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处。
办公室里没有一丝烟味,只有咖啡机运作的轻微声响和纸张的清香。
陆军上校戴维斯,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站在一幅巨大的华北军事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
他用红色的那一头,在晋西北那片区域,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这里非常不正常。”
他的声音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
一名年轻的武官助理,将一份刚收到的情报放在桌上。
“上校,这是最新的分析报告。”
戴维斯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在那个红圈上。
“念。”
“是。”
助理拿起报告,语气里带着一丝困惑。
“日军在晋西北的损失,已经可以确认,超过了一个加强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
“损失模式……完全不符合游击战的特征。”
“没有持续的骚扰,没有零星的伏击。”
助理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
“更像是……一场正面击溃。”
“一场由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军队,发起的,教科书式的歼灭战。”
戴维斯转过身,从助理手中拿过报告。
他的视线掠过纸上的文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现代化军队?”
他看向自己的助理。
“乔治,你觉得,整个华夏,除了我们正在援助的重庆政府军,哪里还有第二支‘现代化军队’?”
乔治的脸色有些发白。
他当然知道上校在暗示什么。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戴维斯将报告扔在桌上,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雾蒙蒙的山城。
“戴笠的人,像一群没头苍蝇一样,正准备派人偷偷摸进去。”
“他们只会用最愚蠢的办法,然后被对方像捏死虫子一样捏死。”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但是,他们怀疑的方向,是对的。”
戴维斯放下咖啡杯,重新走回地图前。
他的手指,在那个红圈上重重敲击着。
“这种干净利落的打法,这种碾压式的技术代差……”
他停顿了一下,抬起头,碧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冰冷的光。
“太像了。”
“太像伊万了。”
伊万。
苏联人。
这个词一出口,办公室里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乔治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困难。
“上校,您的意思是……莫斯科?”
“除了他们,还有谁?”
戴维斯冷笑一声。
“如果斯大林开始大规模武装那帮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乔治当然知道。
这意味着,整个远东的势力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意味着,美国在这里投入的一切,都可能付诸东流。
意味着,他们将面对一个比日本帝国,更可怕,也更难对付的红色巨人。
这是白宫和五角大楼,绝对无法接受的!
“我们必须搞清楚。”
戴维斯的声音,不容置疑。
“我们必须亲眼看到,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乔治有些为难。
“可是上校,那个地方,现在是军事禁区。我们的人,根本无法合法进入。”
“而且,我们不能像军统那样,派间谍进去。”
戴维斯点了点头。
“当然。”
“我们是文明人,不做那种上不了台面的事。”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我们不派间谍。”
“我们派一个记者去。”
“记者?”
乔治愣住了。
“是的,记者。”
戴维斯走到办公桌前,按下了内线电话的按钮。
“让史密斯到我办公室来。”
十分钟后。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一个男人走了进来。
他看上去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相貌普通,属于那种扔进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出来的类型。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休闲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就像一个不得志的大学教师。
可他走进来的那一刻,整个办公室的气场,都为之一变。
那是一种,被顶级掠食者盯上的感觉。
约翰·史密斯。
代号,“鹰眼”。
中情局远东分部,最顶尖的王牌外勤特工。
“上校。”
史密斯开口,声音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戴维斯指了指地图。
“史密斯,给你一个新任务。”
“去这里。”
史密斯的目光,落在那个红圈上,只看了一眼。
“延安的地盘。”
“是的。”
戴维斯将一份伪造的记者证和几份文件推了过去。
“你的新身份,是《纽约时报》的战地记者。”
“你的任务,是去采访报道八路军在晋西北前线的英勇抗战事迹。”
史密斯拿起那些文件,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他的阅读速度快得惊人。
“掩护身份,没有问题。”
“但是,他们会允许我一个美国记者,进入他们最核心的战区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