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31章 周奶奶的手脚麻与当归水的通

太极医道传承 第31章 周奶奶的手脚麻与当归水的通

作者:夏紫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6:22

周六清晨的霞光,像揉碎的金纱洒在社区的石板路上。林辰背着磨旧的帆布包,早早等在宿舍楼下。帆布包夹层里,泛黄的老医书和穴位图边角微微卷起;最底层,一方油纸裹着当归片 —— 是苏晓冉昨夜亲手包的,还贴了张便签:“药店师傅说切薄片药效更易出,特意掺了几颗桂圆中和药味,活血还不伤人。”

“辰儿!等等我!” 胖子喘着粗气跑过来,怀里的竹篮跟着脚步晃,发出细碎的磕碰声。掀开蓝布帕子,金灿灿的南瓜饼露出来,蓬松的饼子还冒着热乎气:“我妈连夜蒸的,说南瓜配红糖最补气血。周奶奶那手脚麻的老毛病,保准能从根儿上养过来。” 他抹了把额角的汗,四下张望:“苏同学呢?她那煮当归的小砂锅带来没?”

“来了!” 苏晓冉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手里拎着个浅褐色小砂锅,锅沿裹着厚棉布:“这是我姥姥传下来的锅,煮当归最能留味儿。昨天我把当归和桂圆分好份了,一份煮一次,省得放多了发苦。”

三人往公交站走,风里带着点春天的软意,不像冬天那么扎人。苏晓冉把砂锅抱在怀里,跟林辰说社区阿姨的微信:“阿姨说周奶奶年轻时在服装厂做针线活,天天坐着缝衣服,后来就落下手脚麻的毛病。现在连拿筷子都费劲,早上穿衣服得缓好半天,手指才能伸直。”

林辰指尖捻了捻帆布包里的当归片,深褐色的纹理像岁月刻痕在指腹下蜿蜒。他垂眸看了会儿药材,镜片后的眼神沉下来,语气带着医学生的严谨:“昨夜翻了清代手抄医案《济世良方》,里面写着:‘耆老手足痹痛,皆因气血壅滞所致。当归活血通脉,桂圆补脾养血,辅以曲池、合谷二穴推拿,配合祝由导引之术,可使经络宣畅。’”

胖子在旁边插了句:“要不要带点温水啊?上次陈爷爷喝枸杞茶,就说先喝点温水垫垫胃舒服。”

苏晓冉抬手晃了晃保温杯,指腹蹭着杯壁上凝的细密水珠,睫毛弯出温柔的弧度:“带了温好的红枣水。周奶奶要是嫌当归苦,兑两勺进去,味道能甜润些。”

公交站台上人不多,胖子找了个干净长椅让苏晓冉坐:“你抱着砂锅别累着,我跟辰儿站着。上次去社区,你胳膊都酸了,这次可别逞强。”

苏晓冉笑了,从包里掏出双棉手套:“我戴了手套不冷,给你也带了双 —— 你手爱冻,这个加绒的暖和。”

胖子接过手套,耳朵有点红,赶紧套在手上:“谢了啊,这手套摸着真软和。”

公交来的时候,正好有个靠窗的空位。苏晓冉小心把砂锅放在座位旁边,林辰则把当归包揣在腿上,怕被人挤坏。车开起来,苏晓冉翻开小本子,上面画着周奶奶家的位置,还写着:“阿姨说周奶奶家在社区西边那栋楼,一楼,门口摆两盆月季花,冬天都开着。”

林辰凑过去看,忍不住笑:“你记得比我还细,我都快忘了桂圆要放几颗。”

苏晓冉耳尖泛起薄红,指尖无意识蹭着笔记本边缘,轻轻把本子合上:“周奶奶腿脚本就不利索,万一药材配错了,让老人家喝着不舒服可咋整……” 话音未落,睫毛轻轻颤了颤,满是担心。

到社区门口时,社区阿姨已经在等了,手里拎着个布袋子:“你们可来了!周奶奶一早就坐在门口月季花旁边等,怕你们找不到。我给她带了点软面条,她牙口不好,煮软了正好吃。”

跟着阿姨往社区里走,路上看见李奶奶在院子里翻晒萝卜干,她老远就喊:“小伙子,姑娘!一会儿来我家拿糖蒜啊!刚腌好的,脆得很!”

社区西边的老房子前,两盆月季花顶着霜雪开得旺,层层叠叠的粉花瓣裹着冰碴,在灰扑扑的冬日街巷里像两盏暖灯笼。周奶奶蜷在褪色的小马扎上,深绿色棉袄下摆垂到膝头,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攥着橘色暖手宝。听见脚步声,她颤巍巍撑着膝盖要起身,指节突然僵住打滑,暖手宝骨碌碌滚向青石板缝 —— 还好被林辰及时接住。

“奶奶您慢着点!” 林辰赶紧扶着她的胳膊,“别着急,我们自己进去就行。”

周奶奶眼角堆起层层褶皱,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摆了摆:“让你们大老远跑一趟,真是过意不去。” 她望着窗台边蔫头耷脑的月季,浑浊的眼底满是无奈:“昨儿个想给花儿浇点水,可这手抖得跟筛糠似的,刚拎起瓷壶就滑了手,洒得满地都是水。”

屋里比外面暖和,靠墙放着个旧缝纫机,上面堆着几块碎花布,一看就知道以前常做针线活。周奶奶把他们让到沙发上,桌上放着杯凉透的白开水:“快坐,我这屋小,别嫌弃。水凉了我再给你们倒热的。”

苏晓冉赶紧递过红枣水:“奶奶您先喝口温水,我们不渴。您手脚麻的时候,是不是还觉得胳膊腿发沉?”

