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42章 陈奶奶的心慌悸与酸枣仁水的宁

太极医道传承 第42章 陈奶奶的心慌悸与酸枣仁水的宁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日的晨光刚漫过社区的老槐树,林辰就背着帆布包站在了宿舍楼下。包的里层放着个素布包,里面是苏晓冉昨天挑好的炒酸枣仁,还有泡软的茯苓块 —— 酸枣仁颗粒饱满,炒得微黄,指尖碰着能闻到淡淡的焦香。素布包上贴着张浅粉便签,是苏晓冉的字迹:“昨天翻《神农本草经》,里面说酸枣仁‘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久服安五脏’,我特意挑了炒过的,药店师傅说熟用安神效果更好,还泡了茯苓,配着养心。”

“辰儿!等我两分钟!” 胖子的声音从楼道里传出来,手里拎着个印着碎花的保温桶,跑起来桶盖 “咔嗒” 响。掀开盖子,雪白的莲子糕露出来,还冒着细白的热气:“我妈凌晨四点就起来蒸的,说莲子能清心火,陈奶奶心慌,吃这个正好养着。苏同学呢?她那煮药的砂锅带来没?”

“在这儿呢!” 苏晓冉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手里拎着个浅青色砂锅,锅耳缠了圈米白棉线,“这是我姥姥传下来的老砂锅,煮草药不串味。昨天我把酸枣仁捣了捣,《本草纲目》里说‘酸枣仁,若入煎剂,须先捣碎,则仁里之香气易出’,不然药效出不来。”

三人往公交站走,风里裹着点槐花香,软乎乎地贴在脸上。苏晓冉把砂锅抱在怀里,跟林辰说社区阿姨的微信:“阿姨说陈奶奶心慌快一个月了,白天坐着都觉得心口‘砰砰’跳,像揣了只兔子,夜里躺床上更厉害,有时候还出冷汗,翻来覆去到天亮。上次去买菜,听见小贩喊价声都慌得站不住,吃了好几盒安神药,也没见好。”

林辰摸了摸布包里的酸枣仁,想起昨夜翻的老医书,语气比平时沉了点:“《黄帝内经》里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陈奶奶这是心阴不足、心神失养。酸枣仁补心阴、益肝血,茯苓宁心安神,再按内关、神门穴通经络,配合祝由术,能让心神安稳下来。”

胖子在旁边挠了挠头:“要不要带点热乎的?上次王爷爷喝金樱子水,先喝了点温水暖身子,说舒服。”

“带了,” 苏晓冉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杯口飘着细白热气,“里面是温的桂圆水,桂圆能补心脾,陈奶奶要是觉得酸枣仁水淡,兑点正好。”

公交站台上没几个人,就两个晨练的老人在慢悠悠打太极。胖子找了个干净的石墩子让苏晓冉坐:“你抱着锅别累着,我跟辰儿站着。上次去王爷爷家,你手冻得通红,这次戴手套了吧?”

苏晓冉笑了,从包里掏出双浅粉色的棉手套:“戴了,给你也带了双,你晨跑总说手凉,这个加了绒,比你上次戴的厚。”

胖子接过手套,耳朵有点红,赶紧套在手上:“谢了啊,这手套摸着真软,比我妈买的舒服。”

公交来的时候,车厢里很空。苏晓冉小心把砂锅放在靠窗的座位上,林辰则把装药材的布包揣在腿上,怕被人挤皱。车开起来,苏晓冉翻开小本子,上面画着陈奶奶家的路线,还标了个小月季的符号:“阿姨说陈奶奶家在社区东边,门口有个小花坛,种着月季,现在还有几朵粉花没谢,很好找。”

林辰凑过去看,本子上还记着酸枣仁水的煮法:“水开后放酸枣仁、茯苓,煮二十分钟,最后放三颗桂圆煮五分钟。” 他忍不住笑:“你连桂圆放的时间都记着,我都快忘了要加桂圆。”

苏晓冉的耳尖红了,赶紧把本子合上:“就是怕弄错了,陈奶奶本来就慌得难受,别再让她喝着不舒服。”

到社区门口时,社区阿姨已经在站牌下等了,手里拎着个布袋子:“你们可来了!陈奶奶一早就坐在花坛边的小马扎上等,说怕你们找不着。我给带了碗小米粥,熬得稀稀的,她能喝小半碗。”

跟着阿姨往社区里走,路上看见李奶奶在花坛边摘月季,竹篮里放着几朵开得正好的粉花。她老远就挥着手喊:“小伙子,姑娘!一会儿来我家拿玫瑰酱啊!刚腌好的,抹馒头甜得很!”

