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赐婚旨意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传到了户部尚书李纲的府邸。与外界的热议和猜测不同,李府深处,绣楼之上的闺阁中,却是一片异样的寂静。
李清珞,李纲的嫡女,年方二八,正是豆蔻年华。她并非倾国倾城的绝色,但眉目如画,气质如兰,静坐时如空谷幽兰,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更兼自幼饱读诗书,性情温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高清雅,在京中贵女中素有才名。
此刻,她手持着一卷诗书,却半晌未曾翻动一页。窗前,夕阳的余晖为她姣好的侧颜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也映照出她眼中那抹复杂难言的情绪。
镇南王萧凡……那个如今名震天下、如日中天的男人……竟然向陛下求娶自己?
这个消息对她而言,不啻于一道惊雷。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三年前的那个上元灯节……
那时,她随母亲去城外寺庙进香祈福,归途中马车意外损坏,被迫在官道旁的茶寮暂歇。恰逢一队换防回营的军士也在茶寮歇脚。
人群中,她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年轻的卫兵。他并非军官,只是普通士卒装扮,风尘仆仆,却身姿挺拔如松,独自坐在角落擦拭着佩刀,眼神沉静而锐利,与周围那些喧闹粗鲁的军汉截然不同。他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眼望来。
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李清珞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那眼神,深邃、干净,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孤独。她慌忙低下头,脸颊微烫。
只是惊鸿一瞥,随后便再无交集。马车修好,她登车离去,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然而,那个年轻卫兵的身影和那双眼睛,却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心中漾起了细微的涟漪,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悄然浮现。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只当作是少女时代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朦胧而短暂的幻梦。
她怎么也无法将记忆中那个沉默坚毅的年轻卫兵,与如今权倾朝野、战功赫赫、据说在战场上如同杀神般的镇南王联系起来。
真的是他吗?他还记得那次短暂的相遇吗?他求娶自己,是因为那一次……还是另有所图?
心中纷乱如麻,有几分难以置信,有几分少女怀春的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命运的茫然和隐隐的不安。嫁给一位手握重兵、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王爷,真的会幸福吗?那深似海的侯门,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
赐婚的旨意既下,依礼,萧凡需登门拜会未来的岳家。
这一日,镇南王车驾抵达李府。李纲率领合府上下,大开中门,恭敬相迎。场面虽隆重,却总透着一丝小心翼翼。毕竟,这位未来女婿的权势和威名,实在太过煊赫。
厅堂叙话,多是李纲与萧凡在交谈,内容无非是朝局、南疆战事、以及对皇帝的感恩。萧凡言辞得体,态度谦和,丝毫没有居功自傲之态,这让李纲稍稍安心。
寒暄过后,李纲犹豫片刻,还是依照礼节,试探着问道:“王爷,小女清珞……是否要她出来拜见?”按照规矩,未婚夫妻婚前不宜多见,但萧凡身份特殊,见一面也在情理之中。
萧凡目光微动,放下茶盏,温和道:“有劳李大人安排。”
片刻后,环佩轻响,李清珞在丫鬟的陪伴下,低着头,步履轻盈地走入厅堂。她穿着一身淡雅的湖绿色襦裙,略施粉黛,如同雨后新荷,清新脱俗。
“民女李清珞,拜见王爷。”她声音轻柔,依礼下拜,姿态优美,仪态万方,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萧凡起身虚扶:“李小姐不必多礼。”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适当的、不会令人反感的审视。
李清珞抬起头,不可避免地与萧凡的目光相遇。依旧是那双眼睛,比三年前更加深邃,锐利被沉稳很好地包裹起来,但那份沉静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却瞬间击中了她。真的是他!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脸颊无法控制地泛起红晕,连忙又低下头去,指尖微微颤抖。
萧凡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他语气依旧温和,仿佛闲话家常:“听闻李小姐素喜诗书?”
李清珞轻声应道:“闲来无事,胡乱翻看些杂书,让王爷见笑了。”
“小姐过谦了。”萧凡淡淡道,“本王虽是一介武夫,却也知读书明理之要。日后若得闲暇,倒想向小姐请教一二。”
这番对话,看似平常,却让旁边的李纲暗暗点头。看来这位王爷并非只知厮杀的莽夫,对女儿也似有尊重之意。
会见时间不长,萧凡便起身告辞。自始至终,他与李清珞的交流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和礼节,未曾有丝毫逾越。
但在他转身离去的那一刻,目光似乎不经意地再次扫过李清珞,眼中闪过一丝极快、极深的情绪,似是怀念,又似是某种坚定的确认。
李清珞怔怔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那池春水,已被彻底搅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