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老李茶馆的废墟染成暖橙色时,苏然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技术科老周发来的消息,只有短短一行:张老栓妻子的笔录有问题,她提到半夜起夜听到老栓翻身,但张老栓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说他夜里基本不会频繁翻身。
苏然停下脚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矿泉水瓶的瓶盖。张老栓一口咬定案发当晚(上周三凌晨1点至3点)在家睡觉,妻子作为证人也点头附和,当时看似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此刻突然裂开了一道缝。她回头看向蹲在废墟里捡老茶碗碎片的李建国,老人的背影在残垣断壁间显得格外单薄——张老栓若是真没说谎,他妻子为何要在细节上造假?若是说谎,那案发当晚,张老栓究竟去了哪里?苏队,怎么了?小王注意到她的神色不对,凑过来问,手里还攥着半块印着李字的瓷片。
老周那边有新发现。苏然把手机递过去,张老栓的腰椎病不可能让他频繁翻身,他妻子在撒谎。我们得重新查张老栓案发当天的行踪,从他离开家的每一步开始查。小王的眼睛立刻亮了:那我们先回局里调监控?张老栓家小区的监控我们上次只看了单元门,说不定还有漏的。
不止小区监控。苏然抬头望向老城区纵横交错的巷子,从机床厂宿舍到老李茶馆,沿途有七个路口有公共监控,还有三家24小时营业的小卖部,我们得一个一个查。另外,联系出租车公司,查上周三凌晨0点到4点,有没有从机床厂宿舍附近出发,往老城区方向去的订单。
夜幕降临时,苏然和小王已经坐在了局里的监控室。屏幕上滚动着机床厂宿舍的监控画面,时间调到上周二晚上11点——距离火灾发生还有两个多小时。老周搬来一箱矿泉水放在桌上,笑着说:我跟你们一起盯,这老狐狸要是真出去了,肯定躲不过镜头。
时针慢慢划过0点,画面里的单元门始终没动静。小王打了个哈欠,刚想说话,就见苏然突然按下暂停键:倒回去五秒,看小区后门!
画面倒回0点23分,小区后门的铁栅栏门被人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深色棉袄、戴着鸭舌帽的身影钻了出来——虽然帽檐压得很低,但那微驼的背、走路时轻微向左侧倾斜的姿势,和张老栓一模一样。他没有走大路,而是沿着墙根,快步钻进了旁边的小巷子。果然出去了!小王猛地坐直身体,这时间点,正好是火灾前一个小时!
苏然让监控室的同事调出小巷子尽头的路口监控,0点35分,那个身影出现在路口,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监控像素不高,但能看清出租车的尾号是3721。
立刻查尾号3721的出租车!苏然拿起对讲机,联系市出租车公司,找这辆车的司机,确认上周三凌晨0点35分左右,从机床厂宿舍后门路口接的乘客,目的地是哪里。半小时后,出租车公司回了消息:尾号3721的司机姓王,此刻正在城西拉活,听说警方要了解情况,立刻往局里赶。
晚上9点,王师傅坐在了询问室里。他搓着手,回忆道:那天凌晨的乘客我记得清楚!穿棉袄戴鸭舌帽,上车就说去老城区的老李茶馆方向,一路上都不说话,手攥得紧紧的,好像揣着什么东西。快到茶馆那条街时,他让我停在路口的小卖部旁边,给了钱就匆匆下车了,我还多看了他一眼——他下车后没直接去茶馆,而是往对面的巷子钻了。 他下车时,有没有说什么?或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苏然问。
特别的举动……王师傅皱着眉想了想,哦对了!他下车前,好像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看了看,又塞回去了。那张纸看着有点旧,像是老照片之类的东西。老照片?苏然心里一动——上一集在李建国的铁盒子里,见过张老栓和年轻时李建国的合影,难道张老栓揣着的,就是那张照片?
第二天一早,苏然和小王直奔老城区,沿着出租车行驶的路线,逐个排查路口监控。0点50分,张老栓的身影出现在老李茶馆斜对面的巷子口——这里距离茶馆只有不到一百米。监控画面里,他靠在巷子的砖墙边,时不时探出头往茶馆的方向看,像是在确认什么。他在踩点!小王指着屏幕,确认茶馆里有没有人,或者有没有其他异常!
苏然盯着画面,注意到张老栓的手一直插在棉袄口袋里,偶尔会拿出来搓一搓——凌晨的老城区气温只有零下几度,他却在巷子里待了足足二十分钟。直到1点10分,他才转身离开巷子,往相反方向走了。
1点10分离开,1点30分火灾就发生了……苏然拿出笔记本,在纸上画出行程线,他离开后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在现场等火灾发生?
接下来的监控排查变得棘手。张老栓离开巷子后,走的是一条没有公共监控的窄巷,这条巷子通向老城区的菜市场,凌晨时分空无一人。等他们找到菜市场出口的监控时,已经是1点45分,张老栓的身影出现在出口,又拦了一辆出租车,这次的目的地是城郊的幸福小区——他妹妹张桂兰家。案发后第一时间去妹妹家,而不是回家?小王疑惑地说,这也太诡异了,他明明跟妻子说在家睡觉,却跑去妹妹家,肯定是怕被人发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