陈奶奶家果然在社区东边,门口的小花坛里,几株月季开得正盛,花瓣上还沾着露水。陈奶奶坐在小马扎上,穿件浅紫色的棉袄,手里攥着块蓝布手帕,看见他们来,想站起来,心口突然 “砰砰” 跳得厉害,赶紧按住胸口,脸色有点白:“你们…… 你们是来帮我的吧?我这心口又慌起来了。”

“奶奶您别站!坐着就行!” 林辰赶紧跑过去,扶住她的胳膊,“别着急,我们慢慢说。”

陈奶奶喘了口气,脸上露出点无奈的笑:“麻烦你们了,这么远跑过来。我这毛病熬人,夜里躺床上,心口跳得跟打鼓似的,眼睛睁到天亮,白天也没力气,连做饭都得歇好几次。上次我孙女来看我,跟我说话,我都没力气应,就觉得心口慌得厉害。”

屋里比外面暖和,靠墙放着个旧沙发,沙发上铺着块洗得发白的布。桌上摆着个空药瓶,里面还剩两颗白色的药片,旁边放着个搪瓷碗,碗里剩了点没喝完的温水。陈奶奶把他们让到沙发上,自己坐在对面的小凳子上:“快坐,我给你们倒点热水,嗓门可能有点小,你们别介意。”

苏晓冉赶紧递过桂圆水:“爷爷您别忙,我们自己来。您心慌的时候,是不是还觉得‘心里发空’,像少了点什么?”

陈奶奶点点头,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医生说我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开了药,吃了也不管用,现在听见大点的声音都慌。上次社区放电影,我想去看,刚走到广场,听见喇叭响,就慌得赶紧回来了。”

林辰让陈奶奶坐好,伸出手,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指尖刚碰到脉搏,就觉得脉搏又细又快,像没根的弦在抖。他又摸了摸陈奶奶的手心,有点凉,还带着点汗。

“陈奶奶,您这是心阴不足、心神失养,” 林辰凑到她耳边,声音放得很柔,“中医里说‘心藏神’,神不安稳,就容易慌、睡不着。我先给您按两个穴位,能缓解点慌,一会儿再煮酸枣仁水喝,喝了能帮着安神。”

“小伙子,这穴位真有用?” 陈奶奶有点疑惑,毕竟吃了那么多药都没好。

“您放心,” 林辰笑了,“《针灸大成》里记载,内关穴能‘主治心悸,心痛,胃痛,呕吐’,神门穴是‘心之原穴’,按这两个穴,能帮着通心经、安神。以前我爷爷给人看心慌,也常按这两个穴。”

林辰先找陈奶奶手腕上的内关穴 —— 在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他用拇指轻轻按下去,力道放得很柔:“奶奶,有点酸胀您忍一下,按几分钟就不那么慌了。”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手里的小本子记个不停:“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治心悸;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安神。”

胖子凑过来,也想试试按穴位,被林辰拦住:“你别瞎按,这两个穴离心经近,按重了会不舒服。你去把爷爷桌上的空药瓶收拾了,一会儿煮酸枣仁水。”

胖子点点头,赶紧收拾桌子,还不忘给陈奶奶倒了杯桂圆水:“奶奶您喝口水,按完穴位就舒服了。”

林辰按完内关穴,又按了陈奶奶手腕上的神门穴。按了大概十分钟,陈奶奶慢慢舒了口气,攥着手帕的手也松了点:“不…… 不那么慌了,心口也不跳得那么快了,好像心里松快了点,不发空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心悸的咒语:“心神宁,心悸止,夜能眠,日安宁。”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陈奶奶的神门穴上。脖子上的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陈奶奶的手腕里,慢慢往心口走。陈奶奶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软下来:“暖…… 从手腕暖到心口,像有股热流裹着心,不慌了,也不发空了,真舒服。”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也渐渐降了。他帮陈奶奶理了理衣襟:“您先歇会儿,我去煮酸枣仁水,喝完能更安神,夜里也能睡好。”

