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 > 第91章 谣言初起

腊月的寒风裹着雪沫子,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打了个旋,又呼啸着钻进巷子里。张婶挎着半篮子冻得硬邦邦的白菜,脚步却没往家走,反而绕到了李婆的院墙外,隔着矮矮的土墙就喊:“李婶,在家没?我跟你说个事儿!”

院里传来李婆搬凳子的声音,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李婆裹着厚厚的棉袄,探出头来:“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待着,跑我这儿来干啥?快进来,屋里烧了煤炉,暖和。”

张婶搓着手走进屋,眼睛却不自觉地往窗外瞟了瞟,确认没人路过,才压低声音,往李婆身边凑了凑。煤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她脸上的神色忽明忽暗,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李婶,你最近没觉得,苏青那女人有点不对劲吗?”

李婆正往灶上添柴火,闻言愣了一下,手里的柴火都顿了顿:“不对劲?啥不对劲?她不就是每天做手工、送娃上学,跟往常一样嘛。”

“一样?可不一样了!”张婶急着辩解,声音又拔高了几分,又赶紧捂住嘴,再次确认四周没人,才接着说,“你想啊,她以前是啥样?男人没消息,带着三个娃,连顿饱饭都快吃不上了,见了人都低着头走。可你看现在,她做的手工卖到城里去,听说一个月能赚好几块!娃也一个个出息,晓燕拿三好学生,晓阳是数学小能手,连晓雨都能拿画画奖——你不觉得,这变得也太快了点?”

李婆皱了皱眉,把添好柴火的铁锅盖上,转过身来:“人家肯吃苦,又会教娃,日子过好点不是应该的?咱们当初不还佩服她吗,说她一个女人家不容易。”

“容易?我看她是背地里有门道!”张婶撇了撇嘴,眼神里透着几分嫉妒,“你忘了前几年,村里传她跟镇上的混混走得近?那时候多少人说她不正经,后来她男人走了,她才收敛了点。现在突然这么能干,又是赚钱又是教娃的,指不定背地里做啥见不得人的事呢!不然凭她一个乡下女人,哪来那么大本事,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

这话像颗小石子,扔进了李婆心里,泛起一圈涟漪。李婆想起前几年,确实有村民在背后议论苏青,说她去镇上赶集时,跟一个染着黄头发的混混说了几句话,后来那混混犯事被抓了,村里的议论就更难听了,说苏青“跟混混不清不楚”。只是后来苏青带着娃回村,一门心思做手工、教娃,那些议论才慢慢淡了下去。

“这话可不能乱说,”李婆虽然心里犯嘀咕,却还是劝了一句,“苏青这阵子帮了不少人,刘嫂家娃不爱写作业,是她给支的招;王婶教孙女算术,她还把拼音卡片借出去了。再说她的手工,都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供销社的张婶都说她做工好,城里人才愿意买。”

“那可不一定!”张婶却不依不饶,“谁知道她的手工是不是有人帮着卖?说不定就是靠不正当关系,找了城里的门路!还有她教娃,以前也没见她有文化,怎么突然就会教拼音、教算术了?指不定是跟哪个男人学的,拿了人家的好处,才这么卖力呢!”

张婶越说越起劲,把自己的猜测添油加醋地说出来,仿佛亲眼看见了似的。她心里本就不平衡——自家儿媳在家啥也不干,孙子成绩吊车尾,而苏青一个单亲妈妈,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孩子们也个个争气,这种落差让她心里堵得慌,总想找点苏青的“不是”,来安慰自己。

李婆没再反驳,只是默默地给张婶倒了杯热水。她虽然觉得张婶的话有些过分,却也忍不住在心里琢磨:苏青的转变确实太快了,会不会真像张婶说的那样,有啥不为人知的秘密?

张婶喝了口热水,见李婆不说话,以为她也认同自己的说法,心里更得意了,又压低声音说:“你可别跟别人说,我也是跟你关系好,才跟你念叨。你看着吧,早晚有一天,她那点事儿得露馅!”

