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安宁中学的校园里。这本该是一个寻常的上学日,学生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学楼,校园广播播放着轻快的音乐。然而,初三(3)班的教室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班长林晓,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神坚定的女孩,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教室准备早读。当她推开教室门的瞬间,一声惊恐的尖叫划破了走廊的宁静。教室里,班主任陈峰老师趴在讲台上,背后一片刺目的殷红,而黑板上,一个巨大的血红色“Ω”符号触目惊心。
林晓的尖叫引来了同学们和老师。教导主任王强匆匆赶来,看到眼前的场景,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颤抖着双手,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很快,校园里警笛声大作,警察迅速封锁了现场。
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苏然,是个经验丰富、眼神犀利的中年男子。他走进教室,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现场。陈峰老师的身体已经僵硬,背上的伤口深而致命,显然是被利器一击毙命。而那个血“Ω”,线条扭曲,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恶意。
苏然蹲下身子,检查陈峰老师的双手,发现他的指甲缝里有一些奇怪的纤维。把这些纤维带回去化验,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苏然对助手说道。接着,他又在陈峰老师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别以为你能逃脱,秘密终将揭晓。这时,苏然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别唤醒恶魔。他看着短信,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个案子,恐怕远比想象中复杂。
苏然和助手开始对学校的师生进行走访调查。他们首先找到了林晓,林晓还沉浸在恐惧之中,声音颤抖地讲述着早上的发现。陈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他对我们很严厉,但都是为了我们好。林晓说着,眼中泛起泪花。
苏然安慰了她几句,接着问道:陈老师最近有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或者和什么人有过矛盾?林晓想了想,摇了摇头:没有啊,陈老师一直都很正常。就是这几天他好像心事重重的,不过我也没敢多问。
在对其他老师的调查中,苏然了解到,陈峰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极强的老师,但他的教学方式比较严格,有时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满。不过,我觉得学生们最多也就是背后抱怨几句,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情吧。一位语文老师说道。
苏然又查看了学校的监控录像,发现昨晚陈峰老师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时间是晚上9点左右。之后,监控中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那么,凶手是如何避开监控进入教室行凶的呢?这让苏然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法医的初步鉴定结果出来了。陈峰老师的死亡时间大约在昨晚11点到凌晨1点之间,凶器是一把锋利的匕首。而从伤口的角度和力度来看,凶手很可能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人。
苏然看着鉴定报告,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推测:凶手很可能是熟悉学校环境的人,而且对陈峰老师怀有极深的仇恨。但这仅仅是推测,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苏然决定从那个血“Ω”符号入手调查。他找来了学校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以及历史老师,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个符号的含义。然而,老师们都表示从未见过这个符号,也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苏然又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但“Ω”这个符号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不同的含义,却没有一个与案件相关的线索。就在他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助手突然想到,会不会是某个学生自己创造的符号呢?
于是,苏然再次来到学校,组织学生们进行询问。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对这个符号一无所知,但有一个叫李阳的学生却显得异常紧张。苏然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单独将他叫到了办公室。
李阳,你是不是知道这个符号的含义?苏然盯着李阳的眼睛问道。李阳低下头,不敢直视苏然的目光,小声说道:我……我只是听说过,不太确定。在苏然的再三追问下,李阳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李阳是一个喜欢研究神秘学的学生。他在一个神秘学爱好者的论坛上看到过有人讨论过这个符号。“听说这个符号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拥有这个符号的人可以掌控生死。”李阳的话让苏然感到匪夷所思,但他还是将这个线索记了下来。
与此同时,化验结果出来了。陈峰老师指甲缝里的纤维与学校办公室地毯的纤维一致,但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种地毯在学校各个办公室都有铺设,无法确定凶手的具体身份。这让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苏然一直对那条匿名短信耿耿于怀。他通过技术手段追踪短信的来源,但发现短信是通过一个加密的网络平台发送的,无法查到发送者的真实身份。
苏然开始思考,这条短信的发送者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警告自己“别唤醒恶魔”?这个所谓的“恶魔”又指的是什么?难道与陈峰老师的死有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