周奶奶点点头,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上次我孙子来看我,给我买了个按摩仪,用着也不管用,还是麻。医生说我是‘末梢神经炎’,开了药吃了也没多大用,连端碗都得小心着来。”

林辰让周奶奶坐在椅子上,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指尖刚碰到她的手,就觉得冰凉,手指还有点僵。他又摸了摸周奶奶的胳膊,能感觉到肌肉发紧,按下去时,周奶奶皱了皱眉:“有点麻,还带着点疼。”

林辰想起老医书里的话:手脚麻伴冰凉僵硬,是气血不足、经络不通,得用当归活血、桂圆补心,再辅穴位通经络。

“奶奶,您这是气血没通到手脚上,” 林辰说,“我先给您按两个穴位,能缓解点麻,一会儿再煮当归水喝,让气血通得更顺。”

周奶奶点点头,慢慢把胳膊伸出来:“麻烦你了小伙子,我这老毛病也不想折腾了,能拿稳筷子就行。”

林辰先找到周奶奶胳膊上的曲池穴 —— 在肘横纹外侧,按的时候特意放轻了力道:“奶奶,有点酸胀您忍一下,按几分钟胳膊就不那么沉了。”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手里的小本子记个不停:“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能治上肢麻木、胳膊沉。”

胖子凑过来也想试试,被林辰拦住:“你别瞎按,这穴位得找准位置,按偏了没用。你去把奶奶桌上的凉水倒了,一会儿煮当归水。”

胖子点点头,赶紧收拾杯子,还不忘给周奶奶倒了杯红枣水:“奶奶您喝口水,按完穴位就舒服了。”

林辰按完曲池穴,又按了周奶奶手上的合谷穴 —— 在虎口处,能通手部经络。按了大概十分钟,周奶奶慢慢动了动手指:“不…… 不那么麻了,手指能伸直点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手脚麻的咒语:“气血通,经络畅,手脚舒,麻木消。”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周奶奶的胳膊上。脖子上的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周奶奶的胳膊里。周奶奶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软下来:“暖…… 从胳膊暖到指尖,像有股热流在里头跑,不麻了。”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也渐渐降了。他帮周奶奶理了理袖口:“您先歇会儿,我去煮当归水,喝完手脚能更灵活点。”

苏晓冉已经把小砂锅放在煤炉上,倒了温水,胖子帮忙把泡好的当归和桂圆放进去。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当归的药香混着桂圆的甜香,飘得满屋子都是。

“这味儿真好闻,” 周奶奶吸了吸鼻子,“我年轻时在服装厂,工友也给我煮过当归水,说能补气血,那时候忙,没顾上喝。后来退休了,手脚麻得厉害,也忘了这回事。”

苏晓冉坐在周奶奶身边,笑着说:“奶奶,以后您想喝,就跟我们说,我们每周都来给您煮。您要是想做针线活,我们还能帮您穿线。”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李奶奶拎着个玻璃罐走进来,里面是糖蒜:“刚腌好的糖蒜,给你们和周奶奶带点。周奶奶,你手脚好点没?上次我还看见你端碗的时候洒了汤呢。”

周奶奶笑了:“好多了,这小伙子按完,我手指就能伸直了。一会儿再喝当归水,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双棉鞋:“给周奶奶做的棉鞋,里面加了绒,鞋底软,走路不费劲儿。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帽子,这次是灰色的,耐脏。”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南瓜饼,胖子在旁边帮忙递盘子,苏晓冉守在煤炉边盯着砂锅,怕当归水煮糊了。

十五分钟很快到了,当归水变成浅棕色,冒着热气。苏晓冉用小瓷碗倒了半碗,放凉了点递给周奶奶:“奶奶您尝尝,要是觉得苦,我给您兑点红枣水。”

周奶奶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不苦,正好,还有股甜味,比我吃的药好喝多了。”

她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动了动手指,又抬了抬胳膊:“哎呀,手脚真不麻了!刚才还攥不住拳头,现在能攥紧了,胳膊也能抬起来了!”

张奶奶凑过来,笑着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上次陈爷爷的眼睛干,不就是他们治好的?”

周奶奶想站起来试试,林辰赶紧扶住她。她走到桌边,拿起筷子夹了块南瓜饼,稳稳放进嘴里,脸上露出笑:“能拿稳筷子了!以前夹菜都得用勺子,现在终于能像以前一样用筷子了!”

屋里的人都笑了,李奶奶拍着手说:“太好了!周奶奶,你以后终于能跟我们一起包饺子、聊家常了。”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周奶奶非要把自己做的手工鞋垫塞给他们 —— 林辰的是黑色,苏晓冉的是蓝色,胖子的是灰色,针脚整整齐齐,上面还绣着小菊花。李奶奶塞了糖蒜,张奶奶则把织好的帽子拿出来,灰色的,摸起来软乎乎的。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门口挥手,周奶奶的声音最亮,“我煮了银耳莲子羹等你们!”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南瓜饼的篮子,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真开心,周奶奶能拿稳筷子了,还收了这么好看的鞋垫。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有个马爷爷总觉得胃里胀,咱们来帮他看看。”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蓝色的鞋垫:“我明天去药店买点陈皮,老医书里写陈皮能理气,对胃胀有好处。”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两人,又想起周奶奶用筷子夹南瓜饼时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份传承从来都不是遥远的古训 —— 是苏晓冉怀里的小砂锅,是胖子手里的南瓜饼,是老人们递过来的鞋垫和糖蒜,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事,把老祖宗的医术,变成了能摸得着的安稳。

他翻开老医书,在空白的页角上轻轻写下:“气血通,则手脚舒;心意通,则暖意生,此乃传承之真意。” 写完,他把书抱在怀里,心里满是踏实 —— 下周的社区之行,又有了新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