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中的香樟树在四月的风里轻轻摇晃,可高二(3)班靠窗的座位却空了整整一周。那是苏然曾经的位置,桌面边缘还留着她用修正液涂掉的胆小鬼涂鸦,桌肚里藏着半块没吃完的巧克力——那是林悦上周偷偷塞给她,让她别怕的勇气补给。
一周前,赵磊带着三个男生把苏然堵在教学楼后的器材室,逼她交出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还把她的笔记本撕得粉碎,理由是看你不顺眼。这件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校园里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当苏然的父母红着眼眶走进校长办公室时,林悦正攥着手机站在门外,屏幕里是她偷偷拍下的赵磊等人围堵苏然的模糊视频,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不能就这么算了。林悦对赶来的班主任说,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如果这次不解决,下次被欺负的可能是任何一个人。
此时的赵磊家,气氛同样紧张。赵磊的父亲把书包摔在沙发上,指着儿子的鼻子骂:我让你在学校好好读书,你倒好,学会欺负人了!赵磊低着头,小声辩解:我就是跟她闹着玩,谁知道她会告诉老师。母亲则在一旁帮腔:小孩子之间的事,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吧?要不我去跟对方家长说说,赔点钱算了。
可他们不知道,这场“闹着玩”,早已超出了校园纠纷的范畴。当市教育局接到学校上报的情况后,立即成立了专项调查组,组长正是刚从基层学校调上来的李科长。校园霸凌不是小事,每一次纵容,都是在给施暴者壮胆,给受害者伤口撒盐。李科长在第一次调查组会议上说,我们必须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受害者一个交代,给所有学生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调查组的工作从走访当事人开始。苏然坐在母亲身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说起被欺负的经过时,眼泪忍不住往下掉: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赵磊就经常找我麻烦。他会故意把我的课本扔在地上,在走廊里故意撞我,还让其他同学别跟我说话。
苏然说,她一开始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因为赵磊威胁她敢说出去就打你。直到这次被堵在器材室,赵磊抢走她的零花钱还撕了她的笔记本,她才在母亲发现她情绪不对时,哭着说出了真相。我每天都很害怕去学校,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梦见他带着人来堵我。苏然的话,让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心里一阵发酸。
为了核实情况,调查组又找了高二(3)班的其他同学。大部分同学一开始都不敢说话,直到调查组承诺会保护他们的**,才有人慢慢开口。赵磊在班里挺横的,经常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一个男生小声说,有一次他把班里一个男生的眼镜打碎了,还逼着那个男生给他道歉。另一个女生则补充:苏然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反抗,所以赵磊总找她的麻烦。
调查组还调取了学校的监控录像。虽然教学楼后的器材室没有监控,但走廊和校门口的监控,记录下了赵磊多次在走廊里故意撞苏然、在放学路上尾随苏然的画面。同时,林悦提供的那段模糊视频,也成为了重要的证据——视频里能清晰听到赵磊的威胁声和苏然的哭泣声。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磊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我就是觉得她好欺负,看她害怕的样子,我觉得很威风。赵磊低着头说,我爸平时总说‘做人要厉害点,不然会被人欺负’,我以为这样做没什么不对。
赵磊的话,让调查组意识到,校园霸凌背后,往往隐藏着家庭教育的问题。随后,调查组走访了赵磊的家庭。赵磊的父亲是做工程的,平时很少在家,一回家看到儿子成绩不好或者犯了错,就是打骂;母亲则对儿子过于溺爱,不管赵磊犯了什么错,都想着花钱摆平。“我们平时太忙,没怎么管他,也不知道他在学校里居然这么欺负人。”赵磊的父亲在调查组面前,终于露出了愧疚的表情。
经过一周的调查,调查组形成了完整的报告:赵磊对苏然实施了长达四个月的持续性霸凌,包括言语威胁、肢体欺凌和社交孤立,已构成校园霸凌行为,且情节较为严重。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赵磊的年龄和行为情节,教育部门对赵磊作出了留校察看的处分,并要求其在全校师生面前作出检讨;同时,责令赵磊的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定期向学校和教育局汇报赵磊的改正情况。
对于苏然,教育部门协调学校为她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每周进行两次心理疏导,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同时,考虑到苏然对原来的班级有心理恐惧,学校为她办理了转班手续,还安排林悦和她一起上下学,给她陪伴和鼓励。
赵磊的事不是个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反霸凌宣传,建立完善的校园暴力举报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校园霸凌的发生。市教育局局长在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