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街道办的楼顶,林辰站在窗边,望着楼下匆匆走过的行人。昨夜交出账本后,他一夜未眠,思绪在赵家的账本、纪委的调查、以及自己未来的走向之间来回翻腾。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更大的风浪,还是新的机会。
“林主任,徐书记请您过去一趟。”
刘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打断了他的沉思。林辰转过身,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朝区委方向走去。
办公室内,徐健柏坐在办公桌后,神情平静,却带着几分审视。林辰走进来,恭敬地打了声招呼。
“林辰,赵家的案子你处理得很漂亮。”徐健柏开门见山,“你老领导跟我要人了,准备调你去河东区城建局,任常务副局长,同时兼任城市更新办公室主任。”
“王为民区长?”
“没错,小林,你是怎么想的?”
林辰微微一怔,心中迅速盘算起来。城建局是实权部门,尤其是城市更新办公室,掌握着大量政策资源和项目审批权,是各方势力角力的重点区域。这个岗位,既是机会,也是考验。
“我听从组织安排。”林辰语气平稳,脸上没有过多情绪波动。
徐健柏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你要去的地方,情况比你想的复杂。我听说河东区城市更新项目已经停滞了三个月,拆迁推进缓慢,群众投诉不断,还有几家开发商在背后搅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林辰点头,心中已有初步判断。这背后,必然牵涉到多方利益的博弈,而他,正是那个被王为民看中,派去“破局”的人。
一周后,林辰正式交接完工作,回到了河东区。
去区政府向王为民报道后,林辰便直接来到了城建局。
河东区城建局大楼前,林辰抬头看了看门牌,深吸了一口气。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步伐稳健地走进了大楼。
“林局长,欢迎欢迎。”一个中年男人迎上来,笑容可掬,“我是办公室主任王德海,徐书记已经通知我们了,您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
林辰微微一笑,伸出手与对方握手:“辛苦了。”
王德海的握手力度适中,眼神却有些飘忽,显然对这个突然空降的副局长心存疑虑。
“对了,怎么没有见到董局长和其他几位副局长啊?”林辰突然问道。
王德海没想到林辰这么直接,按理说林辰作为常务副局长第一天到任,党委班子是都要前来迎接的。
而今天几位局长都没有来,明显是对这位常务副局长不太欢迎。
王德海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不好意思啊,林局,董局长他们都去项目现场了,等任职文件下来后,再给你办个欢迎会!”
林辰没有多言,走进办公室后,简单巡视了一圈。办公桌上堆着几份文件,角落里还放着一盆枯萎的绿植,显然前任走得匆忙。
“王主任,麻烦你帮我整理一下最近的会议纪要和项目进展报告。”林辰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好的,马上安排。”王德海点头,转身离开。
王德海离开后,林辰开始思索自己的处境。
城建局局长是董其武,在城建局已经工作了五六年了,算的上是老局长,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自己接下来的工作估计会很难。
不一会儿,几份厚厚的资料被送了进来。林辰翻开一看,果然如徐健柏所说,城市更新项目陷入僵局,主要原因集中在拆迁补偿标准、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以及部分居民的集体抗议。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补偿标准、资金监管、群众沟通、开发商博弈。
“林局长,我来汇报一下目前的情况。”一个年轻女子推门而入,穿着职业装,五官端正,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你是?”林辰抬头。
“我是项目科副科长李倩。”她递上一份报告,“这是目前拆迁项目的详细进展和问题汇总。”
林辰接过报告,扫了一眼,发现内容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显然下了不少功夫。
“辛苦了。”他点头,“你对这个项目怎么看?”
李倩略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我觉得问题主要集中在补偿标准不透明,开发商资金不到位,导致群众不信任政府,也不信任项目本身。”
林辰看着她,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这个李倩,显然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而且敢于表达。
“你说得对。”林辰合上报告,“我们第一步,是要重建群众的信任。第二步,要重新梳理开发商的资金状况,确保项目不会再次中断。第三步,我们要拿出一套更合理的补偿方案。”
李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林辰刚上任就如此迅速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那您打算怎么做?”她忍不住问。
林辰微微一笑:“先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把所有相关方都叫来,包括居民代表、开发商负责人、评估公司,还有纪委的同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