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抠脚大汉变身猫娘后,被拍卖了 > 第71章 云端之上的迷茫

2101年10月5日的晨光,是从私人飞机舷窗的缝隙里钻进来的。张纳伟(张若曦)是被机翼划破气流的轻微震动惊醒的,他睁开眼时,窗外已经不是利雅得那种浑浊的浅灰色天空,而是一片铺展到天际的云海——奶白色的云絮像被揉碎的棉絮,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阳光穿过云层,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落在他盖着的浅灰色羊绒毯上,却没带来多少暖意。

他坐起身,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指尖第一时间触到风衣内兜——那里硬硬的,是装着护照和全家福的黑色文件夹。昨晚飞机起飞后,他几乎没怎么睡,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的景色从利雅得的沙漠变成波斯湾的蓝色海面,再变成无边无际的云海,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空落落的,说不清是解脱还是惶恐。

机舱里很安静,除了引擎的轻微轰鸣,听不到其他声音。这是一架湾流G650,内部装修奢华得像移动的宫殿:浅棕色的实木地板,深灰色的真皮沙发,对面的小桌台上摆着一瓶未开封的法国红酒和两个水晶杯,旁边的书架上整齐地放着十几本精装书,大多是阿拉伯语和中文的,封面看起来崭新得从未被翻阅过。他的座位靠窗,旁边是一个可以折叠的小桌板,上面放着空乘昨晚送来的矿泉水,瓶身上凝着的水珠已经干了,留下一圈浅浅的水渍。

“张先生,您醒了?”一个温和的女声在身边响起。张纳伟转过头,看到一位穿着藏蓝色制服的空乘,二十多岁的样子,脸上带着标准的微笑,手里端着一个银色的托盘,上面放着一杯热牛奶小碟点心,“早餐还有半小时准备好,先给您倒了杯牛奶,您看还需要其他的吗?”

张纳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张先生”是在叫自己——“张若曦”的身份还没完全刻进脑子里,偶尔听到这个称呼,总觉得是在叫别人。他接过牛奶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泛起一丝微妙的暖意:“不用了,谢谢。”他的声音还有点沙哑,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也带着一丝对陌生环境的警惕。

空乘的微笑没变,微微颔首后便转身离开了,脚步很轻,走在地毯上几乎没有声音。张纳伟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机舱尽头的厨房方向,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位空乘的态度很礼貌,却带着一种刻意的疏远,不像庄园里的女仆那样小心翼翼,也不像训练师那样冷漠刻薄,更不像亲王那样带着占有欲,这种“礼貌的距离”让他有些不适应,却又莫名地松了口气。

他端着牛奶向窗外的云海。晨光越来越亮,把云絮染成了淡淡的金色,偶尔能看到几缕云丝被风吹得散开,像轻纱一样飘在天空中。这样的景色,他以前只在曼谷的旅游杂志上见过——那时候他还是高端房产中介,带客户去普吉岛看房时,曾在飞机上见过类似的云海,只是那时候的他,心里想的是如何签下合同,如何维持中产的生活,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这样的身份,坐在私人飞机上,飞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

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飘回了2096年的曼谷。那时候他刚投资失败,资产清零,11月失业后连房租都交不起,只能厚着脸皮住在前妻苏玲的家里——那曾是他亲手买下的婚房,120平米的高端楼盘,客厅的落地窗能看到湄南河的景色。每天早上,他都会偷偷躲在阳台投递简历,怕被苏玲看到他的狼狈;晚上看到女儿苏纳琳画画时,他会假装不经意地问“琳琳今天画了什么”,却不敢告诉女儿自己连她的课外画画班学费都付不起。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陪我去动物园呀?”女儿的声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张纳伟的心脏猛地一揪,他放下牛奶下意识地摸向风衣内兜,指尖隔着布料碰到了照片的边缘——那是他和苏玲、苏纳琳唯一的全家福,拍于2087年苏纳琳刚出生时,照片上的他穿着笔挺的深灰色西装,苏玲抱着襁褓中的女儿,脸上带着温柔的笑,背景是曼谷的大皇宫。那时候的他,刚创下年销售10亿泰铢的纪录,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从未想过几年后会落到这般田地。

他轻轻拉开拉链,从内兜里拿出黑色文件夹,小心翼翼地翻开,取出夹在护照最后一页的全家福。照片已经有些褪色,边缘被他反复摩挲得发毛,襁褓中苏纳琳的小脸有些模糊,却依然能看出她皱着小鼻子的可爱模样。张纳伟用指尖轻轻抚摸着照片上苏纳琳的脸,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滴在相纸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琳琳,爸爸对不起你。”他轻声说道,声音哽咽,怕被空乘听到,刻意压低了音量,“爸爸没能陪你去动物园,没能给你报画画班,甚至没能在你生日的时候给你买个蛋糕……爸爸现在要去华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但是爸爸一定会找你的,一定会带你回曼谷,好不好?”

