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 > 第81章 曙光初现,新思想的胜利

楚知夏站在搭好的木头台子后头,手心全是汗。

台下乌泱泱挤了好几百人,有戴着老花镜的老太太,有扎着麻花辫的姑娘,还有几个老爷们儿躲在墙角,假装看路边的糖画摊。

“公主,真要开始啊?”

阿巧揪着补丁衣服,声音直打颤,“我家那口子要是来闹......”

“他敢!”林玉如把算盘往腰间一别,算珠撞得叮当响,“姐妹们别怕,今儿咱们就把心窝子掏出来给大伙看看!”

楚知夏深吸一口气,“嘶啦”一声扯掉台子上的红布。

“婚姻故事会”五个大字亮出来,是张婉如用毛笔写的,字跟她人一样漂亮。

楚知夏抄起铁皮喇叭就喊:“老少爷们儿,今儿不唱京剧不耍杂,只听咱们女人唠唠真心话!”

阿巧第一个上台,腿抖得像筛糠。

她盯着台下的张大柱,突然把袖子一撸:“都瞅瞅!”

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有道疤亮晶晶的,“这可不是干活累的!上个月他赌输了钱,拿火钳烫的!”

台下“嗡”地炸开了锅。

有大妈抹着眼泪直叹气,年轻姑娘气得直跺脚。

张大柱的脸涨得通红,嚷嚷着:“那......那不是喝多了嘛!”

“喝多了就能打人?”

楚知夏抢过喇叭,“照这么说,我喝醉了是不是能去你家砸锅摔碗?”

她拍拍阿巧的背,“妹子,接着说!”

阿巧擦了把鼻涕,声音突然变大:“我每天鸡还没叫就起床生火,给公婆洗脸梳头,哄完孩子还得纳鞋底到半夜!可他呢?”

她指着张大柱,“嫌我生不出儿子,把我当牲口使唤!”

人群里骂声一片。

后头有个老太太颤巍巍站起来:“作孽哟!我当年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林玉如踩着高跟鞋“哒哒”走上来,怀里抱着账本:“姐妹们,看这个!”

账本一翻,密密麻麻全是数字,“去年绸缎庄赚了三千两银子,全是我跑生意、谈单子挣的!结果我家那口子说女人管钱要败家,把银票全锁祠堂里了!”

台下姑娘们拍手叫好。

有个媳妇扯着嗓子喊:“林老板,教教我们咋管钱!”

“先把男人管明白了!”

林玉如把算盘拍在桌上,算珠噼里啪啦响,“从明天起,绸缎庄开女子学堂,教算账、写字!以后咱们自己的钱自己说了算!”

正热闹呢,人群突然分开条道。

张婉如抱着封信走过来,旗袍上绣着玉兰花。

“这是天津教书先生的回信。”

她展开信纸,声音清亮,“他说想和我一起看星星月亮,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台下一下子安静了。

楚知夏看见好多姑娘眼睛发亮。

张婉如摸着信纸说:“姐妹们,咱们不是菜市场的白菜,想卖就卖!咱们也能找个知心人!”

谁也没想到,张大柱突然挤上台,“扑通”一声跪在阿巧面前,砰砰磕头:“媳妇我错了!明天起我做饭带娃,你去学堂认字!”

全场先是愣住,接着掌声响得能掀翻屋顶。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阵骚动,卖菜的李嫂子挎着空篮子挤到台边,粗布围裙上还沾着泥点。“我也说两句成不?”

她嗓门亮得像敲铜锣,没等楚知夏应承就踩着台阶上了台。

李嫂子抓着台沿的手全是裂口,指甲缝里嵌着黑泥:“我男人前儿托人带信,说要把我十三岁的闺女许给邻村瘸子当填房,就为了三担谷子!”

她突然扯开嗓子哭,“那瘸子都四十多了!我闺女还在学堂描红呢,凭啥要去给他洗衣做饭?”

