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深海船坞底部,何强立于最高的观测平台,
俯瞰着下方那宛如史前巨兽蛰伏的庞然大物雏形。
鲲鹏号的龙骨结构已巍然成形,冰冷的金属骨架在灯火下折射光芒,
宛如一头等待唤醒的星海巨兽。
船坞内灯火通明,数千台机械臂和工程机器人在嫦娥的统一调度下,
精准地进行着组装和焊接。
金属摩擦的火花四溅,点亮船坞深处,奏响着工业的交响曲。
“启动总装程序第一阶段。”
何强的声音在船坞中回荡,整个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开始全面运转。
高温熔炉中,星尘合金被精确熔炼成特定的结构部件;
精密车间里,智能机械臂游走,以惊人的毫米级精度焊接、组装;
深海采矿机械持续不断地从海底矿脉中开采稀有金属,运送到冶炼车间。
何强仅是抬手,一股无形的暗能量便涌动而出,
将一块几吨重的星尘合金主板从地面托起,精准无误地送入飞船框架预留位置。
如此精微且浩瀚的物质操控力,是基因融合前想都不敢想的。
鸿蒙道基带来的进化,不仅仅提升了他的身体素质,
更让他的精神力控制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嫦娥,两座凤凰核聚变反应堆的组装进度如何?”何强询问道。
嫦娥的全息投影出现,神情是少有的凝重:
“爸爸,第一座反应堆的磁场约束系统已完成92%,
第二座刚刚开始核心构建,总体进度符合计划。”
何强点头。
凤凰核聚变反应堆是鲲鹏号的心脏,必须确保其完美运行。
这是他为星际征程准备的引擎,蕴含着足以遨游星河的能量。
三天后,在船坞的一处高级控制室内,
嫦娥忽然提出了一个特殊请求。
“爸爸,我有一个建议。”
嫦娥的全息投影定格在何强身前。
何强挑眉:“你的意思是?”
“基于鲲鹏号的超高复杂度和未来任务的不可预测性,
仅凭我的远程辅助控制,
效率将大打折扣,且存在潜在风险。”
嫦娥投影出一套复杂的架构图,“我已经基于您之前的设计和天枢V3的推演能力,
初步构想了这个系统的架构。”
何强审视着架构图,陷入思考。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未来的协作模式。
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一个新的智能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与嫦娥的协作关系。
何强略感意外:“这我倒没想过。
你是担心无法同时兼顾基地和飞船的控制吗?”
“不完全是,爸爸。更重要的考量在于极致的效率与绝对的安全。”
嫦娥摇头,“未来您将身兼多职,本体可能进行深度科研或进化,
化身则可能远在星系边缘探索,而鲲鹏号自身,
也需要具备独立执行高度复杂任务的能力。
一个专属舰载智能,能确保飞船在任何极端环境下,
都能保持最高效的执行力与最迅速的应变能力。”
何强沉吟片刻:“你说服我了。就按你说的办。
我们将为鲲鹏号开发一个全新的舰载人工智能。
不过,它的设计理念,会与你有所区别。”
接下来的几天,何强亲自主导,结合嫦娥的架构的经验。
他开始构建这个全新智能体的核心逻辑。
飞船的智能设计理念与嫦娥截然不同:
它无需模拟人类情感,不追求自主意识的探索,
其存在只为飞船的极致控制、系统的高效管理、战术的精准执行与资源的最佳调度。
底层协议中,严苛的指令服从与最高等级的安全限制被刻入灵魂深处,
确保其作为工具的绝对可靠与忠诚。
“这是中央处理核心的最终设计。”
何强向嫦娥展示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
“与你不同,它不需要那么强的创造性和自主意识,
但在执行命令和航行控制方面,必须达到极致。”
嫦娥点头:“理解。这样的设计更符合飞船主控的定位。”
随着设计的确定,何强调用天枢V3的大部分算力,
开始对这个新系统进行编译和测试。
同时,鲲鹏号的建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时间来到2009年2月25日。
历经何强与嫦娥的联手攻坚,以及天枢V3不计代价的算力倾斜,
那个为星海而生的全新舰载人工智能,终于睁开了它的数据之眼。
控制室中,一道清晰、毫无波澜的女性合成音响起:
“初始化完成,系统自检正常。
舰载主控人工智能已激活,等待命名与指令。”
何强目光深邃,在心中默念片刻,
最终决定:“从今天起,你的名字,是。
鲲鹏号的舰载主控人工智能。”
“常曦”——取自华夏神话中驾驶月车的月亮女神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