他把照片贴在胸口,感受着心脏的跳动,仿佛这样就能离女儿近一点。脑海里又浮现出2097年4月25日的凌晨——那时候他在苏玲家的客房里,刷到曦光基因的广告,500万人民币的招募金像救命稻草一样吸引着他。他那时候想的是,只要拿到钱,就能重新买房买车,就能供女儿上大学,就能弥补对苏玲和女儿的亏欠。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所谓的“人体机能优化研究”,竟然是把他改造成半人半猫的“怪物”,竟然是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实验室的记忆像一把锋利的刀,突然刺进他的脑海。2097年4月27日下午,他被宋主管带到董里府的深山基地,注射药物昏迷后醒来时,全身一丝不挂地躺在冰冷的仪器上,李博士和几个实验人员围着他,手里拿着各种仪器,嘴里说着他听不懂的“cRISpR-cas59a系统”“基因改造”。后来的日子里,他经历了肠道清洁、全身剥皮的屈辱,被关进玻璃容器里注射基因溶液时,血管里传来的灼烧感、身体被拆解般的剧痛,至今想起来还会让他浑身发抖。

第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时,他几乎崩溃——159cm的身高,d罩杯的胸部,白色渐变蓝灰色的猫耳和长尾,酷似迪丽热巴的脸,完全没有了“张纳伟”的影子。训练房里的日子更难熬,训练师用冷水喷淋逼他用猫砂盆,用软尺打他的尾根逼他学“撒娇”,用生鱼片诱惑他回应“Samira”这个名字……每一次屈服,都像在他的心上划一刀,可他只能忍,因为他知道,只有活着,才有机会见到女儿。

后来被亲王买下,住进利雅得的庄园,他以为自己逃离了实验室的噩梦,却没想到只是换了一个更奢华的牢笼。被关在镀金笼子里当“展品”,被亲王强制亲密,被训练着用尾巴递球、用猫耳讨好……那些日子,他每天晚上都会偷偷摸向项圈的夹层——那时候照片还藏在那里,每次摸到照片,他都会告诉自己“再忍忍,琳琳还在等我”。

“张先生,早餐准备好了,您现在要吃吗?”空乘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回忆。张纳伟连忙把照片放回护照夹层,合上文件夹,塞进风衣内兜,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静:“好,谢谢。”

空乘推着餐车走过来,在他面前的小桌板上放下一份早餐:一碗小米粥,一碟青菜,一个水煮蛋,还有一小笼包子,都是典型的华夏口味。“高先生特意交代,给您准备了清淡的华夏早餐,您看看合不合口味。”空乘一边摆放餐具,一边轻声说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他的脸,似乎注意到了他微红的眼角,却没有多问,只是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张纳伟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包子放进嘴里。包子是猪肉白菜馅的,温热的馅料在嘴里散开,带着熟悉的家常味道——这种味道,他只在父亲张浩宇做的饭里尝过。父亲是湖南人,年轻时来泰国做工程师,做得一手好湘菜,偶尔也会包包子给他吃。那时候他还小,每次父亲包包子,他都会守在厨房门口,等着第一个出锅的热包子,父亲总会笑着揉他的头:“慢点吃,别烫着。”

想到父亲,张纳伟的眼眶又热了。父亲在他14岁那年车祸去世,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经历失去,那时候他才明白,父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父亲做的饭菜,都是最珍贵的东西。后来他娶了苏玲,有了苏纳琳,才渐渐理解父亲当年的不易——只是那时候的他,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很少有时间陪女儿,现在想来,满是后悔。

“您父亲是湖南人?”空乘突然开口,让张纳伟愣了一下。他抬起头,看到空乘正收拾着旁边的餐盘,语气很随意,不像刻意打探,“刚才听您说梦话,提到了‘湖南’‘爸爸’,我也是湖南人,所以有点印象。”

张纳伟的心微微一动,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嗯,我父亲是湖南长沙的,以前是工程师,在泰国工作。”他说得很小心,不敢暴露太多真实信息,毕竟“张若曦”的父亲是虚构的“张建国”,不是真实的“张浩宇”。

空乘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这么巧?我也是长沙的!湖南菜特别辣,不知道您能不能吃惯,不过高先生说您可能没吃过太多湘菜,以后有机会可以尝尝,比如剁椒鱼头、小炒黄牛肉,都是我们那儿的特色。”她说起家乡菜时,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眼神也亮了起来,那种自然的亲切感,让张纳伟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一些。

“好,以后有机会尝尝。”他笑了笑,这是他上飞机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微笑。空乘又聊了几句长沙的风土人情,比如橘子洲头的烟花、岳麓山的枫叶,然后便推着餐车离开了,临走前说:“飞机大概下午3点降落上海浦东机场,高先生会派人去接您,您要是累了,可以再睡一会儿,到了我会叫您。”

张纳伟点点头,看着空乘离开后,重新看向窗外的云海。刚才的对话,让他对华夏多了一丝微弱的期待——或许,这个父亲的故乡,不会像沙特那样冰冷;或许,高瑞泽真的像亲王说的那样,不会“约束”他;或许,在这里,他能找到女儿的消息。