台下顿时炸开锅,有个老太太拄着拐杖直哆嗦:“作孽啊!十三岁还是奶娃子呢!”

楚知夏把铁皮喇叭递过去:“李嫂子,你想咋办?”

“我不答应!”李嫂子抹把脸,眼泪混着泥水流到下巴,“我这就回村把闺女接来京城,送女子学堂念书!谁敢拦我,我就抱着他滚河!”

她突然从篮子里,掏出把镰刀往台上一剁,“我这辈子被谷子捆死了,不能让闺女再遭这罪!”

楚知夏看着台下,攥紧拳头的姑娘们,突然想起现代讲过的“个体觉醒”理论,笑着喊道:“李嫂子说得对!闺女不是换粮食的物件!谁家有闺女想读书的,举个手!”

呼啦啦一片胳膊举起来,晃得人眼晕。

张婉如赶紧掏出纸笔:“我记下来!明天就给学堂加课室!”

正忙着登记呢,卖豆腐的王婶抱着个布包挤上台,颤巍巍打开,里面是件打满补丁的小棉袄,针脚歪歪扭扭的。

“这是我家二丫缝的。”

王婶摸着棉袄掉眼泪,“她六岁就跟着我磨豆腐,手上全是冻疮,可每天半夜还在油灯下学针线。”

有个穿长衫的先生突然喊:“王婶,我认识洋学堂的先生,让二丫去念书吧!”

王婶吓得连连摆手:“咱穷人家的丫头,哪配……”

“咋不配?”楚知夏拿过棉袄举高,“这针脚里藏着的本事,比那些只会摇头晃脑背书的少爷强多了!”

她转向台下,“谁家里有姑娘想学本事的,不管是针线活还是打算盘,互助会全包了!咱们女人的本事,不能烂在灶台边!”

人群后面突然传来“呜呜”的哭声,梳着双丫髻的小柒被她娘揪着耳朵推上台。

小柒娘叉着腰骂:“你个死丫头,放着粮行掌柜的公子不嫁,非要去学啥洋文!今天就让大伙评评理,女人家学那些有啥用!”

小柒挣开她娘的手,辫子甩得像小鞭子:“洋文有用!我能看懂洋药的说明书,能跟洋行的人讨价还价!上周我帮西街药铺翻译了张药方,挣的银子比粮行公子给的聘礼还多!”

她从怀里掏出本洋文书,举得高高的,“我还能教姐妹们一起学!”

楚知夏看着台下眼睛发亮的姑娘们,突然想起现代课堂上的“赋能”理论。她接过小柒的书扬了扬:“瞧见没?这字儿虽然弯弯曲曲,可学会了就能挣银子,能长见识,能让咱腰杆挺得更直!”

小柒娘愣在台边,有个戴金镯子的太太凑过去说:“大妹子,我家丫头也想学洋文,让小柒教教呗?我付束修!”

小柒娘的脸一下子红了,搓着手嘟囔:“学……学这个真能挣钱?”

“不光能挣钱。”楚知夏把铁皮喇叭递到小柒嘴边,“让她自己说。”

小柒深吸一口气,声音虽抖却亮:“我想考洋学堂,想看看大海,想知道除了嫁人做饭,女人还能活成啥样!”

台下掌声雷动,有个小丫鬟举着手喊:“我也想看看大海!”

楚知夏望着攒动的人头,突然觉得这台子像艘船,载着这些被旧规矩捆住的女人,正慢慢驶向她熟悉的那个世界——那里的姑娘们,谁都知道自己不止是谁的媳妇、谁的娘,更是自己。

打这以后,事情就不一样了。

宗人府那些弹劾的折子没人提了,茶馆里女人们都敢光明正大写“夫妻平等”。

绸缎庄的女子学堂挤满人,阿巧算账比男人还溜,张大柱系着围裙做饭,见人就说:“我媳妇现在可厉害,我得跟她学!”

楚知夏站在学堂屋檐下想着什么,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念书声,念的不是《女诫》,而是新编的“男女都一样,平等有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