碗紫苏叶水,说 “这叶子能散寒,喝了痰就容易咳出来”。老农喝完没一会儿,就咳出了口白痰,笑着说 “舒服多了”。画面很快消失,林辰定了定神,继续按穴位。

“爷爷,您的痰是淡白色的,说明是寒咳,不能用凉性的药,” 林辰一边按一边说,“紫苏叶是温的,正好散您肺里的寒。”

苏晓冉在旁边记笔记,手里的笔飞快地动:“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旁开一寸半,通肺气;膻中穴,两**连线中点,宽胸化痰。”

胖子凑过来,也想试试按穴位,刚碰到陈爷爷的后背,陈爷爷就咳了起来。胖子赶紧收回手:“哎呀,我是不是按重了?”

林辰笑着摇头:“不是,这穴位按了会刺激肺气,咳是正常的。你去帮苏晓冉煮药吧,别在这儿添乱。”

胖子点点头,跟着苏晓冉往厨房走。苏晓冉把砂锅放在煤炉上,倒了温水,胖子帮忙把紫苏叶、杏仁、陈皮放进去。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淡淡的紫苏香混着陈皮的清甜味,飘得满屋子都是。

“这味儿闻着就舒服,” 陈爷爷吸了吸鼻子,咳得轻了点,“我年轻时在生产队,冬天也总咳嗽,队长给我煮过紫苏叶水,说能治咳,那时候忙,没顾上喝。现在老了,倒又想起这东西了。”

林辰帮陈爷爷按完肺俞穴,又按了膻中穴。按了大概十分钟,陈爷爷慢慢舒了口气:“不…… 不那么闷了,胸口松快多了,痰好像也能咳动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寒咳的咒语:“肺气顺,寒痰散,咳嗽止,呼吸安。”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陈爷爷的膻中穴上。脖子上的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陈爷爷的胸口,慢慢往肺部走。陈爷爷轻轻叹了口气:“暖…… 从胸口暖到肺里,像喝了热汤似的,不那么咳了,痰也能咳出来一点了。”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渐渐降了。他帮陈爷爷理了理衣襟:“您再歇会儿,药马上就好,喝了能更散寒止咳。”

这时,李奶奶拎着个玻璃罐走进来,里面是金黄的蜂蜜:“刚从老家带来的洋槐蜜,治咳嗽最灵,一会儿给陈爷爷兑在药水里,甜丝丝的。”

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件深灰色的棉背心:“给陈爷爷做的棉背心,里面加了绒,穿上暖和,肺里不进寒气,咳嗽就能好得快。”

苏晓冉把红枣放进锅里,煮了三分钟,就把砂锅端下来。用小瓷碗倒了半碗,放凉到温乎,加了一勺李奶奶的蜂蜜,递给陈爷爷:“爷爷您尝尝,要是觉得甜,我再给您加点温水。”

陈爷爷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不甜,正好,这味儿比止咳糖浆好喝多了。”

他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咳了两声,居然咳出了口白痰。陈爷爷眼睛亮了:“咳出来了!终于咳出来了!刚才堵在嗓子里,难受得很。”

林辰笑着说:“这就对了,寒痰咳出来,肺里就顺了,咳嗽也能好得快。”

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雪梨糕,胖子也拿了一块,刚咬了一口就噎到了,咳得脸都红了。林辰赶紧帮他顺气:“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胖子喘着气说:“太好吃了,我妈下次再做,我得多带点。”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陈爷爷非要把自己种的白菜塞给他们,绿油油的,还带着泥土的湿气。李奶奶塞了罐蜂蜜,张奶奶则把棉背心给陈爷爷穿上,让他别着凉。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石榴树下挥手,陈爷爷的声音比之前亮了,“我煮了红薯粥等你们!”

路上,胖子抱着装雪梨糕的保温桶,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真开心,陈爷爷不怎么咳了。辰儿,下周咱们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王奶奶总腿抽筋,夜里疼得睡不着,咱们去帮她看看。不过下周的事简单,到时候带点艾叶煮水泡泡脚就行,不用太麻烦。”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李奶奶送的蜂蜜罐:“我明天去药店买点艾叶,《本草纲目》里说艾叶能温经散寒,正好对腿抽筋。”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两人,又想起陈爷爷咳出痰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份中医传承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医理 —— 是苏晓冉怀里的浅青砂锅,是胖子手里的雪梨糕,是老人们递过来的蜂蜜和白菜,是孙思邈在终南山煮的紫苏叶水,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事,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了能暖到心里的安稳。

他翻开老医书,在空白的页角上轻轻写下:“肺为娇脏,喜温恶寒,散其寒则肺气顺,化痰浊则咳嗽止。” 写完,他把书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期待 —— 不管是下周的腿抽筋,还是以后的各种病症,只要带着这份初心,总能帮到更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