他拿起小米粥,小口喝着,温热的粥滑进胃里,驱散了些许寒意。粥的味道很淡,却带着家常的温暖,让他想起苏玲以前早上给他做的粥——苏玲是会计,做事很细心,煮的粥总是刚好的温度,不会太烫也不会太凉。那时候他们还没离婚,每天早上一起吃早餐,晚上一起陪女儿画画,虽然平淡,却是他现在最怀念的日子。

吃完早餐,他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却没有睡意。脑海里反复想着“华夏”“上海”“高瑞泽”这些词,心里充满了迷茫。他不知道高瑞泽为什么会同意收下他,是真的像亲王说的“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还是有其他的目的?他不知道“张若曦”这个身份能不能经得起核查,万一被发现是假的,他该怎么办?他更不知道,在华夏这么大的国家,他该去哪里找女儿——苏玲是在华夏公司做高级会计,可他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公司,也不知道苏玲有没有带着女儿去华夏,甚至不知道女儿现在是不是还叫“苏纳琳·张”。

这些疑问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他的心里,让他有些喘不过气。他再次摸向风衣内兜,指尖碰到照片的边缘,心里又安定了一些——不管未来有多难,不管“张若曦”的身份会带来多少麻烦,只要有这张照片在,只要他还记得自己是张纳伟,是苏纳琳的父亲,他就不能放弃。

飞机继续平稳地飞行,窗外的云海渐渐变成了浅灰色,太阳慢慢移到了头顶,机舱里的光线也亮了起来。张纳伟睁开眼,看到对面的小桌台上放着一份华夏的报纸,是空乘刚才送来的,标题是“2101年华夏科技发展报告: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领跑全球”。他拿起报纸,翻到科技版,看到上面写着“华夏华清大学研发出新型cRISpR-cas系统,可精准修复基因缺陷”——华清大学,是亲王说的高瑞泽毕业的学校。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目光紧紧盯着“基因编辑技术”这几个字。实验室的记忆再次浮现,李博士说的“cRISpR-cas59a系统”、身体被改造的剧痛、猫耳和长尾的出现……这些都和报纸上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关。他不知道华夏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不是和普罗米修斯实验室的一样,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找到恢复“张纳伟”身份的方法,更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基因技术找到女儿——毕竟,他和女儿有血缘关系,或许能通过基因匹配找到她的下落。

这个念头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他迷茫的内心。他把报纸折好,放进风衣内兜,和文件夹放在一起——这或许是他在华夏的另一个希望,除了找女儿,他还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变回“张纳伟”,能不能摆脱这半人半猫的身体,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

下午1点左右,空乘送来午餐,是一份糖醋排骨和一碗米饭。张纳伟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他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的云海渐渐变成了淡蓝色,远处隐约能看到连绵的山脉——空乘说,那是华夏的秦岭山脉,过了秦岭,就快到上海了。

他拿出手机——这是亲王昨天给他的,里面已经预装了华夏的电话卡,通讯录里只有一个联系人,备注是“高瑞泽”。他打开地图,搜索“上海”,屏幕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街道和建筑,东方明珠塔、外滩、陆家嘴……这些名字他以前在旅游杂志上见过,却从未想过自己会真的来到这里。他又搜索“曼谷”,屏幕上出现了湄南河的地图,他放大地图,找到苏玲家所在的小区,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不知道苏玲和女儿现在怎么样了,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想过他。

下午2点半,飞机开始下降,窗外的景色越来越清晰,能看到成片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公路、还有蜿蜒的黄浦江。张纳伟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紧张和期待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他要到华夏了,要开始“张若曦”的人生了,要去寻找女儿了。

他再次摸向风衣内兜,确认照片和文件夹都在,然后整理了一下风衣的衣领,看着窗外的上海一点点靠近。飞机穿过云层,降落在浦东机场的跑道上,轮胎接触地面时发出轻微的震动,像是在为他的新生敲响钟声。

“张先生,我们到上海了。”空乘走过来,帮他拿过放在旁边的行李——一个黑色的行李箱,里面是高瑞泽准备的衣服和日用品,“高先生派来的人已经在机场外等您了,举着‘张若曦’的牌子,您出去就能看到。”

张纳伟点点头,站起身,跟着空乘走出机舱。舷梯下,阳光很亮,照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暖意。他抬起头,看着上海的天空——是纯净的蓝色,没有利雅得的沙尘,空气里带着湿润的气息,和曼谷的气候有些相似。

远处,一个举着“张若曦”牌子的男人正在向他挥手,穿着黑色的西装,看起来很干练。张纳伟深吸一口气,握紧了风衣内兜的文件夹,迈开脚步,朝着那个男人走去。

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不知道“张若曦”的人生会有多少坎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女儿。但他知道,他已经离开了那个囚禁他的牢笼,已经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已经离希望更近了一步。

他在心里默念着:“琳琳,爸爸到华夏了。爸爸会加油的,会找到你的,一定会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猫耳被风吹得微微晃动,风衣的下摆轻轻扬起,像是在为他的新生祝福。云端之上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希望,照亮了他未来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