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署,通讯切断。
凌天看着屏幕上最后消失的、马歇尔那张写满屈辱与不甘的脸,心中没有半分波澜。
他缓缓转过身,整个指挥中心里,持续了数个小时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才终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不住的低声欢呼。
“赢了!他娘的,就这么赢了!”
年轻的参谋们互相拍打着肩膀,激动得满脸通红。
而丁伟和孔捷等老将,则不约而同地走到了舷窗边,沉默地看着窗外那片一望无际的深蓝色太平洋,眼中的情绪复杂得难以言说。
一个旧时代,在他们的见证下,落下了帷幕。
凌天没有参与到任何庆祝中去。
他径直走向指挥中心角落里的一处独立通讯席位,戴上了耳机。
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一条加密线路被迅速接通。
“是我。”
线路那头,传来楚云飞沉稳的声音:“顾问,有什么指示?”
此刻的楚云飞,正带领着他的“净化者”部队,在樱花省的土地上,执行着最后的清剿与肃清任务,将那些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特务与秘密基地,一个个连根拔起。
“云飞兄,给你一个新任务。”凌天的声音平静而清晰,“从你的净化者里,抽调最精干的情报分析员和外勤行动人员,立刻组建一支特别行动队。”
“代号,播种者。”
楚云飞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静静地听着。
“这支部队的任务只有一个,”凌天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欧洲科学考察,做好一切前期准备。”
“我要你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德国那些顶尖科学家的人。”
就在凌天下达命令的同时,作为“东京湾协议”的第一份附件,两份来自华盛顿与莫斯科的、极不情愿的“数据馈赠”,正通过加密的数据链,缓缓注入“井冈山”号的信息处理中心。
与“井冈山”号这边高效的数字洪流不同,在地球的另外两端,美苏的情报部门,正手忙脚乱地将那些尘封在保险柜里的、关于德国的绝密档案一份份找出,通过老旧的电传打字机,逐字逐句地敲打、编码、发送。
那“咔哒、咔哒”的、缓慢而刺耳的声音,仿佛是旧时代最后的哀鸣。
这些情报,是他们耗费了无数金钱、牺牲了无数特工才换来的心血结晶。
从佩内明德的V2火箭基地设计图,到梅塞施密特公司的喷气式发动机实验数据;从海森堡领导下的物理研究小组最新进展,到法本公司在合成材料与化学领域的突破性专利……
所有的一切,此刻都化作一行行冰冷的代码,成为了那份城下之盟的“赔礼”。
凌天甚至没有亲自去查看这些原始情报。
他只是下达了一个简单的指令。
“将所有接收到的数据,打包加密,转送后方。”
海量的数据,瞬间跨越了八十年的时空,涌入了位于2024年的“曙光计划”总部。
在那里,由超级计算机组成的庞大阵列,开始对这些混杂、零碎、甚至真假参半的情报,进行着恐怖效率的分析、整理、交叉验证与深度挖掘。
仅仅一个小时后。
一份经过未来科技处理过的、条理清晰的报告,便被重新传回了“井冈山”号,直接呈现在了凌天和楚云飞面前的战术屏幕上。
报告的标题,简洁而有力——《德国高价值目标清单》。
它更像是一本详尽的“狩猎指南”。
每一个被列为最高优先级(S级)的目标旁边,都附有让任何情报机构都望尘莫及的详细资料。
“韦恩赫,31岁,V系列火箭首席设计师。性格特征:极端的实用主义者,对政治信仰淡薄,毕生追求是星辰大海。家庭情况:父母健在,有一位弟弟。心理弱点分析:对其母亲情感依赖度高,可用其家人的安全作为突破口。潜在合作可能性评估:92%……”
“库尔特,42岁,喷气式发动机专家。性格特征:严谨、刻板,典型的普鲁士工程师。政治倾向:对现政不满,私下有过抱怨。突破口建议:提供不受任何政治干扰的、拥有无限预算的顶级实验室。合作可能性评估:85%……”
“奥托,64岁,化学家,裂变现象发现者之一。当前状态:已被盖世太保秘密监控,人身自由受限。营救方案建议:A、B、C三套备选方案……”
看着这份几乎将每个目标都“解剖”得淋漓尽致的报告,楚云飞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他深知这份报告的份量。
凌天的声音,适时地在他的耳机中响起。
“云飞兄,这份清单,就是你们播种者未来几个月的全部工作。”
“我要你们针对上面的每一个人,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迎接方案。”
凌天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圈定了几个名字。
“对于那些双手沾满鲜血、无可救药的纳粹死忠分子,就地清除,把他们的研究资料带回来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