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带着明显的亲近和与有荣焉,随即转向主桌的众人,尤其是那位面色严肃的三哥江国梁,热情地介绍道:
“天强跟我可是老熟人了!说句实在话,我能把西港的经济搞上去,社会治安变得这么好,天强那是立了大功的!”
他这话可不是单纯的客套。
作为西港县的县委书记,江国华太清楚林天强对西港意味着什么了,说白了,西港能从江洲gdp最低,地方又最偏的郊县,短短一年就变成各县区学习的“明星”县,是离不开林天强近乎不计成本的投资的。
林天强为西港带来的不仅仅是庞大的税收和就业,更重要的是,他使得西港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治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他这个书记靠行政手段都难以在短期内达到的效果。
面对江国华毫不吝啬的夸赞,林天强依旧保持着谦逊,微笑道:“江书记,您这话我可不敢当。西港是我的根,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是应该的。主要还是您和县里领导有方,政策对路,给我们这些企业创造了好的发展环境。”
他这番回应显得非常懂事和得体。
江国华听得更是舒心,对着众人继续说道:“听听,听听!年轻人有能力,还这么谦虚!不骄不躁,难得啊!”
他特意看向三哥江国梁,“三哥,你是不知道,天强在西港的口碑那是没得说。守法经营,热心公益,帮扶乡里,那是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可不是那些钻营取巧的。”
江国梁虽然面色依旧严肃,但眼神已经缓和了许多。
他对自己这个弟弟的眼光和原则性还是信得过的,能让他如此推崇备至,这个林天强想必确实有过人之处,至少在西港的表现是经得起考验的。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初步认可,开口道:“嗯,年轻人,脚踏实地就好。”
这一句,从他口中说出来,分量已然不同。
主桌上的气氛因为江国华这番“现身说法”而彻底活跃起来,其他叔伯阿姨看向林天强的目光也更加友善和认可,毕竟整个江家其实就是江国伟四兄弟撑起来的,他们四位认可了这位“女婿”,其余人自然不会有别的意见。
端坐主位,一直沉默品茶,仿佛在闭目养神的江老爷子,此时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那声清脆的杯底与碟盘碰撞的轻响,让桌上原本因江国华话语而活跃的气氛,瞬间又安静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汇聚到这位江家定海神针的身上。
这位曾经官某至军区副司令的老人打了一辈子仗,功勋等身,即便百万大裁军后其实都能回京城享受高官厚禄,但他主动放弃了这些,回到老家种菜养花,但正因为他的急流勇退,才有了今天江家的四处开花。
老爷子的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落在林天强身上,仿佛要透过他沉稳的外表,看清其内在的根骨与来历。他声音不高,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字字清晰,问道:
“天强是吧?你家里还有什么人?父母身体都还好吗?”
林天强面对老爷子审视的目光,脸上那得体的微笑未变,但眼神深处,对这个问题还是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坦然回答道:
“回江爷爷的话,我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都在上学,由我照顾。”
他顿了顿,声音平稳,清晰地继续说道:
“至于家父家母,都是普通工人出身,很多年前厂里出了事故,没救回来。”
这番话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旧事,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让在座的所有人,包括刚才还对林天强手段有所审视的江国梁,都瞬间动容。
工人子弟,父母双亡。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眼前这个在长三角搅动风云的年轻人,竟是白手起家,硬生生靠着自己在底层杀出一条血路。
这比任何显赫的家世背景,在此时此刻,都更具有震撼力。
主桌上的人,看向林天强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怜惜与赞叹,从底层挣扎上来的故事,总是更能打动人心。
江老爷子深邃的眼眸中,也闪过一丝波澜。他一生见过无数大风大浪,英雄豪杰,但深知“自古寒门难出俊杰”的道理,他缓缓点了点头:“你很不错,有担当,有能力。”
江老爷子定语,如同为这场家宴的公开问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简短的几个字,来自江家定海神针的认可,比其余人说千言万语都更有分量。
桌上的气氛随之彻底松弛下来,接下来的时间,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宴。
几位叔伯不再带着审视的目光,而是以长辈的温和态度与林天强闲聊,问及的多是现在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看法,言语间充满了善意与提点。林天强从容应对,言谈举止既不乏对长辈的尊敬,又能在谈及正事时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深邃见解,引得众人频频颔首。
江芊雨坐在他身旁,看着他游刃有余地融入这个她从小生长的家庭圈子,脸上始终带着温柔而自豪的笑意。她知道,他不仅征服了商场上的对手,也赢得了她最重要家人们的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