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甲御天 > 第134章 援军到来

寒甲御天 第134章 援军到来

作者:小思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4:58

京都攻防战的第四日黎明,是在一种诡异的半寂静中到来的。前一日惨烈到极致的攻城战,仿佛耗尽了交战双方最后的气力。城墙内外,堆积如山的尸体尚未清理,焦糊味、血腥味和瘟疫的恶臭混合成死亡的气息,弥漫在寒冷的空气中。守军残存的士兵抱着兵器,蜷缩在残破的垛口后,眼神空洞,几乎连举起武器的力气都没有。城内的哭泣和呻吟也微弱了许多,仿佛整个城市都在失血中缓慢走向死亡。

四皇子萧景禹倚靠在满是血污的内城街垒上,左臂的伤口已经化脓,高烧让他意识模糊,但他仍死死握着那柄断剑。老宰相陈松昏睡在一旁,气息微弱。绝望,如同最沉重的枷锁,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

兀术赤同样疲惫,但眼中燃烧着的是焦躁和最后一搏的狠厉。他正在重新组织兵力,准备在天亮后发动最后的、决定性的总攻。他相信,京都这艘破船,只需要再一次猛烈的撞击,就会彻底沉没。至于城外那只“苍蝇”萧凡,只要拿下京都,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拍死。

就在这死寂与躁动交织的临界点上——

咚……咚……咚……

低沉、雄浑、富有节奏的战鼓声,如同从大地深处传来的闷雷,由远及近,清晰地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这鼓声,不同于戎族狂野的牛皮鼓,也不同于燕国急促的铜锣。它厚重、沉稳,带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压迫感,仿佛巨人的心跳,敲打在每一个人的胸膛上。

城头,一个哨兵艰难地抬起头,望向声音传来的南方。初升的朝阳刺破晨雾,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地平线。在那里,一片巨大的、移动的“乌云”正在缓缓逼近!

那不是乌云!

是旗帜!是刀枪!是甲胄反射的寒光!

一面、十面、百面、千面……无数面黑色的旗帜在晨风中展开,上面那个巨大的、金色的“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旗帜之下,是如同钢铁丛林般整齐推进的步卒方阵!黑色的札甲连绵如墙,长矛如林,锋刃向天,每一步踏下,都让大地为之震颤!在步兵方阵的两翼,是肃穆无声的骑兵集群,人和马都覆盖着黑色的甲胄,如同蓄势待发的钢铁洪流。更后方,是庞大的辎重车队和各式各样的攻城、守城器械!

“援军……是援军!!”哨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哽咽。

这声呼喊,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瞬间在城头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是南疆的兵马!”

“镇南王!是镇南王的主力到了!”

“我们有救了!京都守住了!”

残存的守军挣扎着爬起来,扒着垛口,望向南方那支无边无际、气势恢宏的军队。泪水混合着血污,从他们肮脏的脸上滑落。原本空洞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光芒!原本几乎耗尽的气力,仿佛又奇迹般地回到了身体里!

萧景禹被亲卫摇醒,他挣扎着站起,望向南方那支黑色的军团,嘴唇剧烈地颤抖着,最终只化为一声长长的、包含了一切复杂情绪的叹息。陈相也醒了过来,老泪纵横,对着南方深深一揖。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终于在这最绝望的时刻,照亮了濒死的京都。

萧凡主力大军——整整八万南疆精锐的抵达,瞬间改变了京都周边的力量对比和整个战略格局。

萧凡的军队,并非仓促成军。这是他在南疆经营多年,以虎啸营为模板,精心打造的职业化军队。他们装备精良(尤其是铠甲和弩箭),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更重要的是——他们士气高昂,饱食足饷,是一支真正的生力军。

萧凡用兵,老辣而精准。他没有急于与联军决战,也没有立刻尝试与城内守军汇合。他选择了在京都以南十里,一处背靠丘陵、侧翼有河流掩护的有利地形,开始扎下坚固的营寨。营寨壕沟深挖,栅栏坚固,箭塔林立,俨然一座移动的钢铁城池。

这个举动,意味深长:

· 立于不败之地: 凭借坚固营寨和精锐部队,他进可攻,退可守,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 威慑联军: 他的存在,就像一把悬在联军头顶的利剑,使得兀术赤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将所有兵力投入攻城。联军必须分兵监视、防备南疆军,攻城力量被大大分散。

· 断绝后路: 他的位置,卡在了联军南下追击可能南逃的梁帝(虽已南迁,但名义上仍是皇帝),或者向更富庶的江淮地区扩张的主要通道上。

兀术赤的愤怒几乎要冲破天际。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要飞走,他如何能甘心?但他是经验丰富的统帅,深知一支八万人的生力军,在侧翼虎视眈眈意味着什么。

