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 > 第313章 公开透明,应对关注

雨滴还在玻璃上滑,一道一道往下走。林辰盯着屏幕右下角的在线人数,一千四百零七。他抬起手,把主控台前那张打印出来的权限日志翻了个面,背面是昨天备份时的技术员签名和时间戳。

“刘伟。”他开口,“把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操作记录再核一遍,特别是外部接入那段。”

刘伟应了一声,转身去调系统后台。键盘声很快响起来,节奏稳定。

陈雪站在桌边,手里拿着平板,刚改完图解的第三版。她抬头问:“检测报告要不要加上数据脱敏的具体方式?比如字段加密规则。”

林辰没马上回答。他走到白板前,看着那三句话:权力必须可见,流程必须可查,责任必须可追。笔迹干了,黑得发亮。

“不加。”他说,“普通人看不懂字段怎么切,只会觉得你在绕弯子。要让他们知道,谁动了什么,系统会记下来,上级能查到,错了要担责。”

陈雪点头,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一下,删掉了新增的两行说明。

刘伟这时走过来,递过一份新的汇总表。“所有记录都对上了。d区那个临时Ip,注销时间比使用结束晚了八分钟,是因为系统自动延迟清理缓存,不是人为操作。”

“备注写清楚。”林辰接过纸,“下次对外发布材料,这类细节要提前标出来,别等别人问。”

“我已经加了批注。”刘伟说,“技术组也确认,近四十八小时没有新增异常登录尝试。”

林辰把表格放在桌上,拿起笔,在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第一条——“完成首轮日志审计”。

他转向陈雪:“简报第一期什么时候能出?”

“今晚八点前可以定稿。”陈雪说,“内容包括实时服务量、响应速度曲线、第三方检测结论,还有流程图解。按您说的,不提技术术语,只讲结果和监督机制。”

“发布渠道呢?”

“政务平台首页挂公告,同步推送到街道公众号和社区群。融媒体那边也答应配合转发。”

林辰点头。“标题别用‘喜报’‘成果’这种词。就叫《智慧社区运行透明度简报》。”

“好。”陈雪记下,“第一个版本重点突出三点:一是系统无故障运行满五天,二是居民报修平均处理时间从四小时缩短到三十七分钟,三是所有权限操作全程留痕。”

“最后一项放第一位。”林辰说,“大家不怕慢,怕黑箱。只要知道有人管着,就不慌。”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窗外的雨小了,只剩下屋檐滴水的声音。

刘伟忽然说:“刚才社区反馈,有几位老人想报名当监督员。他们说,既然系统管事,就得有人盯着。”

林辰看了他一眼。“名单收了吗?”

“正在收。第一批大概六到八人,年龄五十到六十五之间,都是退休职工,有当过会计的,也有做过居委会的。”

“条件合适。”林辰说,“轮值机制明天启动试点。每人每次半天,来指挥室看大屏,翻公示栏,有问题当场提。安排专人接待,不能应付。”

陈雪问:“需要给他们看操作界面吗?”

“只开放查看权限。”林辰答,“能看到服务进度、告警记录、审批流程状态,但不能进后台,也不能导出数据。他们的账号单独建,操作全留痕。”

“那……如果他们要求查某个具体工单呢?”刘伟问。

“允许。”林辰说,“但必须实名申请,说明理由,经我签字同意后由技术人员代为调取。查完要登记,谁查的、查了什么、为什么查,全部记入监督日志。”

刘伟点头,拿出笔记本记下流程要点。

陈雪又问:“对外公布这个机制吗?”