说完,张婶又坐了一会儿,没再提苏青的事,转而聊起了年货的话题,可话里话外,还是忍不住带着对苏青的羡慕和嫉妒。等她离开时,天已经擦黑了,寒风卷着雪粒,把她的脚印很快覆盖,却没把她刚才说的话吹散。

李婆是个藏不住话的人,心里装着事就难受。第二天早上,她去井边挑水,遇到了隔壁的王婶,两人一边打水一边聊天,聊着聊着,李婆就忍不住把张婶的话漏了出来,只是没说这话是张婶说的,只说是“听别人说的”。

“苏青跟混混不清不楚?还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事?”王婶一听就愣住了,手里的水桶都晃了晃,“不能吧?苏青那女人看着挺老实的,每天除了做手工就是带娃,也没见她跟别的男人来往啊。”

“我也觉得不像,可架不住别人这么说,”李婆叹了口气,“说她以前跟镇上的混混有瓜葛,现在突然有钱有本事,都是靠不正当门路……你说这事儿,是真的假的?”

王婶皱着眉,心里也犯了嘀咕。她想起前几天,苏青还帮她教孙女认颜色,耐心得很,怎么看也不像是做坏事的人。可“三人成虎”,有人这么说,难免会让人心里起疑。她挑着水回家时,又忍不住把这话跟自家男人说了,还特意叮嘱:“你可别跟别人说,我也是听李婆说的。”

可这话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旦被风吹起来,就再也收不住了。王婶的男人在村里的砖厂干活,中午跟工友们一起吃饭时,忍不住把“苏青跟混混有瓜葛”的话当成了谈资,添了句“难怪她赚钱这么快”;砖厂的工友又把这话传给了卖菜的小贩,小贩又传给了供销社的店员……不过两三天的功夫,这话就像长了翅膀,在村里传开了。

有人半信半疑,说:“苏青看着不像那样的人啊,会不会是误会?”

也有人跟着附和,说:“我早就觉得她不对劲了,一个女人家,没男人帮衬,哪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肯定有问题!”

还有人添油加醋,把“跟混混不清不楚”说成了“跟城里的老板有一腿”,把“做手工赚钱”说成了“靠男人给钱”,越传越离谱,越传越难听。

这天下午,苏青挎着竹篮去供销社送手工,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店员在小声议论:“你听说了吗?陆晓燕她妈,以前跟混混有关系,现在的钱都是靠不正当手段赚来的……”

“真的假的?她还帮李婆教孙娃拼音呢,看着挺正派的啊。”

“正派啥呀,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然她一个单亲妈妈,怎么能给娃买新书包、新字典?指不定背后做了啥见不得人的事……”

苏青的脚步一下子顿住了,手里的竹篮差点掉在地上。那些议论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她的心上,让她浑身发冷。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只是靠自己的双手赚钱,靠自己的耐心教娃,怎么就成了“靠不正当手段”“做见不得人的事”?

她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心里的委屈和愤怒,走进供销社。店员们见她进来,立刻闭上了嘴,眼神躲闪着,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苏青把手工递给张婶,声音有些发颤,却还是尽量保持平静:“张婶,这是您要的10个肚兜,我做好了。”

张婶接过肚兜,看着苏青苍白的脸,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她也听说了那些谣言,却知道苏青的手工都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那些谣言肯定是假的。她拍了拍苏青的手,小声说:“别听外面的人瞎胡说,我知道你的为人,也知道你的手工有多好。”

苏青勉强笑了笑,接过张婶递来的钱,转身走出了供销社。外面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可她心里的疼,比寒风更甚。她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不知道那些谣言为什么会凭空出现,也不知道接下来,她该怎么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

她想起家里的三个孩子,想起晓燕抱着字典说“以后自己能查字”的兴奋,想起晓阳做算术题时认真的侧脸,想起晓雨画全家福时开心的笑脸。为了孩子们,她不能倒下,也不能被谣言打败。

苏青握紧了手里的钱,脚步慢慢变得坚定起来。她知道,谣言终会被事实打败,只要她继续靠自己的双手赚钱,继续用心教好孩子们,总有一天,村民们会明白真相,那些难听的议论,也会慢慢消失。

只是此刻,寒风中的村庄,已经被谣言笼罩,那些窃窃私语的议论,那些异样的眼神,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裹住了苏青,让她在这个腊月里,感受到了比寒风更刺骨的寒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