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仿佛被无形的手按下了快进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紧张与迫切。
年轻的小马老师收起了部分灿烂的笑容,眉宇间多了几分属于毕业班老师的严肃与责任。
“同学们,这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下学期,你们就将踏入不同的中学,迎接新的挑战!所以,这最后几个月,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为小学阶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中学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小马老师在开学第一天的班会课上,就定下了沉重的基调。
随之而来的,是实打实增加的学习任务。
每天的课程排得更满,语文、数学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升,新增了更多需要理解和灵活运用的内容。
家庭作业的数量几乎是上个学期的两倍,除了常规的练习册,还有大量的背诵、默写、应用题拓展训练。
小马老师还要求我们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每次练习和测验中的错题工整抄录,分析错误原因,定期检查。
课堂上的节奏也加快了,知识点一个接一个,不容许有丝毫走神。
下午的自习课,常常被各科老师瓜分,进行小测验或者专题讲解。
连课间十分钟,都显得格外宝贵,很多同学不再追逐打闹,而是趴在桌上争分夺秒地赶作业,或者三五成群地讨论着难题。
我和王子豪虽然不再是同桌,但这种紧张的氛围反而让我们在学习上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
下课铃声一响,他常常会拿着数学作业本,穿过几排桌椅,来到我的座位旁,指着上面打着红叉的题目,眉头紧锁:“意华,这道行程问题我又理解错了,你帮我看看思路哪里卡住了?”
我也会拿出自己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和他分享。在这种互相请教和讨论中,我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彼此在学业上的压力和进步。
他的理科思维越来越敏捷,但语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有时还是会让他头疼,这时我便会把我的理解和方法告诉他。
芝兰似乎对这种高强度的学习适应得最好,她基础扎实,头脑灵活,常常是班里最先完成作业、测验成绩也稳居前列的那一拨。
她也会和王子豪讨论问题,但话题更多地集中在如何解出更难的奥数题,或者哪个中学的师资更强之类。
她偶尔看向我和王子豪讨论学习时,眼神平静,带着一种属于优等生的、略微超然的观察。
就连平时爱玩爱闹的小丽,也收敛了不少心思,下课常常凑在一起背诵课文或者互相抽背英语单词。
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竞争和共同努力的氛围。
放学后的时光也变得珍贵。我和王子豪、芝兰他们常常会留在教室或者一起去我家写作业,遇到难题一起攻克,效率比一个人高很多。
母亲看到我们这样,很是欣慰,总会准备好温水和点心,给我们补充能量。
在这个被试卷、习题和老师的督促填满的学期里,成长的痕迹清晰可见。
我们不再仅仅是懵懂的孩童,开始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和“责任”的分量。
忙碌和压力像一块磨刀石,打磨着我们的耐心、毅力和智慧。
虽然辛苦,但每当解开一道难题,每当在一次模拟测验中取得进步,那种充实的喜悦和成就感,便足以驱散所有的疲惫。
我知道,这是小学时代最后的冲刺,也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起跑线。
每一个挑灯夜战的晚上,每一页写满的草稿纸,都在为那个即将到来的、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夏天,积蓄着力量。
五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不仅在我和我的同学们身上刻下了努力的印记,这股积极向上的风气,也如同温润的雨水,悄然滋养着我的弟弟荣清。
或许是因为看到我和细舅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奋力拼搏,或许是因为那段在店铺里锻炼出的耐心与专注发挥了作用,荣清在学习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觉和韧劲。
他不再需要母亲再三催促,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业。
遇到难题时,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或烦躁,而是会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或者拿着本子来问我:“姐姐,这道题你能不能给我讲讲思路?”
他那个曾经用来在店里记账的小本子,现在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学公式和语文词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单上,代表名次的数字稳步攀升,从班级的中下游,一步步扎实地迈入了中上游的行列。
当他第一次拿着数学单元测验九十分的卷子回家时,父母亲脸上的欣慰与骄傲几乎要满溢出来。
父亲用力拍了拍他的小肩膀,话不多,但眼里的赞许显而易见:“好小子,有股劲儿!”
母亲则搂着他,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我们荣荣长大了,知道用功了,妈妈真高兴。”
至于我,生活和学习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几乎从未让父母操过心。
优异的成绩于我而言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我更享受的是汲取知识、与伙伴们切磋讨论的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