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那一夜的“默许工作”,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无声,却在林晚星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那枚鹅黄色的旧发卡,那代号“曙光”的绝密图纸,还有陆砚川在门边阴影里那复杂到令人心悸的凝视……无数谜团交织,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然而,生活并未给她太多沉溺于私人情绪的空间。手提箱的密码锁急需打开,孩子们需要安稳的环境,而她自己,也需要一个能够暂时转移注意力、证明自己价值的出口。
机会来得很快。几天后,苏阿姨闲聊时提起,家属区附近的红星机械厂二分厂最近正在赶一批紧急的外贸订单,任务重、要求高,厂里技术骨干忙得脚不沾地,甚至贴出了临时招聘技术员助理的告示。
“技术员助理?”林晚星心中一动。机械厂……车床、铣床、热处理……这些正是她前世浸淫多年的领域!虽然这具身体没有文凭,但她脑子里装着的知识,是超越时代的宝藏。去试试?既能赚点钱贴补家用(苏阿姨的工资、孩子们的吃穿用度,处处要钱),又能接触实际设备,说不定还能为打开那个密码锁找点灵感。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按捺不住。她仔细翻出原主压箱底的、唯一能证明她上过几天技校的结业证,又找出自己这阵子闲暇时画的一些改进工具胎具的草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牵着安安(舟舟和宁宁被邻居小伙伴拉去玩了),在苏阿姨担忧的目光中,走向了红星机械厂二分厂。
厂区门口,机器的轰鸣声和金属的碰撞声远远传来,带着一种粗犷的活力。空气里弥漫着机油、铁锈和淬火液特有的、略带刺鼻的味道。安安好奇地东张西望,林晚星则深吸一口气,走向门卫室。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或许是因为厂里确实急缺人手,又或许是接待她的车间副主任老李,看到她带来的那些思路清晰、颇具巧思的草图时眼中闪过的一丝惊讶。简单问了几个关于车刀角度和热处理基本流程的问题后,林晚星凭借扎实的基础和对答如流的沉稳,竟然当场就被录用了!岗位是热处理车间的临时技术助理,主要协助一位姓张的老师傅处理钻头、铣刀等关键刀具的淬火工艺。
“小林同志,欢迎加入!张师傅经验丰富,就是脾气有点急,你多担待,多学多看!”老李热情地拍了拍林晚星的肩膀,又逗了逗可爱的安安,“哟,还带着小尾巴呢?放心,咱厂里有托儿所,就在车间后面,有专人看着,安全得很!”
安安被陌生的环境和热情的李伯伯弄得有点害羞,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林晚星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感激地点点头:“谢谢李主任!我一定好好干!” 能有地方安置安安,这解决了她最大的后顾之忧。
换上洗得发白、带着机油味的蓝色工装,将安安送到干净整洁的厂办托儿所(小家伙很快被新玩具和小朋友吸引了注意力),林晚星正式开始了她在红星机械厂二分厂的第一天。
热处理车间是厂里的核心区域之一,温度明显比其他车间高上许多。巨大的淬火油槽散发着滚滚热浪,通红的工件在工人熟练的操作下浸入冰冷的淬火液,发出“嗤啦——”的爆响,腾起大团白雾。空气里混合着油烟、金属灼烧和化学药剂的味道。
张师傅是个五十多岁、面容黝黑、沉默寡言的老技工,看到林晚星这么个年轻漂亮、还带着孩子的小媳妇来做助理,眉头下意识就皱紧了,显然不太信任。他没多说什么,只指着一旁堆积如山的待处理高速钢钻头,言简意赅:“先把这些,按规格分拣好。小心手,别烫着。”
林晚星没有多言,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她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分拣钻头的速度快且精准。张师傅在一旁冷眼旁观,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点。
下午,车间里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原来是一批出口订单的关键部件——一批特制的高精度深孔钻头,在淬火后出现了惊人的损耗率!几乎有近一半的钻头在后续的硬度测试或试加工中崩刃、断裂!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延误了交货期!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都一脸凝重地赶了过来,围着那堆报废的钻头愁眉不展。
更让气氛雪上加霜的是,厂里重金聘请的苏联专家顾问——伊万诺夫工程师,也闻讯赶到了车间。这位身材高大、头发花白、有着典型斯拉夫人深刻轮廓的老工程师,穿着笔挺的灰色工装,神情倨傲。他拿起一支报废的钻头,对着灯光看了看断口,又用随身携带的硬度计测了测,眉头拧成了疙瘩。
“问题很明显!”伊万诺夫操着生硬的中文,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材料成分波动,热处理工艺参数控制不严!淬火温度过高,保温时间不足,导致内部应力集中,韧性严重不足!必须严格按照我们提供的工艺规程执行!一丝一毫都不能偏差!”他挥舞着手臂,语气严厉地批评着车间的工艺纪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