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他那副占了天大便宜的德行,又好气又好笑,最终只能指着他骂了一句:“滚滚滚!赶紧滚回江南给咱搞钱去!别在咱眼前晃悠!”
圣旨一下,应天府的官场还没从朱剩大闹金殿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一道加急的八百里快马,就已经卷着漫天烟尘,将“浙江设立市舶司,准许试点通商”的皇命,送到了江南。
消息一出,整个江南,炸了!
前一天还对“皇家船队”嗤之以鼻,等着看朱剩笑话的江南商界,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而那些将全部身家都押在朱剩身上的商人们,则在短暂的震惊之后,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狂喜!
“王爷……王爷真的办到了!”
“皇上开恩啊!开海禁了!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发了!这次真的要发了!跟着王爷,果然有肉吃!”
总督府门前,前几日还愁云惨淡的商人们,此刻一个个红光满面,恨不得把朱剩的牌位给供起来,早晚三炷香。
然而,他们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
就在市舶司成立的消息传遍江南的第二天,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江南沿海。
苏州沈府。
江南首富沈万福,正慢条斯理地用一柄小巧的银剪,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兰花。他的动作不急不缓,仿佛外界的惊涛骇浪,都与他无关。
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快步走了进来,躬身道:“老爷,都办妥了。”
“哦?”沈万福眼皮都懒得抬,“说来听听。”
“按照您的吩咐,”管家脸上带着一丝残忍的笑意,“我们联合了江南商会所有成员,以三倍的价钱,将市面上所有能出远洋的大船,全都租了下来,租期一年!那些船老大,没一个能拒绝这个价钱。”
“另外,所有在册的,有经验的老水手、船匠,也都以双倍的工钱,被我们悉数雇下。签的,是死契!”
“如今,他朱剩的‘皇家船队’,别说是一艘能下海的船,就是连一个能掌舵的水手,都休想找到!”
沈万福手中的银剪,“咔嚓”一声,剪下了一片多余的绿叶。
他终于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笑意。
“釜底抽薪……这步棋,走得不错。”
朱剩不是要开海吗?不是要组建船队吗?
好啊。
本会长,就让你有海无船,有船无人!
看你一个光杆王爷,拿什么去跟大海要钱!
……
山雨欲来风满楼。
前一刻还沉浸在狂喜中的商人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他们拿着银子,跑遍了浙江、福建沿海的所有港口,得到的答复,却如出一辙。
“船?没了!一条都没了!都被江南商会包了!”
“水手?这位老板,您别开玩笑了。我们祖孙三代都是水手,可沈善人给了三倍的价钱,谁还给你卖命啊?”
“想造船?可以啊,等个三年五载吧!所有的船坞、船匠,订单都排满了!”
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如同冰水,兜头浇下。
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是沈万福,是江南商会,对临淮王最狠毒的反击!
他们要让“皇家船队”,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王爷!王爷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这可怎么办啊!我们的全部家当都投进去了,要是没船出海,我们……我们就得倾家荡产啊!”
几十个商人堵在总督府门口,哭天抢地,如同死了爹娘。
林风带着一队锦衣卫,面无表情地拦在门口,任凭他们如何哀嚎,就是不放一人进去。
而总督府内,朱剩却一反常态。
他既不发火,也不着急,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只是偶尔传出话来,让人去买些笔墨纸砚。
这下,连林风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王爷,”他站在书房门口,忧心忡忡,“外面的商人都快疯了,咱们要是再不想办法,军心……不,是商心,可就要散了!”
书房里沉默了片刻,传出朱剩懒洋洋的声音。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可是,王爷……”
“行了,别可是了。”朱剩打断他,“你去,在苏州城最繁华的十字街口,给本王搭个台子。要高!要气派!越高越好!”
“搭台子?”林风一愣,“王爷,这都火烧眉毛了,您要唱戏?”
“唱你个头!”朱剩骂道,“搭好台子,再给本王写一张告示贴上去!就说,本王以千金重赏,招募‘航海奇才’!不问出身,不问过往,只要有真本事,黄金千两,当场兑现!”
此令一出,所有人都懵了。
千金招才?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种虚头巴脑的把戏?
消息传到沈万福耳朵里,他正在和几个商会的核心成员品茶。听到这个消息,沈万福当场就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黔驴技穷!这朱剩小儿,当真是黔驴技穷了!”
“是啊会长,他以为这是什么?是话本小说吗?还千金招募奇才?简直是异想天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