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9章 海外来样:“爆款”订单的需求

这天,窑场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他们穿着与本地人明显不同的服饰——有的头缠白布,穿着宽大的长袍,腰间系着皮带,皮带上挂着一把弯刀;有的穿着紧身的短褂和长裤,脚上穿着皮靴,皮肤黝黑,高鼻深目,看起来像是来自遥远的异域。他们说着叽里咕噜的语言,没人能听懂,只能通过一个结结巴巴的通译与窑场主事交流。

马骥好奇地凑过去看,只见那些外商带来了几件奇特的金属器皿和几张画着陌生纹样的羊皮纸。金属器皿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碗、盘、瓶、罐大相径庭——有一个器皿像个多棱的杯子,有八个面,每个面上都刻着奇怪的花纹;有一个器皿像个带流的壶,壶嘴细长,壶把是弯曲的,像一条蛇;还有一个器皿是扁腹的,肚子是平的,两边有两个小小的耳朵,像是用来提的。那些羊皮纸上画着陌生的纹样,多是繁复的几何图案、陌生的花草以及看不懂的文字,与中国传统的缠枝莲、云龙纹截然不同。

“这是……阿拉伯商人?还是东南亚商人?”马骥心里嘀咕着,“他们这是来样加工啊!没想到宋代就有外贸订单了!”他想起在汴京书坊里看到的《诸蕃志》,里面提到过宋代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瓷器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这些外商应该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昌南镇,想订购一批符合他们审美和使用习惯的瓷器,运回自己的国家销售。

窑场主事和几位老师傅围着样品和图纸,皱着眉头研究,讨论着如何用瓷土来模仿这些金属器的造型,如何将那些异域纹样转化为适合瓷坯绘画的图案。这既是对技术的挑战,也是审美的碰撞。

“这个多棱杯不好做啊!”一位老师傅拿着那个多棱金属杯,眉头紧锁,“瓷器是圆的容易做,多棱的难,每个面都要做得平整,角度还要一致,拉坯的时候不好控制。”另一位老师傅拿着羊皮纸,指着上面的几何图案说:“这些花纹太复杂了,线条又细又密,画坯的时候很容易出错,而且烧出来后能不能清晰还不一定。”

马骥在一旁看得心痒,觉得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他凭借着自己半吊子的历史知识和在汴京见过各色人等的经历,连猜带蒙,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居然勉强充当起了临时翻译(主要是翻译器型和纹样的描述)。

“主事,这个……他们叫‘执壶’,就是带把儿和嘴儿的那种,对,跟咱们的注子有点像,但造型更……更奇特!他们说这个壶是用来装水的,壶嘴要长一点,方便倒水;壶把要结实一点,方便提。”马骥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壶的形状,差点把旁边的一个碗坯碰倒。

“这个纹样,他们说是‘茛苕叶’,对,就是这种卷卷的草叶子,要画得密集一点,覆盖整个碗面。他们说这种叶子在他们国家很常见,象征着生命力和吉祥。”马骥指着羊皮纸上的图案,努力回忆着在博物馆里见过的类似纹样。

“还有这个,这上面写的可能是阿拉伯文,应该是祝福语或者经文,咱们可不能画错了,得照着描!他们说这个文字很神圣,画错了会不吉利。”马骥看着羊皮纸上的文字,虽然一个都不认识,但还是一本正经地提醒道。

他一边“翻译”,一边忍不住内心吐槽这些外商带来的“奇葩”器型:“这玩意儿好用吗?多棱杯喝水的时候,棱角硌嘴怎么办?扁腹瓶放着都不稳,容易倒吧?”“这花纹也太密了,画起来多费时间啊!而且一点都不好看,还是咱们的缠枝莲好看。”

看着工匠们有些为难的样子,马骥又开始出谋划策:“老师傅们,咱们也不能完全照搬啊!得保留咱们的核心工艺,比如这胎质、这釉水,这是咱们昌南瓷的优势。但在设计上,可以稍微本土化优化一下!比如这个多棱杯的棱角,咱们可以做得更圆润点,既保留了多棱的形状,又符合咱们的审美,还不硌嘴;这个茛苕叶花纹,可以简化一点,突出主体,不用画得那么密集,这样画起来省时间,烧出来也更清晰。”

他甚至开始幻想,如果自己能打通这条商路,当个国际贸易中间商,把景德镇的瓷器卖到世界各地,再把海外的奇珍异宝运回来,岂不是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亨?他想象着自己穿着华丽的衣服,坐在堆满金银珠宝的屋子里,身边围着一群仆人,何等风光!当然,这也就是想想,他一没钱二没渠道,连外语都不会说,只能过过干瘾。

窑场主事听了马骥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和外商商量,能不能对器型和纹样做一些修改。外商起初不太愿意,觉得修改后就不是他们想要的样子了。但在马骥和通译的反复劝说下,加上他们也知道完全照搬难度太大,最终还是同意了。

最终,在工匠们的努力和马骥那半通不通的“协助”下,初步的仿制方案定了下来:多棱杯的棱角做圆润处理,每个面的角度保持一致;执壶的壶嘴和壶把做加粗处理,更结实耐用;茛苕叶花纹简化,保留主要特征;阿拉伯文严格按照原样描,确保不出现错误。接下来,工匠们开始制作模具,尝试拉坯、利坯、画坯,能否成功烧制出符合要求的瓷器,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马骥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些外贸瓷器一旦烧制成功,将会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往遥远的异域,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他,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和“顾问”,但也感到无比自豪。

他胸口的挂坠在接触到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样品和订单需求时,感应到了一股外来的、充满“变化”与“交流”**的能量。这能量与景德镇本身沉稳的工匠气息相互碰撞、融合,让挂坠的光芒也带上了一丝活泼与跃动的色彩,像窑火中流淌的釉色,充满了无限可能。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