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已经完全驱散了夜色,林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昨夜的会议还在脑海中回荡,他清楚地知道,要真正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光靠会议上的表态远远不够。真正的阻力,藏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在那些沉默的居民眼中。
随着新一天的到来,林辰深知会议后的行动才是关键,他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项目。
他转身拿起外套,对门口的李倩说:“今天我去和平社区走一趟。”
李倩一愣,随即点头:“我安排车。”
“不用。”林辰摆摆手,“轻车简从,别惊动街道办。”
他换上一件灰色夹克,戴上墨镜,看起来更像是个普通的上班族。走出城建局大楼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块“城市更新办公室”的牌子,眼神沉稳。
和平社区,是他最初在街道办任职的地方。这里的变化不大,依旧是低矮的老房子,狭窄的巷子,还有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潮湿气息。林辰沿着熟悉的街道慢慢走着,一边观察着街边的摊贩、老人、孩子,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打开局面。
他走进社区活动中心时,几个正在打牌的老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打牌。没人搭理他。
林辰不急,搬了个小板凳坐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递过去:“来一根?”
“谢谢,我戒了。”一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摆摆手,“你不是本地人吧?”
“以前在这儿工作过。”林辰笑着坐下,“现在回来走走。”
“哦?”老头来了兴趣,“那你认得王副主任不?”
“当然认得。”林辰点头,“不过他现在不在了。”
“不在了?”老头眯起眼,“调走了?”
“调走了。”林辰笑了笑,没多说。
几个老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你是哪个单位的?”另一个老头问。
“城建局。”林辰轻描淡写地说,“我叫林辰。”
几个老头顿时坐直了身子。城建局的人,还是个领导,怎么会突然来这种老社区?
“你是来搞拆迁的?”一个老太太皱眉问。
“不是。”林辰摇头,“我是来听你们说话的。”
他这话一出,几个人都愣住了。以往来的官员,都是带着文件、带着任务,说几句场面话就走。哪有人专门来听他们说话?
“你们觉得,社区现在最需要什么?”林辰环视一圈,语气平静。
几个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先开口。
林辰也不催,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我可以记下来,回去反映。”
“反映?”老太太冷笑一声,“反映有用吗?”
“不一定有用。”林辰坦然承认,“但至少,有人听到了。”
这句话让几个老人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那个戴老花镜的老头开口了:“我们这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那块荒地。”
林辰抬头看着他:“哪块?”
“就是东头那块,以前是老仓库,现在空着,垃圾堆得到处都是,夏天蚊子多得要命。”
林辰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
“还有,路灯坏了好几盏,晚上走路都看不清。”另一个老头补充。
“孩子上学也不方便,最近的公交站得走二十分钟。”老太太说。
林辰一一记下,又问:“还有吗?”
几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人提到排水系统年久失修,雨天积水;有人说社区活动室设备老旧,孩子们连个打球的地方都没有;还有人抱怨社区卫生没人管,垃圾经常堆到门口。
林辰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偶尔问几句细节。他的态度没有架子,也没有敷衍,让几个老人渐渐放松下来。
“你们说得这些,我都会带回去。”林辰合上笔记本,“接下来,我们会安排调研,看看哪些问题能优先解决。”
“你真能解决?”老太太还是不太信。
“不能保证全部,但至少,我会推动。”林辰语气坚定。
几个老人看着他,眼神里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们见过太多承诺,太多空话。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眼神里没有虚浮,只有沉稳和认真。
林辰起身告辞,几个老人竟然也起身送他到门口。
走出活动中心,林辰回头看了一眼那几个还在门口站着的老人,心里有些触动。他知道,这些话不是说给他的,而是说给一个愿意听他们说话的人。
他继续在社区里转了一圈,看到那块荒地果然如老人所说,杂草丛生,建筑垃圾堆积,角落里还有几个流浪汉在睡觉。他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工作群里,并附上一句话:“明天安排人来调研。”
回到办公室时,李倩已经等在门口。
“林局,您回来了。”
“嗯。”林辰点头,“把城建局的项目科、规划科、财政科的负责人召集一下,明天上午开个会。”
“是。”李倩应声,又迟疑了一下,“您真打算动这块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