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15章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吗?

历经“外交社死”和“匪徒惊魂”后,马骥的“采风”之旅渐渐接近尾声。他的布包里装满了画满鬼画符的木片,有“劳动号子风”“甜蜜风”“吃货风”,还有他改编的“烧烤歌”“月亮之上”,肚子里也装满了各国的风土人情——郑国的麦饼、卫国的米酒、齐国的烤鱼,还有叶公府里“不可爱”的龙纹。

这日午后,他走到一条河畔,河水清澈,岸边的柳树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轻轻摇摆。远远地,他看到一群人坐在石头上,像是在讨论什么,走近了才发现,为首的居然是之前在茶棚遇到的老者——孔子!

孔子身边跟着几个弟子,有的拿着竹简,有的捧着书箱,虽然依旧风尘仆仆,但孔子眼神中的忧思少了些,多了几分深邃平和。弟子们围在孔子身边,其中一个穿浅蓝色儒服的弟子问道:“先生,《诗》三百篇,内容繁杂,有言情,有讽谏,有战歌,不知先生如何评价?”

孔子坐在石头上,手里拿着一根柳枝,轻轻拂过水面,沉吟片刻,缓缓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像是在总结一部伟大的着作。

马骥正好听到这句话,下意识停下了脚步。“思无邪?”他心里嘀咕起来,“全都纯洁无邪?好像……也不尽然吧?”

他脑子里闪过一路的见闻:郑卫之地的情歌,比如《野有蔓草》里的“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明明很大胆直白,哪里“无邪”了?《硕鼠》里“逝将去女,适彼乐土”,满满的怨气,也不算“无邪”吧?还有《无衣》里的“与子同仇”,带着战争的血腥,跟“无邪”更是不搭边。这老爷子概括得也太绝对了吧?

他想上前跟孔子辩论,可又想起自己之前用“鸡汤”安慰孔子的事,觉得自己这点“半吊子”知识,肯定辩不过,只能在旁边默默听着。

孔子似乎也注意到了他,转过头,对他微微颔首示意,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像是看透了他心中的嘀咕,却只是宽容地笑了笑,并未多言——仿佛在说“你还小,不懂《诗》的真意”。

这时,河畔聚集的民众越来越多,有的拿着陶鼓,有的拿着笛子,像是一场自发的节庆聚会。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唱起了《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跟着唱,声音由小变大,汇成一片和谐而充满生命力的合唱。简单的歌词,重复的旋律,却蕴含着劳动的热情和收获的喜悦,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在这宏大而纯粹的集体吟唱中,马骥胸前的山歌挂坠,猛然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和光芒!白光从挂坠的缝隙里漏出来,越来越亮,将马骥的胸口都照亮了。它像是一个饥渴已久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汇聚了数百篇诗歌精华、凝聚了无数民众情感的“国风”气韵,振动得越来越剧烈,像是在欢呼,又像是在“吃饱喝足”后准备启程。

“不是吧?又来?!”马骥只来得及闪过这个念头,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变轻、变淡,双脚慢慢离开地面,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往上拉。

他最后看到的,是周围民众惊骇无比的表情——有人指着他,有人跪了下来,以为是“神仙显灵”;是孔子那深邃目光中一闪而过的了然与惊异,仿佛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还有孔子弟子们惊讶的眼神,有的张大了嘴,有的手里的竹简掉在了地上。

马骥努力想对孔子喊一句“老爷子你的解读有点绝对啊!《郑风》可不都是无邪的!”,却只发出了无声的气流,连嘴都张不开了。

下一刻,强光吞没了他的整个身体。在《芣苢》宏大而纯净的合唱声中,马骥的身影彻底消失于河畔的清风之中,只留下地上那只装木片的布包,静静地躺在石头旁。

只有他站立过的地方,空气中似乎有一道极淡的、如同竹简书卷或诗歌韵律般的奇异光纹,一闪即逝——那是挂坠留下的最后痕迹,暗示着它已带着马骥,前往下一个思想碰撞更激烈的时代。

第三卷:【诗三百里的嬉游篇】,完。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