他不得不立刻停止即将发动的总攻,将大部分兵力收回,面向南方布防,与萧凡的营寨形成对峙。同时,他严令加强对京都的包围,防止城内守军与萧凡里应外合。

联军内部,原本就因为粮草被袭、狼卫惨败而存在的裂痕,进一步扩大了。

· 戎族: 损失最为惨重,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对攻克京都的信心开始动摇。兀术赤的权威也受到了质疑。

·燕国: 慕容英太子更加懊恼和警惕。他原本指望速战速决,瓜分利益,如今却陷入了僵局。萧凡的强势介入,让他看到了一个比衰弱的梁国更可怕的潜在对手。燕军开始更加珍惜自己的实力,不愿再为戎族火中取栗。

联军从志在必得的进攻方,瞬间变成了腹背受敌、陷入僵局的尴尬一方。他们庞大的兵力,此刻反而成了负担,漫长的战线和补给压力剧增。

对于京都守军而言,萧凡的到来是救命的稻草。城防压力骤减,他们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可以救治伤员,重新分配所剩无几的粮食(萧凡甚至利用小股部队渗透,向城内投送了一些急需的药品和食物),修复部分防御工事。

但是,希望之中也夹杂着复杂的忧虑。

·四皇子萧景禹: 他的心情最为复杂。萧凡救了他,救了京都,但这也意味着,他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号,在手握重兵、携拯救国都之大功的萧凡面前,已经形同虚设。未来的权力格局,已然倾斜。

·守军将士与百姓: 他们在感激之余,也不禁思考,赶走了戎族和燕军之后,京都……乃至整个大梁,将由谁主宰?是继续效忠南迁的皇帝和眼前这位四皇子,还是……拥立这位如日中天的镇南王?

京都,从一座即将陷落的孤城,变成了三方势力博弈的核心。它不再仅仅是战争的焦点,更是未来天下归属的象征。

中军大帐内,萧凡卸去甲胄,换上了一身墨色常服,正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京都、联军营地、他的大营,三足鼎立,态势清晰。

冷锋、雷隼等将领,以及随军的核心幕僚分列两旁,人人脸上都带着振奋之色。

“王爷,我军初至,士气正盛,何不趁敌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联军?”一员年轻将领激昂地请战。

萧凡没有说话,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

一位年纪稍长的幕僚捋须道:“不可。我军虽锐,但联军仍有近四十万之众,困兽犹斗,不可小觑。强行决战,即便胜,也是惨胜,徒耗我军元气。况且……”

他看了一眼萧凡,继续道:“京都城内,情况复杂。四殿下与陈相仍在,陛下虽南迁,但名义犹存。此时若与联军血拼,损耗的是王爷未来的根基。”

萧凡微微点头,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说得对。我们不是来替萧衍和萧景禹拼命的救火队。”

他拿起代表南疆军的小旗,稳稳地插在自己的营寨位置。

“我们来到这里,是做棋手的,不是来做棋子的。”

“第一步,稳住阵脚,立于不败。我们已经做到了。”

“第二步,”他的手指划过联军漫长的补给线,“继续发挥虎啸营的优势,配合主力游骑,更大范围、更狠地打击他们的粮道!兀术赤人多,耗得起吗?慕容英会愿意一直陪着他耗下去吗?”

“第三步,”他看向京都城,“让城里的人看清楚,是谁在真正支撑这座摇摇欲坠的江山。让他们在绝望中,只能看到我们这一束光。”

“最后,”他的目光变得深邃,“等。等他们内部生变,等他们粮尽援绝,等他们……自己乱起来。”

他的策略清晰而冷酷:不急于求胜,而是要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给联军放血,加剧其内部矛盾,同时巩固自身地位,静待最佳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不仅是击败联军,更是要借此机会,将这帝国的权柄,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于是,京都战场进入了一个奇特的相对平静期。

联军不再发动大规模攻城,而是构筑工事,与南疆军对峙,同时派出重兵护卫粮道。

南疆军稳守营寨,不时派出小股精锐,如同毒蛇般袭击联军的运输队和外围据点。

京都守军则利用这宝贵的时间,舔舐伤口,恢复一丝元气。

表面上,战火似乎暂时平息。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兀术赤在焦急地等待后方粮草,同时与慕容英的争吵日益公开化。

慕容英开始秘密与后方联系,考虑退路。

京都城内,关于萧凡和四皇子谁才是真正救星的议论,悄然流传。

萧凡,这位新入局的棋手,仅仅凭借大军的到来和沉稳的布局,就已经彻底搅动了整个局势。他就像一颗投入池塘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终将形成吞噬一切的巨浪。

帝国的命运,京都的未来,乃至天下的归属,都在这诡异的宁静中,等待着下一个转折点的到来。而掌握着主动权的萧凡,正冷静地注视着棋盘,准备落下那决定胜负的一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