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神情依旧平淡如水,仿佛早已超脱尘世纷扰。
本以为要等到下一劫才会现世,不想竟来得这般快。
不过天命难违,终究避不开。
今日将存稿尽数放出,让诸位看个痛快!话说商王帝辛选美的诏令刚颁布,便如野火般传遍各路诸侯。
八百诸侯反应各异:弱小的诸侯惶惶不安,强大的诸侯则暗自窃喜。
这些年来,帝辛荒废朝政,终日沉湎酒色,各路诸侯趁机积蓄力量。
有些胆大的更是私藏甲兵,暗中壮大。
随着势力渐长,不少诸侯的野心也如野草般疯长。
他们早已不满足现有的封地与权柄。
此次选美诏令,恰似给这些心怀鬼胎之人递了把刀。
诏书下达不过数日,便有二十余中小诸侯揭竿而起,接连攻陷数座城池。
消息传至朝歌,帝辛冷笑一声,召集文武议事。
大王明鉴,诸侯作乱皆因选美一事。
若收回成命,叛军自然师出无名。商容上前进谏。
微臣附议,当与叛军议和。又一大臣高声附和。
费仲见状立即反驳:这些宵小之徒不过虚张声势!若不严惩,只怕群起效仿。
臣请即刻发兵平叛,以正视听!
爱卿所言极是。帝辛赞许道,只是该派何人出征?
闻太师北征未归,武成王需镇守朝歌。
臣举荐东伯侯姜恒楚领兵平乱。
妙计!帝辛抚掌大笑,东伯侯用兵如神,定能马到功成!
帝辛对商容等人视若无睹,放声大笑道:
随即挥袖喝道:传寡人旨意,命东伯侯姜恒楚即刻整军备粮,讨伐叛逆诸侯!
八百诸侯都该明白,这天下终究是寡人的天下!
臣遵命。
在君王威压下,姜恒楚不得不领兵出征。
商容等老臣被冷落一旁,个个面如土色。
费仲举荐姜恒楚别有用心。
一来东伯侯兵强马壮,二来其女贵为姜皇后,在后宫颇有威望,妨碍了三妖行事。
此乃一箭双雕之计——先借平叛之名调离姜恒楚,再罗织谋反罪名除之。
姜皇后失势后,略施手段便可废后,扶持三妖上位,把持朝政。
西岐侯府内,历经两年牢狱的姬昌虽生华发,目光依旧锐利如刀。
丧子之痛如附骨之疽,伯邑考的肉羹幻影时刻折磨着他。
发儿,如何看待这道选秀诏令?
姬发上前行礼:父侯,此乃天赐良机。
儿臣建议联合四大诸侯合围朝歌,为兄长报仇!
姬昌颔首:南伯候、北伯候尚可周旋。
只是东伯侯身为国丈,恐难与我等同心。
父亲不必忧虑!
姬发神色从容,语气沉稳道:据我所知,那昏君沉迷于妃嫔之间,对姜皇后日渐冷落,姜恒楚侯爷早已心生不满。
再者,那几位受宠的妃子皆与费仲关系密切,以他们的狠辣性情,怎会容忍姜皇后继续执掌后宫?
因此,孩儿断定,他们迟早会对姜皇后或姜恒楚侯爷下手,届时便是我们说服姜恒楚侯爷的良机!
姬发之智,可谓洞察秋毫,寥寥数语便将朝歌局势剖析得透彻分明。
姬昌脸上终于浮现欣慰之色,至少这个儿子并未让他失望。
姬昌拍案定夺,为父即刻秘密联络南伯侯与北伯侯, ** 大事!
父亲,姬发郑重提醒,为防南伯侯与北伯侯生变,我们须早作准备,随时应对战事。
此言甚是!
——
东昆仑玉虚宫中。
自紫霄宫归来后,元始天尊已知封神在即,手持打神鞭与封神榜的他推演天机,算出应劫之人当出自阐教。
不久,他收下两名弟子——姜子牙与申公豹,二人与广成子等十二金仙同辈。
然而二人资质悬殊:申公豹天赋卓绝,区区数十年便修至天仙初期;姜子牙却始终难入修道之门,终日昏昏沉沉,连地仙门槛都未能踏破。
元始天尊无奈,耗费无数灵药奇珍,才勉强将其修为提升至地仙后期,却终究无法再进一步。
这般厚待自然引来阐教众弟子不满,无人理解师尊为何如此偏爱这愚钝之徒。
这日元始天尊正讲道,忽见天穹神光乍现,封神榜与打神鞭微微震颤。
时机已至!
他停下讲道,目光深邃地望向昏昏欲睡的姜子牙:子牙,你入我门下多少年了?
元始天尊神色淡漠地望向须发皆白的姜子牙。
“嗯?”
姜子牙正沉浸在思绪中,猛然听见师尊呼唤,立刻回过神来。
见到元始天尊冷淡的目光,心中不禁一紧。
他半生庸碌,直到中年才侥幸踏入仙门,却因资质愚钝,始终未能突破地仙之境。
若非元始天尊赐下的诸多灵药珍宝,他恐怕连地仙后期的修为都难以企及。
此刻被问及入教年岁,他唯恐师尊要将他逐出师门。
然而,他仍恭敬答道:“回禀师尊,弟子入教已有五十二载。”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淡然道:“为师推演天机,你此生仙缘已尽,下山去吧,你的造化应在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