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8章 工匠“邢哥”:沉默的宗师

在窑场混久了,马骥认识了不少工匠,有开朗健谈的拉坯师傅,有严厉苛刻的利坯师傅,有温柔细心的画坯师傅,还有经验丰富的烧窑师傅。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叫邢哥的工匠。

邢哥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干瘦,皮肤黝黑,像被窑火烤过一样,脸上布满了皱纹,像老树皮一样粗糙。他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粗布短褂,袖口和裤脚都打着补丁,头发乱糟糟的,像一堆枯草。他话极少,几乎到了惜字如金的地步,每天早早地来到窑场,默默地待在自己的工位上,不是拉坯就是利坯,中午就啃两个馒头,喝几口凉水,下午继续干活,直到天黑才离开,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但马骥发现,邢哥的手艺,是整个窑场公认的顶尖。他第一次看到邢哥拉坯时,就被深深震撼了——邢哥坐在陶车前,双脚轻轻蹬动脚踏板,转盘“嗡嗡”地旋转着,速度均匀得像钟表的指针。他双手捧着一个灰白色的泥团,泥团在他手中像个听话的孩子,随着转盘的旋转慢慢变形。邢哥的拇指在泥团中心轻轻按压,形成一个小小的凹陷,然后双手握住泥团,随着转盘的旋转慢慢向上提拉,泥团渐渐“长高”,变成了一个圆柱体。接着,他用手指轻轻按压圆柱体的顶部,让顶部变得平坦,再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在圆柱体的侧面轻轻挤压,让侧面变得圆润。最后,他用手指在圆柱体的顶部边缘轻轻向外拉伸,一个敞口的碗坯就成型了。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邢哥拉出的坯体,器形之规整,线条之流畅,仿佛用模具刻出来一般,却又比模具做出的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灵气和生命力。碗坯的口沿圆润得像满月,碗壁的厚度均匀得像纸张,碗底的圈足小巧玲珑,整个碗坯看起来轻盈而精致,像一件艺术品。

更让马骥佩服的是邢哥的利坯手艺。邢哥利坯时,坐在另一种陶车前,这种陶车的转盘转速更快,发出“嗡嗡”的声响。他双手握住坯体,眼睛紧紧盯着坯体的表面,像鹰隼一样锐利。他手中的利坯刀是特制的,刀身细长,锋利无比,刀柄是木质的,被他的手磨得光滑发亮。邢哥用利坯刀在坯体表面轻轻修刮,每刮一下,就会有一层薄薄的泥屑掉下来,泥屑像雪花一样,落在地上堆积起来。他的动作很轻,像是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每一刀都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利坯完成后,邢哥会把坯体放在阳光下仔细检查——他用手指轻轻敲击坯体,听着坯体发出的声音,如果声音清脆悦耳,说明坯体厚薄均匀;如果声音沉闷,说明坯体某处太厚,需要重新利坯。马骥曾经见过邢哥利一个梅瓶坯体,他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利坯刀在他手中像有了生命,不停地在坯体表面游走,最后完成的梅瓶坯体,薄得像纸,对着光看,能看到对面的人影,瓶身上的刻花清晰可见,仿佛一触即碎,却又充满了力量。

马骥还发现,邢哥对待失败的态度格外从容。有一次,他花费数日精心拉制、利坯的一个大花瓶,在烧制时因为窑内温度不均匀,意外开裂了——花瓶的腹部有一道长长的裂纹,从瓶口延伸到瓶底,虽然釉色很完美,但已经无法销售了。其他工匠都为之惋惜,纷纷安慰邢哥:“邢哥,太可惜了!这个花瓶要是没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是啊!都怪那该死的窑火,怎么偏偏就这个位置温度不均呢!”

邢哥却只是默默拿起那片最大的碎片,用手指细细摩挲着裂口,看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然后轻轻放下,转身又去和泥了。没有抱怨,没有沮丧,仿佛只是在总结经验,准备下一次的挑战。马骥忍不住问他:“邢哥,你不难过吗?这个花瓶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邢哥看了他一眼,只说了两个字:“再做。”

马骥对这位沉默的宗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心要跟他学点真本事。他使出浑身解数讨好邢哥:每天早上提前来到窑场,帮邢哥把陶车擦干净,把泥料和好;帮他去最远的泉眼挑最清冽的水,因为邢哥说,用泉水和泥,泥性更柔和;把自己省下来的、好不容易弄到的一点肉干分给他,因为邢哥总是吃馒头,很少吃肉;在他工作时,鞍前马后地递工具、清理台面,生怕打扰到他。

然而,邢哥对他所有的殷勤都视若无睹,该干嘛干嘛,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马骥跟他说话,他要么不回答,最多也就是“嗯”、“啊”一声。有一次,马骥问他拉坯的技巧:“邢哥,你拉坯的时候,怎么才能让坯体不歪呢?我总是控制不好重心。”邢哥正在拉一个碗坯,闻言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马骥,然后继续拉坯,直到碗坯拉好,才淡淡地说:“手稳。”

马骥不死心,觉得可能是自己诚意不够。他于是模仿邢哥工作时那极度专注的神情,也搬块泥巴坐在旁边,皱着眉头,抿着嘴唇,试图拉坯。结果他那龇牙咧嘴、跟泥巴较劲的滑稽样子,引得其他工匠窃笑,邢哥却依旧毫无反应,仿佛身边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偶尔,当马骥的操作错得实在太离谱,眼看又要糟蹋一块好泥时,邢哥会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力,沉肘。”——马骥拉坯时总是手臂悬空,力气用不到点子上,邢哥提醒他要把肘部沉下来,用身体的力量带动手臂;“转速,稳。”——马骥蹬陶车时总是时快时慢,邢哥提醒他要保持均匀的转速,让泥团有稳定的受力。

马骥如获至宝,赶紧照做,但往往不得要领。邢哥也不会再解释第二句,继续忙自己的去了。马骥感觉自己像是在面对一座沉默的高山,你能感受到他的厚重与巍峨,却很难真正攀登上去,理解他内心的世界。但他明白,这种极致的手艺和专注的精神,正是“工匠精神”最核心的部分——不为名利,不为喝彩,只为把每一件作品做到最好,用双手赋予泥土生命。

他胸口的挂坠在靠近邢哥时,总能感受到一种极其稳定、纯粹、内敛而强大的能量场。那是一种源于内心极度专注和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所凝聚的“匠心”能量。挂坠似乎对这种能量格外“偏爱”,吸收时显得异常“虔诚”,光芒也变得格外温润、深邃,仿佛在默默向这位无言的大师致敬。马骥能感觉到,挂坠的光芒中多了一丝沉稳的力量,像邢哥的手艺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