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曦广场”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开业,以其独特的定位、丰富的业态和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迅速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和潮流聚集地。
它所取得的成功,不仅为我们家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更带来了一种沉甸甸的社会认可感和家族荣誉感。
那种看着蓝图变为现实、并真正造福一方的成就感,远非单纯的财富数字可以比拟。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们家的人丁兴旺在三胞胎身上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承煜、瑾妍、启辰这三个承载着我们最初喜悦与慌乱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一同迈入了本市顶尖的学府,市一中的高中部。
开学那天,我们全家三辆车出动,堪称一个小型车队,场面热闹非凡。
看着他们身着崭新的校服,背着书包,融入那所历史悠久、英才辈出的校园,我和子豪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为人父母的骄傲与感慨。
孩子们很快适应了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
一天晚饭时分,饭桌上的话题格外热烈。
瑾妍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少女特有的崇拜语气说道:
“爸妈,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高三有个超级厉害的学长,叫何晓阳!每次大考都稳居年级前三,听说已经拿到了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
正在给双胞胎儿子夹菜的我和子豪,动作同时一顿,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何晓阳……这个名字对我们而言,太过熟悉,承载着另一段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厚重记忆。
“哦?是吗?这么优秀。”
子豪放下筷子,语气听起来尽量平常,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注。
“何止是优秀!”
承煜接过话头,男孩子更关注实际。
“他不仅学习好,听说‘明咖’现在很多新品的研发和线上运营都是他在帮忙,简直是个全才!我们班好多同学周末都特地去‘明咖’打卡,说不定能偶遇学霸学长呢。”
启辰也补充道:“是啊,老师们也经常拿他举例子,说他目标明确,心态特别稳。听说他妈妈身体以前不太好,他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学习,还能这么出色,真让人佩服。”
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何晓阳,言语中充满了对优秀同龄人的敬佩与向往,我和子豪的心里都涌起一股复杂而温暖的情绪。
我们仿佛透过孩子们的描述,看到了那个曾经在命运旋涡中挣扎的男孩。
如何在爱与责任的浇灌下,蜕变成如今这般挺拔、优秀的模样。
“他的父亲,”我轻声开口,对孩子们说,“是何志明叔叔,你们小时候见过。他的‘明咖’和我们家的‘华曦广场’,理念上其实有相似的地方,都注重品质和社区温度。”
我没有提及更多过往的纠葛,只希望孩子们看到的是努力的结果,而非过程的曲折。
“原来是这样,妈妈!我们好多年都没去明咖了。”
瑾妍恍然大悟,“怪不得,以前就感觉‘明咖’和其他咖啡馆不一样,很有……嗯,一种踏实向上的气息。”
子豪看着我,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感慨,有释然,也有对何志明一家如今安好的欣慰。
他对着孩子们总结道:“所以啊,优秀不是凭空而来的。何晓阳学长能有今天,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他家庭的支持和面对困难的韧性。你们要学习的,不只是他的成绩,更是他那种负责任、有担当的精神。”
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晚饭桌上的小插曲,无意中成了他们对“优秀”和“责任”理解的生动一课。
几天后,我因为“华曦广场”与文创园区的一个合作项目,再次见到了何志明和林少莲。
他们的“明咖”已经在园区开了第二家分店,生意依旧红火。
何志明比几年前更加沉稳内敛,言谈举止间充满了自信与平和。
林少莲则依旧是那副温柔而坚定的模样,眼神清澈,岁月似乎格外厚待她。
我们自然而然地谈起了孩子。
何志明提到晓阳时,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骄傲与满足:
“那小子,总算没让我们操心。现在目标是生物医学工程,想在这方面做点事情。”
他的语气里,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欣慰。
“我听我们家几个小的说了,晓阳在学校可是风云人物,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呢。”我笑着回应。
林少莲温柔地笑了笑:“孩子们互相学习才好。你们家三胞胎一起上一中,那才叫热闹和本事呢。”
我们相视而笑,那种彼此理解、彼此欣赏,又带着各自家庭圆满的欣慰之情,在空气中静静流淌。
过去的阴影早已散去,留下的,是各自在生活磨砺中收获的珍珠,温润而珍贵。
离开时,我看着何志明和林少莲并肩站在一起的身影,夕阳将他们镀上一层金光。
我忽然深刻地意识到,无论是我们这个拥有七个孩子的热闹大家庭,还是何志明他们那个历经坎坷重组后更加紧密的小家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经营着幸福,践行着爱与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