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港。
灰色的海水拍打着残破的码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了海水咸味、尘土味以及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的复杂气息。
一艘艘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巨型运输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内。
船体上看不到一根铆钉,线条流畅得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巨大的电磁起重机无声地运作,将一个个灰色的标准化集装箱从船腹中吊装至岸边。
这些集装箱落地后,侧面装甲板自动滑开,内部的机械结构在几分钟内自行伸展、组合,迅速变成了一栋栋功能齐全的临时建筑——办公室、医疗站、净化中心、宿舍。
整个过程,没有震耳欲聋的施工噪音,只有高效而冷漠的机械运转声。
赵刚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其中一个刚刚由集装箱展开的办公室里。
他面前,是一面由光点构成的巨大虚拟地图,精准地标注着整个关东平原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损毁程度、以及幸存者的聚集点。
这些数据,正由无数在天空中盘旋的微型无人机实时传回,每秒都在刷新。
一名年轻的行政参谋快步走了进来,立正报告。
“主任,根据初步统计,东京及周边区域幸存者约一百二十万人。大部分人缺少食物和清洁水源极度短缺。”
赵刚的目光没有离开地图,他沉稳地下达了指令。
“命令后勤部,两个小时内,在所有幸存者聚集点设立物资分发中心。食物、药品、饮用水,必须足量供应。”
“是!”
参谋转身欲走,赵刚又叫住了他。
“另外,传达我的第一号行政令。”
他伸出手指,在虚拟地图上划定了几个区域。
“以东京港为中心,立即开始对樱花省全境幸存者进行人口普查与身份登记。收缴所有旧的身份证明,发放临时居住证。每一个人的信息,包括指纹和虹膜,都必须录入我们的数据库。”
“告诉执行小组,我们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救助,确保每一个活下来的人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二,是掌控,我需要知道这片土地上,每一粒沙子的动向。”
“明白!”参谋记录完毕,敬了个礼,迅速离去。
与此同时,樱花省的上空。
数十架运输直升机,正以极低的噪音,飞向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李云龙的部队,到了。
横滨市的一处废墟广场上。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从天而降,他们身上覆盖着深灰色的外骨骼装甲,手中的步枪造型科幻,头盔的面罩上闪烁着淡蓝色的数据流。
他们的出现,让广场上蜷缩着的数百名幸存者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然而,士兵们并没有举起武器。
他们迅速在广场四周建立了警戒线,随后,几名士兵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物资箱。
一名身高近两米、如同铁塔般的士兵,走到一个因为饥饿而蜷缩在地上的小女孩面前。他蹲下身,巨大的身躯给女孩带来了强烈的压迫感。
他打开面罩,露出一张年轻而憨厚的脸。
从物资箱里拿出一支银色的管状物,拧开,一股浓郁的肉汤香味飘散出来。
他将这支高能营养膏,轻轻递到了小女孩脏兮兮的手中。
小女孩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又看了看手里的食物,不敢相信。
士兵对她笑了笑,然后站起身,转身走向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胡萝卜加大棒。
这是凌天和赵刚在行动开始前就定下的核心策略。
用绝对的军事力量进行威慑,确保无人敢于反抗;同时,用远超这个时代的充足物资,来收拢和安抚那些在战争和饥饿阴影下,早已麻木和绝望的普通民众。
大部分幸存者的反应,正如他们所料。
在经历了天皇被俘、国家战败、三日凌空的天灾之后,他们的精神世界早已彻底崩溃。
对于新的统治者,他们没有仇恨,也没有欢迎,只有一种听天由命的麻木。
有饭吃,能活下去,是他们此刻唯一的念想。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在箱根的一处山间温泉旅馆的地下室里。
二十几名穿着旧日本军官制服的男人,正围着一张地图,神情狂热。
“……支那人立足未稳,我们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是杀不光的!”一名独眼龙军官,正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哈依!今晚我们就夜袭东京港,烧了他们的物资船!为天皇陛下尽忠!”
其他人纷纷响应,眼中闪烁着玉碎的疯狂。
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头顶三千米的高空中,一架翼展不足两米的无人机,正通过红外传感器,静静地观察着地下室里的一切。
无人机将这二十几个人的热信号清晰地标记出来,连同精确的坐标,一起上传到了李云龙的指挥部。
李云龙看着屏幕上跳出来的红点,撇了撇嘴。
“他娘的,还真有不怕死的。老子现在忙着当保姆,没空陪你们玩过家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