苏晓冉已经把砂锅放在煤炉上,倒了温水,胖子帮忙把捣好的酸枣仁和茯苓放进去。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淡淡的药香混着茯苓的清甜味,飘得满屋子都是。煮到第二十分钟时,苏晓冉把三颗桂圆放进去,没一会儿,桂圆的甜香就盖过了药味。

“这味儿闻着就舒服,” 陈奶奶吸了吸鼻子,“我年轻时在生产队,有个老中医也给人开过酸枣仁,说能安神,那时候忙,没顾上试。现在老了,倒要靠这东西救急了。”

苏晓冉坐在陈奶奶身边,笑着说:“奶奶,孙思邈在《千金方》里也记载过,用酸枣仁配茯苓、知母,治过不少和您一样心慌睡不着的人。他说‘酸枣仁主心烦不得眠’,咱们这水虽然简单,却也是按老方子来的。”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李奶奶拎着个玻璃罐走进来,里面是玫瑰酱,透着点粉粉的红:“刚腌好的玫瑰酱,给你们和陈奶奶带点。陈奶奶,你心口不慌了吧?刚才看见你坐着没捂胸口,比昨天好多了。”

陈奶奶笑了:“好多了,这小伙子按完穴位,我就不慌了。一会儿再喝酸枣仁水,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件浅灰色的棉背心:“给陈奶奶做的棉背心,里面加了绒,穿上暖和,心口也不凉。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袜子,这次是浅蓝色的,显干净。”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莲子糕,胖子在旁边帮忙递盘子,苏晓冉守在煤炉边盯着锅,怕酸枣仁水煮糊了。

桂圆放进去煮了五分钟,苏晓冉把砂锅端下来,用小瓷碗倒了半碗,放凉了点递给陈奶奶:“奶奶您尝尝,要是觉得苦,我给您兑点桂圆水。”

陈奶奶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不苦,有甜味,比我吃的药好喝多了。”

她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摸了摸心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不慌了!真不慌了!刚才还觉得心口堵得慌,现在松快多了,想躺会儿试试,以前躺着都慌得厉害。”

林辰扶着陈奶奶躺在沙发上,给她盖了件薄毯子。没一会儿,陈奶奶就眯上了眼睛,呼吸变得匀匀的,没了之前的急促。社区阿姨小声说:“她好久没这么安稳睡过了,以前夜里都得坐着,靠在沙发上眯一会儿。”

过了半小时,陈奶奶醒了,精神比之前好多了,眼睛也亮了点:“睡得真舒服!以前躺着都觉得心口跳得慌,现在一点事没有,还做了个小梦,梦见我孙女小时候了。”

张奶奶凑过来,笑着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上次陈奶奶连门都不敢出,现在都能安稳睡觉了!”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陈奶奶非要把自己腌的咸菜塞给他们 —— 装在玻璃罐里,封得严严实实,还带着股咸香。李奶奶塞了罐玫瑰酱,张奶奶则把织好的袜子拿出来,浅蓝色的,摸起来软乎乎的。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花坛边挥手,陈奶奶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很清亮,“我煮了银耳羹等你们!”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莲子糕的保温桶,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真开心,陈奶奶能安稳睡觉了,还收了这么香的玫瑰酱。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有个周爷爷总觉得‘胃口差’,吃两口饭就饱,还觉得胀,咱们来帮他看看。”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浅蓝色的袜子:“我明天去药店买点麦芽,《本草纲目》里说麦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正好对周爷爷的胃口差。我还得记得炒一炒,炒过的麦芽消食效果更好。”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两人,又想起陈奶奶睡着时安稳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份中医传承从来都不是遥远的条文 —— 是苏晓冉怀里的浅青砂锅,是胖子手里的莲子糕,是老人们递过来的玫瑰酱和咸菜,是《神农本草经》里的酸枣仁,是《黄帝内经》里的 “心藏神”,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事,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了能暖到心里的安稳。

他翻开老医书,在空白的页角上轻轻写下:“心藏神,神安则人宁;药养性,性和则寿延。此乃中医传承之真意。” 写完,他把书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期待 —— 下周的社区之行,又能帮到一位老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