“当然。”林辰说,“简报第二条就写:居民可申请参与轮值监督。附报名方式和审核标准。”

他走回主控台,打开内部通讯系统。一条消息刚进来,是区大数据局发的:市里注意到项目舆情走向,建议加强信息公开节奏。

林辰看完,没回复。他点开政务公开模板库,新建一个栏目,命名为“监督与反馈”,设为二级入口,挂在智慧社区专题页下方。

“把这个栏目做实。”他对陈雪说,“不只是摆样子。每条监督意见都要编号归档,七十二小时内答复。能改的立刻改,不能改的说明原因。”

“如果有人提不合理要求呢?”陈雪问,“比如非要查邻居的报修记录。”

“拒绝。”林辰说,“但回复要讲理。告诉他**保护是底线,系统设计就是防这个的。顺便把权限隔离的图再发一遍。”

陈雪低头输入备注。刘伟在一旁整理即将发布的日志摘要。

林辰坐下,打开简报草稿。第一段已经写好:截至今日上午十时,系统连续安全运行一百二十小时,累计处理居民诉求三百一十七条,闭环完成率百分之九十六点二。

他看了一遍,在后面加上一句:所有系统访问行为均受多重监管,管理员亦无例外。

按下保存键时,屏幕左下角弹出提示:融媒体中心记者预计下午两点抵达,拍摄内容包含指挥室实景与居民互动环节。

“两点前,把轮值监督的第一位代表请过来。”林辰说,“让他坐在副控台位置,记者拍的时候,镜头能照到他。”

刘伟问:“需要安排发言吗?”

“不用。”林辰说,“让他自然看屏幕就行。真懂假懂不重要,关键是让外面看到——有人在现场盯着。”

陈雪抬起头:“图解终稿好了,您看一下。”

林辰起身走过去。页面简洁,三块主图分别对应数据流转、权限控制、监督路径。每张图下配一行字:你报的事,系统记得;你想看的,都有记录;你担心的,早就防着。

“就这个。”他说,“发布时放首页顶部轮播位。”

“检测报告呢?”刘伟问,“要不要做成缩略图链接?”

“全文上传。”林辰说,“pdF格式,不加密,但加水印:仅供公众查阅,禁止商用。文件名写清楚:2025年4月第1期网络安全检测报告。”

刘伟记下,转头去处理上传流程。

陈雪把简报发送预览页打开,准备提交审核。林辰站在她身后看了一会儿,忽然说:“把白板拍一张,放进附件。”

“拍白板?”陈雪愣了一下。

“对。”林辰说,“就拍那三句话。下面加一行说明:这是我们做事的规矩。”

陈雪照做了。照片清晰,字迹分明。

林辰回到座位,签发了发布令。系统提示音响起:《智慧社区运行透明度简报》已推送至各公开平台。

屏幕上,政务网站首页刷新,新公告出现在头条位置。阅读量开始跳动,三十、五十、一百……

刘伟低声说:“社区群里已经有转发了。”

林辰没说话。他看向大屏,服务请求进度条仍在平稳推进。绿色线条不断延伸,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陈雪这时收到一条消息,是某社区网格员发来的截图。一位居民在公众号下留言:原来真的有人看着啊,那我放心了。

她把手机递给林辰。

林辰看了一眼,放下。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茶凉了,味道淡。

“刘伟。”他说,“通知技术组,从今天起,每日上午九点自动生成前一日运行摘要,自动推送到监督机制专用邮箱。”

“包括哪些内容?”刘伟问。

“三项:总服务量、最高响应延迟、权限调用次数。”林辰说,“全部脱敏,只留数字和趋势图。”

“明白了。”刘伟转身去传达指令。

陈雪正在修改轮值监督员的接待流程表。她抬头问:“明天要不要安排一场现场问答?让居民代表提问,我们当场答。”

林辰想了想。“可以。但问题不限范围,也不提前收集。随机抽三个,当面回。”

“万一问得很尖锐呢?”

“正常。”林辰说,“越尖锐越好。说明他们真在看。”

陈雪不再问,低头继续调整文档。

刘伟回来报告:“技术组确认,每日摘要生成程序已部署,明天九点准时运行。”

林辰点头。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三句话下方写下新的一行:监督不是形式,是日常。

写完,他盖上笔帽,回头说:“简报发布了,第一步走完了。接下来,等他们看,等他们问,等他们挑错。”

陈雪抬头:“如果我们真出了问题呢?”

林辰看着她。

“那就认。”他说,“改,然后让大家看到怎么改的。”

办公室里静了几秒。

键盘声重新响起。

大屏上的在线人数跳到了一千四百一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